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個出訪意義重大,“怎麼評估都不為過”!世界輿論超高關注

2023年03月20日23:59:10 國際 1654

執筆/刀斧手&斬魄刀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月20日抵達莫斯科,開啟對俄羅斯為期3天的國事訪問。

“本次訪問意義重大,怎麼評估都不為過。”俄羅斯媒體表示。

然而,對於這樣一次意義重大的訪問,一些西方媒體和政客卻試圖模糊焦點,將關注點放在中國對於俄烏衝突的態度和立場,以及在這當中扮演的角色上。實際上,中俄關係給當前大國關係樹立了典範,因為這不是為了“拉一派、打一派”,不是為了你輸我贏,而是立足於相互尊重,為了兩國人民的長久利益,着眼於世界的和平發展。

這些西方媒體為何要不停地歪曲中國立場,向中國身上潑髒水?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柯比的言論說明了一切。

01


當地時間3月20日下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莫斯科伏努科沃專機機場,並發表書面講話。

習近平主席指出,中俄兩國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10年來,中俄堅持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基礎上鞏固和發展雙邊關係,樹立了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典範。

“中俄關係發展成果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為世界發展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

習近平主席強調,面對動蕩變革的世界,中方願繼續同俄方一道,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係民主化,推動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相信這次訪問一定會取得豐碩成果,為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健康穩定發展注入新動力。”


今天這個出訪意義重大,“怎麼評估都不為過”!世界輿論超高關注 - 天天要聞

這次訪俄之旅,是習近平主席2023年的首次外訪,也是第九次以中國國家主席身份訪問俄羅斯。與此同時,這還是俄烏衝突爆發後,習近平主席首次到訪莫斯科。

早在中俄領導人正式會晤之前,國際媒體就作出了大量的報道和分析。

“本次訪問意義重大,怎麼評估都不為過。”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在報道中稱,儘管俄中都面臨“不斷增長的壓力”,但雙邊關係仍在鞏固。


俄中最高領導人以各種方式會面近40次,“形成了特殊的友誼和信任”。這些接觸“始終富有成果”,對兩國在各個領域的實際工作“非常有益”。

俄中貿易額總體呈穩步上升趨勢,在過去5年中增長了56.2%。2022年,兩國貿易額實現創紀錄的1900億美元,“或可提前於2023年,而不是原定的2024年實現2000億美元目標”。


今天這個出訪意義重大,“怎麼評估都不為過”!世界輿論超高關注 - 天天要聞

“今日俄羅斯”電視台則引述專家的話說,在當前複雜的國際形勢下,俄中發展戰略夥伴關係具有特殊意義。

“當一些國家試圖在製造新的緊張局勢時,中俄之間的合作旨在維護歐亞大陸的和平與穩定”。

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俄中友協第一副主席、“友誼勳章”獲得者加林娜·庫利科娃談及,習近平主席2013年訪俄期間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建立新型國際關係的主張。

當時,習近平當選國家主席後,同樣將俄羅斯作為首個進行國事訪問的國家。他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發表演講,首次面向世界提出“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呼籲國際社會樹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意識。

“這給俄羅斯社會各界留下深刻印象,” 庫利科娃由衷地感嘆,十年來她不斷向俄羅斯人民宣介,原因就是上述理念和倡議能“為世界各國人民帶來切實福祉”。


今天這個出訪意義重大,“怎麼評估都不為過”!世界輿論超高關注 - 天天要聞


在介紹此訪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7日用了三個關鍵詞:友誼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

一位俄羅斯問題專家對補壹刀說,這三個關鍵詞反映了三個不同的維度。友誼是針對中俄雙邊的,合作是針對雙邊以及區域內的多邊,而和平則更多強調世界範圍內的意義。總的來說,這次訪問不僅為中俄雙邊關係注入新動力,為地區安全穩定做出新貢獻,也將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

02


然而,對於這樣一次意義重大的訪問,一些西方媒體和政客卻試圖模糊焦點,將關注點放在中國對於俄烏衝突的態度和立場,以及在這當中扮演的角色上。

紐約時報》聲稱此訪是以“和平”之名介入俄烏衝突。這篇分析可以說是陳詞濫調與傲慢偏見並存,提到中方“勸和促談”立場,就說缺乏關鍵細節,沒有具體措施;提到中俄關係,就不忘警告中國向俄羅斯提供“武器彈藥”的可能性。

