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鎮守遼東有功,擴地四百里,為何被罷官歸鄉?

2025年01月18日10:53:12 歷史 1028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

孫承宗鎮守遼東有功,擴地四百里,為何被罷官歸鄉? - 天天要聞

文|雨別

編輯|雨別

《——【·前言·】——》

孫承宗靠着卓越的軍事才能和堅定的信念,成功守住了這片動蕩的邊疆,短短几年他擴地400里,修復了防線,訓練了大批兵員,把後金的壓力擋在了遼東之外。

孫承宗鎮守遼東有功,擴地四百里,為何被罷官歸鄉? - 天天要聞

孫承宗鎮守遼東有功,擴地四百里,為何被罷官歸鄉? - 天天要聞

臨危受命

1622年明朝正面臨著史無前例的困境,後金崛起,遼東一帶的防線岌岌可危,遼東局勢越來越緊張,朝廷急需一個能頂得住壓力的軍事將領,孫承宗是唯一一個敢於站出來的人。

孫承宗當時正是翰林院的編修,平時負責講解經書,這位滿腹書生,竟然有着鋼鐵般的膽量和智慧,得知遼東戰況,他自告奮勇,要求親自前往督戰。

孫承宗鎮守遼東有功,擴地四百里,為何被罷官歸鄉? - 天天要聞

朝廷上下猶豫不決,畢竟遼東對明朝來說,誰都不敢輕易任命一個沒有戰場經驗的文官,在局勢逼迫下,孫承宗終於得到了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的任命。

孫承宗上任伊始,就全面投入了防線建設,加強巡防,修復各大堡壘,訓練兵員,每一處城牆都要仔細檢查,兵員的紀律要嚴格把關。

他不僅強化了軍隊,還大力發展屯田,使得遼東地區的糧草不再成為瓶頸。

孫承宗鎮守遼東有功,擴地四百里,為何被罷官歸鄉? - 天天要聞

後金的努爾哈赤虎視眈眈,一直準備在適當的時機發動攻勢,遼東的壓力越來越大,而孫承宗卻展現出了非凡的軍事眼光。

擴展領土修復防線,他的動作迅速且果敢,當時明朝的軍隊訓練不足,兵員水平參差不齊,孫承宗通過嚴格的軍訓,建立了一個有組織、有紀律的軍隊完全改變了遼東的防務格局。

即使孫承宗建立了堅固的防線,遼東依然不安寧,後金的進攻並沒有停歇,孫承宗需要面對的是一個比以往更強大的敵人。

孫承宗鎮守遼東有功,擴地四百里,為何被罷官歸鄉? - 天天要聞

得罪權臣

在遼東的防線穩固了之後,孫承宗並沒有放鬆警惕,表面上看後金已經無力再對遼東發起大規模進攻,孫承宗最大的一場戰鬥剛剛開始。

魏忠賢是掌控朝政的宦官,已然成為了明朝的一大權力核心,他的影響力幾乎遍及整個朝廷,所有大臣的舉動都無法脫離魏忠賢的監督。

孫承宗鎮守遼東有功,擴地四百里,為何被罷官歸鄉? - 天天要聞

為了維繫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魏忠賢極力拉攏各路權貴,不惜通過賄賂和威脅控制整個朝政,作為一名剛剛獲得重用的軍事將領,顯然成了魏忠賢的關注對象。

魏忠賢多次向孫承宗示好,送來軍需物資和“珍貴”禮物,孫承宗卻沒有對這些表示熱情,他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不願意與魏忠賢過多接觸。

