銹茶缸竟是國家一級文物,從喝水到防毒,它見證了抗日戰士的戰場智慧

2025年05月12日09:20:26 歷史 4334

在山東博物館,有一隻小小的茶缸,外綠內白,缸口邊緣已鏽蝕變形,缸身銹跡斑斑。1960年,它被移交到館裡。1978年,博物館文物鑒定小組把它定為國家一級文物。20年後,國家文物局一級藏品專家鑒定組再次把它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平日,這隻茶缸放在恆溫恆濕的一級文物專櫃里,雖然樣子看起來普通,但它卻是抗戰時期著名的“岱崮保衛戰”的見證者。這隻茶缸像槍炮一樣,承載着堅守紅色熱土的不屈精神。

銹茶缸竟是國家一級文物,從喝水到防毒,它見證了抗日戰士的戰場智慧 - 天天要聞

“英雄岱崮連”戰士喝水用的茶缸

“只要有人,請來送死”

這隻茶缸的主人是八路軍魯中軍區第十一團八連的一位戰士。

1943年11月,日軍從臨沂、臨朐、萊蕪、蒙陰、沂水等地糾集了一萬多名日偽軍,對魯中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企圖消滅八路軍主力部隊。地勢險要的南北岱崮,正處於魯中山區與沂蒙腹地的咽喉位置。為粉碎敵人的“掃蕩”,掩護八路軍主力部隊轉移到外線作戰,魯中軍區決定留下十一團八連堅守南北岱崮,以牽制敵人主力。

這隻茶缸便隨着主人急行軍到達岱崮。岱崮在今臨沂市蒙陰縣北部的群崮之中,分南、北兩崮,兩者相距約1.5公里,中間間隔一道山樑,南岱崮海拔709米,北岱崮海拔679米。兩崮皆四周陡峭,兀然自立,頂部平坦,易守難攻。

11月13日,天剛亮,岱崮周圍就出現了日軍軍旗。日寇、漢奸的大隊人馬,分多路湧向南北岱崮,著名的南北岱崮保衛戰就此打響。

八連五班的戰士先在離岱崮不遠的蘆崮伏擊了進犯之敵,然後按作戰計劃撤到南岱崮。這時,大批日偽軍如同一群餓狼向南北岱崮撲來。

南北岱崮四周是刀削一樣陡直的懸崖,懸崖上面便是崮頂,下面是光禿禿的斜坡,易守難攻。南崮南門,有一條順着石壁縫鑿出來的能上下人的石階小道,是唯一可以攀登崮頂的路徑。

由於南北岱崮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早在戰前,岱崮的黨政幹部就帶領民兵、群眾與八連指戰員一起挖戰壕、修地堡、築工事,儲備糧食、水、彈藥等戰備物資,為守崮戰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戰鬥打響的第一天,敵人攻擊的重點選在北崮。從地形上看,北崮低於南崮,容易攻擊。當日軍離北崮頂還有100多米時,我軍一聲令下:“打!”頓時,崮上槍聲大作,子彈像雨點般傾瀉。與此同時,南崮也傳來激烈的槍聲。日軍還沒來得及還擊,就退下山去。日軍的一個機槍組,企圖到南崮西北方向的一個小山上實施火力掩護,剛爬到山頂,就踩上了八連預先埋設的地雷。

戰士們在陣地上開了第一次戰鬥部署會,一致的決心是——只要有人,請來送死!

戰鬥連續進行了兩天,敵人始終被阻擋在山下,不能向岱崮靠近一步。敵人發現北崮防守嚴密,就改變戰術,對北崮圍而不打,把主要力量轉向南崮,進行重點攻擊。日軍先是飛機濫炸,後是排炮亂轟,接着是步兵進攻。但在我軍英勇頑強的戰士面前,他們能得到的是死傷、潰敗和槍彈的消耗。

我方戰士,白天在戰鬥的空隙不斷修補着蓋溝、掩體,夜間下山掩護着挑水——這幾日他們盡量不用崮上保存的水。作戰停止時,戰士們就高興地回憶一下飛機低飛時的形狀,爭執着機身的號碼和顏色。當轟炸機和大炮在崮上崮下轟擊時,他們甚至打趣說:“炸一炸,土鬆了明年好開荒!”他們的大衣和棉褲還沒有做好,深夜的山風刺骨!他們為了長期打算,每人每天只喝兩茶缸水,以致消化不良,但必勝的信念鼓舞着他們,不論自身感到或遭到任何艱苦和危難,只有忍耐沒有叫苦。

