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對於任務的分解,大抵是極喜愛“三三制”的,用於一般任務時,多數是“一人干、一人看、一人監督送稀飯”,這當是相當負責任的單位和領導了,放到做工作“抓鐵有痕”、“處處留痕”的新時代,則變成了“一人作秀,一人拍照,一人監督,一人寫簡報,背後還要有一大群人討論重大意義,一大群人保障工作後勤,一大群人當領導評頭論足,一大群人負責檢查他們是否違規……”於是,當官也就成了國人最誘惑的職業之一,龐大的職業之一,美麗的職業之一。腐敗的晚清政府時,一個30萬左右人口的小小的縣級政府,竟然有近百人的官僚隊伍,近百人要吃納稅人交來的微薄稅收,3000多人養活一個當官的,實在是腐敗無比啊。於是,中國的封建官僚機構便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地完善着、笨重而高效地運轉着,千百年經久不衰,如同雪球,越滾越大,越滾越華美,發出衝天之光輝來。
而國民黨的部隊,在接到上級的任務後,一般也按“三三制”的原則分配下去,即,三分之一打,三分之一保障側翼安全,三分之一為預備隊。第13兵團的司令官李彌有着老道的官場經驗,他領到任務後,自然分解得天衣無縫。
第13兵團接到的任務是:李兵團應以一個師沿不老河、主力沿鐵道以北、苑山以東地區,進攻當面之敵。作戰地境線:隴海鐵路線屬李兵團;鐵路(不含)以南屬邱兵團。戰車第1團協同李兵團作戰。
李彌根據“剿總”命令,作出如下處置:
1、本兵團為擊破徐東當面之敵,決以“1個軍的主力”擔任攻擊任務,於11月12日展開於安子村以西、南北之線,向碾庄圩方向攻擊。注意,在這裡,李彌便改了徐州“剿總 ”前進指揮部的“聖旨”,把兩個軍同時攻擊,改為一個軍,不僅是一個軍,而且是一個軍的主力。是不是可能理解為“一個師”呢?
2、以第8軍主力第42師擔任主攻任務,右翼與邱兵團第5軍聯繫,於11月12日展開於鐵路以北的安子村以西、南北之線,沿徐海公路兩側地區攻擊前進。果然,第42師為主攻部隊。
3、以第9軍第166師擔任助攻,聯繫第8軍,於11月12日展開於胡庄附近地區,對當面解放軍陣地攻擊,並以一部在不老河南岸佔領掩護陣地,掩護兵團左側背的安全。呵呵,第166師為助攻部隊。
4、以第8軍第170師佔領荊山橋以東沿不老河南岸陣地,對不老河北岸嚴密警戒。
5、戰車隊、炮兵隊以協同主攻方面的作戰為主。
6、兵團其他各部為第二線部隊,並任徐州東郊守備任務。
7、兵團部位於第24師後方醫院內。
在實際的任務執行中,各部的表現也大不相同,擔任主攻的第8軍42師打得還是很頑強的。
當時,第8軍的總體部署是:(一)以第42師為主攻部隊,在拂曉前以優勢兵力和猛攻炮火迅速將當面之敵圍而殲之。(二)第170師之第510團由第42師左側前進,截斷當面解放軍的歸路,阻擊增援部隊。(三)第237師為預備隊。
不料12日黃昏後,第9軍與渡過不老河的解放軍發生激戰,直到拂曉解放軍才撤退,因此第42師攻擊一再推遲。戰鬥開始後,在飛機輪番轟炸、各種炮火猛烈射擊、戰車出動的強大態勢之下,很快便攻佔了安子村。於是,軍長周開成命令第42師留下第510團堅守陣地,防止解放軍反攻,剩下的兩個團,繼續攻擊前進。13日,第237師“意外”攻佔團山。軍長周開成上去一看,原來是座禿山,原來解放軍是為避免傷亡才撤走的。於是,擔任主攻任務的第42師便又順利地佔領了團山陣地。
而他們的第一個目標“安子村”,又是如何攻下來的呢?據當時第42師125團團長袁劍飛回憶:
安子村戰鬥是徐東作戰中第125團受命攻堅的第一個目標。安子村位於團山之麓,緊跨徐海公路,莊子不大。該團以第1、2兩營為第一線,第3營為預備隊,於11月13日上午開始攻擊,直到晚8時才接近村子邊緣。午夜以後,發現解放軍已經轉移,第125團才敢進村。
而擔任助攻的第9軍,情況又如何呢?據第9軍軍長黃淑回憶:
第1軍基於兵團命令要旨做如下部署:(一)第166師攻擊大廟山、胡山。(二)第3師攻擊石灰窯,並以一部沿不老河南岸構築工事扼守不老河。(三)第253師為預備隊,集結於大廟以西地區,加緊整頓。
13日晨,第9軍部隊在軍、師炮兵掩護下開始攻擊。由於解放軍碾庄圩以西、大廟山以東60餘裡間之各個村莊陣地,已得到不斷的鞏固和加強,所以經過竟日激戰,至傍晚第166師僅攻佔大廟山解放軍之前沿陣地,第3師則毫無進展。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第3師是李彌的“種子部隊”,打了一天,竟然沒有進展。而擔任攻擊任務的第166師僅僅攻佔了解放軍的前沿陣地,而且是解放軍怕國民黨空軍的轟炸而造成不必要的人員傷亡,主動撤退出去的。
不過,一天的戰鬥還是圓滿地結束了,各部均有進展,劉峙和杜聿明都很高興,如果按照這個速度進展下去,只要黃百韜能堅持一周時間,他們便可到達碾庄圩,解黃百韜之圍了。然而,就在國民黨軍停止攻擊的時候,解放軍卻又藉助國民黨軍失去了空軍和炮火優勢的情況下,發揚夜戰、近戰的作風,殺將過來。一些佔領的陣地,很快便丟失了。
李彌卻不這樣認為,他對自己的親信,第9軍的副軍長李藎萱說道:“邱兵團,是主力兵團,他們進了七公里,我們進了三公里,成績是一樣的。這仗,恐怕還得幾天打,總不能第一天,就把家當都亮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