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對俄制裁的一部分,美國自今年3月起已禁止進口俄石油和其他能源產品。但事實卻是,俄第二大石油集團盧克石油公司卻一直利用規則漏洞,通過意大利煉油廠向美出口石油產品。
•制裁了個“寂寞”?俄石油經西西里變“意大利製造”,在美國賣得歡
綜合意大利《晚郵報》、《24小時太陽報》報道,儘管美國率先實施了俄石油禁令,但歐盟的相關措施要到12月5日起才開始生效。因此,數月以來,盧克石油公司便利用其位於西西里島錫拉庫薩省的ISAB煉油廠規避制裁,將俄羅斯原油變身為“意大利製造”石油產品,繼續向美國出售。
昨天(11月1日),美國《華爾街日報》發布一則新聞調查視頻,揭露了上述情況。

視頻稱,ISAB煉油廠是意大利第二大、歐洲第五大煉油廠。在烏克蘭危機爆發前,該廠從至少15個國家進口石油,其中俄羅斯石油約佔30%。但隨着對俄制裁的開始,該煉油廠無法繼續獲得歐洲銀行的貸款,從而致使工廠無法從其他國家購油。因此從今年4月起,該廠進口的俄羅斯原油比例已高達93%。
與此同時,與俄羅斯國有石油公司Rosneft不同的是,盧克石油公司並未受到制裁。並且美國的制裁措施中包括一項豁免條款,即通過其他國家進行“實質性轉變”後的俄羅斯產品可不受制裁。因此,盧克石油公司由此“保全”了對美業務,繼續向美國11個州銷售其石油產品,客戶包括美國埃克森美孚集團等。

報道稱,通過衛星圖像對油輪進行的追蹤亦證實了上述情況。而埃克森美孚集團則強調自己遵守了相關制裁措施,且所購買的產品“均已經過意方認證”。
因此,自3月以來,ISAB煉油廠已向美國出口了近500萬桶石油產品,其中包括約250萬桶汽油,足以加滿700萬輛汽車的油箱。

圖為盧克石油公司在美國的加油站點
•制裁的到底是誰?西西里煉油廠“生死”倒計時,上萬崗位危矣
對於《華爾街日報》的上述“揭露性”言論,意大利ISAB煉油廠並未作出回應。不過,錫拉庫薩工業家聯合會總裁Diego Bivona表態稱:“ISAB煉油廠在自由市場上運營,尊重現有合同並自由銷售其產品,更重要的是尊重法律。”他還補充道,“奇怪的是,該報道並非即時新聞,但卻選擇在意大利政府正解決ISAB煉油廠生存問題的時刻發布。”

據報道,ISAB煉油廠佔據意大利煉油產能的20%。受到歐盟對俄制裁的限制,煉油廠自12月5日起將無法繼續使用俄羅斯原油。工廠由此面臨倒閉危機,還將直接導致上千名員工失業,並間接影響上萬個工作崗位。
目前,該廠的“生死存亡”已正式進入倒計時。意媒稱,意政府或將為其進行專項融資以購買非俄羅斯原油,或設置一定豁免條款幫助工廠繼續運營。
(意燴原創,翻譯:塵爍,編輯:華嘉顏,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視頻截圖,轉載請註明意燴:oushitalia)
每日疫情圖

面對疫情
做好防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