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死後一小兵砍下他一條腿,從此封侯拜相,子孫常出宰相皇帝

2025年06月17日22:52:06 歷史 1289

項羽死後,一小兵砍下他一條腿,從此封侯拜相,甚至後世子孫出了5個皇帝。這是怎麼回事呢?

楚漢爭霸中,項羽兵敗垓下。面對滾滾洪流的烏江,踏出這一步,他便可逃出生天。但那又如何呢?他自覺再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最終揮劍自刎。在這之前,為了除掉項羽,劉邦曾下了一道命令。誰能得到項羽的屍首,便可封侯,享萬戶、賞千金。這讓手下漢軍有了巨大動力。

項羽死後一小兵砍下他一條腿,從此封侯拜相,子孫常出宰相皇帝 - 天天要聞

素材圖片來源於網絡

項羽自殺後,漢軍一擁而上,爭搶他的身體。一番激烈的爭搶和撕扯中,數十人因此喪命,一代梟雄項羽也被分成了數塊。其中,都尉王翳搶得項羽的首級,呂馬童搶得屍身,餘下呂勝、楊武砍下項羽的四肢。其中還有一小兵楊喜,他冒死和這些將領們一起搶,獲得了項羽的一條腿。他死不鬆手,闖出了人群。

項羽死後一小兵砍下他一條腿,從此封侯拜相,子孫常出宰相皇帝 - 天天要聞

素材圖片來源於網絡

五個人同日封侯,楊喜被封為赤泉侯。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漢軍小卒,到封為王侯,食邑1900戶,位列開國功臣第103位。真可謂有史以來,以“抱大腿”成功上位的第一人。

項羽死後一小兵砍下他一條腿,從此封侯拜相,子孫常出宰相皇帝 - 天天要聞

素材圖片來源於網絡

楊喜實現了華麗轉身,從此之後,楊家如同開了掛一樣,開啟了顯赫之路。他的爵位子孫可以世襲,後代人才輩出。他的曾孫楊敞,依附權臣霍光,歷任西漢的丞相、御史大夫、大司農等高級官職。而且還是司馬遷的女婿。從楊敞開始,楊氏一族形成了綿延千年、影響深遠的家族——弘農楊氏。

項羽死後一小兵砍下他一條腿,從此封侯拜相,子孫常出宰相皇帝 - 天天要聞

素材圖片來源於網絡

漢朝到宋朝的千餘年時間裡,楊喜的後代中名人無數。東漢名相楊賜,三國文人楊修,西晉權相楊駿,隋朝權相楊素,大將楊玄感,唐朝權相楊國忠,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初唐四傑”之一的大詩人楊炯,宋朝時期岳飛手下大將楊再興等等,均屬弘農楊氏。除了這些,弘農楊氏甚至還出了5位皇帝。

項羽死後一小兵砍下他一條腿,從此封侯拜相,子孫常出宰相皇帝 - 天天要聞

素材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就是結束了五胡亂華局面,統一南北,建立隋朝的隋文帝楊堅,以及隋煬帝楊廣,恭帝楊侑、皇泰帝楊侗、天壽帝楊浩5位皇帝。雖說楊侑、楊侗、楊浩都只是傀儡皇帝,但畢竟也都做過皇帝。

誰能想到,當初楊喜一個抱大腿的舉動,造就了一個名門望族。家族不僅人才輩出,甚至還締造了隋朝,如此榮耀,當真令人難以想象。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從“紅色堡壘”到“幸福山鄉”——晉察冀根據地首府阜平振興觀察 - 天天要聞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從“紅色堡壘”到“幸福山鄉”——晉察冀根據地首府阜平振興觀察

地處太行山東麓的河北省阜平縣,是我黨我軍歷史上創建的第一塊敵後抗日根據地——晉察冀根據地的首府,是晉察冀邊區政治、軍事、文化中心。晉察冀邊區對堅持華北敵後抗戰和全國持久抗戰起了“堅強堡壘”的作用。阜平傳承發揚太行精神,汲取前行動力,為振興注入動能。如今,土坯房升級為生態民宿群,荒山變身現代化果園,紅...
抗戰勝利80周年主題展今起面向公眾開放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主題展今起面向公眾開放

今天(8日),“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正式面向公眾開放。珍貴展品首次展出增設多種形式展陳區域主題展覽全景式展現了中國人民14年艱苦抗戰的光輝歷程。有哪些展品首次展出?館內新增了哪些展覽區域?來跟隨記者一起探訪。總台...
古代的宮女出宮後,為何大多都不能生育? - 天天要聞

古代的宮女出宮後,為何大多都不能生育?

你知道嗎?古代宮女進宮時,大多是十三四歲的小姑娘,可等她們走出宮門,十個里有九個都生不了孩子。這宮牆裡到底藏着什麼,毀了她們當媽的可能?先說說宮女想出宮,有多難。明朝以前,全看運氣。
總督加兵部尚書銜的目的是什麼?加了銜以後又有哪些好處? - 天天要聞

總督加兵部尚書銜的目的是什麼?加了銜以後又有哪些好處?

清代的官制中,加銜是一種十分普遍的做法,而且有很多都屬於例行性加銜,比如內閣學士例加禮部侍郎,總督例加兵部尚書、巡撫例加兵部侍郎,等等。那麼,加銜的目地是什麼?官員有了加銜會帶來哪些好處。御史就以認知度最高的總督為例,具體來講一講有關方面的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馬屁 - 天天要聞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馬屁

俗話說得好:千穿萬穿,馬屁不穿。你要求人辦事、想要達到某種目的時,拍馬屁往往特別管用。 江湖上有一個人,那就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他特別喜歡別人拍馬屁,因為他屬於威權型人格,特別享受那種君臨天....
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展出趙一曼遺書:親愛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記母親是為國而犧牲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展出趙一曼遺書:親愛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記母親是為國而犧牲

極目新聞記者 李迎 曹雪嬌7月7日,《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開幕式,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辦。8日,該展覽面向公眾對外開放,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恢復開放。趙一曼犧牲前給兒子的遺書(圖源:記者拍攝)據了解,本次展覽面積1.22萬平方米,將展出照...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 天天要聞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圍繞明確奮鬥目標形成的團結才是最牢固的團結,依靠緊密團結進行的奮鬥才是最有力的奮鬥”。10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確立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提出了“兩個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