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遷為何要自毀長城殺了李牧?

2020年03月30日05:20:14 歷史 1034

李牧是戰國末期趙國軍事家,是當時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良將,也是東方六國中能與強秦抗衡的極少數軍事將領之一。

李牧一生可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駐守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期轉向抵禦秦國。在抗擊匈奴時,李牧採取“能而示不能”的戰略戰術,等待時機,將匈奴誘而殲之。時機一到,李牧帶領15萬趙軍殲滅了匈奴 10 余萬人馬,取得了對匈奴作戰的決定性勝利,此後十多年,匈奴再不敢南下,維護了趙國北部邊境的安定。

趙王遷為何要自毀長城殺了李牧? - 天天要聞

在後期抗擊秦軍的過程中,李牧同樣取得了輝煌的戰績。宜安一戰,他大破秦軍,為自己贏得了“武安君”的封號。公元前 229 年,秦國大將王翦進犯趙國,直逼都城邯鄲。趙國派李牧、司馬尚二位將領全力抵禦。秦國看到在戰場上無法取勝,便對趙國施行反間計,派人攜帶重金賄賂趙王寵臣郭開,誣告李牧、司馬尚謀反。趙王果然中計,將李牧斬殺。三個月後,王翦大破趙軍,攻下邯鄲,趙國滅亡。

趙國並不是第一次中秦國的反間計了。長平之戰前,趙國就中了秦國之計,臨陣換帥,將身 經百戰的老將廉頗換成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致使趙軍40萬被秦軍坑殺,趙國元氣大傷。

趙國從立國開始便政變不斷,使得趙王對非趙姓將領一直不信任。從趙襄子元年趙氏立國開始到趙王遷被虜為止,趙國共發生過九次大兵變,連趙國最傑出的君主趙武靈王也在沙丘之變中被困而死。

趙王遷為何要自毀長城殺了李牧? - 天天要聞

受地理環境影響,趙國雖然是中原國家,卻與多個北方游牧民族國家接壤,使得趙國的民族結構變得異常複雜。趙人民風剽悍,崇尚武力,重義輕法,“其民輕而難用,號令不治,賞 罰不信,地形不便 ,上非能盡其民力,固亡國之形也”。在這樣的 “人治 ”的國情下,趙國處置國家大事比較隨意,法制建設不完善,為李牧之死創造了條件 。

除了趙國君臣不信任、法制不健全等客觀因素之外, , 李牧自身的原因,也這出悲劇不可避免的關鍵因素。 李牧有大將之才,相應的權力也很大。趙國邊關的官吏任免、財政稅收大權都在李牧手中, 且李牧手握十餘萬重兵,又“厚遇戰士 ”,早已引起了奸臣的嫉妒和國君的猜疑。

趙王遷為何要自毀長城殺了李牧? - 天天要聞

李牧的性格特立獨行,《史記》上說:“趙王讓李牧,李牧如故。趙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將 。”李牧如果認為一件事是對的,連趙王的命令都不聽。趙孝成王要起用李牧時,“牧杜門不出,固稱疾。趙王乃復強起使將兵 。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 王許之”。從這件事上,可見李牧倔強的性格。當趙王下詔要召回在前線的李牧,用其他將領取而代之時,李牧不知大禍將至,拒絕交出兵權。這等於放棄了最後一次保命的機會。趙王作為一國之君,威嚴遭到蔑視,李牧的厄運也就為時不遠了。在趙王的不滿和猜疑這下,加上秦國離間計的挑撥,終於給李牧帶來了殺身之禍。

李牧悲劇的發生既有趙國多兵變、民風喜爭鬥等傳統因素導致的君臣不信任,以及法制的不健全和廟堂昏聵親奸佞這樣的客觀原因,也有其才高權大、性格倔強、過於堅持原則等自身原因 。李牧慘死的悲劇,就是這多重原因共同發揮的作用,這種功臣的結局在歷史上不斷的重演,也是有其必然性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兩岸關係一直是個敏感話題,尤其是“統一”這事兒一提起來,大家的耳朵都豎得老高。對此,台灣省84歲的前“監察院長”王建煊跳出來,拋出了一些關於統一後台灣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網上網下議論紛紛。歷史咋回事兒?台灣跟中國大陸的關係,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聞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開放後,商鞅、秦國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發明了“秦制”這個概念。在他們看來,中國落後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導致了落後,商鞅罪大惡極,竟然還寫了個《商君書》,提出“馭民術”,教君主們怎麼進行愚民,簡直十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 天天要聞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據法新社5月1日報道,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納巴羅·盧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歲。美國老年醫學研究組織和“追求長壽”組織稱,現在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115歲的英國薩里居民埃塞爾·卡特勒姆。“活到100歲,健康又長壽”,這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長壽不僅取決於基因,更與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大量研究已...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莘冢集村

宣統二年地圖莘冢集村位於曹縣城西北8.2公里處。聚落呈正方形,東西、南北長約500米。全村總面積約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3公頃,總人口6000餘人。屬青菏辦事處。莘冢集村有夏莘國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
66歲六小齡童再現孫悟空經典名場面,這通金箍棒耍得如何? - 天天要聞

66歲六小齡童再現孫悟空經典名場面,這通金箍棒耍得如何?

極目新聞記者 陳凌燕 通訊員 李詩苑5月3日,六小齡童攜新作《金猴宗師》做客湖北省外文書店藝文客廳,他在現場分享了自己的從藝心得,並表演孫悟空的經典橋段“金箍棒舞”,博得現場陣陣掌聲。66歲的美猴王,風采不輸當年!台下觀眾感嘆:“到底是老藝術家的功底深厚!”“所有看起來的毫不費力,背後都有常人難以想象的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