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標樂山,屋主是一對90後夫妻,希望在工作之餘能有一方安靜的空間,來享受閑暇之樂。他們買下一套60平方米的兩居室,通過裝修實現家與自然的緊密接觸,置身其中身心得到放鬆,確實她家並不大但一進家門就讓人眼前一亮,室內足夠溫馨舒適,溫婉純樸的日式原木風讓人陶醉,很是美好!
設計改造亮點
瀚銳空間設計
原始戶型進門就是玄關與餐廳,空間模糊又太小,而且一進門,就被前後左右6個門洞給包圍着,關上後,採光並不好,壓抑很難享受到自由開闊的氛圍。
改造亮點:
把主卧與客廳打通,得到一個像“橫廳”一樣的空間,把餐桌、島台、冰箱等全部放到這裡,沒有牆體的空間,確實顯得很大。
衛生間改變門洞方向,再就是現在的主卧移到次卧,並利用陽台裝了一個小浴缸。
改造後的空間,我們發現少了牆體,通過功能移位得到一個更加人性化的空間,再加上日式裝修手法,真不愧是小戶型改造樣板。
玄關:讓人眼前一亮
一開門就感受到家的與眾不同,除了玄關外,全屋都整體抬高,他們把衛生間門洞位置改變也是極其明智,這樣就形成玄關、廚房與衛生間都在一個“下沉區”,這些易髒的空間與室內不在一個平面上,確實更加好打理。
室內拆除牆體後,空間豁然開朗,並製作弧形門洞來“吸睛”,優雅大方甚為好看。
玄關雖不大,但鞋櫃、換鞋凳,該有的傢具一件也不少。
多功能空間
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客廳,因為沒有裝電視機也沒有電視櫃,一眼望去就是理想中家的樣子,它的氛圍溫馨安寧,在木質溫潤中體驗清雅質樸的生活。
日式傢具都是簡約小巧的,原木、留白與灰,自然色彩構成最舒服的家,在這個空間里能感受到自由、輕鬆、閑適、隨性的生活意境,我想這是很多人所追求的家居效果。
沒有裝電視,但在頂上暗藏了電動幕布,偶爾的居家觀影也是實現了,因為地面都抬高了,頂上沒有裝頂,把大梁用木飾面包起來,再裝上小洞燈,也能達到光照效果,而且一個主燈的設計,不如這樣分散式的光源更加柔和與美妙。
家政間
在沙發的左邊牆上,設計了一個儲藏櫃,它是清潔工具、修理工具最好的“藏身之地”,在生活中這些東西必不可少,把它們全集中在一起收納,找尋也更加方便。
沙發的右邊是陽台空間,安裝了日式的障子摺疊門,讓室內有一種光影之美,透光但不露光,不僅能起到隔絕隱私的作用,也不影響室內的採光。
用餐區+書房
小戶型就要讓功能最大化起來,現在的空間格局就是一邊是以沙發為主的動態區,中間用島台餐桌隔開,另一邊就是書房與收納綜合體空間。
因為原始餐廳不在這裡,如今還要加個水槽,那排水就非常關鍵,它是通過地面抬高後才得以實現的。很顯然,這個島台,除了用餐外,還承載着其它多種功能。
靠窗定製了原木色層板,是一個絕佳的辦公區,因為窗外就是美麗的江景,工作之餘還能眺望遠方。如今居家辦公成為一種趨勢,我們在設計的時候要保留這樣一個功能。
沿着牆定製一整面收納櫃,以後會慢慢填滿它,它的設計有藏也有露,看着更加靈動大方。
陽台再抬高
家裡採光最好的地方可不要被晒衣服給浪費了,這裡再次採光提高設計,鋪上草席,頗有幾分禪意之美,拉上障子摺疊門後,它也是一間卧室,大大的落地窗讓室內外無縫銜接,真的太舒服了。
主卧室
通過隱形門進來主卧室,第一個功能區是衣帽間,再進去就是休息區,兩個區域間做了一個弧形門洞,再留一個小窗口,將兩個空間巧妙連接。
除了有實用的收納外,還有就是休息區的氛圍很吸引我,一個暗黑又溫暖的休息空間特別適合睡眠較輕的人,而且它不是傳統的大床,而是將整個床做成三面靠牆榻榻米設計,並預留壁龕作為手機充電的位置。
泡澡區
原來的小陽台改成一個泡澡區,睡前泡個舒服的熱水澡實在太享受了,還有淋浴功能,地面用菠蘿格設計,排水更順暢。
廚房、衛生間
最後是廚房衛生間,都有讓人眼前一亮的設計,比如說在廚房裡加個留言板,可以寫寫畫畫,增加一些小情趣。
衛生間用了帶弧度的磚,定製壁龕、拖把池位置全都有,空間不大,真是五臟俱全。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