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在經歷了張文菁當庭喊冤,指導小組阻撓再次開庭等各種意外與風波後。
“萬海案”不僅最終塵埃落定成為全省兄弟單位學習的典範,同時還成為李人駿代理檢察長晉陞之路最重的墊腳石。
也許洪亮評價的沒錯,也許拿掉李人駿檢察長這個頭銜,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來看也沒有錯。
無論當年洪亮學生會主席那一票投給了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李人駿得償所願成為學生會主席。
這像極了今天李人駿面對張文菁喊冤、面對喬振興之死、面對謝鴻飛手握價值八十萬元黃金時所展現出的蔑視與麻木。
無論有多少疑問與無法解釋,在沒有給他一個有理有據的解釋之前,對於他來說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萬海案”必須是鐵案,重要的是他可以拿掉“代理”二字,重要的是他終於成為一名正式的檢察長。
也許李人駿最終的人設是一名清廉的檢察官,也許《以法之名》中許多今天看起來撲朔迷離的角色,最終都會在大結局中被證明是站在正義一方的。
可至少在這個當下,在面對“萬海案”中被喬振興、洪亮與鄭雅萍無數次提及的疑點時,李人駿成為了所有一切惡的“幫凶”。
因為李人駿不是一名普通的法律從業者,不是什麼企業或單位的法律顧問,而是一名代表着國家與人民的檢察官,一名因為這個頭銜需要時刻保持警惕的正義維護者。
可當他面對陳勝龍送給妹夫的超標婚房時,面對妻子帶着自己去會所過超標生日時,他選擇了沉默、選擇了不再做過多的追究。
畢竟作為一名比謝鴻飛級別更高的檢察官,作為一名妻子不是普通職工而是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的檢察官,他們夫妻的收入和生活條件肯定要比手中有八十萬黃金的謝鴻飛要好很多。
於是便有了接下來堪稱經典的一幕,於是便有了不知是一群牛鬼蛇神,還是一群棟樑之材為李人駿祝壽的名場面。
一個看起來更像是歐式風格莊園的酒店,一個汽車無法開到門口的酒店,一個離着酒店門口老遠就是人站在路邊接待的酒店,一個幾乎所有服務員都能準確叫出客人名字與官銜的酒店。
面對這樣的酒店,作為一名檢察官,李人駿只是用一種略帶調侃的語氣問自己的妻子“這超標了吧?”,也許這就是蘭景茗曾經說過的“小地方的權力是容易集中的”。
終於,當李人駿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走進這所私人會所級別的酒店後,當他看到妻子為自己準備的生日宴都來了什麼人之後,他嚇了一跳,他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還是一場由妻子為丈夫準備的生日宴嗎?這或許是一場借慶祝生日讓李人駿認識蘭景茗嫡系的見面會。
讓我們來看看這一桌子坐的都是什麼人吧。
東平市委政法委書記蘭景茗,東平市檢察院檢察長李人駿,東平市公安局局長許言午,東平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刑一庭庭長溫琴,東平市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副主任謝鴻飛,東平市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柳韻,東平市公安局平山開發區分局副局長孫飛。
雖然在這個房裡坐着的只有區區七人,卻是從某種角度來說可以掌控東平市半壁江山的實權性人物。
無關乎他們這七人是不是保護傘,無關乎他們這七人是不是有貪污腐敗的嫌疑,只因為他們七人說張文菁是黑社會骨幹,張文菁就是黑社會骨幹,他們七人張文菁不是,那麼可以快到讓所有人都驚訝張文菁可以如此迅速被釋放平反。
在這七個人中,從《以法之名》之前的劇情來看,孫飛與謝鴻飛可以被坐實是陳勝龍的保護傘。
在這七個人中,雖然柳韻並沒有與陳勝龍有實質上的利益往來與輸送,但她卻在明裡暗裡將萬家的銅鎳礦,用半買半送的方式讓陳勝龍接手。
在這七個人中,雖然李人駿看起來像是一個被蒙在鼓裡的孩子,但他的妹妹與妹夫卻實實在在從陳勝龍手中拿到了超出他們能力房產與利益。
在這七個人中,雖然許言午面對秦鋒的苦苦哀求私自向他展示了一些線索,但他始終還是和光同塵將偵破喬振興案交由孫飛主導。
在這七個人中,雖然作為法官的溫琴之前幾乎沒有任何鏡頭,但從她向書記蘭景茗表忠心的態度和語氣來看,她曾經在“萬海案”上有過猶豫,卻終究還是與許言午一樣和光同塵了。
在這七個人中,我曾不止一次的懷疑過蘭景茗,卻始終找不到可以證明她是孫飛、謝鴻飛背後大boss的證據。
可當我看到蘭景茗因為是陳勝龍推着生日蛋糕走進來時,因為自己的外甥女與陳勝龍很熟時,因為孫飛表現出他與陳勝龍的關係匪淺時,那種突然間的勃然大怒讓人錯愕、讓人感受到的是一種不太正常的憤怒。
陳勝龍進來之前的蘭景茗,可以幾乎可以容忍在座晚輩或下屬的任何錯誤。
即便是他們一手將張文菁判成了黑社會骨幹,即便在他們身上依舊有洪亮與鄭雅萍指出的疑點無法做出合理的解釋。
可蘭景茗就是原諒了他們,甚至她比李從駿更加輕鬆的原諒了疑點重重的謝鴻飛。
可為什麼只是因為陳勝龍作為酒店老闆推進來一個蛋糕,為什麼作為在東平區為官一方的柳韻與孫飛說了幾乎陳勝龍的好話,竟會讓蘭景茗大發雷霆到徹底失態呢?
如果按李人駿的理解,這種民間企業家在自己家酒店裡,送個蛋糕給來家酒店吃飯的領導,不是一件稀鬆平常之事嗎?
即便這是一家只對內營業的私人會所,即便在這裡用餐的費用高到讓大多數人難以承受,難道蘭景茗走進這家酒店時就沒有察覺與感受出來嗎?
為何蘭景茗要在這個時候表現出自己的憤怒,為何她要在這個時候講出“常政官員跟企業家之間,要建立親、清政商關係”呢?難道她直到此時才知道自己這些所謂的門生與嫡系,是怎樣的貨色嗎?
看到這裡,再結合之前的種種,很難讓人對在座的七個人有什麼好印象。
看到這裡,或許東平市真正的保護傘和黑社會,終於因為這場生日宴全都浮出了水面。
也許筆者的惡意太重,也許這對七個人來說只是無妄之災,在你看來這究竟是一場棟樑之才的齊聚,還是一場牛鬼蛇神的雲集呢?
關於《以法之名》的解讀暫時先寫到這裡,更多精彩解讀且聽下回分解。
若覺得文章不錯,希望您可以點贊、分享與關注哦,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