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或迎來一代中國式“平成廢宅”

2023年10月23日22:35:05 國際 1325
我們或迎來一代中國式“平成廢宅”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國際勞工組織ILO)統計了66個國家的勞動力工作時長。在2022年的統計中,勞動時間最長的國家是印度,剔除午休及用餐等非工作用時之後,印度勞動力的每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7小時,按照5個工作日來計算,每天的工時為9.4小時。

相比之下,日本韓國這兩個所謂的東亞“內卷國”便相形見絀了,周平均工作時長分別為36.8、39.2小時,差不多每周要比印度少工作一天。而美國英國(2021年)、德國法國的勞動力周平均工作時長分別為36.5、35.5、34.2、31小時,相比日、韓的工作強度進一步降低。

最勤勞的國家

我國並不在這份統計名單上,但根據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截至今年8月份,我國企業就業人員的周平均工作時長為48.7小時,比印度還要高出1.7小時,相比日、韓約每周多工作一天,相比德、法約每周多工作兩天。即便如此,這一統計可能還是低估了我國勞動群體的勞動時長。

一方面,用人單位,特別是勞動密集型單位有少報用工時長的傾向和動機。另一方面,每天朝九晚五的住戶單位容易在抽樣調查中被覆蓋,而靈活就業群體和流動人口在統計中的覆蓋程度就沒有那麼充分了,但他們的工作時長卻更長。比如在快遞員、網約車、建築工等靈活就業領域中,約70%的群體每周工作時長超過50小時,而超過半數的平台接單人員每周工作時間超過60小時。

此外,根據OECD統計,經合組織的38個國家中每周平均勞動時長的是墨西哥,約為41小時。因此,從現有的關於勞動時長的統計來看,我國或許已經是全球勞動時長最長的國家了,甚至可能沒有之一。

內卷可能是條“迷途”

從積極的視角看,勞動時長證明了我國居民部門的勤勞,他們沒有“躺平”,而是切切實實的“卷了起來”,這也是當前中國經濟的韌性之所在。在遭遇了三年的巨大衝擊之後,中國經濟還可以實現4%以上增速的工業生產,還可以保持8%以上增速的服務業生產,這離不開居民部門的努力,是他們在不斷增加產品與服務供給。

但若換一個角度來看,內卷可能是一條通往經濟失衡的“迷途”。

宏觀經濟增長的降速,投資與基建效率的下降,或者融資需求的低迷,並不容易被普通住戶部門所察覺,但勞動強度的加大、勞動時長的延長卻是直觀而真切的,也是引發居民預期下行的重要因素。它會讓一個家庭預期到,只有更加努力才能維持在原有的生活軌跡上。但爭取更加成功的努力,與避免就此失敗的努力之間,卻有着根本性的區別。

為了避免失敗而努力,一方面會使得家庭部門風險偏好降低,節衣縮食以備不時之需,一方面會促使勞動群體在勞動時間與勞動強度層面增加投入,這些在微觀層面的合理舉動,在宏觀層面加總之後,卻形成了後端的消費需求不足與前端的生產要素過剩之間的失衡。

這種失衡已經體現在多個方面:在居民每周平均勞動時長相比2019年增加了2個多小時的同時,可支配收入的增長趨勢卻在下降;在勞動時長趨勢線向上傾斜的同時,消費品零售額的增速卻在下降;在工業產值以及服務業營收增加的同時,工業消費品的銷售率以及服務行業的利潤率卻在下降。在2022年,以生產法核算的GDP要比以支出法核算的GDP高出5190億元。

我們或迎來一代中國式“平成廢宅” - 天天要聞

從內卷的含義來看,它描述的是一種微觀層面競爭劇烈程度大幅提升,卻並未帶來宏觀層面收益相應增加的現象。因此內卷自身就是一種合成謬誤,它並不能保證任何改善性的結果。如此觀之,當前的勞動力投入和勞動力市場或許正處在這樣一條迷途之上。

內卷的盡頭是躺平

對於一個處於趕超狀態與儲蓄過剩的經濟體來說,居民部門的勤勞並不算得上是一件壞事,至少可以把儲蓄源源不斷的轉變為生產性投資,並依靠外需和投資拉動經濟。但內卷之下的多餘的辛勞,卻既不是實現經濟增長的手段,更不是實現社會發展的目標。

從內捲走到躺平並不需要太大的跳躍,付出與回報的不對等並不能長久持續,為了避免失敗而努力也並不能長期堅持,接受失敗、就此躺平似乎是一個更容易的選項。

1990年日本陷入衰退之後,居民部門起初節衣縮食,努力削減債務,多多少少還抱有回到從前的希望,即便面對房地產與股市泡沫破裂帶來失業率上升,1991年至1997年初之間日本勞動力的工作時長保持了穩定,並且勞動參與率也在上升,這段時期可以粗略的視之為一段內卷的時期。

