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事情堅持做重複做用心做

2022年07月02日05:55:15 國際 1471
簡單的事情堅持做重複做用心做 - 天天要聞

工作中的翁植凱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翁植凱201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家鄉在汕頭,現任廣州港新沙港務有限公司煤礦操作部設備操作技術員。從事港口設備工作十多年以來,他不斷勤學苦練,敢於創新,從一名學徒司機,成長為技藝精湛的碼頭技術能手,在今年榮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在平凡的崗位上,他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當代港口工匠的擔當。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妍 通訊員鄒井棋

勤學苦練 競技場上寫華章

翁植凱工作的卸船機駕駛室大概有4平方米,室內配有空調,距離地面約35米,需要較好的視力才能滿足操作要求,作業中,他要低頭彎腰朝下觀察,確保抓鬥在其操作下安全平穩進入船艙抓取物料。

別看這位小夥子長相清秀帥氣,如今他已經是一位懂得操縱碼頭卸船機的“老司機”。2008年10月,翁植凱進入廣州港新沙港區卸船機司機崗位實習,2009年7月轉正擔任橋式抓鬥卸船機司機,在這一崗位上奮戰十多年。

在同事眼中,翁植凱刻苦鑽研,虛心求教,積极參加全國省市各級技能競賽,以賽促學,不斷磨鍊技藝,終以近乎苛刻的動作要求,練就了一身高超的卸船機操作技能,憑着出類拔萃的技能本領和任勞任怨的工作作風,他成為碼頭裝卸機操作者隊伍中的佼佼者,是大家心目中的“放心司機”。

在2014年和2016年廣州市級二類橋式抓鬥卸船機職業技能競賽中,他兩度奪冠;2019年12月參加“寧波舟山港杯”首屆中國港口職工操作技能交流賽(卸船機組別)獲得了“二等獎”;2020年9月參加由交通運輸部舉辦的第十二屆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浙江海港杯”起重裝卸機械操作工職業技能大賽成績優異,被授予交通運輸行業高技能人才的最高榮譽“全國交通技術能手”稱號。

傾囊相授 “手把手”傳承匠心

為了集聚創新能力、培養技能人才,廣州港新沙港務有限公司於2015年12月成立了“青年創新工作室”。作為工作室骨幹成員之一,翁植凱主要負責新司機培訓以及青年人才的培養工作。他不但將自己多年來掌握的操作本領傾囊相授,還組織開展“導師帶徒”工作,由一名老師負責帶兩至三名學生,“手把手”教會他們基本操作技能、技巧、安全意識和故障應急處理等,幫助年輕同事儘快成長,培養出多名“廣州市技術能手”“羊城工匠杯”金獎獲得者。

翁植凱與創新工作室成員們共同開展創新創效、新技術推廣,成為同行中操作最嫻熟、最精湛的多面手,入選廣州市總工會舉辦的2018年“最美羊城工匠”網上點贊宣傳活動。他所在的青年創新工作室近年先後完成了23項技術創新,申報了17項實用新型專利和4項發明專利,被評為“廣東省海員青年創新工作室”。

甘當黃牛 基層黨員勇擔當

作為一名基層黨員,他不負眾望,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積极參与大船搶卸等困難作業,與團隊緊密配合屢創佳績,3次打破紀錄,2019年創下了7.30萬噸/天的卸船效率。

2019年8月,翁植凱轉為設備操作技術員,主要負責司機隊伍的培訓指導工作。他經常深入現場,將現場作業中的點滴記錄收集,從司機對設備的日常檢查開始,到整個作業結束,層層細剝,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負責起草制定了《卸船機操作培訓教程》,該教程被命名為“翁植凱操作法”。

隨後,該操作法成為碼頭新司機培訓的必備教材,不僅能保障操作的連貫性,還能有效降低設備的故障率,提高設備利用率,提高作業效率,減少維修成本,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有效防止新司機因經驗不足、知識面不全帶來的安全操作問題,加快新司機的成長速度。

“認真抓好每一斗,認真追好每一斗。”這是翁植凱對工匠精神的理解,把控好操作中的每一個細節,遇到難題善於思考,不斷積累操作經驗、處理故障的經驗,直至發出“光芒”。

對準備從事技能工作的年輕人,翁植凱的建議是“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這句名言,他建議年輕人將準備從事的技能崗位的知識學透、吃透,對於理解不透徹的知識點要虛心求教,切忌一知半解。

在建黨101周年之際,翁植凱說:“作為一名普通黨員,我始終堅定信念跟黨走。今年7月1日的到來,也意味着我在新沙碼頭已工作了13個年頭,我的成長緊跟新沙碼頭每一步的發展和輝煌,從學徒司機到操作能手,我始終堅信,簡單的事情堅持做、重複做、用心做,在平凡的崗位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績。”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海外智庫觀察-美國】中美與國際組織的AI治理標準之爭 - 天天要聞

【海外智庫觀察-美國】中美與國際組織的AI治理標準之爭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海外智庫觀察隨着人工智能技術在全球範圍的迅猛發展,圍繞其治理的國際競爭也愈發激烈。AI治理不再僅僅是技術管理問題,更成為國家軟實力輸出、規則制定權爭奪以及地緣政治博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過程中,中美兩國以不同的治理路徑和制度邏輯,試圖在聯合國、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EC)、國際電信聯盟...
文化強市再添新平台!東莞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正式試運行 - 天天要聞

文化強市再添新平台!東莞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正式試運行

近日,東莞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正式試運行。作為東莞文化強市建設十大文體設施之一,基地是文化強市建設和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平台,對傳承紅色基因、打造文化品牌、擦亮城市名片具有重要意義,將進一步增強市民對城市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成為全市學習傳承東莞
魯比奧很尷尬,專機飛繞亞洲國家轉了一大圈,就是進不來中國 - 天天要聞

魯比奧很尷尬,專機飛繞亞洲國家轉了一大圈,就是進不來中國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的亞洲行程成了個大新聞。這哥們兒坐着專機跑了一圈,去了日本、韓國、馬來西亞,還參加了東盟外長會議,可就是沒來中國。咋回事兒呢?這背後有啥故事?先說說這人吧。魯比奧,1971年5月28日生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家裡是古巴移民
俄烏打了三年,打窮了三個國家,富了三個國家,中國也在其中 - 天天要聞

俄烏打了三年,打窮了三個國家,富了三個國家,中國也在其中

俄烏戰爭打到今天,已經整整三年了。從2022年開打到現在,這場仗不僅把烏克蘭和俄羅斯自己搞得焦頭爛額,還把全球經濟和政治格局攪得天翻地覆。有的國家被打得喘不過氣,有的卻趁亂賺得盆滿缽滿。中國呢,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沒閑着,在這場亂局裡找
澳大利亞外交超出預期,將考慮中美間平衡戰略 - 天天要聞

澳大利亞外交超出預期,將考慮中美間平衡戰略

最近在北京開了會,是學術共同體第18次會議,我2008年參加過他們第一場會議,沒想到一晃17年過去了。第一次會議的時候還記憶猶新,當時幾百上千名學者,尤其是青年學者匯聚一堂,感覺交流起來非常暢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