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流量的盛宴,裡面的好多演員可能說不出他們的名字,可你一定看到過他們的面容,因為他們都是戲齡二十年甚至三十多年的老戲骨。這是一部蕩氣迴腸的獻禮劇,為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而作。戲裡的每個角色,都有真實的人物原型。
我們緬懷這些革命者,也紀念這些為了新中國的自由、富強,為了百姓能夠自由發聲而付出無限努力、甚至生命的前輩們。正道之光,砥礪前行。劇是虛擬的,事卻是真實的,“進行土地改革,推翻三座大山,聯合各其他黨派,建立新中國!”每一個都是載入史冊的一筆,無法隕滅。
01 佟瑞欣
佟瑞欣飾演毛委員,一代偉人。他體貼民情,深入基層,解決土地改革漏洞。他尊重其他黨派,積極組織推進聯合會議,保障其他黨派人士安全。他致力和平解放北平,努力與傅作義溝通,勸說其為了北平人民,放棄無謂的戰爭。
佟瑞欣飾演的毛委員,既有領導者的智慧和氣魄,又有着普通人的親和力。當他發現蔡小虎的妹妹發燒,馬上叫人喊醫生,並親自到孩子跟前查看病情;遇到新來的小戰士給他理髮,小戰士緊張不已,“毛委員也是普通人,也要吃飯上廁所要理髮的”,一句風趣的話讓小戰士很快放鬆下來。一代偉人,卻有着與底層人民同吃苦、共享樂的追求,這不止是毛委員的信仰,也是先輩們用青春、甚至犧牲自己為我們造就的福音。
這是佟瑞欣第三次飾演毛委員,自然是形色體態,極為相似。不過沒有想到的是,他在瓊瑤阿姨的劇本《梅花三弄之鬼丈夫》中,亦有特別演出。
他參演的歷史正劇不少,《大宅門2》,《大清御史》等。而他第一次飾演毛委員,是在16年的《長征大會師》,人們漸漸接受他飾演的毛委員形象,親民而睿智。在《走向大西南》中,他再次飾演毛委員。他飾演的毛委員,更像一個親民的長輩,父親,對於小輩愛護。他被稱為上海好男兒,也有幸福美滿的家庭,時刻分享自己的育兒經。
02 馬曉偉
馬曉偉飾演蔣介石,他也算蔣介石專業戶了,形神合一。剛開局他便為表順民心,召開國大,卻被暗箱操作,行賄受賄一條龍。他有才氣,卻多疑,不相信身邊的任何盟友。他可能潛意識裡,只有這句話,攘外必先安內華,他當然有才氣,可他缺乏控制手下的手段。造成了下屬的陽奉陰違,只能說時也命也。
馬曉偉為人稱道的不止是他演了多次蔣介石,更是他1998年的下海經商經歷。在他演藝的巔峰時期,他選擇投入200萬至一家電腦開發公司,當然他沒有經驗,創業失敗後又回到了演員老本行。他變得更加沉穩,也更儒雅了。後來他在《延安頌》、《國母宋慶齡》、《我們的隊伍向太陽》等多部電視劇,邂逅蔣介石的角色。不完全統計,他已經飾演了28次蔣介石。所以現在大家看到他的臉,自然會與角色對號入座。
馬曉偉雖然因為角色讓人們津津樂道,他自己還是保持低調本性,所以人們除了他的角色,可能真的不知道他的本名了。
03 馬敬涵
馬敬涵飾演向北,烽火暗處志如磐,向北前行敵膽寒。他不只是向北,他還是“北方”,是咱們的同志。風雨如梭,初心依舊。身在敵營心在漢。他聰明機智,利用媒體的力量。他出主意看住李濟深,邏輯清楚,思維縝密。他利用中統軍統矛盾,透露消息,讓兩黨相鬥,漁翁得利。
他高高的,戴着墨鏡,吹着口哨。一副弔兒郎當的模樣,白道黑道通吃。可他掩藏身份下對信仰的執著以及對於新中國的嚮往,撐住了他在敵營的卧薪嘗膽。他最終完成了任務,也犧牲了自己。他只是無數犧牲志士的縮影,正因為千百萬個志士奮不顧身,才有我們的美好生活。
馬敬涵算是青年演員中的老面孔了,戲演的不少。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有《宮鎖心玉》中九阿哥,他也憑藉此劇獲得優酷潛力新人。他在《古劍奇譚》中飾演洛雲平,本是妖,為人養大,卻被奸人所騙。“我是山中包治百病的板藍根”感動了無數人。老戲骨雲集,他這朵綠葉毫不怯場,表現優異。
04 蘇麗
蘇麗在天下同心中飾演宋慶齡,巾幗女英豪,不遜於任何先生。她成立了福利會,建設的慶齡學校現在仍為翹楚。她始終堅定的與我黨、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反對蔣介石的清黨行動。她利用自己的聲望,團結各黨派人士,積極營救獄中革命者。她欣然參加新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併當選國家副毛委員。她的一生,都以中山先生未完之志為己任。
蘇麗比較特別,她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身上獨有的軍人氣質及精神面貌。她很低調,她是《大山的女兒》中的常玲,體貼下屬,親和又具有感染力。她長得周正也美麗,她卻覺得演員更多看實質表演,更多的看你的角色有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低調、內斂、有實力的實幹家。
歷史的波瀾長河流逝,總有人來人去。有的人青史留名,有的人恰如過往煙,滄海一粟。但是不管怎樣,歷史總是不能更改,功績也無法抹殺。歷史長河有無數的小人物,可他們依然干成了大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