孫承宗心中有一條紅線,那就是不與任何政治勢力勾結,無論他們多麼強大,如果這種勢力威脅到國家的根本。

孫承宗鎮守遼東有功,擴地四百里,為何被罷官歸鄉? - 天天要聞

魏忠賢逐漸感到了威脅,他已經是朝廷的實際控制者,但孫承宗那股不屈不撓的氣節讓他很不舒服,孫承宗毫不示弱的態度,使得魏忠賢心生嫉恨。

魏忠賢開始在暗中策劃,尋找機會報復孫承宗。

孫承宗在遼東戰場的失利被魏忠賢抓住了把柄,遼東的戰事一度陷入僵局,雖然局勢沒有全面崩潰,但卻也未能完全穩定下來。

孫承宗鎮守遼東有功,擴地四百里,為何被罷官歸鄉? - 天天要聞

魏忠賢利用這一點聯合一批朝臣對孫承宗展開了攻擊,指責他未能及時解決遼東的隱患,對明朝的防線造成了威脅。

失去戰場優勢,魏忠賢抓住了孫承宗的弱點,開始為自己的目的辯解,朝廷上孫承宗的名聲一度受到了損害。

儘管他在遼東的防線建設上已做得不遺餘力,政治鬥爭的複雜與殘酷,瞬間將這位曾經的英雄將領推到了風口浪尖。

孫承宗鎮守遼東有功,擴地四百里,為何被罷官歸鄉? - 天天要聞

前途盡毀

明朝遼東的局勢雖因他而有所好轉,與魏忠賢的矛盾卻愈加激烈,魏忠賢手握重權,已經將朝中的幾乎所有關鍵人物都緊緊束縛在自己周圍。

孫承宗雖立下赫赫戰功,但面對魏忠賢的政治鬥爭顯得無力回天。

當年遼東局勢雖未完全失控,但由於連續的幾次小規模戰鬥失敗,孫承宗在朝中的聲望開始下滑,魏忠賢此時抓住了一個關鍵的機會。

孫承宗鎮守遼東有功,擴地四百里,為何被罷官歸鄉? - 天天要聞

他不僅幫助鄉里百姓恢復生產,開墾田地還在鄉里倡導清廉正直,儘力使那些原本充滿腐化和陰謀的政治風氣得以遠離。

他通過手下的黨羽,捏造出孫承宗指揮失誤,提出孫承宗未能有效防守後金進攻的種種“罪名”,有了這個輿論基礎,魏忠賢開始在朝中施壓,要求罷免孫承宗的職務。

魏忠賢沒有直接用兵,將孫承宗逼入了一個死局,朝廷的上層不斷對孫承宗施壓,令他身心疲憊,由於孫承宗長期堅持不與魏忠賢勾結,這讓他在朝廷中逐漸成為了“孤軍”。

孫承宗鎮守遼東有功,擴地四百里,為何被罷官歸鄉? - 天天要聞

魏忠賢不但控制了朝政,通過一系列手段迫使一些曾經對孫承宗有過支持的官員也紛紛站隊讓他顯得越來越孤立。

面對這些壓力孫承宗依然沒有屈服,他繼續向朝廷報告遼東的戰況,試圖通過戰事的成功來證明自己的價值,但他始終低估了魏忠賢的權力,低估了這場無形權力鬥爭的複雜程度。

孫承宗鎮守遼東有功,擴地四百里,為何被罷官歸鄉? - 天天要聞

孫承宗最終在一次朝堂上主動請求辭去兵部尚書職務,希望能夠避免更多的衝突保持一些個人的尊嚴和清譽。

孫承宗更多地感慨自己能在那個時期站在歷史的風口浪尖,他認為作為一名軍人,他的責任是守衛國家的疆土,而不是為了個人的榮譽而爭鬥。

自己的這一步請求,實際上是在把自己推向了無法回頭的深淵,魏忠賢迅速利用這個機會,發起了最後一擊,他以孫承宗未能有效防衛遼東為由,徹底彈劾了孫承宗。

孫承宗鎮守遼東有功,擴地四百里,為何被罷官歸鄉? - 天天要聞

失落與歸鄉

1625年10月15日,孫承宗從兵部尚書的位置上被罷免,隨即被迫辭去所有職務,開始了漫長的歸鄉之路。

儘管朝廷給予了他“特進”這一榮譽頭銜,他已經失去了再度出任要職的機會,從一位屢立戰功的遼東守將,變成了一個被權力鬥爭推向邊緣的英雄。

他留下的不僅是遼東防線的堅固防守,更是一種英雄的氣節一份忠誠與堅持,孫承宗在歸鄉後的幾年,過得並不平靜。

孫承宗鎮守遼東有功,擴地四百里,為何被罷官歸鄉? - 天天要聞

無論是身處戰場,一個人對於國家的忠誠,不應被功名利祿所左右,這個信念讓他在困境中不曾動搖,在權力的洪流中依舊保持清明

他時常以往事自省,儘管他已不再是朝堂上的權力人物,但他心中依舊懷抱着一個信念,讓他在歸鄉途中變得異常沉默。

在他心中已經沒有再回到那個熱血沸騰的戰場的可能了,所有的夢想都被權力的陰影吞噬,無論是身處戰場,一個人對於國家的忠誠不應被功名利祿所左右。

孫承宗鎮守遼東有功,擴地四百里,為何被罷官歸鄉? - 天天要聞

孫承宗的歸鄉並非一場寧靜的告別,明朝的遼東防線在他的離職後出現了諸多問題,雖然後來的袁崇煥也在一定程度上穩住了局勢。

在權力的鬥爭中,有時付出一切並未必能得到應得的回報,但一個人的堅持和忠誠卻是任何權謀鬥爭無法消磨的真正價值。