銹茶缸竟是國家一級文物,從喝水到防毒,它見證了抗日戰士的戰場智慧 - 天天要聞

“英雄岱崮連”部分戰士合影

“有種的就步兵衝鋒”

11月17日,敵人再也不敢輕視對手了。黎明,敵人佔領了岱崮周圍的大小村莊。成千的鬼子,五六百偽軍,夾雜着騎兵、炮隊,團團包圍了南北兩崮。在山坳里,他們整齊地布置了陣地,安設了炮位,地面鋪上聯絡空軍的大旗。在空軍配合下開始對兩崮整日火力轟擊。崮上的工事,部分已被摧毀,傷亡也逐漸增加。

即便如此,我軍戰士絲毫不氣餒。在炮火中,一面修復工事,一面沉着射擊崖下的敵人。在敵人最後一次衝鋒中,除了被打倒的,有三十幾個敵兵躲進崖縫裡,在強烈的炮火掩護下,也不敢退回,直等黃昏到來,才藉著昏暗,連滾帶爬地逃下山去。

從這一天起,敵人開始了對南北岱崮的晝夜圍困。他們白天全靠飛機的輪番轟炸和大炮的攻擊。晚上,只有蹲在崮下迎着寒風嘆息。我軍只需一個班的兵力,就能下崮,在距敵人陣地五六十米的地方掩護挑水。

狂轟濫炸、投擲毒氣彈都沒有奏效,日軍便採取了更卑鄙的手段。他們除了自己勸降,還端着明晃晃的刺刀,逼迫老人、婦女、孩子上山勸降。日軍讓鄉親們走在前頭,上到半山腰,日軍便縮在山石後面。戰士們忍無可忍,在山頂高喊:“要打就打個痛快!光憑飛機大炮解決不了戰鬥,有種的就步兵衝鋒!”敵人沉默了,隨後炮彈又惱羞成怒般在崮上爆裂……

其間,我軍外圍部隊,被守崮英雄的勇壯行為激勵,一直沒有斷過對崮上的援助和配合。他們三次襲擊了范干峪、郭家莊,兩次打擊大張庄一帶的偽四師。在窩溝,區中隊的民兵配合主力部隊對敵人圍攻岱崮的運輸隊,打了一次伏擊。魯中十一團和當地民兵則連續襲擊岱崮周圍的翻金峪、郭家莊之敵,並於夜間向崮上送糧、送水、送彈藥,傳遞情報。大崮區逃出的鄉親,以及附近地區的群眾,天天登高遠眺,祝福着守崮英雄們。有幾個老大娘甚至每晚對崮焚香……

“鬼子不簽到怎麼行”

終於,更緊迫的戰鬥來了。

敵人的進攻屢屢受挫,從11月23日開始,晝夜實施轟炸攻擊。有着一丈三四寬的工事外壁,被炸成兩人多深的大坑。交通壕被炸平了;掩體被炸爛了,蓄水洞里的水缸被震裂了,個別防空洞的門口塌陷了。戰士們在充滿硝煙塵土的防空洞里被震得拋離地面,帽子掉到地上,個別身體虛弱的被震得口鼻流血。然而,他們的意志堅如鋼鐵。

此時,南崮的南門成為敵人轟炸和攻擊的主要目標。能否守住南門,是這次戰鬥勝敗的關鍵。守衛南門的六班,是全連有名的青年班。班裡有三個共產黨員,戰士們差不多都是二十歲左右的小夥子。

戰鬥緊張時,從十一團政治部抽調運輸物資的劉興力注意到同志們在聚精會神地射擊,當敵人的攻擊被打下去後,才看到有個戰士在防空洞的石壁上畫著什麼。走近看,見上面已畫滿了橫七豎八的杠杠,中間還夾着幾個圓圈。那個戰士說:“這是班長讓我們做的殺傷敵人記錄,一條杠是打死一個鬼子兵,一個圓圈是打死一個鬼子官。”劉興力說:“這不成了鬼子的簽到簿了嗎?”作記錄的戰士笑着說:“是啊!有我們八路軍在這裡,鬼子不簽到怎麼行呢?”

