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公主幼年坎坷,成年後驕橫胡為,最終落個身首異處,怪誰呢?

2020年07月07日15:40:13 歷史 1519

導讀:歷史上有這麼個人,從小日子過得那是相當的凄苦。可是,後來她不僅不珍惜,最後甚至發展到蛇蠍心腸,甚至殺害她的親生父親。這個人是誰呢?唐中宗的女兒,安樂公主。

唐朝公主幼年坎坷,成年後驕橫胡為,最終落個身首異處,怪誰呢? - 天天要聞

說起這個安樂公主呢,安在她身上的名號就多了。比如說史上出生時最苦的公主,史上最有野心的公主,史上最受寵的公主,史上最不孝的公主等等,她的父親就是在皇位上幾經曲折的李顯,李顯因為觸怒了武則天,結果被武則天廢黜。

而李顯被廢當年的冬天,被武則天攆到了房州。就在這北風吹,雪花飄的路上,在一輛破舊的馬車裡面,沒有接生婆,甚至連熱水都沒有的情況下,李顯的妻子韋氏痛苦的生下了一個奄奄一息的小女孩。

當時,窮途末路的夫妻發現他們根本連包裹孩子的衣服都沒有,於是李顯趕緊脫下自己的外袍,把凍的發青的孩子包裹起來。於是取名叫裹兒,這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安樂公主。

這李裹兒不僅出生的時候凄苦,一直到14歲,她甚至都沒吃過飽飯。說來也是一種諷刺,明明出身是皇室,天潢貴胄,可是這一家人經常是食不果腹,日子過得連普通百姓都不如。

眼看着妻子和女兒跟着自己吃了這麼多苦,而且還不離不棄的。李顯當時就立下重誓,自己一旦有一天還能夠登上皇位的話,一定要讓妻女享盡榮華富貴。

唐朝公主幼年坎坷,成年後驕橫胡為,最終落個身首異處,怪誰呢? - 天天要聞

但李顯的這個誓言,更多的是一種心理安慰。恐怕就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可能再登皇位了。可是,正所謂世事無常,誰能想到這一天還真就到來了。

晚年的武則天,一直在為立儲而煩惱。原本她屬意自己的兩個侄子,武承嗣或者武三思,結果很多大臣都不同意。最後狄仁傑站了出來,用死後無人祭祀的理由,最終勸動了武則天復立李顯為太子。

這會兒,由於長期生活在死亡的恐懼當中,李顯早就成為了驚弓之鳥。他生怕武則天會突然翻臉,殺了自己一家,所以表現得是戰戰兢兢。

可是,剛剛從山野之地回到大明宮的李裹兒就不一樣了,她沒有經歷過權勢鬥爭的殘酷。所以她第一次穿上華貴的服飾,一步步踏着大殿的石階,跟着父母遠遠地三拜九叩,山呼萬歲的時候,深深的被權勢的魔力所吸引。

小小年紀的她,簡直把遠處高高的龍椅上,掌握着生殺大權的奶奶武則天當成了偶像。可她自己也明白,排在她前頭的有武則天最寵愛的太平公主,武氏家族以及張易之兄弟,而且自己還要應付武則天隨時可能出現的翻臉無情。等輪到自己掌權,猴年馬月的事啊。

唐朝公主幼年坎坷,成年後驕橫胡為,最終落個身首異處,怪誰呢? - 天天要聞

可是,有時候事情就是這樣,看似山重水複疑無路,突然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神龍元年正月,武則天病重,張柬之、崔玄煒,中台右丞敬暉等大臣,發動政變,殺死張易之兄弟,接着逼武則天把位置讓了出來。就這麼著,李顯第二次登基,再一次當上了皇帝。

大唐王朝經歷了23年,終於重歸李氏,大臣們感慨之餘,更是寄希望於李顯能夠勵精圖治,剷除武則天餘黨,興盛大唐。結果,登基之後的李顯最先要做的是什麼呢?

