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離洪水最近的那些人……

2023年08月07日20:30:19 國際 5412

台頭鎮里沒了往常的煙火氣,卻多了些緊湊的勞作聲。那是運沙石的貨車進村的聲音,是挖掘機搬運鋼筋的聲音,是官兵們用鐵鍬鏟土的聲音,還有那斷斷續續的流水聲……

3300餘名武警官兵、靜海區508名黨員幹部組成的突擊隊以及應急、供電、屬地機關等多個部門在內的5000多名“守堤人”,與42台挖掘機、推土機,83台運輸車一起,爭分奪秒地奮戰在大堤加高加固一線。

致敬!離洪水最近的那些人…… - 天天要聞

95後戰士:看到水的第一想法是擋住它

8月7日,依然是陰天,灰濛濛的天空像是一張不高興的臉,此時的大清河像是這張臉上的情緒,不安分,蠢蠢欲動。站在台頭鎮清北圍埝上,眼前汪洋一片,以往熟悉的道路,只能看到樹木和水中露出的屋頂,一隻沒來得及撤離的公雞站在屋頂上。

這是李紅進第一次參與抗洪救災。但早在入伍前,出生於雲南紅河州的他便親歷過山洪和滑坡,他的腦海中存留着的深刻記憶就包括:老家災情嚴重,很多解放軍官兵到了現場,他和家人得到了救助。

致敬!離洪水最近的那些人…… - 天天要聞

“我的家鄉自然災害比較多,我看到並經歷了好幾次,所以我知道洪水的可怕。”李紅進說,跟着部隊來抗洪搶險,一下車看到水的時候,他的第一想法就是,大家要同心協力來對抗洪水,而不是害怕它。

李紅進所在的中隊接到的任務是在北堤200米的堤段上壘沙袋,將堤壩和圍埝整體高度提升到7米。一雙接着一雙的手將剛裝好的沙石袋傳到堤邊。“累了就歇一分鐘,肩膀酸了,就左右肩膀來回扛。”李紅進說。

“村民看到我們如同看到了主心骨一樣,也讓我深感使命重大,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責任。”李紅進說,武警第一機動總隊官兵負責大清河南北堤共計4公里的加固加高任務。南堤2.5公里,部署了900多兵力,北堤1.5公里,部署了700多兵力。

截至8月7日上午11點,台頭鎮按照標高7米要求,對大清河北堤以及圍埝薄弱段共計5.5公里的施工已經圓滿完成,大清河南堤加固工程也已經基本完成。李紅進所在的部隊還將繼續固守在靜海區,等待下一步指令,直到整個防汛任務圓滿完成。

確保一線抗洪物資到位

在曾田榮的辦公室里,洗了兩天的衣服仍舊沒幹,辦公桌上放着沒有吃完的桶裝方便麵。他是靜海區應急管理局災害救援協調科科長,是一線抗洪的後勤“大管家”。

雖然防汛救災物資接收調配工作組沒有在搶險救災最前線,但是大家都不敢有絲毫的放鬆,基本上每天工作到深夜,最緊張時到凌晨三點多才能休息,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更沒有人強調個人困難。“我們現在都是24小時隨時投入工作。”曾田榮說,大家已經10天沒有回過家了。

致敬!離洪水最近的那些人…… - 天天要聞

物資調度協調工作需要細心、耐心,曾田榮對每一件物資都做到分類清晰、擺放整齊,對每一個數據都仔細核對,做到一日一結,準確無誤,為調撥救災物資提供詳實的依據。“考慮到基層現階段工作的實際困難,我們也靈活調整調撥方案,確保第一時間解決基層急難愁盼問題。”

有時一線物資的調度比較緊急。有一天凌晨3點,曾田榮接到任務,因為堤壩加高需要新的物資調度。“ 我根據構圖的長度、寬度和高度,通過測算後,確定需要的物資數量,來申請救災物資。”曾田榮說,物資調撥過來以後,根據各個點位的需求,再分別把物資發放下去。如果區域內的物資不夠,還需緊急向天津市應急管理局申請。

