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個74萬人縣級市:半小時能上天、1小時可下海

2020年08月04日16:08:03 歷史 1458

在中國地圖上,河北省的地圖應該是最特別的,因為別的省份不論版圖多麼不規則,起碼是連在一起的。但是河北省的版圖卻是例外,被分割成了一大一小、互不相連的兩部分,形成了行政區劃中特殊的“飛地”現象。

河北一個74萬人縣級市:半小時能上天、1小時可下海 - 天天要聞

河北省的“飛地”位於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的中間,隸屬於地級廊坊市,現實中習慣稱其為“北三縣”,即三河市、香河縣、大廠回族自治縣。

北三縣中,縣級三河市是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理位置也是最好的,是首都北京的東大門;三河市西距天安門30公里,北距首都機場30公里,南距天津125公里,東到唐山121公里,可謂是“半小時能上天、1小時可下海”,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河北一個74萬人縣級市:半小時能上天、1小時可下海 - 天天要聞

潞縣

三河市境,上古時期屬古冀州地域。周朝建立後,周天子將天下土地分封給各諸侯國進行統治,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封他的弟弟姬奭為公爵,於燕地建立燕國,市境屬燕國領地,春秋戰國時期仍屬燕國。秦朝統一後,推行郡縣制,市境屬漁陽郡轄境。

公元前206年,於今通州區東八里古城村設置路縣,縣境屬路縣管轄。西漢末年,王莽篡漢建立新朝後,大肆更改全國地名,路縣改名通路亭。公元25年東漢建國後,改為潞縣,移治今市境西南城子村,同時漁陽郡移治潞縣。

東漢、魏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市境仍為潞縣,潞縣隸屬變更頻繁。隋朝統治時期,潞縣移治今通州區東八里古城村,市境仍屬潞縣管轄,唐朝前期延續不變。

河北一個74萬人縣級市:半小時能上天、1小時可下海 - 天天要聞

三河縣

唐玄宗開元四年即公元716年,劃潞縣東境設置三河縣,因洳河、鮑邱河、洵河流經境內而得名,縣治位於今市區東三里。五代初年,三河縣廢,後唐長興三年即公元932年復置三河縣,縣治位於今市區,隸屬於薊州。

《讀史方輿紀要》卷11順天府通州三河縣:“以地近七渡、鮑丘、(臨)泃三水而名。”

後晉天福元年即公元936年,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三河縣劃歸契丹(遼朝),仍隸屬於薊州。金朝時,三河縣隸屬於通州,元朝時延續不變,明清時三河縣均隸屬於順天府通州。

河北一個74萬人縣級市:半小時能上天、1小時可下海 - 天天要聞

金元明清時期,三河均為京畿要衝,是皇親貴胄出巡東北的必經之路。清朝入關後,康熙皇帝在位期間在三河燕郊建起了一座行宮,即燕郊行宮,為京東首驛,故而三河縣有了“天子腳下,御駕行宮”的美稱。燕郊行宮位於今燕郊鎮行宮村,文革期間曾改名叫“東風大隊”,後來複名行宮村。

燕郊行宮是清朝皇族出京東巡的第一座行宮,從康熙至道光150多年間,清朝皇帝共有11次東巡,其中有7次在燕郊行宮駐蹕,詩人皇帝乾隆在這裡留下了許多詩詞楹聯。中華民國時期,燕郊行宮於1929年被拆除,逐漸形成了今天的行宮村,改革開放後在燕郊行宮舊址上建起了行宮市場。

河北一個74萬人縣級市:半小時能上天、1小時可下海 - 天天要聞

中華民國時期,三河縣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約為現在的兩倍。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代李遂鎮、楊鎮、張鎮等劃給順義,馬坊鎮、大興庄鎮、峪口鎮等劃給平谷,大廠鎮、夏墊鎮等成立大廠回族自治縣,三河縣管轄範圍急速縮小,此後幾十年又數次與周邊縣區進行轄區交換調整。

1958年底三河縣併入薊縣,直到1962年6月才恢復,此後三河縣先後隸屬於天津專區、天津地區、廊坊地區,1988年改屬地級廊坊市管轄,1993年改設縣級三河市。三河市總面積634平方公里,下轄3個區、10個鎮、4個街道,全市戶籍人口74.74萬人。

對於三河市,大家印象如何呢?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袁隆平逝世四周年,今天他的墓前擺滿了鮮花…… - 天天要聞