他第一件事情就是報答跟自己共患難的妻子韋氏,以及女兒安樂公主。除了在物質上全力滿足之外,李顯甚至讓韋後坐在他身後的帷幔里共同聽政。儘管大臣們紛紛上書反對,但李顯仍然是充耳不聞,不予理睬。

再說安樂公主,她要幹嘛呢?干涉朝政。安樂公主經常拿一張空白的詔書,蒙住中宗的眼睛,然後嬌聲嬌氣的讓中宗在上頭蓋上玉璽。而中宗這邊的對女兒的要求是一概答應。

當時買賣官員荒唐到了什麼地步嗎?就算是屠夫、街上賣酒的小二、甚至是奴婢,只要行賄錢財三十萬兩,都能夠得到一個官位。就中宗登基的那年裡面,官位一下子增加了幾萬個。有時候官位不夠了,那就一個職位有幾十個人同時擔任。

唐朝公主幼年坎坷,成年後驕橫胡為,最終落個身首異處,怪誰呢? - 天天要聞

根據統計,但凡是宰相以下的官員,大部分都走了安樂公主的門路才得以上任。中宗恐怕自己都想不到,這份肆無忌憚的寵愛,換來的並不是安樂公主的收斂,而是勾出了她內心更大的慾望。她要當皇太女。

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安樂公主,仗着父皇對自己的寵愛,開始有事沒事就找太子的茬,各種的羞辱太子。沒想到還沒等她找到方法,除掉太子。太子這邊就不堪侮辱,起兵造反了。不僅造反,而且還失敗了。

這下可把安樂公主給樂壞了,雖然這次政變當中安樂公主也沒撈着什麼好處,自己的丈夫和公公都被殺了,勢力也損失慘重。可她一想到太子沒了,自己就有可能當上皇太女,高興的是一蹦三尺高。

不過讓她沒想到的是,李顯仍然含含糊糊的打發她。這一來二去的,安樂公主心裏面又起了變化,“看樣子只要父親還在位一天,那繼位的永遠只能是李氏的皇子們。自己想要當皇太女,除非母親當女皇。”

這麼一想,她馬上行動,蠱惑自己的母親韋後臨朝稱制。妻子和女兒在一起圖謀篡位。這個時候的中宗在幹什麼呢?在發愁,在為女兒的名聲發愁。

唐朝公主幼年坎坷,成年後驕橫胡為,最終落個身首異處,怪誰呢? - 天天要聞

原來,安樂公主是有想當皇太女的大計劃,可是這個一點沒耽誤她享受。這不,前腳她的丈夫被殺了,後腳她就和丈夫的堂弟武延秀搞到了一起。這可把中宗給愁壞了,女兒如此不知檢點,背後都有多少人戳脊梁骨啊。

如今之計,只有我這個做父皇的親自賜婚,再辦一場盛大的婚禮,才能堵住眾人的悠悠之口。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根據史料記載,安樂公主的這場婚禮場面,大到只有當年太平公主嫁給薛紹的時候可以比擬。

可憐的中宗是怎麼都想不到啊?自己如此溺愛的女兒,竟然整天心心念念的是要除掉自己。當時朝中百官早已經都是韋後和安樂公主一黨,母女倆篡權的陰謀簡直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可是,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人敢上書中宗言明此事。

直到徐州司馬參軍燕欽蓉站出來,上書揭發韋後和安樂公主的惡行。言之鑿鑿的證詞才讓中宗開始猶豫和疑惑,而坐在帘子後頭的韋後開始直哆嗦。可惜,中宗並沒有採取進一步行動。結果導致燕欽融被韋後殺害。

而目睹這一切的中宗,心裡真的開始有點不是滋味了。韋後和安樂公主也感覺到了這一點,本來心裡就有鬼的她們,開始惶惶不可終日。思來想去,她們決定先下手為強。

唐朝公主幼年坎坷,成年後驕橫胡為,最終落個身首異處,怪誰呢? - 天天要聞

景龍四年,韋後和安樂公主母女倆一起去看中宗,還帶着韋後親手做的餅。中宗看了很高興,想都沒想就吃了下去,就是這塊餅成為了中宗人生當中的最後一餐,母女倆在裡面下了毒。恐怕中宗到死都沒想明白,自己如此疼愛的妻女,為什麼會如此狠心的毒害自己?