孫承宗離開後,遼東的防禦開始逐漸鬆動,後金的壓力再次加大,孫承宗原本在遼東取得的成績,在短短几年內被朝廷政治風雲所吞噬。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合作,通過對甘棠箐遺址發掘出土的遺存進行分析研究,發現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約為距今30萬年的木器,與木器伴生的文化遺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 天天要聞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1942年,新四軍指揮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煙盒,臉色平靜,接連下達了多道重要命令:全軍保持無線電靜默,派騎兵,火速追上高級幹部,讓他們緊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個新四軍的指揮體系,可能就被日軍給一鍋端了。粟裕將軍究竟在香煙盒上看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 天天要聞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簡稱“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資區普查隊發現兩座承載着歷史記憶的古橋——梅嶺惠安橋和上侖石塔及水尾橋。它們不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節點,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有趣的民間傳說。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 天天要聞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7月3日,一場承載着歷史記憶與家國情懷的捐贈儀式在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舉行。捐贈人王曉思先生將其父親——老戰士、老黨員、著名文藝工作者王雲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貴抗戰文物及史料,無償捐贈給該館永久收藏。把個人記憶、家庭記憶變為社會記憶王雲同志(1920-1980)是一位經歷豐富、貢獻卓著的老戰士和文藝工作者。...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 天天要聞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7月4日,香港培僑中學在校內舉行活動,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據了解,培僑中學在2025年7月1日組織60名師生代表團到北京參加天安門升旗儀式,並獲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贈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編號2023-0205號)。圖為迎國旗儀式。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7月4日,香...
寶成鐵路電氣化50年:鐵軌上的傳承 - 天天要聞

寶成鐵路電氣化50年:鐵軌上的傳承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龍門陣工作室】2025年7月1日,寶成鐵路電氣化迎來開通50周年。這條穿越秦巴山脈的鋼鐵巨龍,承載着厚重的歷史與幾代人的夢想。在這個特殊的年份,一個關於父女與寶成線的故事,也在這蜿蜒的鐵軌上,清晰迴響。
講述抗戰故事 弘揚抗戰精神 | 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梳理 - 天天要聞

講述抗戰故事 弘揚抗戰精神 | 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梳理

央視網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月3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等單位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和推出優秀文藝作品、文藝活動有關情況。9月3日晚將舉行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晚會根據中央安排,中央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