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宣布“台獨”可判死刑,賴清德呼籲對話,並搬出台胞當擋箭牌

2025年05月16日01:42:05 歷史 1502

今年年初大陸出台了一項針對“台獨”分裂行為的嚴厲法律,在這份文件把“台獨”行為定性為“分裂國家罪”和“煽動分裂國家罪”

像民進黨、時代力量這些長期搞分裂的政黨,還有賴清德這種自稱“務實台獨工作者”的頭目,直接被列入重點打擊名單。

簡單說,誰再敢公開喊“台灣獨立”,就是踩大陸劃的法律紅線。

大陸宣布“台獨”可判死刑,賴清德呼籲對話,並搬出台胞當擋箭牌 - 天天要聞

如果“台獨”頭目長期策劃分裂、勾結外國勢力,情節特別嚴重的,最高可以判死刑

就算人逃到海外,大陸法院也能“隔空審判”,直接缺席定罪,甚至追責到死。

賴清德如果逃到日本搞“台獨”,照樣可能被大陸判刑

別以為只有帶頭的人才叫“台獨”,那些參加“台獨”組織、幫忙發傳單、組織遊行的小嘍啰,如果被抓至少也得判3到10年。

大陸宣布“台獨”可判死刑,賴清德呼籲對話,並搬出台胞當擋箭牌 - 天天要聞

在台灣街頭喊“台獨”口號、在網上煽動分裂的,都可能被抓典型。

法律還規定,就算沒直接搞“台獨”,但給分裂組織捐錢、提供場地,比如租房子給“台獨”團體開會,也算犯罪,輕則坐牢,重則沒收財產。

大陸這次法律相當於給“台獨”分子頭上懸了把刀,尤其是賴清德剛上台就狂打“抗中牌”,還偷偷搞“文化台獨”,大陸直接放話:

“誰敢分裂國家,我們就敢用最狠的法律辦誰!”

大陸宣布“台獨”可判死刑,賴清德呼籲對話,並搬出台胞當擋箭牌 - 天天要聞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台灣確實是中國的一部分,但目前的情況是台灣也確實沒有回歸,我們現在制定相關的法律有意義么?

台灣還沒回來,但我們現在出台法律對付“台獨”,等於先給“台獨”分子脖子上套根繩,讓他們別瞎蹦躂。

這是給敵人提個醒,也是給普通的台灣民眾吃一顆定心丸。

我們明確了我們只針對台獨分子,也明確了台獨分子的定義,那麼和台獨沒有瓜葛的普通民眾就不用擔心自己受到牽連了。

大陸宣布“台獨”可判死刑,賴清德呼籲對話,並搬出台胞當擋箭牌 - 天天要聞

賴清德作為最大的台獨分子,當然最緊張了。

賴清德說願意和大陸“互利、有尊嚴”地談,不提“台獨”字眼,好像很誠懇。

但實際上所謂“尊嚴”是要大陸承認台灣是“對等政治實體”,本質還是“兩國論”,“無條件”其實是要求大陸放棄“一個中國”原則。

賴清德也知道這個新法規的用意,就是要區分台獨分子和普通的台灣民眾,所以賴清德就想把水攪渾。

大陸宣布“台獨”可判死刑,賴清德呼籲對話,並搬出台胞當擋箭牌 - 天天要聞

他故意把大陸打擊“台獨”說成是“威脅台灣民眾”,把台胞當擋箭牌,炒作“大陸要抓普通台灣人”,製造恐慌。

賴清德當局還把說“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大陸配偶驅逐出境,甚至威脅要取消反對“台獨”的台灣藝人戶籍,製造“綠色恐怖”。