中宗死了之後,韋後秘不發喪,母女兩個人加緊了篡黨奪權的步伐。她們先是派人領兵五萬進宮,並且在各個要害部門安插自己的親信。接着偽造遺詔,立中宗的第四個兒子李重茂為太子。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李重茂即位,朝政當然就是由韋後來把持。

這個計劃,這個手段簡直就是武則天的翻版。沒有意外的話,接下來就是找機會廢掉李重茂,自己登基稱帝。李重茂剛剛登基,就有不少韋後黨的大臣站出來了,勸說韋後應該效仿武則天登基稱帝。

可沒想到,這才體面了13天,中宗的侄子李隆基就和太平公主聯合發動了政變,韋後和安樂公主均死在亂刀之下,這一年,安樂公主才25歲。

唐朝公主幼年坎坷,成年後驕橫胡為,最終落個身首異處,怪誰呢? - 天天要聞

25歲,擱咱們現在,人生才剛剛開始,有無數的可能和美好幸福在等着她。顯然,童年吃的苦頭,並沒有教會她珍惜後頭的幸福歲月,反而是被慾望和權力蒙蔽了心智。而最終她也被自己的慾望所吞噬。

當然,我覺得作為父親的李顯也有責任。李顯東宮被廢,韋氏一直陪在身邊,吃盡了苦頭。所以,李顯在某種程度上有一種感恩的心情,再加上當時整個宮廷政治當中,女主的這種權威形成了一種慣性。

這就導致中宗在後來的政治起伏當中,性格變得有一點懦弱,比較放任他的皇后和公主,不作為,太溺愛了。這麼一來,終究是沒有好處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玄武門之變:性格決定命運 - 天天要聞

玄武門之變:性格決定命運

作者:靈犀一墨提到唐史,我們就不得不提下“玄武門之變”,因為此次之後唐代真正進入了它的典盛一期,一位傑出政治家由此登上了歷史的舞台,用自己的雄才大略,為盛唐的到來做好了最堅實的鋪墊。
羅白樺:蔣介石貴池閱兵見聞 - 天天要聞

羅白樺:蔣介石貴池閱兵見聞

引子#本文摘自《貴池文史資料》第三輯(1987年11月),羅白樺口述(原註:政協辦公室整理未經本人審閱),原標題《蔣介石貴池閱兵簡介》圖文無關,僅作示意正文1927年,蔣介石悍然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嗣後,又收買了汪精衛,致寧、漢政府
三問工行“金條摻假”事件/女子闖紅燈撞車受傷被交警定全責/蘇聯時代航天器墜落印度洋 - 天天要聞

三問工行“金條摻假”事件/女子闖紅燈撞車受傷被交警定全責/蘇聯時代航天器墜落印度洋

⊙胖東來怕影響居民出行承包周邊小區物業費?多方回應近日,一則關於胖東來超市為解決客流引發的交通擁堵問題,主動承擔周邊小區物業費的消息在網絡引發關注。5月11日下午,經大河報《看見》記者多方核實,該傳聞系不實信息。詳情(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殷海濤)▼⊙河南存在重旱,西南部等地特旱中央氣象台發布氣象乾旱黃...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 天天要聞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1948年2月的一個寒夜,福建寧德大窩村的山路上,一根木棍猛然砸向一名中年男子的後腦。他踉蹌倒地,三名黑影撲上,棍棒如雨點般落下。這名倒在血泊中的男子,既非國民黨高官,也非日軍將領,而是華東野戰軍第一師政委、閩東革命領袖阮英平。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 天天要聞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上世紀80年代初,習近平在河北正定縣工作時,就住在縣委大院的辦公室里。辦公室是老房子,有些潮濕,他常把褥子拿出來曬太陽。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 天天要聞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參加“母親節•母親河,接來老媽,順着黃河濱州“活動,頭一站是鄒平碼頭梯子壩。在那,我們發現:當地有個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此人,叫馬振西,是個治黃模範。1952年,他被毛主席接見,受邀登上天安門。他是鄒平市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