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法國總統馬克龍通電話,這是兩人3年以來的首次通話。整個通話共持續了2個多小時,聊的內容涉及面很廣,包括從俄烏衝突到中東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馬克龍與普京通話,正值7月份中歐峰會在中國召開、馬克龍訪華的前夕,馬克龍做出如此重要的外交舉措,明顯有加強與中俄合作的意願。
雖然是俄法之間重啟對話,但談話內容也多少有些針鋒相對的意味。馬克龍在電話中強調了法國堅定支持烏克蘭的領土完整,而普京則仍堅持俄烏和談的前提必須是承認當下俄羅斯控制的領土,並且要求全面長期地消除烏克蘭危機的根源。
在中東問題上,雙方都贊成通過政治和外交手段解決問題,特別是伊朗要履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當然普京也強調,必須要尊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
從兩國公開的談話內容看,普京和馬克龍在俄烏衝突問題上還存在不小的分歧,但在中東問題上基本保持一致。而且雙方也表示很快會進行再次通話。
這說明雖然俄法有分歧,但都有意願合作。因為從現實情況看,俄法的合作遠比對抗划算。
當前的俄烏衝突,與其說是俄羅斯和烏克蘭打,不如說是俄羅斯與烏克蘭背後的歐盟打。因為在美國撤手的情況下,歐盟成為了支援烏克蘭主要力量。道理很簡單,美國與烏克蘭相隔萬里,就算俄羅斯把烏克蘭全佔了,也對美國的地緣安全構不成威脅。但對於歐盟卻不同,烏克蘭一旦失手,歐盟將直面俄羅斯的威脅,所以歐盟硬着頭皮也要支援烏克蘭。
但問題在於,俄烏衝突已經打成了一場各方看不到勝利的消耗戰,三年的戰爭不但打的俄羅斯有些精疲力盡,歐盟各國也是如此。所以法國作為歐盟的領頭羊,已經意識到借烏克蘭的行動拖不垮俄羅斯。那麼既然互相都奈何不了對方,還不如進行合作。
俄羅斯有豐富的油氣和礦產資源,歐盟有龐大的消費市場,雙方又是鄰居,貿易運輸費用也很少。可以說在經濟上俄羅斯與歐盟本質上屬於互補的關係,合作遠比對抗來的划算。這也是當前普京與馬克龍重啟對話的原因。而且俄法在中歐峰會前夕通這個電話,明顯是想盤活中俄歐“大三角”的意味。
一旦中俄歐三方靠攏,最緊張的就是美國。因為對於美國來說,中俄歐三方更加的互補,中國是俄羅斯和歐盟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俄羅斯的資源也主要向中國出口,三方又同處亞歐大陸,屬於所謂的“世界島”中心位置上。
相比之下美國則遠離“世界島”中心位置,一旦中俄歐三方攜手,那麼美國就是下一個被歐盟拋棄的英國,所謂的全球霸權更是無從談起。
現在的關鍵就在中國,如果特朗普能夠拉攏中國,那麼便會在與俄歐的博弈中佔據優勢,一旦中國倒向俄歐,那麼美國霸權就會面臨巨大挑戰。
雖然目前看俄羅斯與歐盟握手言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一場俄烏衝突讓雙方明白,繼續對抗下去只會便宜了美國。畢竟遠在北美的美國竟然能從俄烏衝突中撈得《美烏礦產協議》,而俄歐只獲得了戰爭和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