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義:黔驢技窮的印度,開了一個非常惡劣的先例

2025年05月03日15:20:11 國際 9493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劉宗義】

過去十餘日,印巴衝突不斷升級:

4月22日,印控克什米爾帕哈爾加姆發生針對遊客的槍擊事件,造成26人死亡。

隨後印度與巴基斯坦均採取強硬措施:印度政府指責是巴基斯坦支持的武裝組織所為,並採取了包括關閉印巴邊境口岸、驅逐巴外交人員、暫停《印度河河水條約》等在內的一系列反制措施;巴基斯坦政府對印度的指控予以否認,實施對等反制措施,如關閉領空、暫停貿易等。

在其後幾天里,印巴兩國軍隊在控制線和邊境地區接連發生相互槍擊、炮擊事件。

4月28日,莫迪召開特別安全會議討論針對帕哈爾加姆襲擊事件的軍事打擊方案,並在隨後宣布給予軍方“完全行動自由”來決定印方回應的方式、目標和時機。

據媒體最新報道,巴控克什米爾地區似已進入備戰狀態,不僅千餘所學校停課放假,民眾還被建議提前儲備糧食。

兩國軍隊厲兵秣馬,戰爭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劉宗義:黔驢技窮的印度,開了一個非常惡劣的先例 - 天天要聞

巴控克什米爾地區尼勒姆山谷,遠眺印軍哨所。 圖自央視新聞

此次印巴衝突的原因分析

據筆者了解分析,此次衝突大概率是克什米爾本地反抗勢力對莫迪政府克什米爾政策的暴力反擊。這場襲擊凸顯了克什米爾地區歷史、宗教和政治局勢的複雜性。

克什米爾地區本就是印巴之間矛盾和衝突的焦點,莫迪政府2019年修改憲法第370條款,廢除35a,取消查謨和克什米爾邦“特殊地位”並將該邦劃分為兩個聯邦直轄區,在該地區派駐重兵,對該地區民眾實行高壓統治,並允許外邦印度教徒遷入併購買土地和房屋,激化了當地宗教矛盾與分離主義情緒。時至今日,這一情緒被襲擊者利用。

從印度和西方媒體報道的細節中可以看出,襲擊者專門挑出男性印度教徒進行槍殺,其襲擊行為具有明確的針對性。襲擊發生後,一個自稱“克什米爾抵抗運動”的武裝組織宣稱負責,其聲明明確提到反對印度政府推動的“外來者定居政策”導致人口結構變化。

而一開始就“甩鍋”巴基斯坦,顯然是莫迪政府為了掩蓋治理失敗的責任。

在過去幾年中,莫迪政府和印度媒體大肆宣揚其克什米爾政策的成功。此次襲擊事件的發生表明,其激進的印度教民族主義政策反而激起更殘酷的殺戮。為了推卸責任、平息印國內民眾的憤怒情緒,並反擊拉胡爾·甘地等反對派的批評,莫迪政府又將矛頭轉向巴基斯坦,指責是巴基斯坦支持了本次襲擊。

實際上,印度境內發生類似襲擊事件,印方將責任推給巴基斯坦是一貫做法。印巴兩國有支持彼此境內分離主義勢力和恐怖主義組織針對對方進行武裝破壞和襲擊的傳統。

但從近幾年巴基斯坦政府一直採取積極行動希望改善與印度政府的關係來看,巴基斯坦政府主動策劃和支持此次襲擊的可能性不大。

劉宗義:黔驢技窮的印度,開了一個非常惡劣的先例 - 天天要聞

載有遇難遊客遺體的救護車在印度警方護送下駛離案發地點。 圖自美聯社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首次以“斷水”為武器,升級戰略威懾引起巴方強烈反應。

在此次印度政府的反應中,一個與以往顯著不同的地方是首次單方面暫停執行1960年在世界銀行斡旋下印巴兩國簽訂的《印度河河水條約》。這一舉動旨在威脅巴基斯坦糧食安全與社會穩定,表明南亞安全博弈已突破傳統軍事對抗框架,進入“水-糧-能”複合威懾的新階段。

雖然印度可以完全控制的河水流量可能並不大,但“斷水”可以對巴基斯坦民眾造成嚴重心理恐慌。此舉被巴基斯坦稱為“水恐怖主義”,突破了歷史底線,違反了國際法和國際條約,違背了國際道義。因印度河河水是巴基斯坦的生命線,所以巴方聲稱“斷水”可能迫使其採取戰爭手段。

印度旨在通過非軍事手段施壓,塑造莫迪政府的“強人”形象,同時也可能希望藉此實現過去幾年一直孜孜以求的修改《印度河河水條約》的目標。不過,話說回來,印方出此下策,也說明印度在應對此次襲擊事件問題上,可能缺乏有效手段,黔驢技窮。

各方戰略考慮及底線

印巴兩國此次關於帕哈爾加姆襲擊事件的衝突,發生在特朗普政府發動全球關稅戰、國際秩序正在崩潰的背景下,不僅直接影響印巴兩國及南亞其他國家利益,而且牽涉中、美、俄、法等全球大國以及以色列、土耳其、沙特等中東國家。

