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主持|利雯
普京的五一假期過得恐怕是驚心動魄。誰也沒有想到,在俄語里意為“要塞、堡壘”的克里姆林宮,竟然被小小的無人機突破了防線。一段視頻顯示,5月3日凌晨,兩架無人機在夜幕中徑直飛向克里姆林宮穹頂,在飄揚的俄羅斯國旗附近爆炸,殘骸燃燒着墜向地面。
今天值得關注的新聞還有——
01 分娩後2日,泰國總理候選人重返競選
02 中國邀請美國特使參加氣候會談
03白宮將邀科技界討論ai風險
04北約擬於日本開設辦事處
圖源:icphoto
俄:烏克蘭乾的。烏:自導自演!
事件發生後,昨日克里姆林宮發表聲明,稱有兩架無人機對普京的官邸進行了攻擊,將此事件定性為對普京總統的恐怖襲擊,同時暗指此事是烏克蘭所為:“我們認為這些行動是有計劃的恐怖行為,是試圖攻擊總統的生命。”
烏克蘭政府則立即否認了俄羅斯的指控,稱這一事件與烏克蘭完全沒有關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說:“我們沒有攻擊普京,而是把他留給了國際法庭。我們在我們的土地上戰鬥,我們保衛我們的村莊和我們的城市。”
烏克蘭總統府還譏笑俄羅斯是自導自演,只不過是為了找到“更大規模對烏克蘭進行恐怖攻擊的借口”。而美國的態度則“非常謹慎”,國務卿布林肯表示:“我看到了信息,但我不能驗證,我們不知道。”
近幾日,俄羅斯已經遭受了多起無人機奇襲事件,從俄佔克里米亞首府油庫遭受轟炸,不明爆炸致兩輛列車脫軌,再到如今無人機直接“開進”了克里姆林宮,而這一切都發生在普京極為重視的5月9日二戰勝利節前夕。目前,莫斯科已下令禁止未經授權的無人機飛行。
“我相信好事伴隨着孩子而來”
五月是許多國家的大選月,其中就包括泰國。其中一位頗有人氣的女性總理候選人儘管剛剛分娩,也絲毫不減參選的決心,她名叫paetongtarn shinawatra,是泰國前總理thaksin shinawatra(他信·西那瓦)最小的女兒,這位前總理曾經也十分受選民歡迎,但在2006年因軍事政變而被趕下台。
paetongtarn shinawatra在她分娩的曼谷醫院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她的新生兒子不會影響她為政黨爭取支持的能力。“我相信好事伴隨着孩子而來,孩子是我工作和日常生活的秘密力量。”她說。
在整個懷孕期間,paetongtarn都在為競選活動奔走,她所在的為泰黨目前一直位居泰國民調的前列,她也是泰國最受歡迎的下屆總理候選人。周三在醫院的發言中,她藉機會強調,自己對取得壓倒性勝利有100%的信心。“我想請泰國人民保持堅定,因為這次投票不同於其他任何一次投票,”她說,“泰國不能再抱最好的希望了。泰國需要改變,只有為泰黨才是現在泰國人民最好的答案。”
不過,也有分析指出,即使為泰黨在5月14日的大選中大獲全勝,也不能保證這位新母親會成為新總理。因為根據泰國的政治制度,總理職位將由議會兩院的投票選出,其中三分之一的席位屬於參議院,不通過民選制度產生。
中美須合作應對氣候變化
雖然中美之間的外交氛圍目前頗為緊張,但中國仍然在氣候外交等領域向美國遞出溝通的橄欖枝。路透社獨家報道,美國氣候特使約翰·克里(john kerry)周三表示,中國已邀請他在近期內來華訪問,就避免全球氣候變化危機舉行會談。
當時,克里正在柏林參加全球變暖會議,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他表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溫室氣體排放國,美國和中國必須共同努力應對氣候變化。“這必須是合作性的,儘管確實存在其他分歧,”作為美國前國務卿的克里說,“這不是一個雙邊問題,而是對每個國家每個人的普遍威脅。”
克里透露,美國總統拜登已授權他與中國舉行會議,但時間仍有待確定,且某些問題仍需澄清,例如,他認為中國首先必須發布減少甲烷排放和推進煤炭轉型的計劃。
由於去年美國眾議長佩洛西訪台,中美外交關係降至低點,雙方曾短暫暫停了在氣候、安全和其他領域的會談,今年2月的氣球爭議,使得雙方關係再度遇冷,或許此次氣候會談的開展,將是一次緩和的契機。
白宮“約談”多家科創公司
ai技術的快速發展引發了許多關於侵犯隱私安全、傳播種族偏見內容和錯誤信息等問題的擔憂。美國白宮計劃於今日與各個科技巨頭開展座談,以討論如何應對人工智能研究的潛在風險。
圖源:icphoto
一名白宮官員表示,alphabet旗下的谷歌、微軟、openai和ai新創公司anthropic的首席執行官都收到了白宮的邀請,將與美國副總統卡瑪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和其他高級政府官員會面,討論關鍵的人工智能的安全問題。
白宮發出的邀請函上寫道,拜登總統“期望像你們這樣的公司在向公眾提供產品之前,必須確保產品的安全。”拜登4月時指出,人工智能是否危險還有待觀察,而科技公司有責任確保其產品安全。他說,社交媒體已經表明,強大的技術在沒有正確保護措施的情況下可能造成危害。
此外,隨着人們越來越擔心人工智能對國家安全和教育的影響,美國政府還一直在就人工智能系統問責措施徵求公眾意見。拜登正在敦促國會通過立法,對科技產業設限,但由於國會議員間的政治分歧,想要取得實質進展,仍然阻力重重。
北約日本聯絡處將於明年開放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正在計劃將辦事處開到太平洋東岸。周三,據《日經亞洲》報道,日本和北約官員透露,北約計劃在日本開設聯絡處。這也將是北約在亞洲的第一個聯絡處,目的是促進北約在該地區的磋商。
有媒體報道認為,日本聯絡辦公室將與北約的安全夥伴進行討論,例如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而主題則將主要圍繞中國和俄羅斯的地緣政治挑戰。
北約發言人oana lungescu則表示設立日本聯絡處只是一項正常工作安排,“北約與許多國際組織和夥伴國家都有辦事處和聯絡,盟國定期評估這些聯絡安排,以確保它們最好地滿足北約和我們夥伴的需求,”她說。
《日經亞洲》報道稱,計劃中的辦公室將於明年在東京開放,但北約是否會為此提供資金等細節還在談判中。北約在紐約、維也納、烏克蘭等地也設有類似的聯絡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