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首條高鐵已經通車,時速高達204公里,舉國歡...

2023年09月25日01:47:04 國際 1799

美國的首條高鐵已經通車,時速高達204公里,舉國歡騰!不好的是,開通當天,就撞死了一名行人。


不過這也是常事。美國媒體曾經統計了一份數據,2018年到2019年間,美國邁阿密和西棕櫚灘之間的火車,就造成了98人死亡。


美國交通部也給出一份這條鐵路的數據,這條鐵路上的列車,每運行51500公里,就有一人死亡,每運行209200公里,就會發生一起大型事故。


為什麼美國人這麼高興呢?


因為美國真的就這麼一條高鐵,雖然是私營鐵路,從邁阿密奧蘭多,全長378公里,時速是200公里。


不過,200公里的時速是跑不到的,只能跑短短的十多分鐘,因為它用的是生物柴油。總體來說,在市內大概時速127公里,郊區提速到177公里,有合適的地段,會嘗試跑200公里。


也就是說,這在我國,還算不上動車。


亮線快車確實準備修中國版高鐵,計劃是修南加州拉斯維加斯的高鐵,時速305公里,計劃2027年開通,不過現在還沒有動工跡象。


美國聯邦也修過高速鐵路。


2000年,美國國家鐵路客運公司,修了一條高鐵,從波士頓華盛頓,全程290公里,8個小時,設計時速240公里,不過運營以後,時速基本都是115公里。


加州也考慮過修高鐵啊,2008年就開始籌劃,結果設計線路的時候,沒有技術實現穿過一個山區。如果實在要修,原計劃的60億美元肯定不行了,至少得108億美元。


等加州認真的考慮修建的時候,建設公司說沒有330億修不了。看來之前報108億還是低了,沒有嚇唬住加州。


然後加州高鐵就不了了之了。


那麼,一家私人公司,為什麼要建這條鐵路呢?


因為投資這條高鐵的公司,調查發現每年有4000萬人走這條線路,這是一條自駕旅遊線路。


如果有火車的話,每年有800萬人乘坐的話,這條線路就能運營下去,於是投資了50億美元。


這條鐵路全長378公里,全程3.5個小時,畢竟中途有停靠站嘛,不過,比自己開車要節省半個小時。


票價是多少呢?商務座79美元,頭等座往返149美元,家庭票4人往返398美元。貴不貴呢?


我們來算一下自己開車的成本。


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和奧蘭多之間開車要走4個小時,往返的高速費大概20-30美元,油費大概25-40美元,大概是往返45-70美元,比坐火車便宜。


別再笑話美國了,好歹已經有高鐵了!

美國的首條高鐵已經通車,時速高達204公里,舉國歡... - 天天要聞

美國的首條高鐵已經通車,時速高達204公里,舉國歡... - 天天要聞

美國的首條高鐵已經通車,時速高達204公里,舉國歡... - 天天要聞

美國的首條高鐵已經通車,時速高達204公里,舉國歡... - 天天要聞

美國的首條高鐵已經通車,時速高達204公里,舉國歡... - 天天要聞

美國的首條高鐵已經通車,時速高達204公里,舉國歡... - 天天要聞

美國的首條高鐵已經通車,時速高達204公里,舉國歡... - 天天要聞

美國的首條高鐵已經通車,時速高達204公里,舉國歡... - 天天要聞

美國的首條高鐵已經通車,時速高達204公里,舉國歡... - 天天要聞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三天三任總理:動蕩中的泰國政壇,被圍獵的他信家族? - 天天要聞

三天三任總理:動蕩中的泰國政壇,被圍獵的他信家族?

2025年7月3日,泰國曼谷,泰國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右二)和素提達王后(右)在王室典禮上,為泰國代理總理素里亞(中)及其新內閣成員舉行宣誓就職儀式,其中包括泰國新任文化部長佩通坦(左)和泰國副總理普坦(左二)。視覺中國/圖2025年7月3日下午,泰國政府在總理府召開內閣特別會議,宣布由副總理兼內政部長普坦代...
“以色列沒有處理伊朗濃縮鈾問題”,內塔尼亞胡訪美最新發聲! - 天天要聞

“以色列沒有處理伊朗濃縮鈾問題”,內塔尼亞胡訪美最新發聲!

每經編輯:黃勝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7月9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訪問美國期間表示,儘管以色列國防軍上個月對伊朗核設施和軍事目標發動了為期12天的空襲行動,但以方依然對伊朗儲存的濃縮鈾感到擔憂。在談及以色列針對伊朗的軍事行動時,內塔尼亞胡指出,以色列“唯一沒有處理的問題就是濃縮鈾”。他重申,伊朗不能擁...
中國商務部出手,它們還說“沒影響”? - 天天要聞

中國商務部出手,它們還說“沒影響”?

中國商務部9日宣布將8家台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禁止向其出口兩用物項。老司機仔細查了一下,這些台灣實體幾乎覆蓋了所有台軍自製裝備的生產單位,涉及台灣各軍種的先進裝備。可以說,台軍未來裝備的....
【海外智庫觀察-美國】中美與國際組織的AI治理標準之爭 - 天天要聞

【海外智庫觀察-美國】中美與國際組織的AI治理標準之爭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海外智庫觀察隨着人工智能技術在全球範圍的迅猛發展,圍繞其治理的國際競爭也愈發激烈。AI治理不再僅僅是技術管理問題,更成為國家軟實力輸出、規則制定權爭奪以及地緣政治博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過程中,中美兩國以不同的治理路徑和制度邏輯,試圖在聯合國、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EC)、國際電信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