如果此次事件不能和平解決,將對全球秩序造成深遠影響,而印度的做法,尤其是“斷水”的行為,將在國際社會樹立一個惡劣的先例。

先談印巴兩國的戰略考慮及其底線。

首先,對於印度來說,莫迪政府希望對國內民眾顯示其在反恐問題上的強硬姿態,平息民眾怒火,打擊反對派,推卸其政策失誤的責任,在國際社會抹黑巴基斯坦。通過運用“斷水”手段,莫迪政府希望能夠藉此機會重新修改印度河分水條約,甚至以無賴手段直接獲得掌控印度河河水的權力。

印度有可能希望像2016年和2019年那樣,對巴基斯坦發動所謂“外科手術式打擊”,以平息國內民眾情緒;但在目前巴基斯坦約70%武器裝備已實現中國化,印度武器裝備與巴方相比已出現代差的情況下,並無獲勝把握。

況且,當前莫迪政府主要任務似乎是要抓住特朗普發動對華關稅戰的所謂“千載難逢的機會”發展自己,而非要解決巴基斯坦問題。

在過去十多年時間裡,莫迪政府認為其在國際社會推動的“去除印巴之間連字符”的政策是成功的。雖然某些印度政客公開放話要“肢解”巴基斯坦,但那種情況引發核武器衝突的可能性極大。因此印度可能實際上並沒有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爭以將巴基斯坦解體的打算。

4月28日,莫迪宣布給予軍方“完全行動自由”,與2020年加勒萬衝突時的表態非常相似,這實際上可能是一種甩鍋和推脫責任的做法。當時莫迪將開戰權下放給印度前陸軍參謀長納拉瓦內,納拉瓦內在回憶錄中寫道:事後得知,如果開戰,印軍可能面臨慘敗,因為解放軍最強的重裝合成旅已經部署至邊境,但印軍並未發現。幸運的是,他在關鍵時刻做出了和平的選擇。


而對於巴基斯坦來說,在目前這場衝突中,其反應完全是被動的。

巴基斯坦目前面臨國內政治經濟安全社會形勢不穩,並不想捲入一場戰爭。但面對印度政府的無理指控、印度軍事方面的步步緊逼,以及“斷水”威脅,巴基斯坦只能被迫反擊,絕地求生。

其最佳選擇是通過外交手段,通過國際組織的協助為自己澄清,和平解決當前危機,包括印度河河水問題。但如果印度真的要對巴基斯坦發動軍事行動,雖然整體國家實力遠遠不如印度,但巴基斯坦將積極爭取中國、土耳其及沙特等中東國家的支持,努力確保面對印度挑釁時贏得軍事勝利。如果印度遲遲不解決印度河河水問題,影響到巴基斯坦農業生產和社會穩定,巴基斯坦可能會被迫對印度境內的水壩發動軍事打擊行動。

劉宗義:黔驢技窮的印度,開了一個非常惡劣的先例 - 天天要聞

當地時間2025年4月24日,巴基斯坦海德拉巴,庫特里水壩附近的印度河乾涸,水位下降,顯示出未來缺水的高風險。 圖自視覺中國

對於孟加拉國等其他南亞國家而言,它們不想看到印巴兩國兵戎相見,也不想看到印度利用河水問題威脅下游國家。孟加拉國在此類問題上有切膚之痛。這些南亞國家希望通過大國協調和國際組織,以外交方式平息印巴矛盾。

再論美、俄、法以及以色列、土耳其、沙特等中東國家的利益及戰略考慮。

對於美國而言,雖然特朗普及萬斯等人公開聲稱支持印度打擊恐怖主義,但並未指責巴基斯坦。對於印度對巴基斯坦“斷水”,甚至要發起武裝打擊的行為,美國並不支持,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希望從中調節

在特朗普、萬斯、魯比奧等人希望利用印度遏制中國的情況下,美國並不希望印度捲入一場同巴基斯坦的戰爭。即使巴基斯坦的gdp只有印度的1/10,但巴軍武器裝備水平和作戰能力並不落後於印度,在軍事衝突中印度很可能得不償失,從而影響美國遏制中國這一企圖的實現。

俄羅斯雖然與印度關係密切,但近年來與巴基斯坦關係提升很快,在其自身仍未解決烏克蘭問題的情況下,不希望印巴兩國陷入衝突,影響地區局勢和上合組織的發展。更不希望使用俄制武器的印度與使用中式武器的巴基斯坦之間發生衝突,從而暴露俄制武器系統的落後。

土耳其在此次事件發生後對巴基斯坦的支持倒是特別積極,它希望借支持巴基斯坦體現其與其他伊斯蘭國家關係密切,特別是希望體現其在伊斯蘭世界中的領導地位。另外,還希望開拓其武器市場。

