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尼泊爾與我國爭論,珠峰該屬於誰,不料毛主席一出手就解決

2025年05月07日00:22:03 歷史 1329

上世紀尼泊爾與我國爭論,珠峰該屬於誰,不料毛主席一出手就解決 - 天天要聞

珠穆朗瑪峰,地球上最高的山,屹立在喜馬拉雅山脈中段,海拔8848.86米。它不只是個地理奇觀,更是中尼兩國在上世紀爭得臉紅脖子粗的焦點。

上世紀50年代,新中國剛站穩腳跟,尼泊爾這個小鄰居卻跟咱們杠上了,非說珠峰是他們家的。我國也不甘示弱,拿出歷史地圖和文獻,說珠峰明明是中尼共有的。這事兒越鬧越大,國際上也盯着看熱鬧。

後來,毛主席一出手,用政治智慧和外交手腕,把這團亂麻給理順了,不僅保住了我國的主權,還讓中尼關係更鐵。

上世紀尼泊爾與我國爭論,珠峰該屬於誰,不料毛主席一出手就解決 - 天天要聞

珠峰爭端是怎麼起的

珠峰北坡在中國西藏,南坡在尼泊爾,橫跨兩國邊界,想分清楚誰家佔大頭還真不容易。藏族人管它叫“喬莫朗瑪”,意思是“聖母峰”。

清朝康熙年間,咱們的《皇輿全覽圖》上就標了“朱母朗馬阿林”,說明那時候珠峰就算是中國地盤的一部分。到了1950年,中國接管西藏,這歷史依據自然就繼承下來了。

可尼泊爾那邊不這麼看。1953年,他們的登山家丹增·諾爾蓋跟新西蘭埃德蒙·希拉里一塊兒登頂珠峰,成了全球頭條。

上世紀尼泊爾與我國爭論,珠峰該屬於誰,不料毛主席一出手就解決 - 天天要聞

1955年,中尼建交,邊界談判一提上日程,珠峰歸屬就成了繞不過去的坎兒。尼泊爾說,珠峰全在他們境內,理由是南坡那條登頂路線最出名。

咱們這邊則說,北坡在西藏,地圖上寫得清清楚楚,憑啥全給你?

尼泊爾還放話:“你們中國沒人登過頂,有啥資格說珠峰是你們的?”這話聽着刺耳,中國憋着一口氣,尋思得拿出點真本事來。

上世紀尼泊爾與我國爭論,珠峰該屬於誰,不料毛主席一出手就解決 - 天天要聞

那會兒是20世紀50年代,冷戰正酣,美蘇斗得你死我活,亞洲這邊也不消停。

印度在南亞挺有話語權,跟尼泊爾關係近得很,總想插一腳。印度支持尼泊爾,覺得珠峰這事兒能拿來壓中國一頭。美國英國也盯着,想挑撥離間,讓中國跟鄰國鬧僵,自己好坐收漁利。

尼泊爾國內受這些外部勢力一攛掇,有些人情緒上頭,甚至搞起了反華遊行。政府頂着壓力,在談判桌上態度硬邦邦,一步不讓。我國既得守住主權,又不想把鄰里關係搞砸,真是左右為難。

上世紀尼泊爾與我國爭論,珠峰該屬於誰,不料毛主席一出手就解決 - 天天要聞

毛主席咋出手的

關鍵時刻,毛主席站出來了。他眼光長遠,知道珠峰這事兒不能光靠吵,得講策略。

1960年3月,尼泊爾首相畢希瓦·普拉薩德·柯伊拉臘跑北京來談。這哥們兒上來就很強硬,說珠峰是尼泊爾的,誰也別想分。

毛主席不急不躁,提出個方案:珠峰一分為二,南坡歸你們,北坡歸我們,頂峰大家共有。這主意聽着挺公平,既照顧了尼泊爾的面子,也保住了中國的權益。

上世紀尼泊爾與我國爭論,珠峰該屬於誰,不料毛主席一出手就解決 - 天天要聞

可柯伊拉臘不幹,說尼泊爾人民感情上接受不了。毛主席就穩住他,說這事兒可以慢慢商量,總能找到兩邊都滿意的辦法。他還打比方,說珠峰這麼高的山,誰也搬不走,不如一塊兒管着。這話說得既實在又有氣度,把談判氣氛緩和了不少。

毛主席和周總理合計,決定派登山隊從北坡登珠峰,給談判加點籌碼。1960年3月19日,中國登山隊在西藏日喀則集結,近300人浩浩蕩蕩開拔。

北坡陡得要命,風雪交加,隊員們吃了不少苦。5月25日凌晨4點20分,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三人終於登頂,把五星紅旗插上了珠峰。

上世紀尼泊爾與我國爭論,珠峰該屬於誰,不料毛主席一出手就解決 - 天天要聞

這消息一傳開,談判桌上中國腰杆子更硬了。尼泊爾一看北坡都讓咱們登了,也不好再死犟。

1961年10月5日,《中尼邊界條約》簽下來,寫得明明白白:邊界從珠峰頂峰過,南坡歸尼泊爾,北坡歸中國。

這結果跟毛主席當初提的方案一脈相承,算是皆大歡喜。

上世紀尼泊爾與我國爭論,珠峰該屬於誰,不料毛主席一出手就解決 - 天天要聞

珠峰這事兒解決得漂亮,不光保住了中國的主權,還讓中尼關係更近了一步。

後來兩國在珠峰管理上合作得挺好,登山者想從南坡上就走尼泊爾那條,想挑戰北坡就來中國這邊。南坡相對平緩,國際遊客愛去;北坡難度大,專治不服。

中尼關係後來發展得更順,咱們在尼泊爾修路、建橋、搞電站,幫他們經濟發展了不少。文化交流也多起來,兩國人民互相了解更深。

參考資料

百年回眸 | 中國人首次登頂珠峰 澎湃新聞客戶端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深度 | 建交50年,中歐如何再出發? - 天天要聞

深度 | 建交50年,中歐如何再出發?

5月6日,中國與歐盟迎來建交50周年,中歐領導人互致賀電。這是中歐關係承前啟後的歷史節點,也是這對全面戰略夥伴重新思考雙邊關係發展的重要時刻。站在國際局勢波譎雲詭、地緣博弈異常激烈的關鍵十字路口,作為世界上兩大文明、兩大力量和兩大市場,中歐關係正呈現何種發展態勢?又面臨怎樣的戰略契機?韌性從何而來1975年...
塵封70年的底片漂流記:誰家回憶遺落舊貨市場? - 天天要聞

塵封70年的底片漂流記:誰家回憶遺落舊貨市場?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李苗 劉志坤近日,一位博主在西安舊貨市場發現大量老底片的視頻,引發關注。5月5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聯繫到該博主三三了解到,目前這些底片已被帶回廣東妥善保存,若能找到照片中的當事人,願無償歸還這些承載時代記憶的珍貴影
琉球獨立潮起!五百年中國紐帶能否重啟主權回歸 - 天天要聞

琉球獨立潮起!五百年中國紐帶能否重啟主權回歸

五百年過去了,琉球群島上的中國人,支持琉球獨立回歸中國的呼聲是越來越強烈,正如琉球群島上的中國人發自內心的吶喊:“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要回歸祖國,任何困難都擋不了我們回歸祖國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