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會通過加沙停火決議,多國表示歡迎,以色列不滿

2024年04月10日13:12:55 歷史 4940

綜合《以色列時報》等外媒報道,當地時間3月25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要求齋月期間加沙立即實行停火,“實現長期可持續的停火,並立即無條件釋放所有人質”。決議還強調“迫切需要擴大向整個加沙地帶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並加強對整個加沙地帶平民的保護,重申要求取消大規模提供援助的所有障礙”。這是自去年10月7日以來,首次在安理會決議中明確要求停火。該決議在投票中,獲得14票贊成,美國棄權。

安理會通過加沙停火決議,多國表示歡迎,以色列不滿 - 天天要聞

當地時間3月25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要求齋月期間加沙立即實行停火 圖源:視覺中國

該決議獲得通過後,以總理內塔尼亞胡立即取消了派一個訪美代表團討論以方對加沙地帶南部城市拉法開展地面軍事行動的計劃。以色列常駐聯合國代表埃爾丹稱,安理會未能將釋放被扣押人員設定為實行停火的前提條件,“不僅無濟於事,而且破壞了確保人質獲釋的努力”。目前正在美國進行正式訪問的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稱此項決議“可恥”,並稱“在將所有人質帶回家之前,我們沒有道義上的權利停止加沙戰爭”。

以色列戰時內閣成員、前防長甘茨也支持以軍繼續作戰,稱該決議“對我們來說缺乏操作意義”。不過,甘茨嚴厲批評了內塔尼亞胡取消派代表團的決定,稱不僅應該派團訪問美國,而且“總理本人親自前往美國,與拜登總統和(美方)高級官員進行直接對話,將是一件好事”。以總理辦公室回應稱,內塔尼亞胡“拒絕了這一建議”。

針對以色列取消訪美代表團,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柯比對記者說,“他們不會來到華盛頓特區,以便我們與他們進行充分的對話,討論在拉法開展地面行動的可行替代方案,我們非常失望。”柯比還稱,美國投棄權票“不代表我們政策的轉變”,而是因為決議文本沒有譴責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這是一項不具約束力的決議,因此對以色列繼續打擊哈馬斯的能力沒有任何影響。”他說道。

另據卡塔爾半島電視台報道,安理會通過決議要求加沙立即實行停火後,包括南非、西班牙、荷蘭、土耳其、俄羅斯、法國、英國、阿爾及利亞、斯洛文尼亞以及歐盟在內的多方表示歡迎。巴勒斯坦外交部表示,該決議的通過是朝着停戰正確的方向邁出的一步,呼籲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國履行法律責任,立即執行該決議。

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法塔赫)中央委員薩布里表示,該決議“是朝着結束仍在巴勒斯坦持續的大屠殺的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哈馬斯表示,其致力於遵守該決議的條件,並稱以色列必須承擔遵守該決議的責任。哈馬斯高級官員巴森·納伊姆(Basem Naim)稱,“國際社會有責任讓以色列遵守(決議),以及結束這種雙重標準。”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 天天要聞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104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或許只是短暫的一瞬。然而,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卻是從苦難到輝煌的一部奮鬥史。在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 天天要聞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提到焦裕祿,你腦海里浮現的,是不是那個拄着拐杖、在蘭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着麥穗、望着泡桐的慈祥面容?沒錯,他是“縣委書記的榜樣”,是在和平年代裡為百姓謀生計、與風沙較勁的“老黃牛”。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傳奇—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 天天要聞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來源:解放軍報●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關鍵要抓黨性、嚴黨紀習主席在紀念陳雲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要學習陳雲同志的豐富領導經驗”。陳雲同志關於改革開放條件下加強執政黨建設的許多前瞻性、戰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當年,陳雲同志針對“不吃不喝,經濟不活”“經濟要搞活,紀律要鬆綁”等錯誤觀...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 天天要聞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日前,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了一批“四強”黨支部。記者留意到,駐守在深港邊界的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獲評2025年度國移民管理機構“四強”黨支部。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擔負著福田口岸出境旅客邊防檢查任務,自2019年成立以來,先後榮立集體三等功,獲評廣東省青年文明號、深圳邊檢總站“先進基層...
危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 天天要聞

危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說起拉丁美洲的歷史,相信很多人會想起一個詞彙:香蕉共和國。這個詞彙指的是在近代的時候,拉丁美洲因為被美國控制,很多國家處於產業單一的狀態。比如危地馬拉只生產香蕉,所以得出個名字:香蕉共和國。其實拉丁美洲在世界歷史上頗為尷尬:很多人印象里,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