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總統剛返程中東就有大事發生,以沙歷史性互動,美怕什麼來什麼

2023年09月30日04:43:05 國際 1614

敘總統剛返程中東就有大事發生,以沙歷史性互動,美怕什麼來什麼 - 天天要聞

敘總統剛返程中東就有大事發生,以沙歷史性互動,美怕什麼來什麼 - 天天要聞

文/靜淺說

編輯/靜淺說

前言

前幾天敘利亞總統剛剛乘坐中國專機返程,中東再次迎來一件大事,那就是沙特阿拉伯以色列之間的“歷史性互動”!且不管這次互動會對當今的中東局勢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但是對於向來喜歡“以亂制控”中東的美國來講,這必然是其最不想不行見到的局面之一。

經過此次為期不短的“中國行”訪問,對於中方的熱情款待、友好態度,敘利亞總統夫婦讚不絕口。同時,經過兩國元首之間的會晤與商談,兩國之間的合作關係進一步提升至戰略合作夥伴等級,這也標誌着中方與中亞地區的關係進一步密切。最終在中方的保駕護航中,敘利亞總統夫婦滿意而歸,平安落地。

敘總統剛返程中東就有大事發生,以沙歷史性互動,美怕什麼來什麼 - 天天要聞

在此同時,中東還有一件大事正在發生。據當地媒體報道,當地時間26日以色列派出其外交部長及其代表團奔赴沙特阿拉伯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由於此次訪問是以色列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派遣官員訪問沙特阿拉伯,因此這次訪問也被稱之為“歷史性互動”。

作為“歷史性互動”的此次訪問還發生了一個“歷史性”的事件,那就是當地時間26日,以色列政府批准沙特阿拉伯高級代表團前去訪問如今最敏感的地區——約旦河西岸。這裡一直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存有主權爭議的地區,非常之敏感。以色列能同意沙特對該地區進行訪問,在一定程度上也充分展示出他們與沙特阿拉伯破冰接觸的誠意。

敘總統剛返程中東就有大事發生,以沙歷史性互動,美怕什麼來什麼 - 天天要聞

由此可以充分的得出一條結論:雙方此次的行為是相互的,雙方都是有接觸意願的。因此,可以說此次的雙方會面是“歷史性的互動”。其中,沙特的約旦河西岸之行也是其自從1967年(中東戰爭三)之後,其對該地區的首次訪問,極具重要意義。

儘管此次會面是雙方極具意義的一次里程碑式行為,但是沙特阿拉伯還是堅定不移地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堅持自我、一往無前地從事正義事務。對於其一貫堅持的“兩國方案”(2014年主張的巴以衝突解決方案),以及呼籲以色列歸還戰爭所獲的阿拉伯國家領土,這兩點上始終未變。也就是說接觸破冰是沙特阿拉伯的意願,但是面對原則上的問題,沙特阿拉伯依舊堅決不予退讓。並且就巴以衝突方面,沙特阿拉伯始終在巴勒斯坦一邊。

敘總統剛返程中東就有大事發生,以沙歷史性互動,美怕什麼來什麼 - 天天要聞

經過上述講解,我們知道了以色列與沙特阿拉伯之間正在進行極具歷史意義的積極接觸,那麼他們之間的這次互動,會對中東地區、美國乃至中國給予怎樣的蝴蝶效應

美國,怕什麼來什麼。

要說此次沙特阿拉伯與以色列之間之所以會出現積極地接觸與親近的動向,那就不得不提今年3月份的那件大事:中國憑藉一己之力,一舉促成沙特、伊朗兩國恢復外交。此事對於當時的整個中東地區來講,無疑是平地驚起一聲雷,極具顛覆效果。據當時的以色列總統辦公室消息稱,沙特、伊朗之間的邦交恢復,在他們看來極有可能會促使“反德黑蘭聯盟”的徹底瓦解。

