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爾“硬剛”中石油,關閉中資酒店,外媒辣評:自損式“掙扎”

2025年03月20日17:22:08 國際 1946

尼日爾“硬剛”中石油,關閉中資酒店,外媒辣評:自損式“掙扎” - 天天要聞

一場突如其來的“驅逐令”,讓非洲西部的尼日爾與中國石油企業關係驟然緊繃。

2025年3月14日,尼日爾軍政府陸續發布多項嚴厲命令:驅逐三名中石油高管、關閉中資酒店、凍結企業賬戶,並對外聲稱要徹查所謂“歧視性經營”。

外媒用“自損式掙扎”來評價,似乎暗示這樣做只會讓尼日爾的經濟雪上加霜。

在22年合作積累的信任面前,為何一夜之間轉向?這背後究竟是單純的資源爭奪,還是更深的政治博弈?

尼日爾“硬剛”中石油,關閉中資酒店,外媒辣評:自損式“掙扎” - 天天要聞

一、事件全貌:驅逐令、閉店令與賬戶凍結

2025年3月14日,尼日爾軍政府旋即祭出多道行政命令,讓外界驚呼措手不及。

“48小時離境”的政令猶如重磅炸彈,直指中石油三名高管,被要求即刻打包行李走人。

與此同時,軍政府還關閉了由中企投資的陽光國際酒店,並查封了重要煉油廠的銀行賬戶。

這些行動在短短數小時內集中爆發,令尼日爾首都乃至國際輿論都陷入震動。

尼日爾“硬剛”中石油,關閉中資酒店,外媒辣評:自損式“掙扎” - 天天要聞

政府給出的理由是“歧視性經營”“薪資過高”“拒絕本地化採購”等等,但並未公布實質證據。

這不僅影響到了石油開採、輸送和煉化的全產業鏈,還殃及該國90%的石油出口,對尼日爾而言可謂自斷“石油動脈”。

而在此之前,中企與尼日爾政府合作已逾22年,雙方在勘探、煉油、運輸上累積了深厚的項目和資金投入。

尼日爾軍政府的這次強硬出擊,讓不少業內人士倍感意外:合作多年,為何突然翻臉?

尼日爾“硬剛”中石油,關閉中資酒店,外媒辣評:自損式“掙扎” - 天天要聞

二、從沙漠勘探到石油大國的“中國印記”

談及尼日爾的石油產業,就不得不提到2003年進駐該國的中石油。

當時西方企業因勘探成本高、地理環境惡劣而相繼放棄。

但中石油卻逆風而上,在廣袤的撒哈拉沙漠邊緣建起油田、煉油廠,更將輸油管道鋪設至西非海岸。

2003年,中石油在尼日爾啟動了大規模勘探並最終找到商業可行的油區,讓這個一度被視為“貧瘠之地”的國家擁有了全新的發展契機。

尼日爾“硬剛”中石油,關閉中資酒店,外媒辣評:自損式“掙扎” - 天天要聞

到了2008年,中石油再度加碼投資50億美元,2024年還建成了非洲第二家中資鋼廠,提供了超過360個永久工作崗位。

尼日爾的稅收有八分之一都來自相關中國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尼日爾政府多次從中國方面獲取貸款,其中2024年便向尼方提供了4億美元的貸款,旨在助力原油出口。

然而,這筆貸款最終成為引爆本次衝突的導火索之一。

尼日爾“硬剛”中石油,關閉中資酒店,外媒辣評:自損式“掙扎” - 天天要聞

多年來,尼日爾的石油生產量長期依賴中企技術和金融輸入。

“中國印記”不僅意味着資金,更是一整套產能、工程管理與市場對接的系統化支持。

對尼日爾而言,這是一次擺脫經濟弱化的機會,卻也埋下了所謂“資源主權”爭議的伏筆。

三、債務危機與“變相勒索”