後勤工作瑣碎複雜,要溝通協調的事情特別多,曾田榮一天接打了上百個電話,本來就不好的嗓子,現在更是沙啞的不行。“我們必須及時協調處理搶險物資和生活物資,確保防汛救災工作有序進行。”曾田榮說。

替大家守好家

戴上草帽,扛起鐵鍬,早上7點,和留守村民一道,張勁開始了一天的巡堤工作。一路走,一路敲,不時撥開草叢,仔細查看有無滲漏。從大清河台頭鎮段北堤上巡查下來,張勁還要到附近的衚衕里“轉圈”。看看沿途路過的村民大門上的封條是否給撕開。

距離大清河僅“一步之遙”的民生村,共有1028戶、3200餘人。張勁對這裡的一切都非常熟悉。這幾天,他和留守小隊把村子劃分成5塊區域,每個人負責一塊,每天不間斷地在各自的“圈裡”開展巡查。

“我們留守的最大任務就是看看大堤是否安全,看看有沒有老百姓仍在村裡逗留。”張勁說,他們平均每個村都有十幾名村鎮兩級工作人員留守,幫助村民看家,拿取重要的物品,查看退水的情況。

致敬!離洪水最近的那些人…… - 天天要聞

“轉移的時候,村民們能隨身帶走的東西有限,很多人都需要回家取點生活必需品。但是防汛不講情面,他們不能進來,但是我們可以幫他們送到卡口。只要不違反規定,能幫的就多幫一把,為他們保駕護航。”張勁說,連續作戰大家很辛苦,但越到關鍵時刻越不能鬆懈,否則前功盡棄,這次抗洪只能勝不能敗。

致敬!離洪水最近的那些人…… - 天天要聞

這場抗洪,是一個全維度的“協同”,村民轉移、官兵搶險、隊員巡堤、後勤保障……正在記者採訪時,天空中飛過兩架無人機,這是天津消防和藍天救援隊通過無人機巡查正在進行河道及村莊、道路監測。一切,都是為了全面守護大清河。

(津雲新聞記者 郭強 攝影記者 劉乃文)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春天的“精靈”喚醒哲古草原 - 天天要聞

春天的“精靈”喚醒哲古草原

天剛蒙蒙亮,哲古社區牧民曲扎迫不及待來到羊圈,拿着奶瓶給新出生的小羊羔餵奶,順便為剛剛生產的母羊開起了“小灶”。“家裡養了230多隻羊,這幾天已經產了30多隻小羊羔,大概4月中旬產羔將全部完成。”曲扎說,接羔保育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儘管很辛苦,想到牧業增產,
上海地鐵瓜太猛!男主社死三連暴擊:身份扒光 + 丟飯碗 + 家宅塌房 - 天天要聞

上海地鐵瓜太猛!男主社死三連暴擊:身份扒光 + 丟飯碗 + 家宅塌房

最近,上海地鐵上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猥褻事件。光天化日之下,一名男子在地鐵車廂內對女性進行騷擾,整個過程被目擊者拍下並迅速傳播。事發後,這名男子在24小時內被公司解僱,成為2025年上海第一例地鐵猥褻案的“主角”。他的行為不僅觸犯了法律,更引發了公眾的強烈憤慨
深化校會媒協同創新,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落戶長春人文學院 青創市集賦能大學生創業項目招募啟動 - 天天要聞

深化校會媒協同創新,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落戶長春人文學院 青創市集賦能大學生創業項目招募啟動

4月11日,由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長春人文學院、吉林城市融媒主辦,長春人文學院文學院、中國網東北振興頻道、搜狐吉林融媒體中心承辦,吉林省生態環保志願者協會、吉林省時尚產業聯合會協辦的“校會媒協同,產學研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揭牌暨校企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長春人
坐不下擠一擠,真的沒事嗎?這輛超員載客麵包車被蜀黍查處…… - 天天要聞

坐不下擠一擠,真的沒事嗎?這輛超員載客麵包車被蜀黍查處……

為有效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為市民群眾出行創造良好條件,汕頭公安交警部門持續聚焦“兩客一危一貨”、6座以上小客車等重點車輛,嚴查嚴處超員超載、違法載人、疲勞駕駛等突出交通違法行為,堅決做到“發現一宗、查處一宗,教育一群”,切實築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