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軟禁自己的母親,殺了自己的弟弟,嬴政到底是不是一個孝子?

2020年12月13日14:10:14 歷史 1113

在古代對於"孝"是很注重的,作為每一個帝王,特別是想要一個好名聲的帝王都會對自己的父母孝順有加,但是也有一些不看重後世怎麼評論,也不在乎當時的輿論是什麼樣的,這樣的昏君也無所謂了,但是作為千古一帝的嬴政,對待自己的母親如此嚴厲,到底是不是一個孝子呢?

他軟禁自己的母親,殺了自己的弟弟,嬴政到底是不是一個孝子? - 天天要聞

在最近熱播的《大秦賦》長篇歷史劇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了嬴政的母親趙姬都幹了什麼事情。而這些罪魁禍首就是呂不韋,當然作為當事人的趙姬可以說不過是一個玩偶罷了,在之前被呂不韋擺布,在當上太后以後,被嫪毐擺布。作為一個女人他是失敗的,作為一個母親他也是失敗的,作為當時國力最強的秦國的王的母親,做出來的事情卻是最讓人看不起的。

趙姬之前是呂不韋的一個姬妾,在那個年代,女人的地位是極地,後來為了拉攏嬴異人,呂不韋就把趙姬送給了他,這看上去沒有什麼,在那個年代能夠有一個好的歸宿也是好的,可是這個趙姬總是擺不正自己的位置,和呂不韋總是眉來眼去,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趙姬都不是一個好女人。這一點或許和她的性格有關,並不受封建禮教的束縛,在現在看來是一種自由的表現,但是在當時卻是一種不檢點的表現。

他軟禁自己的母親,殺了自己的弟弟,嬴政到底是不是一個孝子? - 天天要聞

後來在趙國又帶着嬴政受了很多的磨難,從保護幼子上,這個趙姬也確實是一個合格的母親,這一點也正是讓嬴政對她感恩戴德的地方,這也是孝的初衷。在嬴政沒有親政以前,趙姬還是很維護自己的這個兒子的,但是作為一個女人她又是孤獨的,這一點呂不韋很清楚,可是呂不韋此時的心完全不在這裡,而是在軍國大事上,在權力上,就根本不可能和趙姬有過多的感情糾葛了。

他軟禁自己的母親,殺了自己的弟弟,嬴政到底是不是一個孝子? - 天天要聞

於是乎,呂不韋向趙姬推薦了嫪毐,這可是一發不可收拾了,趙姬像是找到了寶一樣,每天和嫪毐廝混在一起,幾天都不出宮,終於有一天問題出來了,趙太后懷孕了。一國太后懷孕了,這可是天下的大新聞了,本來是想要打掉的,但是嫪毐最終勸住了趙太后,躲起來生下了嫪毐的孩子,而且還生了兩個。如果說當時趙姬是糊塗的,那麼當第二個兒子生下來時,趙姬就是瘋了。

他軟禁自己的母親,殺了自己的弟弟,嬴政到底是不是一個孝子? - 天天要聞

從嫁了嬴異人眉來眼去呂不韋,到委身嫪毐並生下孩子,可以說趙姬的一生是精彩的,但是作為嬴政的母親,卻是荒唐的一生。

嫪毐的權勢隨着時間的不斷增長而不斷膨脹,最後有了想取而代之的想法,這個想法必然會招致嬴政的堅決打擊,這是毋庸置疑的,結果也可想而知,歷史上的嫪毐被車裂,死狀凄慘,但是卻是他應得的報應。而對於趙姬,嬴政選擇了斷絕母子關係,把他幽禁在了雍城,而嫪毐的兩個孩子也死無葬身之地了。

這並不是說嬴政殘忍,而是作為一個帝國的皇帝,這樣的事情是他一生的恥辱,或許有些殘忍,但是結果卻是正確的,而對於自己的母親,嬴政最後又把她接回了咸陽,也算是最為一個人子最後一點孝心了吧!

不知道你們怎麼認為的,歡迎評論留言!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家國共清明! - 天天要聞

家國共清明!

人間四月春,風起正清明。清明,是一個思念的日子,也是一個感恩的日子。思念逝去的親人,在祭祀先人、回憶往事中,追憶傳承家風;感念先烈的英雄壯舉,革命先輩以血肉之軀標註不朽功勛、用澎湃熱血捍衛家國尊嚴。梨花風起,家國共清明!讓我們在懷念中感恩,在緬懷中奮進,守護山河錦繡,不負過往不負時代!來源:解放軍報...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清明祭 倖存者僅剩28人 - 天天要聞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清明祭 倖存者僅剩28人

4月4日,2025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清明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代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遺屬代表等共同祭奠在88年前遇難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在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單牆前,工作人員敬獻花籃,全體人員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鞠躬,死難者遺屬代表和學生代表等依次上前獻花,表達哀思。在儀...
UFC歷史上最可怕的5次KO排名 - 天天要聞

UFC歷史上最可怕的5次KO排名

自1993年成立以來,UFC已經見證了許多殘酷的擊倒。從豪爾赫·馬斯維達爾(Jorge Masvidal)在UFC歷史上最快的擊倒——在5秒內飛膝擊倒本·阿斯克倫(Ben Askren),到馬克斯·霍洛威(Max Holloway)在UFC 300中在鈴聲響起前擊倒賈斯汀·蓋奇(Justin Gaethje),八角籠內的場景總是令人驚嘆不已。當然,有些擊倒比
紅軍墓的守護人|老兵在紅軍墓前一筆一划描紅,“我也曾差點成了烈士” - 天天要聞

紅軍墓的守護人|老兵在紅軍墓前一筆一划描紅,“我也曾差點成了烈士”

極目新聞記者 李曉夢攝影記者 劉中燦清明節前夕,在青山環抱的紅軍墓前,一位頭髮斑白的退伍軍人正專註地為墓碑描紅,他手持毛筆,飽蘸紅色顏料,一筆一划,緩慢而有力地描摹着。這位退伍軍人名叫舒在則,今年72歲,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龍港鎮壢上村六組村民。20年來,他風雨無阻,義務守護着獅子山上的紅軍墓。4月4日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