言下之意就是,不譴責俄羅斯、不勸俄羅斯撤軍就算不上“和平之旅”。

美聯社BBC則更進一步,再次發出“中俄結盟”“中俄打造反西方陣營”的警告,但給出的例證依舊是出於臆想。

比如,僅僅就中國領導人訪俄這一件事,美聯社就借專家之口稱,中國這是在發出信號,“如果與美國之間的關係繼續惡化,它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幫助俄羅斯,甚至在俄烏衝突中幫助俄羅斯”。

再比如,BBC不由分說地就把中國跟俄羅斯,甚至印度、拉美、非洲等發展中國家放在一起,聲稱這是普京着力打造的“反西方世界”。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報道還引述了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的話稱,“中國至少向俄羅斯提供了武器部件和可用于軍事目的的民用技術。它肯定提供了金錢。”

然而,謊言重複一千遍終究還是謊言。


這些西方媒體為何要不停地歪曲中國立場,向中國身上潑髒水?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柯比的言論,很大程度上解答了這個疑問。

在19日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柯比聲稱,中國和俄羅斯正試圖撼動“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他直言,這一秩序“正是美國和盟友夥伴自二戰以來建立起來的”。


今天這個出訪意義重大,“怎麼評估都不為過”!世界輿論超高關注 - 天天要聞

對於“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這套美式說辭,我們已經聽了很多次了。說白了,這就是美國及其盟友主導的,服務於美國霸權和利益的“美國規則”。柯比的說法,就差將“中俄加強溝通協作就是挑戰美國霸權”寫在腦門子上了,也難怪西方輿論對於中俄來往反應那麼強烈。

實際上,美國霸權以及盟友體系給世界造成了多少危機、動蕩以及衝突,國際社會都看得很清楚。

伊朗沙特這對曾經的中東宿敵,在中國的斡旋之下,已經成功復交,引起國際社會一片讚譽。而且,沙特國王已經公開邀請伊朗總統萊希前往沙特訪問,後者也對邀請表示歡迎。

美國在酸溜溜之餘,對烏克蘭問題會以同樣的方式解決充滿擔憂。就在不久前,白宮拒絕了中國提出的在烏克蘭“停火止戰”的建議。

這種光明正大地拒絕“和平”的做法,才更應引起國際社會的警惕。


03


不管美西方一些政客和媒體如何批評、挑撥或者抹黑中俄關係,我們看到的是,中俄之間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是當前世界局勢總體保持戰略穩定的基礎。

一位研究俄羅斯問題的專家告訴“補壹刀”,我們都看到,當前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俄烏衝突給歐洲帶來持續衝擊,但以美國為主導的北約卻不斷拱火澆油,這就導致衝突外溢的風險性很大。

世界陷入了不確定狀態,在這一年多時間裡,越來越多的人希望看到和平,這包括烏克蘭民眾,歐洲國家民眾和很多美國民眾。而中國對於這場衝突的態度和立場十分明確,就是勸和促談。


今天這個出訪意義重大,“怎麼評估都不為過”!世界輿論超高關注 - 天天要聞

所以,中國領導人這次訪俄,從對整個世界的意義來看,這是一次和平之旅。而從中俄雙邊關係來看,是為了促進中俄合作,增進中俄之間的友誼,完全不是美西方一些媒體和政客所說的“中俄結盟”“對抗西方主導的世界秩序”。

通過美國霸權和其盟友體系在幾十年來對世界帶來的動蕩和衝擊,以及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給世界帶來的巨大傷害,中俄已經認識到結盟並不是建立兩國長久友好關係的好辦法。

3月20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寫到,俄羅斯和中國的關係超越了冷戰時期的政治軍事聯盟,沒有任何限制因素,也沒有領導和被領導的關係。就點出了這層意思。

對於中俄關係,我們所強調的“三不”,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這些年經受了考驗,也成為了兩國長期睦鄰友好的最好方式。中俄雙方在多個場合都提到,現在的中俄關係正處於歷史上最好的時期。

此前,美國一些媒體和政府各部門高官捕風捉影,渲染“有情報顯示中國將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但是,後來連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都表示,歐盟沒有證據證明中國在向俄羅斯提供武器。