幾乎每天都是這樣——白天是敵人向我方輪番攻擊;夜間是我方的小部隊向敵人出擊。這樣的激戰持續了幾天,鬼子始終被阻在懸崖底下。

南崮南門那座石砌的小望樓早已被炸成粉末,下面的石路也被打爛了,山崖上顯出無數個彈窩。這天,劉興力跟馮連長來到“南門”,正值那個戰士放哨,他頭上裹着繃帶,上面浸透了血跡。他看劉興力和連長走來,烏亮的眼睛露出笑意,指指“南門”旁邊的地洞,讓他們趕快進去。地洞很窄,是小望樓被炸碎後,班長張善才從石壁上挖出來的,從這裡控制登崮的梯道。張善才和幾個戰士數着牆上的“簽到簿”要彙報。劉興力上前一看,牆上杠杠加圈圈,圈圈加杠杠,一片連着一片,一看就知道幾天來六班又取得了巨大的戰果。

各種招數相繼失敗後,日軍惱羞成怒,便把進攻部隊全部換成32師團的精銳,在飛機的配合下,進行狂轟濫炸。整個南岱崮頂被翻了幾遍,防禦工事全部被摧毀,到處是焦土碎石,隨手抓把泥土,都能撿出幾塊彈片。

隨着時間推移,八連的處境越來越困難,與外圍的聯繫完全中斷,即便兩崮之間也不能通信。南岱崮南門原本是3丈多高的懸崖,被炸成約60度的斜坡,缺口正隨着炮火的轟擊不斷擴大,但有二排副和六班裡僅剩的三個戰士把守着,敵人一直沒能衝上來。

從24日起,洞里的水缸破碎殆盡。鍋做完了飯要立刻埋進土裡,不然也會被炸彈震碎。工事的缺口在逐漸擴大,傷員較之前增加了。之前每人每天可以休息七八個小時,現在連吃飯也換不了班。之前每人每天可以喝兩茶缸水,後來減為一茶缸,即便如此也難以支撐幾天了。被震碎的水缸里,僅存的一點水都成了泥漿,戰士們只好把泥水含在嘴裡解渴。

除了共產黨的軍隊

再也找不出這樣的連隊

在如此惡劣的情勢下,敵人更殘酷的手段出現了。他們不斷從飛機上丟下大批毒煙罐、瓦斯彈。黃煙撲進洞口,每個人嗓子里像塞上了棉球:只能出氣,不能吸氣。戰士們被嗆得流着眼淚,打着噴嚏,吐着黃水,甚至暈眩過去。幸虧之前,還預備了些蒜瓣、肥皂,戰士們每人把手巾浸濕,塗上肥皂,裝到茶缸子里,一發現毒氣,立刻用手巾把口鼻掩起。毒氣過了,因擔心天冷結冰,要把茶缸子揣進褲腰裡。

不管情勢如何,這一切的一切,只能增加戰士們對敵人更深的仇恨以及犧牲的決心。此時,連黨支部發出號召:每一個黨員不僅要在任何情勢下掌握自己,而且要分工掌握一定的群眾。於是,在晝夜炮火、饑寒交迫中,戰士們板着鐵青的面孔,在廢墟里與敵人堅持每一分鐘的鬥爭。

敵人的進攻還在加強,步兵在距崮崖六七十米處挖了工事,崮頂差不多被炸得翻了過來,每一寸土地都變了樣。南北岱崮像火海中的孤舟,在驚濤駭浪里顛簸……

情況萬分緊迫,27日夜,守崮的部隊召開了緊急會議,分析了當前的局勢,最後通過的決議是:堅決突圍,保存實力。理由:第一,堅持守衛半月,完成預定任務;第二,外援及水源斷絕,彈藥、人員逐漸耗損,無堅守條件;第三,面對完全近代化而且具有強大後備的敵軍,在敵後戰爭形勢下,不宜絕對死守某一陣地。堅持一個相當時間,就是勝利。

