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召忠:錯過統一的最好時機,該出手時沒出手,聽完恍然大悟

2025年05月20日16:43:07 歷史 1555

張召忠我國著名的軍事專家,每當有關於他的軍事訪談類節目出現在大熒幕上後。在節目結束後,收視率可謂是居高不下。

張召忠將軍每當講起軍國大事來,總能夠用接地氣的話語侃侃而談。他的描繪繪聲繪色、惟妙惟肖,似乎能在下一秒,就能將觀眾們帶入到那個烽火連天的戰場上。

所以他也被不少軍迷們親切地稱呼為“局座”,以表示粉絲們對他的崇敬之情。

張召忠:錯過統一的最好時機,該出手時沒出手,聽完恍然大悟 - 天天要聞

局座每次一上節目,他的發言總能引起軒然大波,立刻在網絡上形成一個熱度。

這不,有一次張召忠將軍在一央視訪談類節目上,就曾表示過:“我國曾經有一次機會,最最能夠統一台灣,可惜因為當時複雜的國際政治環境,完美錯過了。”

張召忠:錯過統一的最好時機,該出手時沒出手,聽完恍然大悟 - 天天要聞

解放台灣的最好時機

那麼這一次如此重大的機會,究竟是哪一次呢?又是發生在哪一年?為啥會錯過了呢?

1949年,解放軍已經打過了長江,勝利的號角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

百萬解放軍,猶如百萬頭雄師,以摧枯拉朽之勢,在跨過長江後。一路向南浩浩蕩蕩地如奔流向下的河水,眼看就來到了福建等地。

張召忠:錯過統一的最好時機,該出手時沒出手,聽完恍然大悟 - 天天要聞

到了10月1日,毛主席那震耳欲聾的聲音,在天安門廣場上發出,整個世界史似乎要打開全新的一頁。

而同一時間蔣介石,則幾乎是被嚇破了膽,身上的虛汗汗流浹背。他在慌張中,踏上了前往台灣的飛機,在經過幾個小時的飛行後。

他來到了台灣,望着台灣海峽,這一座茫茫的天險。他心裡既擔心又忐忑,隨時擔心解放軍乘坐船隻打過來。

到時候的他,可真的就是叫天天不應,喊地地不靈啦!

無奈之下,他讓自己愛妻宋美齡給美國總統羅斯福寫信,在信中幾乎是極盡哀求,對美國總統可謂是極盡諂媚!


張召忠:錯過統一的最好時機,該出手時沒出手,聽完恍然大悟 - 天天要聞

在信中他表示,願意未來和美國一起將台灣打造成一座能遏制共產主義發展的“航空母艦”。目前的話,只是希望美國能多給台灣一些援助。

可美國方面早已對國民黨政權失望,而美國總統杜魯門更是對國民黨黨魁蔣介石嗤之以鼻。

整個解放戰爭期間,美國給予國民黨如山如海的援助。可國民黨部隊呢,實在是不爭氣,在中國大地上被共產黨軍隊,連連打崩了建制。

共產黨的軍隊成員,大多是農民出生,連小學文化水平也沒有。更不用提拿着的武器,更是破破爛爛,這些破銅爛鐵在美國大兵眼中,簡直就是一堆破爛玩意。

蔣介石軍隊,連這種軍隊都打不過,簡直就是無能至極。

張召忠:錯過統一的最好時機,該出手時沒出手,聽完恍然大悟 - 天天要聞

不過眼看蔣介石不行了,以杜魯門為代表的美國政府。面對浩大的中國大陸,可沒有就此善罷甘休!

