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1月,延安機場迎來了一位特別的客人。美國總統羅斯福私人代表赫爾利。
話說1944年,中日激戰正酣,日軍已由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守階段。開始收縮兵力,處於守勢,中國的抗日戰爭己從戰略相持階段進入戰略反攻階段。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在華北,華中,華南各地,不斷對日偽軍發起襲擾戰,破襲戰。使日軍不得不抽調大量主力部隊回來維持既得果實。
而國民黨正面戰場的豫,湘桂戰役卻慘敗,河南,湖南,湖北,廣西,廣東大部分領土落入日本人手中。
而國際方面,自1947年12月日本偷襲美國的珍珠港後,美國宣布對日開戰。
美國與日本在太平洋戰場處於膠着狀態。美國決定派航母上的航空隊轟炸日本本土,由於遠距離起飛後轟炸機不能加油,飛不回航母降落,只能就近降落在不是日佔區的中國華北地區,華北地區大部分都由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控制。美國對於共產黨的接觸,了解比較少,為了探查共產黨這邊的情況,及飛機降落,美國相關人員安全等問題。
於是美國組織了一個軍事觀察團前往延安考察。他們選派在軍中供職多年,又精通中文的包瑞德作為代表團團長。
在團長包瑞德的帶領下。美國觀察團成員進行了比較客觀,公正,真實的報道,認為八路軍確是真正的抗日盟友,是抗日不可忽視的力量,應該給中共適當的援助。
並由包瑞德起草了一份報告呈羅斯福總統,希望派高級代表與中共作進一步的溝通,在這種情況下。羅斯福總統派赫爾利准將作為他的私人代表前往延安,並吩咐,如能調節國共之間的問題,將中國內部的矛盾和平解決,使之形成統一的抗日力量,美國對日本的作戰將減輕極大的壓力。那會是大功一件!
羅斯福總統交給赫爾利五項任務。1、防止國民政府崩潰;二、支持蔣介石任共和國總統和軍隊統帥;三、協調委員長與美軍指揮官的關係;四、促進中國戰爭物資的生產和防止經濟崩潰;五、為打敗日本,統一所有中國軍隊。”
赫爾利信心滿滿地來到中國。他先到重慶拜會蔣介石,聽取蔣介石的一通憐訊後,逐漸甘心成為了蔣的鐵杆粉絲,他對中共的董必武說,希望有機會到延安拜會毛主席。就國共兩黨問題作些工作,董必武向中央作了彙報。
經中共商議認為,美國代表提出的要求,我們應盡一切力量滿足。展示中共的誠意與胸懷。希望藉此為中國組建聯合政府,和平解決國內問題有所幫助。
1944年11月7日。赫爾利乘專機到達延安。周恩來臨時安排一個野戰排舉行了一個簡單的歡迎儀式。這個好面子,愛虛榮的赫爾利非常高興。一路哼唱着美國西部的牛仔歌。
第二天,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赫爾利舉行第一次會談,赫爾利拿出在重慶與蔣介石協商擬定的《為著協定的基礎》商議改組中共軍隊的問題。共有五條,主要內容是中國共產黨的軍隊遵守並執行國民政府及其軍事委員會命令,要共產黨軍隊的一切軍官和士兵接受政府的改組,然後,國民政府才承認共產黨的合法地位。
這明顯是一個偏袒蔣介石的不合理協議,毛澤東沒有馬上回復這個問題,而是首先申明,中共是希望組建一個由全國人民執政的,包括各愛國人士組建的政黨的聯合政府,改組軍隊是為了更好地戰勝日本,應該是淘汰那些腐敗的,戰鬥力低下的軍隊,而不應該全是中共的軍隊。
並且中共作出了修改協定的若干意見,赫爾利也認為中共是有誠意的,意見是中肯的。
經過與中共的幾輪蹉商。重新作了一份協議名為《五條協議草案》。雙方都在上面簽字,並讓周恩來親自陪同赫爾利到重慶,希望共同說服蔣介石能在這份協定上簽字。
果然,生性多變的蔣介石並不認同這一協議,堅決不同意組建聯合政府。但可以承認共產黨為合法政黨,但軍隊要統一交由政府管轄,中共高級將領可以在軍中任職。明眼人都明白,給中共的都是虛職。一句話,蔣介石要收編共產黨的軍隊。
周恩來一口拒絕。恕斥這是沒有一點誠意的假和談。
赫爾利在這次談判中左右說和,但蔣與中共的條件相差甚遠,最終沒有達成。這令他非常沮喪。又提出中共與蔣組成聯合軍隊。總司令由美國人擔任,這種下三濫的想法也能說的出口,被周恩來當場拒絕。
後來赫爾利向蔣介石建議,邀請毛澤東到重慶談判,赫爾利這招很陰險,他認為毛澤東必不敢來重慶。
這樣就給了蔣介石以口實。說中共和談沒有誠意,連談判都沒有膽量來。如果毛澤東來重慶。則蔣可拖延談判時間。蔣可以調兵佔領華北,華東地區,擠壓中共的生存空間。
這看似一石二鳥的妙計,在偉人毛澤東面前,就如一小丑跳舞,毛澤東以大仁,大智,只身前往重慶,廣泛接觸社會各界,宣揚中共思想,其間寫的一首《沁園春.雪》,令無數國人傾倒,均一睹了集詩人與政治家於一身的領袖風采。一時風頭無二,得到各界人士的認同。
蔣介石氣急敗壞,令文膽陳布雷等國民黨文官必須寫一篇壓過主席那首《沁園春.雪》的詩來。可幾天過去,陳布雷們均表示,鄙人無才。確實寫不出能蓋過主席詩詞的了。
重慶談判經過43天,終於簽訂了一個《雙十協定》也算是小有收穫吧,赫爾利的陰謀沒有得逞,反倒為中共作了很好的宣傳。
而在談判之間,國共的幾次由國民黨挑起的戰爭也一點便宜也沒佔到,反而損兵折將不少。
不久蔣介石便撕掉協議,大舉進攻解放區。
赫爾利未能完成他的中國任務。遭到了國際國內的遣責。他開始變的更為偏執。公開支持蔣介石,抵毀中共。達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毛澤東曾在多個場合批評赫爾利。"他既然公開宣布不與共產黨合作。那他跑到解放區去做什麼?"《新華日報》也多次發表社論,批評赫爾利不顧事實,歪曲,醜化中共的可恥行徑。
可以說毛澤東非常討厭赫爾利這個人。有一次,毛澤東在接見美國民主同盟代表時說"我這幾條爛槍,既可以打日本人,也可以打美國人,第一步,我就是要把赫爾利趕走了再說"。毛澤東平生從未對一個外國人如此發火,可見毛澤東是很討厭赫爾利口是心。兩面三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