但內卷也並沒有阻止日本經濟的衰退,在1997年之後,日本勞動力的工作時間和勞動參與率開始持續下降,在蕭條氣氛中成長的年輕人日益變得“低慾望”,不願意再面對競爭,再沒有了十多年前“日本第一”那股精氣神。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再次衝擊了日本經濟,當年日本的人口增長率也轉為負增長,1990年出生的日本人也開始逐步進入社會,這一代人低慾望、怕競爭、晚結婚、不生子,被稱為“平成廢宅”。

我們或迎來一代中國式“平成廢宅” - 天天要聞

當然,這一切並未妨礙日本依舊是一個具有競爭力的發達經濟體,但這段過程在經濟歷史當中難免令人唏噓。

以鄰為鏡,應當不斷審視與追問,當前我國社會中的內卷現象最終會走向何處?假定也會發生從內卷到躺平的轉變,相比日本我國是否能處在一個更有利的位置上?如今在年輕群體中出現的緩就業、晚結婚、少生子現象會否形成“傳染”,又該如何應對?這些問題還沒有明確的答案,但一切仍在演進中。(財富中文網)

編輯:王昉

作者張林為財富中文網專欄作家,評級機構研究員。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財富中文網立場,亦不代表供職機構觀點。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在財富Plus,網友們對這篇文章發表了許多有深度和思想的觀點。一起來看看吧。也歡迎你加入我們,談談你的想法。今日其他熱議話題:

查看《“實行四天工作制”?耐克否認》的精彩觀點

查看《新晉“90後”雨果獎得主是金融人》的精彩觀點

我們或迎來一代中國式“平成廢宅” - 天天要聞我們或迎來一代中國式“平成廢宅” - 天天要聞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首輪投票!馬克龍所在陣營民調走低 - 天天要聞

首輪投票!馬克龍所在陣營民調走低

由於法國執政黨復興黨在此前的歐洲議會選舉中遭遇慘敗,法國總統馬克龍於6月9日宣布解散國民議會,舉行新一屆國民議會選舉。選舉第一輪投票將在當地時間30日,也就是今天舉行。
伊朗首輪選舉結果公布,結果事與願違 - 天天要聞

伊朗首輪選舉結果公布,結果事與願違

伊朗首輪選舉的結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最被看好的“頭號熱門人選”保守派參選人卡利巴夫僅排在第三位,最不被看好的改革派參選人佩澤什基安得票反而最多。(佩澤什基安)為什麼說結果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勞山鄉開展“強黨性、擔使命、建新功”主題黨日活動 - 天天要聞

【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勞山鄉開展“強黨性、擔使命、建新功”主題黨日活動

為重溫黨的光輝歷史,激發全體黨員幹部愛國愛黨熱情,增強黨性修養,持續推進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近日,勞山鄉黨委組織全體黨員幹部開展“強黨性、擔使命、建新功”主題黨日活動。重溫入黨誓詞   堅定初心使命在南泥灣黨徽廣場,大家在鄉黨委領導的帶領下,胸佩黨徽,高舉右拳,面向鮮紅的黨旗莊嚴宣誓。全體黨員幹部...
馬來西亞一旅遊巴士翻覆2名中國人遇難,當地:司機曾無證駕駛 - 天天要聞

馬來西亞一旅遊巴士翻覆2名中國人遇難,當地:司機曾無證駕駛

新京報訊(記者慕宏舉 閆沫琛)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6月29日,一輛載有21人的旅遊巴士在馬來西亞彭亨州雲頂高原翻覆,導致2人死亡。新京報記者從當地警方獲悉,兩位死者均為中國男性公民。29日晚,彭亨州警方發布警情通報稱,據初步調查,涉事巴士司機曾接獲27張涉及各種違反交通條例的罰單,包括無照駕駛。6月30日,馬拉...
巴菲特最新遺囑:去世後不再向蓋茨基金會捐贈,1300億美元資產留給兒女打理 - 天天要聞

巴菲特最新遺囑:去世後不再向蓋茨基金會捐贈,1300億美元資產留給兒女打理

實習記者 | 章宇璠記者 | 張一諾當地時間6月28日,巴菲特在《華爾街日報》專訪中罕見地透露了最新的遺產安排。巴菲特表示,他已經多次修改過遺囑,在看到孩子們變得更加成熟後,他制定了目前的計劃。《華爾街日報》專訪在最新的安排中,巴菲特把去世後所有剩餘的財富捐贈給一個新設立的慈善信託基金,由他的女兒蘇珊·巴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