敘總統剛返程中東就有大事發生,以沙歷史性互動,美怕什麼來什麼 - 天天要聞

此消息一出,以色列與美國之間的“如意算盤”被眾人看得明明白白。沙特阿拉伯與伊朗作為中東的兩個大國,只有他們先產生矛盾激化起來,美國才可以更好地介入中東地區,實現其控制中東的政治目的。而且“拉一打一”一直都是美國插手干預他國、地區事務的“優良傳統”。

於是美國就利用兩國原本就存在的宗教等內部矛盾,經過一系列的政治操作、輿論操作以及煽風點火等行為,成功激化了沙特與伊朗兩國之間的矛盾,致使兩國一度出現斷交超過一年以上的狀況,而美國這邊則通過進一步針對伊朗,散播伊朗核威脅言論,成功分化了阿拉伯國家,政治經濟上賺的盆滿缽滿。而以色列作為美國安插在中東地區的“前哨”,成功地規避了來自阿拉伯國家的敵對。

敘總統剛返程中東就有大事發生,以沙歷史性互動,美怕什麼來什麼 - 天天要聞

但是在東方神秘大國的努力下,這兩大中東國家居然握手言和、恢復邦交,這對於中東地區而言對促進地區穩定,實現團結一體化等方面,皆充滿了積極影響。但是對於美國而言,兩國之間的冰釋前嫌將會促使其喪失他插手、干預他國事務,進而喪失掌控中東國家的機會。

從這個角度來看,此次敘利亞總統夫婦中國行的目的之一,想必也包含着藉助中國力量更好地融入中東阿拉伯國家,更好地加強與中東阿拉伯各國的友好關係,更好地促進自己國家的發展。畢竟敘利亞自2011年至今敘利亞依舊飽受戰火的侵襲,人民過得是擔驚受怕、居無定所的生活。

敘總統剛返程中東就有大事發生,以沙歷史性互動,美怕什麼來什麼 - 天天要聞

對此也有專家猜測,之所以敘利亞至今依舊戰火不斷,其中也與美國的干預脫不了關係。如今,沙特阿拉伯與伊朗握手言和,以色列與沙特阿拉伯也出現了關係的轉機,對於美國來講,可以伸手操控中東的機會與縫隙也就是如今的敘利亞了。

就在美國於中東“大勢已去”的局勢籠罩下,作為其“前哨”的以色列也漸漸發現自己在跟隨美國的腳步走下去,將會喪失立足於中東的機會,於是他這才想起來與沙特阿拉伯拉近關係。正是他這個洞察局勢的行為,正好為削弱美國在中東的勢力再添一把火。

敘總統剛返程中東就有大事發生,以沙歷史性互動,美怕什麼來什麼 - 天天要聞

要說以色列為何可以如此毫無心理負擔地給美國一刀,這與以色列總理所實施的一系列措施以及兩國之間的微妙關係,有很大的關係。近幾年,美國與以色列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多,甚至還一度出現激烈的爭議。因此兩國之間的關係早已不像早年之間的親密無間、信任有加了。

所以以色列如此洞察先機的為了自身利益拋棄美國,是再正常不過的了,畢竟對於以色列來說,自身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敘總統剛返程中東就有大事發生,以沙歷史性互動,美怕什麼來什麼 - 天天要聞

再說回此次接觸、破冰的沙特阿拉伯與以色列,別看兩國之間現在是派官員親訪,且目前相處融洽,這也不代表最終兩國可以握手言和。因為先前咱們就講到過,沙特阿拉伯有自己所堅守的原則。他的核心堅持是巴勒斯坦與以色列之間的衝突處理。

若想最終達成兩國之間徹底的冰釋前嫌,以色列首先就需要將通過戰爭獲得的巴勒斯坦土地物歸原主,如此大的利益割捨以色列真的可以做得到嗎?

