剛掛斷電話,白宮施壓李在明,不準向中國靠攏,韓國知華派將上台

2025年06月07日19:52:06 國際 1092

前言

6月7日這天挺有意思。李在明剛和中方通完話,沒到2小時,白宮那邊就坐不住了。

美國務卿魯比奧馬上跳出來喊話"美韓同盟堅如磐石"。白宮也沒閑着,直接點名說擔心"中國介選",這意思還不夠明白嗎?

美國咋這麼急?李在明會怎麼接招?

剛掛斷電話,白宮施壓李在明,不準向中國靠攏,韓國知華派將上台 - 天天要聞

作者-輝

美國的"急眼"表現

話說這事兒來得真快。李在明6月4日正式就職,中方的賀電溫暖如春,字裡行間都透着"咱們好好合作"的意思。可美國人一看,心裡那個急啊,就像看到自家孩子跟"壞朋友"走得太近似的。

你想想,美國在東亞下了多大一盤棋。從韓國日本,從菲律賓澳大利亞,整個"印太戰略"就指着這些盟友撐場面呢。韓國這一環要是鬆了,整條鏈子都得嘩啦啦地散。

剛掛斷電話,白宮施壓李在明,不準向中國靠攏,韓國知華派將上台 - 天天要聞

更要命的是,李在明這人還不是那種好糊弄的。競選時就敢說"韓國不能被美中博弈牽着鼻子走",這話聽得美國人心裡直冒涼氣。

所以你看,中韓通話結束還沒捂熱乎,魯比奧就急吼吼地跳出來刷存在感。什麼"美韓同盟堅如磐石",說白了就是在提醒李在明:別忘了家裡還有28500名美軍大兵呢,別想着投靠別人。

白宮那份聲明更直接,擔心"中國介選"?這不就是明擺着警告韓國"你們跟中國走太近,我們不答應"嗎?這下李在明可有得忙了。

剛掛斷電話,白宮施壓李在明,不準向中國靠攏,韓國知華派將上台 - 天天要聞

李在明的"反擊"招數

說起李在明這人啊,還真不是好惹的。當年日本排核污水的時候,就是他不顧身體搞絕食抗議,硬是餓到昏迷才罷休。尹錫悅搞戒嚴那會兒,別人都躲得遠遠的,就他穿着防彈衣翻牆進去,硬是把戒嚴給攪黃了。

這種"硬漢"做總統,美國想用老一套來壓他?沒那麼容易。

先說說李在明的政治理念吧。這傢伙是典型的"韓國利益優先主義者",既不是親美派,也不是親中派,就是個純粹的現實主義者。

剛掛斷電話,白宮施壓李在明,不準向中國靠攏,韓國知華派將上台 - 天天要聞

他心裡那本賬算得可清楚了:中國是韓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佔比高達25%。韓國的芯片、汽車、化工產品,哪樣離得開中國市場?美國除了加關稅還會啥?

有意思的是,李在明一上台就幹了件讓美國人心塞的事兒——提名金民錫當國務總理

這個金民錫什麼來頭?妥妥的"知華派"啊。在清華大學留過學,還能當著中國官員的面用中文背杜甫的詩。這種人當韓國的"二把手",美國人能不急眼嗎?

剛掛斷電話,白宮施壓李在明,不準向中國靠攏,韓國知華派將上台 - 天天要聞

更絕的是,李在明這招叫"以實際行動說話"。你美國不是擔心我向中國靠攏嗎?那我就明明白白地告訴你,我確實要跟中國務實合作。

韓國外交部發言人李在雄也配合得很好,張口就是"建立外交與安全強國",這話聽起來"中味兒"十足,哪像以前那種唯美國馬首是瞻的調調?

不過啊,李在明敢這麼硬氣,底氣到底在哪兒?

剛掛斷電話,白宮施壓李在明,不準向中國靠攏,韓國知華派將上台 - 天天要聞

算算這筆"經濟賬"

說白了,還是利益問題。

數字很說明問題。2024年中韓貿易額達到2.33萬億元人民幣,這可不是小數目。更關鍵的是,中國對韓國還有2516億元的貿易逆差,簡單說就是韓國從中國賺了這麼多錢。

韓國企業家心裡都有本賬:跟中國合作是賺錢,跟着美國搞對抗只能賠本賺吆喝

剛掛斷電話,白宮施壓李在明,不準向中國靠攏,韓國知華派將上台 - 天天要聞

你看看尹錫悅時期,"脫中靠美"搞得多慘。對華出口連續下滑,2023年創下十年來最低增長。韓國在"芯片戰"里被迫選邊站隊,結果從美國那兒啥技術紅利都沒拿到,反倒把自己最大的市場給得罪了。

韓國民調顯示,超過60%的民眾希望恢復與中國的合作關係。老百姓又不傻,錢袋子癟了誰受罪?

更要命的是,中國手裡還握着稀土這張王牌。韓國那些高科技產品,從芯片到電池,哪樣離得開稀土?美國能給韓國稀土嗎?

