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秘赴蘇聯談判尋求抗日,最後卻致使外蒙獨立,期間發生了啥

2025年05月03日12:42:09 歷史 1275

到了1945年,當時的中日雙方可謂都已經到了精疲力竭的地步,當時的日本雖然佔據着廣大的地區,但是後續的補給顯然已經難以為繼,而當時的共產黨國民黨的兩大戰場也在拚命抵抗,但是最後的結局卻是大家都無法清晰看到的。

所以,對於當時的國民政府而言,也需要儘可能地獲得更多的援助和支持,只有這樣才能夠繼續抗戰下去。

蔣經國秘赴蘇聯談判尋求抗日,最後卻致使外蒙獨立,期間發生了啥 - 天天要聞

當時的蘇聯其實也有援助的傾向,不過蘇聯也就援助這個事情,提出了自己的條件,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實現蒙古獨立,也就是說要在中蘇兩國之間建立起一個緩衝地帶。

當時,這個消息傳到國內,群情激憤,大家都認為不能答應,這是賣國條款。

然而,最終的結局還是以同意《雅爾塔條約》為條件,外蒙獨立,蘇聯援助中國而結束。

所以,直到現在很多人把這筆帳算在了蔣經國的頭上,認為當年他代表蔣介石和蘇聯人進行談判,沒有守護好底線,所以才把外蒙古給丟了。

那麼,當時的實際情況到底是什麼樣的?所有事情都要算在蔣經國的頭上嗎?

在蔣經國出發蘇聯之前,美、蘇、英三巨頭就已經就未來的戰後世界簽訂了協議,也就是《雅爾塔協議》,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蘇聯在解決德國進攻以後,幫助中國,並且出兵東北,但是前提條件就是要允許外蒙獨立。

蔣經國秘赴蘇聯談判尋求抗日,最後卻致使外蒙獨立,期間發生了啥 - 天天要聞

那麼,蘇聯為什麼要堅持讓外蒙古獨立呢?蘇聯有什麼戰略設想呢?

首先,蘇聯認為外蒙古是蘇聯的戰略屏障,可以防止中國或美國對蘇聯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威脅。

外蒙古獨立可以形成一個巨大的緩衝地帶,保護蘇聯的國家安全和發展。

蘇聯在二戰期間遭受了巨大的損失,需要重建國力和防禦能力,因此不願意放棄對外蒙古的控制。

其次,蘇聯在外蒙古有特殊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利益,通過支持外蒙古獨立,蘇聯可以控制外蒙古的資源、市場和人口,並在該地區擴大蘇聯的影響力。

蘇聯在外蒙古建立了駐軍、顧問、教育、醫療等機構,使外蒙古實際上成為了蘇聯的附庸國

蘇聯還利用外蒙古作為向中國輸出社會主義思想和模式的平台,試圖影響中國的政治走向。

另外,蘇聯與日本有領土爭端和戰略競爭,蘇聯支持外蒙古獨立可以牽制日本在內蒙古和滿洲的侵略行為,並與日本爭奪在東亞的主導地位。

蔣經國秘赴蘇聯談判尋求抗日,最後卻致使外蒙獨立,期間發生了啥 - 天天要聞

蘇聯在1945年8月參加了對日作戰,佔領了日本在滿洲、朝鮮庫頁島等地的領土,並與日本發生了諾門坎事件等衝突。

蘇聯希望通過支持外蒙古獨立,增強自己在東亞地區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所以,外蒙獨立對於當時的蘇聯來說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戰略設想,沒有蘇聯獨立,後續的所有行動都難以實現。