美國政客們,顯然在醞釀一場更大的計劃,他們計划著決不能讓中共的軍隊,就此在中國地面上耀武揚威。

而是想通過更大的武力壓懾,擠壓掉共產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的生存空間,進一步削弱蘇聯的影響力。

避免,更為廣大的共產主義,在亞歐大陸上面蔓延。

而在同一時間段,中共的軍隊也在台灣海峽對面厲兵秣馬。

那個時候已經是1950年的6月份了。海南已經解放,解放軍的紅旗,幾乎要遍插在中國大地上的各個角落裡。而西藏的解放,似乎也指日可待。

台灣省能否徹底解放,能否在海島上活捉蔣介石,以及一眾國民黨頭目們。顯然已經是1950年下半年,成為萬眾矚目的大事,台灣戰役似乎也成了一場畢其功於一役的大戰役。

而負責解放台灣的部隊,正是後來被封為新中國第一大將的粟裕將軍。他當時為了能夠快速解放台灣,制定了好幾套方案。

張召忠:錯過統一的最好時機,該出手時沒出手,聽完恍然大悟 - 天天要聞

要知道粟裕大將素有“軍神”的美譽,他用兵入神,在神出鬼沒間就能將敵人打得是丟盔卸甲,以少勝多的大戰役他就打了幾十場。

場場精彩至極,至今仍為軍迷們所推崇,在沙盤上演練不斷。

而他手下的第三野戰軍,更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雄師。

在近三年的戰爭中,不斷地在戰爭中成長,不斷地在戰爭中強大。尤其是大規模兵團作戰,早已是爐火純青。

而當時為了能儘快解決台灣問題,第三野戰軍的官兵們更是加緊了軍事訓練。一個個精神抖擻,鬥志昂揚,彷彿拿下台灣,對他們來講幾乎是一件必須能完成,也一定會成功的事情。

功虧一簣

可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朝鮮半島上出事了。

美國為了保住在亞歐大陸上的利益,想以朝鮮半島為跳板,建立一個永久的軍事基地。

所以就借口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破壞地區和平。又脅迫了聯合國,以一個極其正義的借口,糾結了自己十幾個小弟,悍然出兵了朝鮮半島。

要知道那個時候的美國,因為剛剛參加了二戰。士兵們在戰場上的經驗豐富,其將領也有着非常高超的指揮藝術,其軍力已經達到了建國兩百年以來歷史上的最高點。

張召忠:錯過統一的最好時機,該出手時沒出手,聽完恍然大悟 - 天天要聞

而蘇聯方面,面對着美國的大兵壓境,似乎在那一時間裡無動於衷。而蘇聯首腦斯大林,更是擺出一副看熱鬧的態度,想要以後在混雜的朝鮮半島中,大撈一筆肥一肥自己的國家。

而北京方面,中南海里,中國的政治家們似乎都感到了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所有人的心似乎在同一時刻,被狠狠地揪起!

目前的情勢實在是太太太過於危險,一方面是美國人虎視眈眈!另一方面又是蘇聯人如北極熊一般,張開着血盆大口,隨時準備從新中國身上拿點好處。

張召忠:錯過統一的最好時機,該出手時沒出手,聽完恍然大悟 - 天天要聞

本來在1950年全國上下,最着重最緊迫的政治任務就是解放台灣和西藏。

但隨着朝鮮戰爭態勢越來越危險,美國大兵眼看就要兵臨鴨綠江。

台灣和朝鮮孰輕孰重?

