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日本曾經入侵印度,英帕爾戰役成為10萬日軍的墳墓!

2020年08月28日20:36:08 歷史 1959

自從1931年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一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期間日本利用了14年的時間發動侵華戰爭。除此以外,日本帝國主義還基於東南亞地區和其他亞洲地區。但是日本派遣侵略軍入侵印度半島卻出師不利,從此以後日本方面再也不考慮入侵印度半島的問題。

二戰期間日本曾經入侵印度,英帕爾戰役成為10萬日軍的墳墓! - 天天要聞

將日本侵華戰爭放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範圍內進行討論可以發現,軍國主義盛行的日本和納粹德國以及意大利組成了同盟國。而實力最強的納粹德國重點是為了統治整個歐洲大陸,同時對西亞、中亞和北非等地區虎視眈眈。而日本則將侵略的觸角伸向了東亞地區、東南亞地區和南亞地區以及西太平洋地區。意大利的表現比較差勁,負責打野,還經常給德國帶來麻煩!

19世紀中後期,日本通過明治維新運動實現了從封建社會進入到工業化社會的歷史演變,進入世界二流強國的行列。同時日本也一躍成為了當時整個東亞地區,乃至於整個亞太地區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之一。尤其是在經歷了中日甲午海戰勝利之後,日本國內的帝國主義不斷抬頭,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野心不斷膨脹。

二戰期間日本曾經入侵印度,英帕爾戰役成為10萬日軍的墳墓! - 天天要聞

因此,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製造了震驚世界的九一八事變,正式拉開了日本侵華戰爭和我國軍民抗日戰爭的序幕。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籍口演習的名義發動盧溝橋事變,不顧世界各國人民的強烈反對和我國的合法獨立主權,公然進行全面侵華戰爭。一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在走投無路之時,在全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共同打擊的作用下,宣布無條件投降認輸。

在此期間,日本侵略者曾經趁着遠在歐洲的英國疲於應對納粹德國的進攻,而無暇顧及英國在南亞地區的殖民地的契機,發動過一次侵略印度半島的戰爭。同時可以有效地吸引英國的注意力,減輕德國在歐洲戰場的壓力。

二戰期間日本曾經入侵印度,英帕爾戰役成為10萬日軍的墳墓! - 天天要聞

1944年,日本派出曾經發起侵華戰爭甲級戰犯頭目牟田口廉也率領的10萬日本軍隊進攻印度半島東北部英帕爾地區,而此時的英國軍隊已經在英帕爾地區搭建起巨大的防禦工事和軍事重鎮,更是派遣了15萬英國軍隊駐紮在此以逸待勞,其中有許多是印度本土的士兵,但是軍事裝備和戰鬥力卻在日本侵略軍之上。最終日本在英帕爾戰役中遭遇慘敗,幾乎成為日軍的噩夢。從此再也沒有踏上印度半島這片土地。

當時日本侵略軍之所以在很短的時間內便迅速走向失敗,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原因:

其一,二戰後期的日本軍隊戰鬥力已經大不如前。許多參加英帕爾戰役的日本軍隊都是沒有經過嚴格訓練的新兵,而日本精銳部隊大多數被我國抗日武裝和美國軍隊牽制在東亞地區和太平洋地區。

二戰期間日本曾經入侵印度,英帕爾戰役成為10萬日軍的墳墓! - 天天要聞

其二,戰線過長,後勤補給能力無法確保,導致日本後勤補給困難。印度英帕爾地區遠離日本本土和日本佔領的殖民地,當時日本侵略軍所帶的糧食和物資根本無法保證十萬人的日常開支,而且還出現許多丟失遺落的情況,日本侵略軍攜帶的牲畜托着糧食在槍炮聲中逃走。因飢餓導致非戰爭減員的日本軍人數量非常多。

二戰期間日本曾經入侵印度,英帕爾戰役成為10萬日軍的墳墓! - 天天要聞

其三,熱帶雨林氣候帶來的水土不服問題,導致日本軍人出現嚴重的傷病情況。英帕爾地區多為熱帶雨林地貌,而戰爭期間正值夏季的到來,因此許多日本軍人根本無法適應熱帶雨林和山地作戰環境。

其四,英國以逸待勞,熟悉環境。日本侵略軍單兵作戰能力不如英國軍隊,投入戰爭的總兵力也不如英國,而且在英帕爾地區駐守的英國軍隊以逸待勞。再加上英國殖民者在印度半島經營多年,在當地擁有較好的群眾基礎和熟悉的作戰環境,而且英國得到了美國和世界反法西斯國家的支持。

二戰期間日本曾經入侵印度,英帕爾戰役成為10萬日軍的墳墓!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民國將領之川軍夏首勛 - 天天要聞

民國將領之川軍夏首勛

民國時期,四川軍閥混戰,劉湘和劉文輝這對叔侄爆發了“二劉之戰”,這場戰爭也是民國四川境內最大的內戰,最終劉湘取得勝利,坐上“四川王”寶座。
吐蕃攻陷長安與代宗出逃始末 - 天天要聞

吐蕃攻陷長安與代宗出逃始末

安史之亂(755—763年)後,唐朝國力大損,西北邊防空虛,吐蕃趁機大舉東侵,最終於763年攻陷長安,迫使唐代宗李豫倉皇出逃。這一事件不僅是唐朝由盛轉衰的標誌性轉折,也暴露了唐廷內政與軍事的深層危機。
回紇與安史之亂:雪中送炭背後的趁火打劫 - 天天要聞

回紇與安史之亂:雪中送炭背後的趁火打劫

在安史之亂這場決定唐朝命運的內戰中,回紇(後稱回鶻)的介入如同一把雙刃劍——其精銳騎兵為唐廷提供了關鍵戰力,但每一次“救援”背後都暗含高昂代價。 從洛陽城的劫掠到“絹馬貿易”的壓榨,回紇的參與深刻暴露了唐王朝的虛弱,也埋下了中晚唐財政崩潰的
跨越時空 AI讓81歲老人和她19歲的哥哥“重逢” - 天天要聞

跨越時空 AI讓81歲老人和她19歲的哥哥“重逢”

在安徽蕪湖市南陵縣有個家發鎮,是以志願軍特等功臣李家發烈士的名字命名的。1953年,李家發在朝鮮戰場上英勇犧牲時,年僅19歲。如今,70多年過去了,李家發最小的妹妹李家英,希望再走進李家發烈士曾經所在的部隊,在哥哥的營房裡,與記憶中那個保家衛國的身影,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前段時間,總台記者陪同老人完成了...
四川雅安漢闕百年歷史老照片合集更新 - 天天要聞

四川雅安漢闕百年歷史老照片合集更新

沙畹1907年的高頤闕拓印上部分沙畹1907年的高頤闕拓印下部分沙畹1907年的高頤闕拓印1914年謝閣蘭拍攝的高頤闕照片部分截圖高君頌碑 1914年網絡圖 碑拓印目前國內歷史上對雅安漢闕拍攝(研究)較為出名的人物,一位是1914年第二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