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中彈倒地,漢奸見他沒死,竟輕聲說:中國人不殺中國人

2025年03月27日00:03:02 歷史 1855

活捉座山雕16天後,楊子榮意外犧牲,21年後一農民自首:我打死的

1947年2月,剿匪英雄楊子榮在一場剿匪戰鬥中不幸犧牲,年僅31歲。

因為當時的場面太過混亂,誰也不知道殺害楊子榮的人是誰。

“活捉這群土匪,給楊隊長報仇!”

其中一名戰士如此喊道。

戰士們因為楊子榮的犧牲紅了眼,拼盡全力降服了這伙土匪,也算是給楊子榮報了仇。

然而,到了1968年,突然有一農民跑到公安局自首。

“ 同志,我有罪,當年是我殺了楊子榮,請你們懲罰我吧!”

聽着這農民的話,警察們也一頭霧水。

這人到底是誰?楊子榮真的是他殺害的嗎?他那他又如何殺了剿匪英雄楊子榮的呢?

八路軍中彈倒地,漢奸見他沒死,竟輕聲說:中國人不殺中國人 - 天天要聞

1 智取威虎山

2014年12月,由徐克導演指導,實力派演員張涵予梁家輝等人演繹的電影《智取威虎山上影

該片改編自小說《林海雪原》,深度還原了發生在1947年的東北剿匪故事。

寒冬的東北滴水成冰,張涵予飾演的楊子榮,本來是敵工偵查科的一員。

因為入伍前的生活經歷,他被臨時委派參與圍剿威虎山土匪座山雕的任務之中。

座山雕在亂世之中佔山為王,為人心狠手辣,手下還收服了外號為“八大金剛”的八名手下。

再加上一眾土匪嘍啰,座山雕在東北一帶是有名的土匪頭子,到了令人聞名喪膽的地步。

這樣一群頗具規模的土匪,給當地百姓帶來了不小的危害。

解放軍自然要替百姓解除威脅。

於是,才有了這樣一場剿匪計劃。

只是威虎山地形險峻,座山雕和“八大金剛”又頗懂戰術,這場戰鬥只能智取,不能硬來。

重任就交到了楊子榮的身上,他帶領幾名戰士,化身土匪,來到威虎山投靠座山雕。

幾番周旋後,終於獲得座山雕的一些信任,成功潛伏在威虎山,給外面的同志傳遞情報,最後成功抓到了座山雕。

電影里的楊子榮,有勇有謀,和老奸巨猾的座山雕,你來我往的展開較量,讓人印象深刻。

也是這部電影,使很多人翻看起歷史書籍,原來,在絢爛多姿的歷史長河中,確實有楊子榮這麼一個人物。

八路軍中彈倒地,漢奸見他沒死,竟輕聲說:中國人不殺中國人 - 天天要聞

2 剿匪英雄

1945年,歷時8年的抗戰結束,人們歡欣鼓舞的同時,也面臨著新的難題。

當時的國內,不僅有內亂,還有匪患,其中在東北的海林一帶尤為猖獗。

海林鎮位於黑龍江牡丹江市,歷時悠久,地理位置複雜,自然資源豐富。

日本人就曾在這裡建立偽滿洲國。

這樣一個特別的地方,在亂世之中,自然也成為了魚龍混雜之地。

在趕走侵略者後,這些土匪便成為了首要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解放軍成立了專門的剿匪隊伍,楊子榮就在其中。

此時的楊子榮,剛參軍沒多久,並沒有多少實戰經驗。

之所以能夠參加這次戰鬥,是因為他早年間在東北一帶的求生經驗,對當地熟悉。

楊子榮他們的剿匪隊伍進入海林後,先是端掉了幾處勢力相對薄弱的土匪窩點。

八路軍中彈倒地,漢奸見他沒死,竟輕聲說:中國人不殺中國人 - 天天要聞

接着就降服了當地的地主孫江,孫江不但有錢,還有勢,他手下持有槍支的武裝人員有上百人。

孫江的降服,給了楊子榮他們很大信心,把目標對準了威虎山的土匪座山雕。

座山雕本命張樂山,家裡三代都是土匪,他從小就耳濡目染,自然有一套做土匪的方法。

座山雕做了幾十年的土匪,經歷了軍閥混戰,抗戰等戰鬥,都沒有被滅,足見其本事。

面對這樣一夥悍匪,剿匪隊伍也十分頭疼,思來想去,最終想到了一個辦法。

“對付座山雕,只能用腦子,不能用武力。”

楊子榮早就聽過座山雕的大名,之前也跟他交手多次,雖然折掉他不少手下,卻始終無法撼動他的根基,只能另想辦法。

他提出由自己帶領6名隊員,扮成被剿的殘匪,以此來接近座山雕。

楊子榮的這個方法果然湊了效。

八路軍中彈倒地,漢奸見他沒死,竟輕聲說:中國人不殺中國人 - 天天要聞

在山林里轉了幾天後,楊子榮在一處名為蛤蟆塘的地方遇到了座山雕的手下。

他當即用黑話試探對方。

或許是楊子榮等人的樣子太過狼狽,其中一名土匪和他們搭上了話,還帶他們去了落腳地。

殊不知,這是土匪對他們的考驗。

好在,楊子榮有耐心,和6名隊員忍飢挨餓過了幾天,取得了土匪的信任,答應帶他們上威虎山。

這時,機智的楊子榮忽然生出一計來。

他跟隊員使了個眼色,就把兩名土匪綁了起來。

然後說道:“雖然咱們都說是綠林好漢,但為了保險起見,只能委屈你們了,等到了山上,見了大王,一切自有分曉。”

