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近期正處在異常強烈的回暖浪潮中時,全球其他地區一些極端天氣的跡象也已經展現出來:2023年10月25日,颶風奧蒂斯以兇猛的五級颶風襲擊了墨西哥太平洋沿岸,它在登陸前猛烈爆發至最高等級的五級颶風,爆發速度和登陸強度都讓氣象學家咋舌,其登陸後引發了風暴潮、洪水和泥石流,對基礎設施和機場造成了破壞。
一、西半球或又來超級“風王”
奧蒂斯在10月24日下午之前一直是熱帶風暴。然後,在幾個小時內,它迅速增強為一場超級颶風。當地時間10月25日凌晨,奧蒂斯登陸墨西哥時,持續風速為每小時 270 公里。根據新聞報道,奧蒂斯是有記錄以來襲擊墨西哥太平洋沿岸的最強颶風,也是東北太平洋有記錄以來強度最快的風暴。
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氣象學家斯科特·布勞恩Scott Braun指出,奧蒂斯有快速爆發增強“所有正確的成分”。這些因素包括溫暖的海面溫度、深層溫暖的海水、大量的水汽和相對較低的垂直風切變等因素,但即便存在這些因素,斯科特表示目前也很難說為什麼強化的速度和幅度如此之大。
然而,在西半球地區,今年的颶風季節似乎還沒有到結束的時候。10月29日,已有數值預報指出,接下來的一周時間裡,北大西洋的颶風活動還會十分活躍,預計加勒比海地區將再次出現颶風活動,可能形成一個命名風暴。從雲圖模擬上看,強大的颶風將有着清晰的風眼和極為緊密的核心對流,這意味着即將開始活動的新颶風可能達到強颶風強度(4級或5級),甚至不排除成為北大西洋今年風王!
二、美國又危險了?
也有超級計算機模式指出了天氣形勢的變化,比如歐洲超級計算機模式的集合預報上可見,在加勒比海地區已經出現了大量密集的預測線,顯示出加勒比海有了強烈的颶風活動跡象,而且一部分線還延伸到了美國東南部,這意味着甚至有再度威脅美國本土的可能性。
也有其他的數值模擬指出,到11月5日前後,加勒比海上的颶風將有着龐大的環流和相當清晰的風眼,總的來說,接下來加勒比海上不僅要熱帶氣旋活躍,還可能醞釀異常強大的颶風系統,不排除直接威脅美國本土。
三、厄爾尼諾發展
實際上,今年北大西洋已經形成了20個颶風系統,甚至比西太平洋的颱風還要多,西太平洋的颱風才出現到16號颱風三巴,這在往常年份是不多見的。為什麼今年的颶風季會如此活躍?專家指出,這與厄爾尼諾現象有關。厄爾尼諾是太平洋赤道地區海水溫度異常升高的現象,它會影響全球的氣候和天氣。今年的厄爾尼諾雖然發展得很強勢,但是發展得非常奇特,一些影響甚至和拉尼娜的表現交織在一起,因此它對大西洋颶風的影響不大,甚至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東太平洋和北大西洋颶風的發展。
專家警告,如果厄爾尼諾如果繼續發展,可能會導致更多的超級風暴的出現,這種風暴具有極高的破壞力和致命性。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們已經見證了一些超級颶風對美國造成的慘重損失,例如2017年的哈維、艾瑪和瑪利亞,以及2020年的勞拉和伊達。如果今年再出現類似的超級風暴,可能讓全球多國面臨更大的挑戰和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