那個時候,黨中央為了保住新生的政權,將原本要解放台灣的三野主力軍隊第九兵團調往了台灣。

如此,台灣問題就被擱置了下來。

張召忠:錯過統一的最好時機,該出手時沒出手,聽完恍然大悟 - 天天要聞

因為美國人的搗亂,我國也錯過了解放台灣的最佳時機。

因此,張召忠將軍才會在電視熒幕上扼腕長嘆,表示1950年上半年,是解決台灣問題的最佳時機。可卻因為朝鮮戰爭的爆發,失去了最好的機會。

因為在朝鮮戰爭結束後,因為中共軍隊的威勢,美國看到了台灣巨大的戰略價值。

不僅僅給了台灣經濟援助,並給了不少軍事上的援助,什麼戰鬥機啊、轟炸機啊、各種各樣的戰列艦啊。

漸漸將台灣省整個給武裝了起來,而那時的台灣蔣介石政府在得到美國的支持後。也蓄力發展,台灣在20世紀後期逐漸混成了亞洲四小龍之一。

朝鮮戰爭結束後,因為冷戰的原因,國際政治環境非常複雜。我國哪個時候,想要解放台灣,就變得異常困難。

國際政治風雲激蕩,歷史長河滾滾向前流動。

我國也在朝鮮戰爭後,吃到了冷戰福利,得到了蘇聯的援助。在經過幾十年的時光,一代人的艱苦奮鬥,終於也成了一個工業國。

隨着國力的增強,中國政府對於台灣問題,到了最後究竟要如何解決。

在行動方式上,越來越遊刃有餘。而且隨着美國國力的減弱,我國的偉大復興,兩大力量此消彼長。終於有一天台灣完全回到祖國懷抱,那是指日可待!

節目的最後,張召忠將軍還特別指出,祖國統一之後要傾聽台灣民眾的意見。制定台灣治理政策的時候,要符合台灣地區的公序良俗,讓台灣民眾切實感受到祖國大家庭的溫暖。

台灣在歷史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海島文化,島上的居民也形成了獨特的生活方式。任何政治政策的制定,一定要符合當地人的訴求。

結語

最後小編想說,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東吳時期的孫權,就派人前往台灣。到了明朝時期,鄭成功更是組織義軍,日夜操練、在一場場血雨腥風中,為保衛台灣付出了很多努力。

所以台灣是中國人的台灣,不是他美國人隨便搞點小動作,台獨們隨意喊喊口號,就可以輕易分裂出的地方。

中國人是最喜歡大一統的民族,台灣民眾身上也流淌着這種血液、這種思想。

張召忠:錯過統一的最好時機,該出手時沒出手,聽完恍然大悟 - 天天要聞

所以台灣遲早會回到祖國的懷抱,回到中國這個大家庭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三問安徽鳳陽“鼓樓瓦片脫落”事件,當地文旅局回應 - 天天要聞

三問安徽鳳陽“鼓樓瓦片脫落”事件,當地文旅局回應

為何竣工驗收後沒多久即出現瓦片脫落?是否與施工質量有關?網傳數百萬的施工經費用在了何處?5月19日,安徽省鳳陽縣明中都城鼓樓樓頂瓦片大面積滑落引發關注。20日下午,央廣網記者就公眾關心的一系列問題,採訪了鳳陽縣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盧德永。一問:為何竣工僅1年零2個月即出現瓦片脫落?是否與施工質量有關...
樓宇部分不是文物!三問安徽鳳陽 “鼓樓瓦片脫落” 事件! - 天天要聞

樓宇部分不是文物!三問安徽鳳陽 “鼓樓瓦片脫落” 事件!

5月19日,安徽省鳳陽縣明中都城鼓樓樓頂瓦片大面積滑落引發關注。為何竣工驗收後沒多久即出現瓦片脫落?是否與施工質量有關?網傳數百萬的施工經費用在了何處?20日下午,記者就公眾關心的一系列問題,採訪了鳳陽縣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盧德永。
留給法蘭西航空工業之花的時間,並不多了 - 天天要聞

留給法蘭西航空工業之花的時間,並不多了

UT OF COMMON/不寫平庸的故事/世界軍火市場即將格局大變文/何伊然編輯/劉宇翔如果沒有5月7日印巴空戰的慘敗,陣風仍然可以自稱“最優四代半戰鬥機”。只是,在克什米爾實控線上空被擊落,墜入印度巴廷達空軍基地20公里外地面,燃起大火,飛機殘骸散落一地,陣風曾經的聲譽,也一同墜毀、燒毀。巴基斯坦總理稱,巴方空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