聽楊子榮這麼一說,兩個土匪也沒有過多的反抗,跟着他們上了山。

一路上,楊子榮他們遇到了三道崗哨,他用同樣的方法,把所有土匪都綁了。

等到了山上時,已經沒剩幾個土匪了,楊子榮讓6名隊員看着土匪,他則掏槍衝進匪窩裡。

八路軍中彈倒地,漢奸見他沒死,竟輕聲說:中國人不殺中國人 - 天天要聞

座山雕和幾名手下正在烤火,誰也沒料到楊子榮會突然衝進來,都愣住了,當然也錯過了反抗的最佳時機。

就這樣,楊子榮帶着6名隊員,就活捉了座山雕和幾十名手下,是剿匪史上一場以少勝多的經典戰鬥。

3 英雄不問出處

這場戰鬥,讓楊子榮一戰成名,成為戰士們爭相學習的對象。

領導也開始重新審視這位入伍晚的兵來。

楊子榮確實入伍晚,在1945年的8月,楊子榮意外參加了八路軍的一場戰鬥,使他萌生了參軍的想法。

這年的秋天,楊子榮正式報名參軍,被分配到膠東海軍支隊。

楊子榮來到膠東海軍支隊不久,他們的部隊就開拔到牡丹江地區參加剿匪。

但楊子榮卻沒辦法參加一線戰鬥,因為他年齡大,兵齡短,被領導派到伙房當了一名炊事員。

八路軍中彈倒地,漢奸見他沒死,竟輕聲說:中國人不殺中國人 - 天天要聞

事情發展到這裡,誰不知道在不久的將來,楊子榮會成為一名剿匪英雄。

回顧他的成長經歷,可以稱得上歷經了波折。

1917年,楊子榮出生在山東牟平縣嵎峽河村,當時父母給他取名為楊宗貴,後來才改名為楊子榮。

在楊子榮4歲那年,他會泥瓦匠手藝的父親,為了生計,拖家帶口地去了遼寧丹東做工。

丹東待了一段時間後,楊子榮的母親又帶着他們兄弟姐妹回了老家,留父親一個人在丹東。

雖然家裡條件艱苦,但楊子榮的母親深知知識的重要性,想盡一切辦法供楊子榮讀書。

可惜戰亂接踵而至,楊子榮被迫輟學,只好去丹東找父親學手藝。

此後的幾年時間裡,楊子榮就在求學和做工之間來回切換,過着並不安定的生活。

在這樣的日子中,楊子榮漸漸成長起來,能夠獨當一面了。

1938年,21歲的楊子榮來到遼寧鞍山的礦場做工,這本來是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

八路軍中彈倒地,漢奸見他沒死,竟輕聲說:中國人不殺中國人 - 天天要聞

卻因為日本人的到來,使楊子榮失去了這份工作。

日本人佔領礦場後,對工人動輒打罵。

楊子榮看不下去,便為工友出頭,頂撞了日本人,然後逃離了礦場。

走投無路的楊子榮只好回到老家牟平,在解放牟平的戰鬥中,他意外參與了戰鬥,從此走上了一條完全不一樣的路。

4 英年早逝

楊子榮參軍時,已經29歲的年齡了,這在當時確實不年輕了。

但他並沒有因此而產生消極情緒,而是積極面對每一天。

即使在伙房,他也非常努力,這才等到了剿匪的機會,在過程中屢立奇功,成為剿匪英雄。

威虎山一戰後,楊子榮不僅在戰士們當中受到敬仰,連領導也對他刮目相看。

在之後的剿匪任務中,對楊子榮委以重任。

沒想到,這卻讓他間接喪了命。

八路軍中彈倒地,漢奸見他沒死,竟輕聲說:中國人不殺中國人 - 天天要聞

1947年2月23日,距離楊子榮活捉座山雕剛過去17天,楊子榮已經煥然一新。

自從成功捉拿座山雕後,楊子榮信心大增,又參加了大大小小好幾次剿匪戰鬥,已經成為經驗豐富的剿匪小隊隊長。

這天清晨,剿匪隊伍收到到線索,土匪鄭三炮丁煥章出現在某處山林中。

“走,咱們去端了他們!”

楊子榮聽說後,立馬帶着人前往追捕。

意外就是在這個時候發生的。

楊子榮等人來到山林中的一處茅草屋時,便停了下來,這裡就是鄭三炮、丁煥章他們的藏身之處。

隨着楊子榮一聲令下,隊員們紛紛沖向茅草屋,楊子榮更是一馬當先。

“砰!”