若說尼日爾與中國石油企業矛盾的根本所在,“4億美元貸款”絕對在列。

尼日爾“硬剛”中石油,關閉中資酒店,外媒辣評:自損式“掙扎” - 天天要聞

2024年,尼日爾政府財政吃緊,無法償還這筆貸款利息與本金。

軍政府走馬上任後,面對賬目窘況,祭出了“審查合同”“索要巨額稅款”等一系列措施。

據外媒披露,軍政府開口就要索要高達800億美元的“稅款”,並揚言要提高原油分成比例。

面對缺錢窘境,尼日爾軍政府大打“資源主權”牌,將中企描繪成“外來掠奪者”,一邊抨擊外企高薪,一邊責怪合同條款不公,從而為自身決策失誤轉移國內矛頭。

尼日爾“硬剛”中石油,關閉中資酒店,外媒辣評:自損式“掙扎” - 天天要聞

此時,涉及酒店、煉油廠等多家中資企業突然被打壓,一度讓人錯愕。

這究竟是嚴懲“違反規定”的措施,還是挾持外企資源換取更多利益?

據當地酒店員工反映,閉店前毫無預警,多個部門突然上門查封,根本無法進行正常的法律申訴與抗辯。

尼日爾國內也出現不同看法,部分民眾支持政府強化資源管控,但也有人質疑此舉太過激進,最終會導致“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尼日爾“硬剛”中石油,關閉中資酒店,外媒辣評:自損式“掙扎” - 天天要聞

四、尼日爾的“雙輸棋局”

從短期來看,軍政府此舉毫無疑問給中企造成了重大損失,讓原本依託石油經濟的尼日爾也陷入了供應鏈緊張。

隨着中企人員和設備撤離,煉油廠很快陷入停產,首都油價竟在一周內飆升40%。

城市街頭排隊搶購汽柴油的景象頻頻出現,而其他行業成本也隨之水漲船高。

尼日爾“硬剛”中石油,關閉中資酒店,外媒辣評:自損式“掙扎” - 天天要聞

外部則對尼日爾的信用前景更加看衰。

根據世界銀行的最新統計,尼日爾外債佔GDP比重已達65%,再加上此番強硬措施,不少外國投資者隱隱對其商業環境心生畏懼。

這對一個本就貧困且急需外資的國家而言,絕非好消息。

與此同時,有消息稱尼日爾軍政府暗地裡試圖與中石油展開談判,這說明他們也清楚這樣激烈的對抗並非解決之道。

尼日爾“硬剛”中石油,關閉中資酒店,外媒辣評:自損式“掙扎” - 天天要聞

民眾則在油價高企和生活質量不穩的現實中更加不滿,而軍政府對內外所承受的壓力也隨之激增。

在一場非理性的資源糾紛中,尼日爾與中企似乎都陷入了“雙輸”的深坑。

五、外媒辣評與中企困境

值得玩味的是,外媒在報道此事時的觀點頗為分裂。

西方媒體普遍聚焦“尼日爾對中國模式的反擊”,認為這是低收入國家對大型外資的一次“覺醒”。

尼日爾“硬剛”中石油,關閉中資酒店,外媒辣評:自損式“掙扎” - 天天要聞

而非洲區域媒體則尖銳批評尼日爾軍政府的做法“短視且冒險”,擔心此舉將進一步動搖市場信心,讓本就艱難的經濟雪上加霜。

“自損式掙扎”這一表述在國際輿論中脫穎而出,直指尼日爾此舉傷害到自己更多。

對中國企業而言,這也敲響了一個警鐘。

尼日爾“硬剛”中石油,關閉中資酒店,外媒辣評:自損式“掙扎” - 天天要聞

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如何更有效地進行風險評估、政局研判,以及更深入地開展本土化?