於是,我方分別在每個陣地里進行動員。當天夜裡,我軍將士悄悄從敵人包圍的縫隙突圍,在預定地點與迎接部隊完成會合。

突圍之前,戰士們進行了“清掃”行動:全部存糧揚下崮崖,僅有的水缸連同鍋、碗、水罐全部搗碎。只有這隻茶缸因體積小、貢獻大被戰士掛在腰間帶出陣地。

此役,八連以傷7人、犧牲2人的代價,取得了殲敵300多人的重大勝利,拖住了敵人將近2000重兵的進攻,消耗了敵人大量彈藥,有力配合了外線部隊作戰,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為此,八路軍山東軍區通報嘉獎,授予八連“英雄岱崮連”的光榮稱號。

對於這次戰鬥,“像一切革命記載里寫着的一樣,除了共產黨的軍隊,歷史上再也找不出這樣的戰鬥,再也找不出這樣的軍隊。”1943年12月23日,大眾日報刊發記者於冠西的《光輝的南北岱崮保衛戰》一文如是評價。

這隻浴血的茶缸,恰是這段壯烈戰事的最佳註腳。

來源:大眾新聞·大眾日報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象棋高手歷史排名金字塔 - 天天要聞

中國象棋高手歷史排名金字塔

中國象棋,這項傳承了幾千年的智力運動,不光是棋盤上的博弈,更是中國文化里的一塊瑰寶。為了梳理這些高手的地位,棋迷們根據他們的歷史表現、成就和對象棋發展的貢獻,搞出了一個“中國象棋高手歷史排名金字塔”。
中東之亂逃不過中國如來之手 - 天天要聞

中東之亂逃不過中國如來之手

中東這地方,自古以來就是個是非之地。戰亂、衝突、資源爭奪,攪得天翻地覆。不過近年有個說法挺有意思,叫“中東之亂逃不過中國如來之手”。這話聽着有點誇張,但細琢磨還真有點道理。中國這幾年國力蹭蹭往上漲,在中東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不管是經濟、外交
辛選從杭州搬回廣州,購置總部大樓?主播蛋蛋確認:回來了 - 天天要聞

辛選從杭州搬回廣州,購置總部大樓?主播蛋蛋確認:回來了

“目前,給辛選集團的主播寄樣品都是要求寄往廣州。”近日,有商家在社交媒體爆料稱,辛選集團已經搬回廣州。與此同時,有業內人士向南都記者爆料稱,“(辛選的)大部隊已經回廣州了”,並在廣州購置兩棟物業作為總部辦公大樓。此外,辛選集團旗下大主播蛋蛋近日也在直播間透露,她已經搬回廣州,還表示公司的核心團隊已經...
從血緣到能力:戰國選官制度轉型 - 天天要聞

從血緣到能力:戰國選官制度轉型

戰國時期,隨着宗法分封制的崩解與封建生產關係的確立,人才選拔機制經歷了從 "世卿世祿" 到 "選賢任能" 的劇烈變革。睡虎地秦簡、龍崗秦簡、青川木牘等出土文獻與《史記》《戰國策》等傳世典籍相互印證,勾勒出五種主要選官途徑的運作實態。
5月12日中美聯合聲明,不要太樂觀 - 天天要聞

5月12日中美聯合聲明,不要太樂觀

以為會談不攏。不好不壞的一個結果,非要說輸贏的話,應該算老美稍勝一籌,並掌握主動權吧。網上很嗨,還是萬事都是中國勝的感覺,精神勝利法,但是無用之用方為大用,也好的。首先最新的關稅依然是老美比我們高20%,不管是什麼理由吧,芬太尼也好,撒尿和
美國“七傷拳”,“一練七傷” - 天天要聞

美國“七傷拳”,“一練七傷”

環時財經-HUANSHICAIJING-編者的話: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裡面提到一種武功,名為“七傷拳”,其最為人知的特點就是“一練七傷”,“先傷己,後傷人”。這像極了當下美國政府發動的關稅戰。
今天是個大日子,而多數人將註定錯失眼前大機遇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個大日子,而多數人將註定錯失眼前大機遇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2025年5月12日下午三點,世界最強大的兩個國家簽署的這份聯合聲明,在以後的歷史中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也很可能是新舊兩個大國興衰的標誌性事件。深度贊同巴老的這段描述:我的成功有賴於我生在了1930年代世界最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