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正當美國的“對等關稅”措施持續引發國際局勢動蕩,並遭到各方反制之際,特朗普又迎來了一連串壞消息。
關鍵時刻,3件與美國密切相關的事發生了,特朗普這回或感心碎。
第一件事,歐盟開出“報復清單”,這回輪到美國難受了。
9日,歐盟方面宣布,如果美歐貿易談判破裂,那麼歐盟將會對美國價值1000億歐元的商品加征報復性關稅,其中包括飛機、汽車、醫療器械和農產品等諸多商品。
並且,歐盟還打算尋求公眾意見,以在這份“報復清單”中增加其他美國商品。
這還沒完,歐盟委員會9日還表示,針對美國的“對等關稅”措施以及對歐盟汽車及零部件徵收關稅一事,歐盟將向世衛組織(WTO)起訴美國。
很顯然,歐盟這回態度強硬,決心要與美國對抗到底,而如今公布“報復清單”也好,準備起訴美國也罷,都旨在為接下來的美歐貿易談判增加更多籌碼。
不過,這次歐盟開出的千億歐元“報復清單”,不論是涵蓋的商品範圍,還是價值,顯然都遠遠超出了外界此前猜測的結果。可見,歐盟也開始意識到,面對美國,一味的忍讓和妥協,只會換來白宮變本加厲的收割,展示強硬態度,硬剛到底,才能更好地捍衛自身利益。
畢竟,特朗普的關稅措施宣布已久,強硬反對美國並取得成效的國家也不少,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歐盟“並非一個人在戰鬥”,這次反制美國時更有底氣,顯然也並不讓人意外。
如此一來,在同時面對各方施壓的背景下,特朗普要想繼續保持強硬,推行其所謂的“對等關稅”措施,將更加困難,稍有不慎,就將遭到各方的聯手圍攻。
該何去何從,特朗普的確得想清楚了。
然而,正當歐盟聯手向美國發難之際,烏克蘭也罕見對白宮出招了。
第二件事,矛頭直指美元霸權?烏克蘭警告美國。
8日,烏克蘭央行行長佩什內表示,在全球貿易分裂,以及烏克蘭與歐洲聯繫日益緊密的背景下,烏克蘭將考慮放棄美元,轉而與歐元進行更緊密的掛鈎。
言下之意,烏克蘭接下來很可能會棄用美元,或者不主用美元,轉而擁抱歐元,而這背後,顯然也反映出了烏克蘭如今與美歐雙方關係的“親疏有別”。
畢竟,特朗普上台後,對烏克蘭態度頗為冷淡,甚至一度與澤連斯基大吵一架,再加上其調停俄烏衝突的計劃對烏克蘭頗為不利,這一系列情況都在促使烏克蘭向歐洲靠近。
特別是,英法德等國近期不僅加大對烏軍援,還多次提出向烏派兵一事,這無疑正中烏克蘭下懷。
因此,烏克蘭準備棄用美元,背後不僅存在政治因素,還與俄烏局勢密切相關,不排除烏方準備通過此舉,要挾美國、迫使特朗普加大對烏軍援的可能。
如此一來,本就劍拔弩張的俄烏局勢,以及處於困境的俄烏和談進程,都可能迎來新的變數。
這不,就在歐盟、烏克蘭接連向美施壓之際,特朗普鬧出了一個國際笑話。
第三件事,美英達成貿易協議,細節讓人哭笑不得。
9日,白宮宣布,美國已經和英國達成了貿易協議,根據協議內容,英國對美關稅將從原來的5.1%下降到1.8%,而美國對英關稅則將從原來的3.4%提高到10%,並且美國將取消對英國鋼鋁25%的關稅,以及英國輸美汽車中,10萬輛以內的關稅從27.5%下降到10%,10萬輛以上的則將另外收取一筆關稅。
需要注意的是,在特朗普的“對等關稅”中,美國對英關稅遠比協議中定的要高,而特朗普在描述這份協議時,卻將其稱作“一項巨額貿易協議”。
並且,這是特朗普發動關稅戰以來,達成的第一項協議,而在這之前,美國先後找上了日本和印度,意圖達成協議,但都沒能成功。
如今,從美英之間的貿易協議來看,美國並沒有達到預期之中“通過關稅大肆掠奪利益”的程度,特朗普後續要拿美英協議“舉例子”去向別國施壓,顯然也是很難做到的。
因此,這次特朗普宣布的“重大勝利”,明顯是“名不副實”,鬧出了一個國際笑話。
或許,美英協議的“潦草收場”,在某種程度上也預示着美國的所謂“對等關稅”措施註定是無法實現的,終將在各方的聯手反制與抵制之下,走向失敗。
接下來該何去何從,特朗普的確得三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