敘總統剛返程中東就有大事發生,以沙歷史性互動,美怕什麼來什麼 - 天天要聞

對於以色列中像內塔尼亞胡(本次出訪官員)這樣的保守派、民族主義宗教人士來講,他們的認知基調就是一貫的對外強硬,擴張領土可以說是刻在他們DNA中的嘶吼,而這些人,正式如今以色列的當權者,不用想也知道,十有八九是不會同意歸還領土的。

不過,即便是雙方未能談攏導致破冰失敗,這也沒什麼。其一,中東地區最大的沙特與伊朗已經握手言和,其他國家也正朝着友好合作、冰釋前嫌的方向去商談、去努力,在此種程度上基本就昭示着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掌控勢力瓦解殆盡。

敘總統剛返程中東就有大事發生,以沙歷史性互動,美怕什麼來什麼 - 天天要聞

今後一旦中東地區徹底恢復和平,那麼對於美國來說他在此區域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與以色列互揭老底、相會扯皮,而中東地區卻不會因為一個一個扯皮而再次陷入混亂。無論成功與失敗,不得不說的是,此次兩國之間的互動對於美國而言還真的是:怕什麼就來什麼。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供電恢復不到一周電纜又被偷走 西班牙多地鐵路又停了 - 天天要聞

供電恢復不到一周電纜又被偷走 西班牙多地鐵路又停了

當地時間5月4日晚,西班牙托萊多省多處鐵路線路發生電纜盜竊事件,導致5日馬德里與塞維利亞之間的高速鐵路線路出現大面積延誤甚至停運,至少10700名旅客和30列列車受到影響。事件正值假期返程高峰,給眾多旅客造成不便。西班牙交通大臣奧斯卡·普恩特表示,這是“一起嚴重的破壞行為”,並呼籲公眾提供線索,協助查明盜竊案...
安理會5日將就印巴局勢舉行閉門磋商 - 天天要聞

安理會5日將就印巴局勢舉行閉門磋商

據多家媒體報道,巴基斯坦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稱,應巴方請求,聯合國安理會5月5日將舉行緊急閉門磋商,商討目前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緊張局勢。 巴基斯坦禁止涉印商品過境貿易巴基斯坦商務部4日發布公告宣布,禁止第三國通過巴基斯坦陸海空轉運進口原產於印度的商品,禁止第三國從印度進口的商品經由巴基斯坦過境,並禁止第三...
德國尋求庇護移民人數將降至十年來最低 - 天天要聞

德國尋求庇護移民人數將降至十年來最低

當地時間5月4日,即將卸任的德國內政部長南希·費澤對媒體表示,預計今年德國尋求庇護的人數將降至十多年來的最低水平。△德國內政部長 南希·費澤費澤稱,如果非法移民繼續像過去兩年那樣大幅減少,今年德國尋求庇護的人數可能會達到10萬人左右。據德國聯邦移民局稱,上一次庇護申請數量少於10萬人是在2012年。2024年的申...
特朗普蔫了:俄烏和平協議“也許達不成” - 天天要聞

特朗普蔫了:俄烏和平協議“也許達不成”

【文/觀察者網 邵昀】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100天有餘,但他競選期間承諾的儘速解決俄烏衝突一事,尚未出現明顯進展。對此,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5月4日播出的專訪中,特朗普語焉不詳,他一方面稱自己對和談前景仍抱希望,一方面又承認,俄烏和
中國駐美大使:美方應拿出平等、尊重、互惠的態度 - 天天要聞

中國駐美大使:美方應拿出平等、尊重、互惠的態度

新華社華盛頓5月4日電在中國駐美國大使館3日舉辦的使館開放日暨甘肅省推介活動上,中國駐美大使謝鋒表示,中國不願打關稅戰,但不怕打。如果美方準備要談,就應當拿出平等、尊重、互惠的態度。謝鋒說,美國從國際貿易中受益頗豐,既享受了來自全球物美價廉的商品,又在金融、科技、服務等高附加值領域佔據明顯優勢。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