把軍隊演習搬進學校,故意讓家長恐慌,營造“大陸要打過來”的假象,試圖讓老百姓覺得“只有跟着民進黨才能保命”。

這種操作既想嚇唬台灣同胞站隊,又想在國際上賣慘裝受害者,但實際是把普通人的安危當政治籌碼。

大陸宣布“台獨”可判死刑,賴清德呼籲對話,並搬出台胞當擋箭牌 - 天天要聞

台獨最大的底氣其實就是來自美國和日本的支持。

二戰結束後,日本軍國主義不甘心退出台灣,勾結台籍漢奸搞“台灣獨立自治運動”。

1945年日本駐台總督安藤利吉就策划了最早的“台獨”組織。

後來日本右翼長期暗中支持“台獨”,比如李登輝這類“皇民化台獨”分子,就是日本殖民統治的遺毒。

大陸宣布“台獨”可判死刑,賴清德呼籲對話,並搬出台胞當擋箭牌 - 天天要聞

美國從1950年朝鮮戰爭開始就搞“台灣地位未定論”,通過《與台灣關係法》維持對台軍售和政治勾連。

特朗普和拜登政府更是把台灣當棋子,拉盟友搞“新台獨”,甚至放話“協防台灣”。

台獨分子覺得有美國“爸爸”撐腰,就賭大陸不敢動手。

無利不起早,有人支持是一回事,有利可圖又是另外一回事。

大陸宣布“台獨”可判死刑,賴清德呼籲對話,並搬出台胞當擋箭牌 - 天天要聞

“台獨”在島內能蹦躂,主要是民進黨等勢力把分裂當生意做。國民黨過去在台灣搞高壓統治,激化本省人和外省人的矛盾。

民進黨趁機把“反國民黨”偷換成“反中國”,把台灣人追求民主的願望扭曲成“台獨”訴求。

經過長期的“去中國化”洗腦,“台獨分子”讓年輕人覺得“台灣本來就是獨立國家”。

再加上民進黨炒作“抗中保台”,把大陸打擊“台獨”說成“威脅台灣安全”,忽悠老百姓跟着站隊。

大陸宣布“台獨”可判死刑,賴清德呼籲對話,並搬出台胞當擋箭牌 - 天天要聞

民進黨就是靠打“台獨牌”上台的,他們發現只要喊“反中”,就能轉移施政無能的焦點,穩坐權力位置。

除了日美的撐腰外,“台獨分子”也自認為足夠了解中國。

覺得大陸重視經濟發展,不敢輕易動武破壞台海穩定。尤其看到美國軍艦時不時穿航台灣海峽,就以為“解放軍怕美軍”。

“台獨”還吹噓台灣海峽是“天塹”,還有所謂“雄風導彈”“潛艇自造”,幻想能扛住大陸第一波攻擊,拖到美日來救援。

大陸宣布“台獨”可判死刑,賴清德呼籲對話,並搬出台胞當擋箭牌 - 天天要聞

“台獨分子”也知道大陸堅持“和平統一”,就把台灣老百姓當人質,叫囂“打台灣就是打同胞”,想用“血濃於水”捆住大陸手腳。

而台灣人民之所以會被“台獨”洗腦,還是因為歷史的原因。

台灣歷史上被殖民的經歷,反而成了“台獨”的溫床,日本殖民時期培養了一批“皇民”

比如李登輝這種以日本名“岩里政男”為榮的人,至今仍鼓吹“台日親善”,甚至想讓台灣“菲律賓化”徹底當美國的附庸。

大陸宣布“台獨”可判死刑,賴清德呼籲對話,並搬出台胞當擋箭牌 - 天天要聞

國民黨當年也確實不當人,製造了“二二八事件”等鎮壓,讓部分台灣人把對國民黨的仇恨轉移到整個中國認同上。

“台獨”分子藉此煽動“中國等於外來政權”的錯覺。

最後台灣的經濟曾經確實也優於大陸。

台灣曾經是“亞洲四小龍”,部分人看不起大陸發展,覺得“窮親戚沒資格管我”,但這種優越感隨着大陸崛起也已經越來越虛。

大陸宣布“台獨”可判死刑,賴清德呼籲對話,並搬出台胞當擋箭牌 - 天天要聞

這次針對“台獨”的立法,可以說是讓台灣回歸的事業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賴清德嘴上喊對話、手上搞分裂,本質是想一邊吃大陸經濟紅利,一邊偷偷推進“台獨”。