楊子榮一腳踹開門,鄭三炮、丁煥章等人果然在裡面,他喜出望外,當即舉起槍來,要他們投降。

誰也沒想到,楊子榮的槍栓被凍住了,遲遲打不開。

土匪見狀,也舉起槍來反抗,一顆子彈飛向楊子榮的胸膛。

隊員們顧着和土匪激戰,只聽到一聲悶哼,楊子榮就倒了下去。

等戰鬥結束時,楊子榮已經失去了生命,戰士們悲痛不已,全都脫帽向他致敬。

剛參軍2年不到的楊子榮犧牲了,成為人們緬懷的英雄,這年他才30歲,可以說是英年早逝。

八路軍中彈倒地,漢奸見他沒死,竟輕聲說:中國人不殺中國人 - 天天要聞

5 還原真相

楊子榮的犧牲,在剿匪隊伍中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戰士們一邊為他感到心痛,一邊拼盡全力剿匪,只為了給楊子榮報仇,因為他就是死在土匪的槍下。

終於,土匪都剿光了,楊子榮的仇也報了,戰士們卻永遠記得楊子榮。

誰成想,楊子榮的犧牲背後還有不為人知的故事。

1968年,楊子榮已經犧牲21年了,國家也進入發展摸索中的一段特殊時期,大家內心都慌亂不已。

就在這個時候,在黑龍江的安寧縣公安局裡,一名灰頭土臉的農民跪在地上,顫抖着陳述自己的罪行。

“警察同志,我有罪,我殺了剿匪英雄楊子榮!”

他的這句話,在公安局裡起了一道驚雷,驚得大家都停下手裡的事情圍了過來。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你說清楚些,你到底是誰,什麼時候在哪裡殺害了誰?”

公安局的局長聽到這個消息後,也親自過來審問。

跪在地上的農民這才又緩緩開口。

八路軍中彈倒地,漢奸見他沒死,竟輕聲說:中國人不殺中國人 - 天天要聞

“我叫孟同春,外號孟老三,在解放前本是一名土匪,當年我們的隊伍被解放軍打得四處逃竄。”

“那是1947年的2月23日,天剛剛亮,楊子榮就帶着人來到我們躲避的茅草屋裡。”

“我們當時都覺得要完了,眼睜睜看着楊子榮踹開了門。”

“沒想到他的槍栓遲遲打不開,我瞅准機會開了一槍,正中他的胸膛。”

孟同春說到這裡停了下來,他也想不到自己能夠殺掉楊子榮,害怕得心慌手抖,趁亂逃走了。

因為害怕,孟同春在牡丹江侄女家裡躲藏了一年,才回到老家,提心弔膽地過了21年。

在這特殊時期,他才鼓足勇氣倒公安局自首。

楊子榮犧牲的真相終於大白天下,讓多少人感到意外。

孟同春也因此獲刑8年,經過改造後重新做人。

6 英魂長存

楊子榮的一生是短暫的,年紀輕輕就犧牲在剿匪戰鬥中。

但他的一生又是充滿傳奇色彩的。

幼年時的顛沛流離,讓他養成了堅韌的心性。

青年時期的忍辱負重,鍛造了他堅毅的品格。

八路軍中彈倒地,漢奸見他沒死,竟輕聲說:中國人不殺中國人 - 天天要聞

兜兜轉轉,楊子榮在29歲那年,找到了人生的正確道路,並投入全部精力,為全國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這樣一位剿匪英雄,在歷史的長河中矗立着。

因為一部電影,他的光輝被重燃,他僅僅走過30個年頭的人生,被人們銘記和歌頌。

烈士紀念碑,楊子榮烈士紀念館,楊子榮偵察連,這些都是楊子榮光榮而短暫人生的見證。

一代英魂必將長存,被歷史記住,被後來人學習和傳誦!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極目政情|副廳級隋連友任上被查 - 天天要聞

極目政情|副廳級隋連友任上被查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4月1日通報,黑龍江省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隋連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資料圖極目政情梳理髮現,據人民網2019年12月14日消息,依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規定,為加強幹部選拔任用工作的民主監督,現將擬任職的幹部進行任前公示(按姓氏筆畫為序),...
“一條黃浦江,半部上海史”,從何而來 - 天天要聞

“一條黃浦江,半部上海史”,從何而來

“一條黃浦江,半部上海史”。從申城最初的萌芽,到摩登都市的繁華,黃浦江是上海發展的忠實見證者。近日,《上海圖鑑·黃浦江》在位於北外灘的建投書局首發,通過河流脈絡展現上海巨變。該書以海量權威方誌、年鑒資料以及攝影師近40年城市影像記錄為基石梳理而成,總計50餘萬字,由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當代上海研究所、陸...
探尋華州堯帝陵 - 天天要聞

探尋華州堯帝陵

探尋華州堯帝陵作者:吳勝利今年2月,在華州區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期間,我們實地考察了華州堯帝陵。堯帝是我國“三皇五帝”時期傑出的部落首領,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他在主政時期,促進華夏民族進入了真正意義上的文明時代,成了中華文明史上劃時代的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