袁隆平逝世四周年,今天他的墓前擺滿了鮮花……

4年前的5月22日“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與世長辭袁隆平院士一生都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他的付出和貢獻祖國和人民不會忘記“深切緬懷袁隆平院士!”5月22日一早位於湖南長沙的袁隆平墓前擺滿了花籃和花束人們以此表達對袁隆平的思念袁隆...
新民一周 | 殲10為何一鳴驚人 - 天天要聞

新民一周 | 殲10為何一鳴驚人

這是一次偶發的戰果,也是一次必然的勝利。文 | 朱國順歷史的必然性,常常是以偶然的方式表達出來的。1982年2月,航空工業部召開評審會,研究確定中國新一代殲擊機方案。參加競標的分別是瀋陽601所的殲13方案和南昌650所的強6改方案。討論時氣氛有些沉悶。會議間隙,航空部軍機局副局長問參加評審的成都611所專家宋文驄:你...
北京市僑界捐贈華僑抗戰實物資料 - 天天要聞

北京市僑界捐贈華僑抗戰實物資料

中新網北京5月22日電 21日,北京市僑聯、丰台區僑聯、王穎女士向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捐贈抗戰相關實物資料。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匯款給美國歸僑飛行員馬鴻安的信匯委託書和匯款副收條。(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供圖) 此次捐贈的實物包括:古巴“旅古華僑抗日後援總會”代銷的民國26年救國公債伍圓券、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匯款給美...
一棍三用!馮玉祥“打軍棍”里藏着怎樣的治軍奇招 - 天天要聞

一棍三用!馮玉祥“打軍棍”里藏着怎樣的治軍奇招

馮玉祥(1882—1948),字煥章,人稱“布衣將軍”。生於直隸青縣(今河北滄州滄縣),後隨父到保定(今河北保定),因父親是下層舊軍官,馮玉祥實際上是在軍營中長大,未滿十六歲就入了伍。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參加起義,勢力逐漸壯大,直至後來
如果蘇聯晚解體幾年,俄羅斯對於中亞的同化,可能就成功了 - 天天要聞

如果蘇聯晚解體幾年,俄羅斯對於中亞的同化,可能就成功了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他差點成了蘇聯的“副總統”,卻悄悄把哈薩克從“俄語帝國”里抽了出來有個細節,很多人沒注意。1991年夏天,蘇聯還沒散,莫斯科那邊在考慮設個“副總統”職位。圈裡人都知道,那個位置本來是
匈奴的“生物戰”有沒有可能才是霍去病暴卒的原因? - 天天要聞

匈奴的“生物戰”有沒有可能才是霍去病暴卒的原因?

公元前二世紀中葉,在亞歐大陸上,漢匈兩大帝國的戰爭進入到白熱化階段。漢武帝元狩年間,一位年輕將領的迅速崛起和突然隕落,深刻影響着這場百年戰爭的走向。當我們把《史記》《漢書》和出土的漢簡相互印證,便能揭開霍去病暴卒背後的一些蛛絲馬跡。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中國、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新增遺產地 - 天天要聞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中國、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新增遺產地

近日,中國德清珍珠複合養殖系統、福鼎白茶文化系統和什川古梨園系統以及巴西馬黛茶傳統農林兼作體系、墨西哥重要糧食作物和生物多樣性祖傳保護體系、西班牙蘭薩羅特島獨特火山景觀農業體系正式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及環境辦公室主任卡維·扎赫迪指出:“目...
緬懷!袁隆平逝世四周年,家人在墓前種下22株向日葵 - 天天要聞

緬懷!袁隆平逝世四周年,家人在墓前種下22株向日葵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從此,春種秋收都和懷念有關。“袁院士生前是一個很陽光、很快樂的人,常常說,做人要向陽而生。”5月21日,湖南唐人萬壽園袁隆平院士墓前,其家人種下了22株向日葵以示懷念。袁隆平的侄兒袁景輝告訴記者,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四周...
“美女書記”林虹被逮捕! - 天天要聞

“美女書記”林虹被逮捕!

5月21日,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消息,浙江省台州市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林虹(副廳級)涉嫌受賄一案,由浙江省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浙江省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林虹作出逮捕決定。公開簡歷顯示,1967年6月出生的林虹是浙江溫嶺人,參加工作後長期在浙江台州任職。林虹2011年7月起任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