1945年6月,蔣經國作為蔣介石的私人代表,隨中國政府代表團赴蘇聯,與斯大林就《中蘇友好同盟條約》進行談判。

談判的主要焦點是外蒙古的歸屬問題。中國堅持外蒙古是中國領土,蘇聯則要求中國承認外蒙古的獨立。

第一次談判中,斯大林態度強硬,威脅如果中國不同意他的條件,蘇聯將支持中共推翻國民黨政府。

宋子文和蔣經國則反駁說,如果中國丟失外蒙古,抗戰意義何在,人民將不饒恕他們。他們還提出了收回大連、海參威、庫頁群島等地的主權作為交換條件。

斯大林不為所動,說“蘇聯在外蒙古問題上決不妥協”。

第二次談判中,蔣經國以私人身份與斯大林單獨會面,試圖說服斯大林放棄對外蒙古獨立的要求。但斯大林仍然堅持外蒙古是蘇聯的戰略屏障,不可能交還給中國。

他說“蘇聯需要蒙古,完全是出於軍事戰略的考慮。如果某種軍事力量從蒙古侵犯蘇聯,那麼距蒙古邊界只有6公里的西伯利亞鐵路大幹線就會被輕而易舉地切斷,那樣蘇聯西部和東部就被一切為二,蘇聯也就完了。”他還說“假如日本由美國控制,日本原來就是投靠西方的,那麼5年之後它就會復活,就會在遠東形成新的威脅。”

蔣經國秘赴蘇聯談判尋求抗日,最後卻致使外蒙獨立,期間發生了啥 - 天天要聞

所以對於蘇聯而言,想要在這上面讓步是不可能的事情。

後來,宋子文又和斯大林進行談判,針對這件事情雙方更是發生了激烈的爭吵,談判幾次被迫中斷。

而後,這件事情上報給了蔣介石以後,他已經很清楚了,這次的外出談判是不可能有太多的收穫了,所以他當即就給宋子文和蔣經國發了電報。

主要就是講,可以答應外蒙獨立,但是前提要求是要保證東三省的地位,同時要讓蘇聯放棄對中共的支持。

第二天,宋子文向斯大林轉達了蔣介石的想法,當時的蘇聯一心只想要外蒙古獨立,所以很快也就答應了下來,同意在外蒙獨立以後,保持東北三省的領土不侵擾,同時不再支持共產黨。

可以說,國民黨的這次赴蘇聯談判,非但沒有達成原本的目的,反而使得外蒙獨立成為了談判的基本條件,到了最後已經不再是外蒙能不能獨立的問題,反而是,在外蒙獨立的前提之下,國民黨能夠撈取多少好處了。

蔣經國秘赴蘇聯談判尋求抗日,最後卻致使外蒙獨立,期間發生了啥 - 天天要聞

終於,在1946年1月5日,國民政府正式宣布蒙古獨立。

回顧整場談判鬥爭,要是把所有的過錯都讓蔣經國去承擔也是不太合理的,一方面當時的中國是需要蘇聯的幫助的,要儘快結束戰爭,那麼就需要有蘇聯的幫助,而且對於當時的國民黨高層而言,他們對於割讓領土似乎沒有太多的抗拒,反而是希望能夠以此作為談判的籌碼。

更為關鍵是,以蔣經國在當時國民黨內部的地位,其實也不過是蔣介石的代言人,自己能夠獨立決策的事情也比較有限,最終責任在誰一目了然。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兩岸關係一直是個敏感話題,尤其是“統一”這事兒一提起來,大家的耳朵都豎得老高。對此,台灣省84歲的前“監察院長”王建煊跳出來,拋出了一些關於統一後台灣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網上網下議論紛紛。歷史咋回事兒?台灣跟中國大陸的關係,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聞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開放後,商鞅、秦國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發明了“秦制”這個概念。在他們看來,中國落後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導致了落後,商鞅罪大惡極,竟然還寫了個《商君書》,提出“馭民術”,教君主們怎麼進行愚民,簡直十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 天天要聞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據法新社5月1日報道,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納巴羅·盧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歲。美國老年醫學研究組織和“追求長壽”組織稱,現在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115歲的英國薩里居民埃塞爾·卡特勒姆。“活到100歲,健康又長壽”,這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長壽不僅取決於基因,更與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大量研究已...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莘冢集村

宣統二年地圖莘冢集村位於曹縣城西北8.2公里處。聚落呈正方形,東西、南北長約500米。全村總面積約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3公頃,總人口6000餘人。屬青菏辦事處。莘冢集村有夏莘國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