而以色列則希望通過支持印度打擊巴基斯坦這一穆斯林世界唯一的有核國家,削弱包括巴基斯坦在內的穆斯林國家對巴勒斯坦人民的支持,進而打擊伊斯蘭世界的士氣。

對於法國和以色列來講,它們還擔心其出售給印度的武器裝備在衝突中會敗於中式武器裝備。

總體而言,國際社會並不支持印巴再次發生戰爭,包括美國、俄羅斯和全球南方在內的任何國家都無法理解印度表達的對巴基斯坦採取軍事行動的立場。因此,莫迪政府實際上已經陷入一種非常尷尬的境地:國際社會對其戰爭叫囂基本不予支持,國內的印度教民族主義情緒仍然高漲,但真打起來也不一定就能打贏。

劉宗義:黔驢技窮的印度,開了一個非常惡劣的先例 - 天天要聞

印度總理莫迪 資料圖:pti

中國的立場

中國一向希望周邊地區保持和平穩定,不希望周邊生戰、生亂,尤其是在面對特朗普發動關稅戰、而中印關係逐漸回暖的情況下,更不希望印巴兩國發生武裝衝突。

中國正在勸和促談,希望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印巴矛盾,就此還需要和其他國家一起積極推動聯合國、上合組織、世界銀行介入,對帕哈爾加姆事件進行公開公正的第三方調查。從印度迄今為止不希望其他國家和聯合國介入調查帕哈爾加姆事件來看,印度並無確切證據證明該事件是受巴基斯坦支持的。

而印度“斷水”行為違反人道主義原則,中國和國際社會應要求各方必須遵守國際法和國際條約——這裡所說的國際法和國際條約不僅包括《印度河河水條約》,也包括聯合國通過的所有涉及克什米爾地區爭端的決議和條約。

必須明確,中國一直不希望周邊生戰生亂,更不能允許中國海外利益受到任何損害,特別是中巴經濟走廊和在巴項目及在巴中國人。不能允許境外勢力支持巴基斯坦境內的俾路支恐怖主義分子和巴塔發動對中國海外利益的襲擊。在這些問題上,中國需要立場鮮明。

劉宗義:黔驢技窮的印度,開了一個非常惡劣的先例 - 天天要聞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亞洲最幸福國家新加坡排名第五,經濟壓力,家庭關係是重要影響因素 - 天天要聞

亞洲最幸福國家新加坡排名第五,經濟壓力,家庭關係是重要影響因素

▲ 新加坡眼,點擊卡片關注,加星標,以防失聯在2025年相關全球幸福指數調研中,新加坡展現出獨特的幸福圖景。調查顯示新加坡有12%的人表示 “非常幸福”,61%的人 “相當幸福”,合計73% 的受訪者處於幸福狀態,僅有5%表示“完全不幸福”。這一比例在全部國家中處於中上游水平,在亞洲國家中排名第五。雖不及印度的88%、印...
中方:對澳工黨和阿爾巴尼斯總理表示祝賀 - 天天要聞

中方:對澳工黨和阿爾巴尼斯總理表示祝賀

外交部發言人就澳大利亞聯邦大選結果答記者問問:據報道,5月3日,澳大利亞舉行大選,阿爾巴尼斯總理領導的工黨贏得選舉,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當地時間2025年5月3日,澳大利亞悉尼,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在工黨選舉夜活動上講話,慶祝在大選中獲勝。(視覺中國)答:中方注意到有關報道,對工黨和阿爾巴尼斯總理表示...
美國警方:愛達荷州交通事故致7人死亡 8名傷者預計無生命危險 - 天天要聞

美國警方:愛達荷州交通事故致7人死亡 8名傷者預計無生命危險

央視記者當地時間5月3日獲悉,美國愛達荷州黃石國家公園附近發生的交通事故已造成7人死亡、8人受傷。 愛達荷州警方尚未公布事故的具體原因,但據通報,涉事皮卡車和旅遊麵包車相撞時天氣狀況良好。警方表示,兩輛車在相撞後起火。皮卡車司機以及麵包車內的6人當場死亡。皮卡車司機已被確認是來自得克薩斯州的25歲男子以賽亞...
印度未通知情況下突然泄洪,影響巴方數萬人 - 天天要聞

印度未通知情況下突然泄洪,影響巴方數萬人

先斷水後泄洪,印度這招不可謂不“歹毒”。巴基斯坦一直呼籲雙方冷靜,呼籲國際調查,但印度卻在警告後,我行我素! 據報道,4月26日,印度在未進行任何通知的情況下,凌晨突然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開....
政務法治監管協同發力 安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 天天要聞

政務法治監管協同發力 安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近日,安順市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產業大招商暨優化營商環境情況。據悉,2024年,安順市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強力推進,通過建立市級聯席會議機制、強化市縣聯動、聘任社會義務監督員等方式,高位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在政務服務、法治保障
突發!印度宣布:禁止進口→ - 天天要聞

突發!印度宣布:禁止進口→

印度宣布禁止與巴基斯坦的進口貿易總台記者獲悉,5月3日中午,印度外貿局發布通告稱,該國禁止進口原產於巴基斯坦或經巴基斯坦過境的貨物。該禁令立即生效。△22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針對遊客的槍擊事件,當地加強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