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下的中國使命受關注,專家稱中美關係惡化並非宿命

2023年04月28日21:27:20 國際 3505

俄烏衝突下的中國使命受關注,專家稱中美關係惡化並非宿命 - 天天要聞

4月2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電話。俄烏衝突已經爆發400餘日,戰況膠着,考慮到這是中國與烏克蘭領導人在危機後的首次電話直接溝通,此次通話受到了多方關注。澤連斯基在通話後表示,中國的政治影響力將有機會為烏克蘭打開和平談判的窗口,並為兩國關係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

伴隨着中國影響力的與日俱增和中國外交的積極進取,此前沙特和伊朗已於3月在中國的積極斡旋下復交,許多西方學者和媒體因此提出,中國的影響力正逐步擴散至外交及全球秩序領域。

波士頓學院政治學教授、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陸伯彬(robert ross)在4月27日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系列講座——“中國、美國與全球秩序”中指出,“自去年中共二十大及今年兩會以來,中國在沙特、伊朗及烏克蘭等地區逐漸展現出更加活躍的外交姿態。

烏克蘭問題與“全球秩序”

“在沙特遠離美國之際,中國在中東地區發揮了領導作用。”陸伯彬認為,雖然目前仍不清楚中國能在俄烏和平談判進程中發揮多大的作用,但美方或許更希望將中國排除在和平談判之外,因為中國過多展現全球領導力,將不可避免地衝擊現有美國自身主導下的全球秩序。

陸伯彬所指的全球秩序是美國政客們常常掛在嘴邊的“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也就是“自由國際秩序”,但他們不會就這些秩序所基於的規則到底是什麼再做展開。在陸伯彬看來,這些只是外交說辭,因為現有的全球秩序是為了美國及其盟友和貿易夥伴定製的——美國在二戰後建立了這樣的秩序,以便於在貿易和貨幣交易方面約束其他國家。

在陸伯彬看來,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如今正在影響的,正是這種本質上利於美國及其盟友的世界秩序。值得注意的是,從中國推動用人民幣交易,到在國際外交領域擁有更多話語權和影響力,都是對世界秩序的刷新和重塑。

隨着中國在國際輿論舞台上發揮更顯著的領導作用,“美國並不開心。”陸伯彬認為。《南華早報》刊文指出,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柯比表示,中烏領導人通話“是一件好事”,但這次通話是否會“導致某種有意義的和平運動、計劃或提議”,華盛頓仍持懷疑態度。

然而,在烏克蘭問題上,西方國家對於中國扮演的角色並非只有一種聲音。歐洲領導人更願意中國扮演調解人的角色,芬蘭總統尼尼斯托在中烏兩國領導人通話之後發布推文稱:“好消息。”據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訪問北京期間與中國制定了“一項計劃”,即在今年夏天,將俄羅斯和烏克蘭帶到談判桌前。愛麗舍宮官員在回應中烏領導人通話時表示,“我們鼓勵任何有助於根據烏克蘭根本利益和國際法解決衝突的對話,這是(馬克龍)在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傳達的信息,期間,習近平主席也告訴馬克龍他打算與澤連斯基總統進行通話。”

中美關係的現狀和未來

羅馬並非一日建成。世界秩序的更替也需要漫長的時間和持續的推動力,而中美關係的現狀和未來也牽動着世界格局。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在最新刊發的《探索中美戰略博弈的邊界》一文中寫道,2022年以來的中美關係,摩擦不斷、持續緊張,雙邊關係總體上消極互動態勢突出,對抗性和不確定性上升,戰略博弈的邊界尚不清晰。

對此,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關係學教授、費蘭美國中心主任彼得·特魯波維茲(peter trubowitz)在參加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高端學術圓桌時坦言,中美關係當前面臨著嚴峻挑戰,兩國外交關係令人擔憂,“中美脫鉤論”甚囂塵上。他認為兩國針鋒相對的行為使得雙方面臨的“安全困境”日益突出,彼此會以惡意揣測對方,雙方改善關係的政治空間都在縮小。

但吳心伯也表示,在中美各自戰略和雙邊關係的基本格局難以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兩國都有意加強對雙邊關係的管理,增加接觸與對話,提升可預測性,避免嚴重衝突,並尋求在一定程度上開展務實合作,其中探索中美戰略博弈的邊界將是新的一年中美雙方重要的共同任務。