剛掛斷電話,白宮施壓李在明,不準向中國靠攏,韓國知華派將上台 - 天天要聞

李在明這個"草根出身"的總統,最懂底層人民的想法。在韓國社會摸爬滾打這麼多年,什麼苦沒吃過?他知道老百姓要的是實實在在的好日子,不是什麼"價值觀同盟"的虛頭巴腦。

國際社會的反應也很有意思。日本那邊緊張得不行,生怕韓國政策轉向影響美日韓三角合作。東南亞國家倒是挺期待,中韓關係改善了,整個亞太地區的經濟合作就更有搞頭。

那問題來了,這局到底該怎麼下?

剛掛斷電話,白宮施壓李在明,不準向中國靠攏,韓國知華派將上台 - 天天要聞

這盤棋怎麼走

老實說,李在明面臨的選擇不容易。

一邊是美韓同盟的硬約束。28500名美軍就駐紮在韓國,軍事指揮權還在美國人手裡。想完全擺脫美國影響?現實不允許。

另一邊是中韓合作的巨大誘惑。中國不僅是最大貿易夥伴,還是韓國走向更大市場的橋樑。跟中國鬧僵了,韓國經濟怎麼辦?

剛掛斷電話,白宮施壓李在明,不準向中國靠攏,韓國知華派將上台 - 天天要聞

可能很多人覺得李在明這是在"走鋼絲",但我覺得他這招叫"平衡外交"。

你看他怎麼說的:"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又或者是日本和俄羅斯,韓國都要建立友好關係。"這話聽起來像是和稀泥,實際上透着大智慧。

小國的生存之道,本來就是不完全倒向任何一邊,哪邊都不得罪死

剛掛斷電話,白宮施壓李在明,不準向中國靠攏,韓國知華派將上台 - 天天要聞

從目前的情況看,李在明確實為中韓關係帶來了"回暖窗口"。中方已經釋放善意,願意重建互信。關鍵看他能不能頂住美國壓力,在"外交自主"與"同盟義務"之間找到平衡點。

這場角力才剛剛開始。美國不會輕易放手,中國也不會錯過機會。而韓國國內的輿論風向,年輕一代更傾向於"中立自主"而非"站隊外交",這給了李在明不少底氣。

按我看,李在明這步棋下得還算漂亮。既沒有完全惹惱美國,又向中國釋放了積極信號。雖然路還很長,但至少開了個好頭。

剛掛斷電話,白宮施壓李在明,不準向中國靠攏,韓國知華派將上台 - 天天要聞

結語

說實話,這事兒讓人想起小時候夾在父母中間的感覺。李在明現在就是這樣,左右為難。

不過話說回來,也許這正是小國的生存之道——不完全倒向任何一邊,哪邊都不得罪死。李在明這種"現實主義"的外交思路,可能比一味跟着美國跑要明智得多。

剛掛斷電話,白宮施壓李在明,不準向中國靠攏,韓國知華派將上台 - 天天要聞

中美韓三角關係正從"選邊站隊"向"平衡外交"轉變,這或許是東亞地緣政治的新常態。

你覺得李在明這步棋下得怎麼樣?留言聊聊你的看法唄。

消息來源


剛掛斷電話,白宮施壓李在明,不準向中國靠攏,韓國知華派將上台 - 天天要聞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管人管兩層,梯隊建三層 - 天天要聞

管人管兩層,梯隊建三層

作者:劉欣作為一名企業顧問,我這些年服務了不少客戶,客戶規模小則十幾億、大則上千億,我們還專項做了不少組織管理方面的諮詢項目。但我發現在組織管理中,很多企業陷入了一個慣性誤區:幹部只管直接下屬,老闆只管一級幹部。
新船首航 中國阿聯酋港口開通汽車物流新通道 - 天天要聞

新船首航 中國阿聯酋港口開通汽車物流新通道

今天(7月3日)上午,阿聯酋阿布扎比港口集團旗下汽車滾裝船“扎赫爾”輪,在寧波舟山港裝載近4000輛國產汽車,將於今天下午開啟首航。該輪將途經中東、地中海和非洲地區,最終抵達埃及達米埃....
大學生重走“長征路”,沉浸式體驗大別山精神 - 天天要聞

大學生重走“長征路”,沉浸式體驗大別山精神

極目新聞通訊員 蘇燦 羅閩欣20000步綿延山路,走微縮長征路,體驗紅二十五軍從英山陶家河到陝北永坪鎮的艱辛;從血戰牛背脊到獨樹鎮遺址,看微縮景觀線,感受中央紅軍從江西到陝北萬里征途的堅持。
齊魯工業大學: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沖一流” - 天天要聞

齊魯工業大學: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沖一流”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3日訊 牽頭獲批2個全國重點實驗室,一次新增5個博士點,年度到賬科研經費突破10億元,在2024年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和黨建綜合評價中,均位居I類高校第1名……近年來,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搶抓“產教融合、科
師市各單位舉辦活動 慶祝建黨104周年 - 天天要聞

師市各單位舉辦活動 慶祝建黨104周年

石河子市消防救援支隊7月1日10時,石河子市消防救援支隊舉行“七一”升國旗儀式。10時整,升旗儀式開始。全體指戰員列隊完畢,着裝嚴整,神情莊重。英姿颯爽的護旗手邁着鏗鏘有力、整齊劃一的步伐,護送着鮮艷的五星紅旗走向國旗台。在嘹亮的國歌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