22年間,中企投資當初或許低估了政權更迭的風險,也忽視了尼日爾對外資態度的微妙變化。

多年間雖帶動了當地經濟,卻未能全面融入社會,不少核心環節仍掌握在少數外派高管手中。

在2025年商務部報告里,尼日爾政局動蕩被列為全球前八的高風險地區。

尼日爾“硬剛”中石油,關閉中資酒店,外媒辣評:自損式“掙扎” - 天天要聞

“全球化退潮”本就是近幾年熱議的話題,而尼日爾這起衝突,恐怕只是這個大趨勢下的冰山一角。

結語

當沙漠的原油管道被迫停擺,合作雙方原本構建的信任也隨之破裂。

這場糾紛居於大國博弈與資源爭奪的焦點上,卻以龐大的民生代價和經濟損失為代價,演繹出了一出尷尬的“雙輸”戲碼。

尼日爾軍政府聘用強硬手段,雖短期對外展示了所謂“掌控權”,卻令石油出口遭受重創,並在輿論與經濟層面面臨多重壓力。

尼日爾“硬剛”中石油,關閉中資酒店,外媒辣評:自損式“掙扎” - 天天要聞

相對而言,中企在非洲深耕多年的成果也遭遇重挫,令人反思對地方局勢與本土化策略的掌控是否足夠紮實。

從國際視角看,這場風波或許再次印證了一個可靠原則。

只有“實力”與“規則”並行,“善意”與“智慧”相伴,才能真正鋪平跨國合作之路。

如果你是中企決策者,在這樣的形勢下會堅守,還是撤離?選擇的背後不僅關於商業利害,更是對未來合作模式的一場考驗。

從這次尼日爾事件中汲取的教訓,或許能為全球化的下一步進程提供更多可參考的坐標與啟示。

[免責聲明]文章的時間、過程、圖片均來自於網絡,文章旨在傳播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請觀眾勿對號入座,並上升到人身攻擊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觀臆斷的惡意評論,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實性存在爭議、事件版權或圖片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作者,我們將予以刪除。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中緬邊境畹町海關暢通緬甸聖德龍芒果進境“快車道” - 天天要聞

中緬邊境畹町海關暢通緬甸聖德龍芒果進境“快車道”

中新網瑞麗5月9日電 (趙呂媛)正值緬甸聖德龍芒果成熟上市的季節。近日,位於中緬邊境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市的畹町口岸一片繁忙,裝載芒果的貨車紛至沓來,在畹町海關快速通關後,新鮮的芒果在長合水果交易市場分揀,隨後發往昆明、成都、重慶等各大城市。海關工作人員正在查驗芒果。畹町海關供圖 聖德龍芒果被譽...
【文件】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困境兒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意見 - 天天要聞

【文件】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困境兒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意見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來源:中國政府網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困境兒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25〕18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近年來,困境兒童福利保障水平持續提升,生存、發展、安全權益得到有效維護,同時在公共服務供給、心理健康關愛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項。為進...
中俄就應對美加征所謂“對等關稅”等問題進行深入交流 - 天天要聞

中俄就應對美加征所謂“對等關稅”等問題進行深入交流

5月8日,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莫斯科會見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部長列舍特尼科夫,圍繞落實中俄升級版投保協定、加強經貿投資合作、應對美加征所謂“對等關稅”等問題進行深入交流。王文濤表示,在兩國領導人的戰略引領下,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持續深化
從“日不落”到“朝不保夕” - 天天要聞

從“日不落”到“朝不保夕”

5月8日,英國首相斯塔默以高調張揚的姿態對外宣稱,英國與美國已在關稅貿易協議的具體條款上達成共識。從協議內容來看,似乎是對英國有利:美國取消了針對英國鋼鐵和鋁產品所徵收的25%關稅,將英國向美國出口的大多數汽車的關稅稅率從原本的27.5%大
昔日盟友反目,歐盟公布對美反制清單 - 天天要聞

昔日盟友反目,歐盟公布對美反制清單

談不攏就動手,現在歐盟的態度簡單明了。當地時間5月8日,歐盟公布對美關稅反制清單,包含美國輸入歐洲的民用飛機、汽車、醫療器械以及農產品、酒類產品等,此前從反制清單中剔除的美國輸入歐洲的波本威士忌等酒類產品也再次“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