但台胞也不傻,越來越多台灣人看清民進黨才是台海危機的禍根。

參考資料:

1、人民日報《國台辦:《反分裂國家法》為“台獨”分裂勢力劃定了不可逾越的紅線》

大陸宣布“台獨”可判死刑,賴清德呼籲對話,並搬出台胞當擋箭牌 - 天天要聞

2、日據時期日本對台灣的殖民統治——《學術論壇》 2004年第2期146-150,共5頁

大陸宣布“台獨”可判死刑,賴清德呼籲對話,並搬出台胞當擋箭牌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謊稱失蹤的兵、假意談判的日軍:七七那天,誰在演?誰在拼? - 天天要聞

謊稱失蹤的兵、假意談判的日軍:七七那天,誰在演?誰在拼?

1937年春天,日本作家野上彌生子在報紙上寫下對和平的祈求。她希望這一年沒有戰爭,哪怕洪水地震都行。但她的同胞們卻越來越渴望打仗。到了夏天,日軍開始在北平周邊頻繁鬧事,為全面戰爭做準備。七月七日晚上,北平西南的盧溝橋突然響起槍炮聲。日本軍隊
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藝術呈現中國報人形象 - 天天要聞

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藝術呈現中國報人形象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7月7日電 (記者 應妮)時值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和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7日在京聯合宣布,雙方聯袂打造的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於今年底搬上舞台,並在北京和香港
荊漢運河一旦開通,對傳統的長江航運將會有多大的影響呢? - 天天要聞

荊漢運河一旦開通,對傳統的長江航運將會有多大的影響呢?

荊漢運河早在2015年就被湖北省的專家團隊提出來建設的水利工程,湖北省的專家團隊為何要提出建設荊漢運河工程呢?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徹底解決長江中游地區的河道彎道太多的航運瓶頸問題,以提升我國第一大江河長江的運輸效率並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七七”事變88周年祭 - 天天要聞

“七七”事變88周年祭

#端午納福#1937年7月7日,那個被血與火浸透的夜晚,如一道永遠無法癒合的傷口,深深刻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卷之上。88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再次回望,盧溝橋的每一塊石板、每一尊石獅,都在靜靜訴說著那段不能忘卻的記憶,“七七”事變,不僅是全面抗戰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

新華社香港7月7日電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新華社記者黎雲1942年的一個夜晚,一條小船從維多利亞灣悄然駛出。船上乘坐的,有國民黨左派領袖何香凝、著名詩人柳亞子。
跨越時空的歷史迴響:長沙醫學院學子走進何叔衡故居 - 天天要聞

跨越時空的歷史迴響:長沙醫學院學子走進何叔衡故居

團隊參觀何叔衡故居。紅網時刻新聞7月7日訊(記者 任曄 實習生 周子怡 通訊員 殷雨涵 忻晨)7月5日,長沙醫學院基礎醫學院“同心振鄉,同心燃夢”團隊來到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故居參觀學習。團隊參觀何叔衡故居。走進何叔衡故居,團隊成員們彷彿穿
(抗戰勝利80周年)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中新社北京7月7日電 題: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作者 杜燕 周錦麒 烈日下,盧溝橋上,已不見那位戴着草帽、向世界各地遊客講述抗戰歷史的老人。映入眼帘的,是身着藍色志願者馬甲的“90後”——鄭然。 接過93歲爺爺鄭福來的“歷史接力棒”,鄭然站在橋頭,向過往遊客講述銘刻於古橋的抗戰歷史與不屈精神...
新聞8點見丨一位敵後劇團老兵的抗戰記憶 - 天天要聞

新聞8點見丨一位敵後劇團老兵的抗戰記憶

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如果人生是一幕戲劇,主人公黃石文的故事仍在上演。98歲,頭髮花白,走路要拄拐杖,但他始終把上身挺得直直的。近兩個月,每天晚上7點到9點,趁着這段最安靜,也是頭腦最清醒的時候,黃石文坐在養老院5樓的房間里,一字一字講出過往人生,面前的電腦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