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為啥打下了江山卻守不住龍椅?源於陳圓圓紅顏禍水?

2025年05月20日06:32:04 歷史 1923

李自成為啥打下了江山卻守不住龍椅?源於陳圓圓紅顏禍水? - 天天要聞

欣賞本文之前,各位官人,對小女子有什麼意見或建議歡迎私信我喲。

李自成靠着均田不納糧的口號,迅速集結起龐大的起義軍,正是捕捉到這一靈敏的群眾所需,才成就了他闖王的名號,才得以讓他坐上了皇帝的寶座,李自成身披龍袍,端坐紫禁城,當他正幻想着成就萬世基業之時。誰曾想他二十年的起義生涯會在四十二天後急轉直下,四十幾天的皇帝自然是沒有過夠癮,這位“闖王”便倉皇逃離北京,最終在湖北九宮山落得身首異處。究竟是何原因讓其在群眾歡呼的領袖,從人生巔峰墜落的如此之快,是陳圓圓的紅顏禍水?還是李岩的冤死毀了江山?

李自成為啥打下了江山卻守不住龍椅?源於陳圓圓紅顏禍水? - 天天要聞

在明末亂世就算李自成沒有異軍突起,也會有張自成、王自成,只不過他過早的認到了“均田免糧”的口號必定能夠收割民心,因此他的成功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那麼快。然而隨着地位的日益高漲,軍隊的龐大,滯後的管理體系已經跟不上軍隊的增長速度,軍隊所到之處像蝗蟲過境,所到之處糧倉掏空、田地荒廢。

當李自成攻陷紫禁城後,便十分迫切的籌備登基大典,甚至霸佔崇禎妃嬪,急於貪圖享樂。加之他的這一套治理方法顯然是不適合此時的政治環境,他們想到的不是如何鞏固政權,反而是手下將領紛紛從各處搶奪財寶,​短短20天,大順軍從國庫撈出7000萬兩白銀。

李自成為啥打下了江山卻守不住龍椅?源於陳圓圓紅顏禍水? - 天天要聞

吳三桂投降清朝的導火索,竟是李自成部將劉宗敏強佔了陳圓圓。更諷刺的是,李自成得知後竟冷笑:“一個戲子而已,值得動兵?”結果吳三桂打開山海關,引清軍入關,他天真地以為吳三桂會因“衝冠一怒為紅顏”而投降,卻不知清軍早就在關外磨刀霍霍。

李自成在用人方面也是十分值得商榷,牛金星宋獻策完全是書生誤國,其中牛金星對於他的貢獻似乎是沒有那麼大,先是慫恿李自成過早稱帝,根基都沒打穩就妄圖做皇帝夢,後冤殺李岩直接導致了敗局,軍心自此渙散,有網友痛惜:“殺李岩等於自廢武功,牛金星這種‘辦公室政治高手’,放今天也是團隊的搗亂者!”

李自成為啥打下了江山卻守不住龍椅?源於陳圓圓紅顏禍水? - 天天要聞

用錯的的當然還有劉宗敏,先是沉迷劫掠享樂,而後霸佔陳圓圓,據傳劉宗敏搶了吳三桂愛妾陳圓圓那夜,把三進院的吳府翻得底朝天,連茅房裡的青石板都撬起來找暗格。你說你霸佔誰不好,非要是吳三桂的女人,野史稱闖王夫人高桂英發現劉宗敏霸佔陳圓圓後,帶着雙刀闖進晉王府問罪。劉宗敏還把吳三桂父親吳襄吊在城門上抽打,活生生的把吳三桂逼到清軍一方。

當然失敗的主要原因還是李自成自己,當他攻陷紫禁城後就以為高枕無憂了,其實此時的多爾袞早已虎視眈眈,看你內鬥差不多後,便準備在此時下手。山海關戰敗後,就已經無力回天。我們作為後來人去看李自成,看他打天下打仗像打麻將,胡了一把就以為贏到底,結果被突如其來的清軍直接掀了桌子!