中國正盡最大力量、盡最大可能,為衝突雙方的和平解決留下更大空間。而西方一些媒體和政客,卻想把中國塑造成“另一個陣營的成員”,這種心理是非常陰暗的。

2022年,中俄之間的雙邊貿易額已經突破1900億美元,隨着雙方合作的加深,普京撰文表示,相信2023年俄羅斯和中國的貿易額將突破2000億美元的大關。

同時,普京總統還指出,在相互貿易中將增加以本國貨幣結算的比列,讓雙方關係變得越來越有主權。

美西方對俄羅斯搞各種極限制裁,華盛頓對中國則實施各種旨在“脫鉤斷鏈”的措施,但是中俄之間的合作,保持了供應鏈的穩定。

俄羅斯是原材料重要出口國,中國是全球製造業大國,我們有大量的原材料需要進口,所以中俄之間的合作,對於穩定世界經濟也提供了信心。

可以說,中俄元首外交起到核心引領作用。這種中俄關係新範式,新就新在中俄之間的交往是跳脫了傳統意義上的同盟政治、主從關係、勢力劃分、利益交換等等傳統上的大國關係的範式或者是模板。

中俄關係給當前大國關係樹立了典範,因為這不是為了“拉一派、打一派”,不是為了你輸我贏,而是立足於相互尊重,為了兩國人民的長久利益,着眼於世界的和平發展。


圖片來自網絡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熱浪席捲歐洲,法國政客就裝不裝空調吵起來了 - 天天要聞

熱浪席捲歐洲,法國政客就裝不裝空調吵起來了

【文/觀察者網 王一】今年首場熱浪正“炙烤”着歐洲大陸,多國氣溫突破歷史極值,導致山火、學校停課、停工等。而在酷熱侵襲之下,政客們還在圍繞“是否應該推廣空調”爭論不休。據英國廣播公司(BBC)、“政客新聞網”歐洲版(politico.eu)等外媒7月2日報道,本周以來,意大利、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家發布了高溫預警...
重慶城科組織黨員座談會 傳承初心使命 - 天天要聞

重慶城科組織黨員座談會 傳承初心使命

7月1日,在重慶南川區太平場鎮河沙村,重慶城市科技學院“城”聚南川鄉村振興促進團師生精心組織了一場“七一”座談會,聚焦“憶崢嶸歲月·話初心傳承”。活動特邀河沙村當地60餘名黨員、村民齊聚一堂,分享奮鬥歷程,共話初心使命。活動現場,黨員同志們莊嚴重溫入黨誓詞,鏗鏘誓言響徹會場。在交流座談環節,老黨員們講述...
重慶市兩名幹部被查處 - 天天要聞

重慶市兩名幹部被查處

央廣網重慶7月2消息(記者陳靜)7月2日,重慶市紀委監委機關公眾號“風正巴渝”發布消息,重慶市兩名幹部被查處。...
牛約堡被曝後廚“髒亂差”,多隻蟑螂到處爬行,涉事門店否認,官方回應:正在核實 - 天天要聞

牛約堡被曝後廚“髒亂差”,多隻蟑螂到處爬行,涉事門店否認,官方回應:正在核實

7月2日,據福建電視台第一幫幫團報道:記者探訪福建廈門牛約堡林後店後廚時發現,有多種食材裸露,多隻蟑螂到處爬行。過道處的兩箱未開封麵包胚箱體標籤顯示,這批麵包胚生產日期為2025年6月1日,標註“常溫保質期10天”,而當日已為6月13日。牛約堡禾祥西路店在多個外賣平台月銷量均超1000單,號稱“堂食餐廳”,但記者在...
不懂“兔死狗烹”,馬斯克陷入困局 - 天天要聞

不懂“兔死狗烹”,馬斯克陷入困局

馬斯克的困局:是功高震主還是不懂明哲保身?總之,是他不懂中國傳統文化,才導致今天的局面。 近日,關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要驅逐“擁立第一功臣”馬斯克的言論,引發軒然大波。這一事件背後的複雜糾葛,實則映射出美國政商關係的微妙與緊張。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國新辦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她的一句話,讓全場動容 - 天天要聞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國新辦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她的一句話,讓全場動容

“除了看不見,我什麼都能做。”在6月30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征程上的奮鬥者”中外記者見面會上,武漢理工大學安全科學與應急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黃鶯的這句話,讓全場動容。兩歲那年的一次高燒,讓黃鶯成為了一個雙目失明的女孩。2015年6月,她作為寧夏首位參加普通高考的盲人學生,以高出當地理科一本線85分的成績被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