對於“中美脫鉤論”,美國內部也有不同的聲音。據《金融時報》報道,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於4月20日就中美經濟關係管理及“中美脫鉤論”做出評價,耶倫警告稱,任何與中國“脫鉤”的努力都將是“災難性的”,並呼籲在中美之間建立“具假設性且公平”的經濟關係。《金融時報》指出,耶倫的發言反映了華盛頓正在尋求修復中美兩個經濟大國之間嚴重破裂的關係。

針對“中美脫鉤論”,耶倫表示,“當我們的切身利益受到威脅時,美國會維護自己的利益。但我們並不尋求將美國經濟與中國經濟‘脫鉤’。中美經濟的完全分離對兩國來說都是災難性的,也將破壞世界其他地區的穩定。”她認為,對於美國來說,“按規則行事的成長中的中國”可能更加有利,畢竟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比全球大多數國家的貿易都要多。

中美關係的未來牽動了世界格局的變化。為此,《金融時報》提出,中美關係很可能決定了21世紀人類的命運,未來能否是和平、繁榮的,地球的環境是否能受到保護,都取決於選擇。經濟關係如此,國際關係更是如此。

彼得·特魯波維茲認為,中美關係的未來走向尚不確定,但他強調,忘記歷史教訓將成為最大的危險,中美關係的惡化並非宿命使然,兩國關係的走向最終取決於雙方的選擇。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熱浪席捲歐洲,法國政客就裝不裝空調吵起來了 - 天天要聞

熱浪席捲歐洲,法國政客就裝不裝空調吵起來了

【文/觀察者網 王一】今年首場熱浪正“炙烤”着歐洲大陸,多國氣溫突破歷史極值,導致山火、學校停課、停工等。而在酷熱侵襲之下,政客們還在圍繞“是否應該推廣空調”爭論不休。據英國廣播公司(BBC)、“政客新聞網”歐洲版(politico.eu)等外媒7月2日報道,本周以來,意大利、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家發布了高溫預警...
重慶城科組織黨員座談會 傳承初心使命 - 天天要聞

重慶城科組織黨員座談會 傳承初心使命

7月1日,在重慶南川區太平場鎮河沙村,重慶城市科技學院“城”聚南川鄉村振興促進團師生精心組織了一場“七一”座談會,聚焦“憶崢嶸歲月·話初心傳承”。活動特邀河沙村當地60餘名黨員、村民齊聚一堂,分享奮鬥歷程,共話初心使命。活動現場,黨員同志們莊嚴重溫入黨誓詞,鏗鏘誓言響徹會場。在交流座談環節,老黨員們講述...
重慶市兩名幹部被查處 - 天天要聞

重慶市兩名幹部被查處

央廣網重慶7月2消息(記者陳靜)7月2日,重慶市紀委監委機關公眾號“風正巴渝”發布消息,重慶市兩名幹部被查處。...
牛約堡被曝後廚“髒亂差”,多隻蟑螂到處爬行,涉事門店否認,官方回應:正在核實 - 天天要聞

牛約堡被曝後廚“髒亂差”,多隻蟑螂到處爬行,涉事門店否認,官方回應:正在核實

7月2日,據福建電視台第一幫幫團報道:記者探訪福建廈門牛約堡林後店後廚時發現,有多種食材裸露,多隻蟑螂到處爬行。過道處的兩箱未開封麵包胚箱體標籤顯示,這批麵包胚生產日期為2025年6月1日,標註“常溫保質期10天”,而當日已為6月13日。牛約堡禾祥西路店在多個外賣平台月銷量均超1000單,號稱“堂食餐廳”,但記者在...
不懂“兔死狗烹”,馬斯克陷入困局 - 天天要聞

不懂“兔死狗烹”,馬斯克陷入困局

馬斯克的困局:是功高震主還是不懂明哲保身?總之,是他不懂中國傳統文化,才導致今天的局面。 近日,關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要驅逐“擁立第一功臣”馬斯克的言論,引發軒然大波。這一事件背後的複雜糾葛,實則映射出美國政商關係的微妙與緊張。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國新辦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她的一句話,讓全場動容 - 天天要聞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國新辦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她的一句話,讓全場動容

“除了看不見,我什麼都能做。”在6月30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征程上的奮鬥者”中外記者見面會上,武漢理工大學安全科學與應急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黃鶯的這句話,讓全場動容。兩歲那年的一次高燒,讓黃鶯成為了一個雙目失明的女孩。2015年6月,她作為寧夏首位參加普通高考的盲人學生,以高出當地理科一本線85分的成績被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