李自成為啥打下了江山卻守不住龍椅?源於陳圓圓紅顏禍水? - 天天要聞

其實我們站在現在人的角度去回望過去,他們最大的敵人不是關外的八旗兵,而是自己人,是敗在自己人的手中——據清軍檔案記載,在清軍入關後,大軍順節節敗退,大批大順軍不戰而降,其中投降的闖軍中有六成是為了領賞,剩下四成是想撈個"投誠證明"好回家分地。由此可見他們並不是真心實意為了大順政權服務。

李自成能夠從底層一步步逆襲,靠着民心起家,其人生也是十分勵志。李自成的人生所反映出草根逆襲者的致命軟肋:​​戰略短視、權力膨脹、人性失控​​。他本可以成為第二個朱元璋第二,卻活成了黃巢的翻版——用鮮血推翻暴政,卻用暴政埋葬自己。

喜歡我,請“點贊”+“評論”哦,我們不見不散,歡迎來我主頁觀看更多精彩內容呀。

李自成為啥打下了江山卻守不住龍椅?源於陳圓圓紅顏禍水?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李自成為啥打下了江山卻守不住龍椅?源於陳圓圓紅顏禍水? - 天天要聞

李自成為啥打下了江山卻守不住龍椅?源於陳圓圓紅顏禍水?

欣賞本文之前,各位官人,對小女子有什麼意見或建議歡迎私信我喲。李自成靠着均田不納糧的口號,迅速集結起龐大的起義軍,正是捕捉到這一靈敏的群眾所需,才成就了他闖王的名號,才得以讓他坐上了皇帝的寶座,李自成身披龍袍,端坐紫禁城,當他正幻想着成就萬
如何觀看一幅明清女性畫像? - 天天要聞

如何觀看一幅明清女性畫像?

1972年,英國藝術史家約翰·伯格出版了著名的《觀看之道》,打破西方藝術鑒賞傳統,以更加平實有力的視角將藝術品拉下神壇,並毫不客氣地扯開遮羞布,挑明女性在藝術作品中處於被凝視地位的事實。而以此角度審視中國古代畫像中的女性形象,恐怕其中的多數也符合約翰·伯格的觀點。學者馮幼衡在研究中國古代藝術中的女性時,...
1961年,電影《春催桃李》中的上海南市街景 - 天天要聞

1961年,電影《春催桃李》中的上海南市街景

圖1:高家橫弄、高家弄口南望圖2:高家衖、高家橫衖、莊家街、中心衖、靜修路等(1949年《上海市行號路圖錄》下冊圖36截圖)幾年前,筆者寫過一篇《1959年,電影中的上海街景》。前些日子,在網上看了一組1961年故事片《春催桃李》截屏照片(茹志鵑、艾明之編劇,林楊導演、羅從周攝影、沙莉、孫景路等主演、上海海燕電影製片...
全體汕尾人應該站起來,反對和批判網上的古惠州古海豐福佬群體 - 天天要聞

全體汕尾人應該站起來,反對和批判網上的古惠州古海豐福佬群體

福佬這個詞不但是個貶義詞,而且背後代表了一種狹小的狹隘的海豐小縣地域認同,以及封閉和怪異的少數民族身份認同。合起來就叫做縣域少數民族福佬。汕尾疍民自稱福佬,福佬是汕尾疍民的自稱。另外,汕尾祖上是在碣石衛,級別不比惠州府低,歷史比惠州府城更輝
他是前清皇叔,毛澤東接見他時笑稱:你願意去當弼馬溫嗎? - 天天要聞

他是前清皇叔,毛澤東接見他時笑稱:你願意去當弼馬溫嗎?

1950年深秋,北京德勝門舊貨市場,一位穿着粗布長衫的老者正在整理舊書。忽然幾位解放軍戰士立正敬禮:“載濤先生,主席請您去中南海談養馬。”攤主手中的《相馬經》啪嗒落地——這位擺攤三年的前清貝勒爺不會想到,自己將在新中國馬政局寫下人生最輝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