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2024年01月07日18:15:05 歷史 1674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編輯|歷史掌故王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相關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前言○●

高尖端人才今日卻淪為乞丐,炎黃脈想“歸國”卻引起“爭端”。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世間事,多難料,街頭那散發異味的流浪漢竟也個“天才博士”,近日在美博士流浪漢孫衛東的相關消息屢屢“霸屏”,面對他如今的特殊情況,多方都有了“回應”,但如今卻仍“爭執不下”。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孫衛東這顆曾經的“耀眼之星”究竟為何“隕落”?

“孫衛東事件”又牽扯出了背後的哪些東西呢?

●○如今的落魄模樣○●

頭髮凌亂花白,面帶污漬,牙齒脫落,滿臉滄桑,整個身體蜷縮起來,躺在街道的一角。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他就是今天要說的“主角”——孫衛東。

如果在大街上看到他,即刻便能斷定他流浪漢的身份,只因現在的他從頭到腳都寫滿了“落魄”。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相關博主去尋找他時,花了好一番功夫,繞了好幾個街道,才在一個關閉的鋪面門前尋到他。

冬天的紐約街頭十分寒冷,孫衛東不知從哪裡找來了一床棉被,就這樣以地為床,當博主叫醒他時,滿臉驚恐的模樣。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我每天7點鐘醒過來,然後去那邊救助站領早餐。”

“身上穿的衣服和被子那些是去一個專門的地方撿的,許多人會把不要的衣服丟在那裡。”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在博主和孫衛東的聊天當中,孫衛東簡單的講述了自己目前所經歷的“困難現狀”,而面對好心博主帶他去吃東西時,孫衛東還一個勁的進行感謝。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至於為什麼這個博主會突然找到孫衛東呢,起因是孫衛東幾天前向校友會進行了求助,表示自己在美國已經流浪了16年了,現在實在“熬不過去”了,想要回到中國。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接到孫衛東的求助之後,校友會方面也立即做出了“反應”,驗證了孫衛東的身份,他的確是復旦大學的畢業生。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而更令人驚訝的是,眼前這個衣衫襤褸的流浪漢不止是名牌大學畢業生,他曾經更是一個眾人艷羨的“天才”。

●○當年的傳奇人物○●

他是曾經許多人的榜樣,更是學校的“傳奇人物”。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留美流浪漢博士孫衛東事件逐漸發酵後,一些媒體平台聯繫了孫衛東的舊識,我們也得以得知更多關於孫衛東的消息。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19世紀70年代,孫衛東出生於江蘇省江陰市的一個小鄉鎮,儘管是農村出生,但孫衛東打小就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

他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在孫衛東的前半生當中可謂是“風光無限”。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當年中考滿分是640分,孫衛東可以考到628分!”

記者聯繫到一位自稱是孫衛東小學同學的劉先生,儘管幾十年時光已經過去了,劉先生對孫衛東的印象還是非常深,只因孫衛東從小就是校園中的“風雲人物”。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據劉先生對孫衛東的描述,我們可以看出來,孫衛東不僅成績優異,性格也活潑,熱愛運動,與同學們關係也很融洽。

“初中時也是個非常厲害的人物,當時老師都常常和我們表揚他。”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一位自稱和孫衛東同初中的學弟翟先生也向記者們談及了當年孫衛東的風雲事迹。

後來孫衛東一路也可謂是“平步青雲”。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1985年,孫衛東是全家的驕傲,他一舉考上了全國頂尖的高校上海復旦大學,學習物理學專業,本科就讀的這段時間內,孫衛東也如兒時一般優秀。

復旦就讀期間,儘管身邊“高手如雲”,但他仍舊憑藉自身的努力以及天賦獲得了李政道獎學金。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1988年,孫衛東本科畢業,於是他在復旦大學通過了CUSPEA考試後去到了美國留學深造,而在美國留學期間的所有費用都是美方進行承擔。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就這樣,他在美國的布魯克林學院一路讀到了博士以及博士後,並在核物理SCI期刊上發表了許多篇論文,順利畢業後,留在了美國,在著名的精英聚集之地華爾街工作。

在當時的年代,孫衛東的人生可謂是如此的一帆風順,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成功”。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聽聞他曾經輝煌的過往後,你能將他與眼前這個落魄滄桑的中年流浪漢聯繫起來嗎?他究竟為何會變成現在的這個樣子呢?

●○“墜谷”之因○●

一個選擇,帶來的或許是另一種人生。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孫衛東的前半生暢通無阻,2007年的時候,他遇見了一名中國女子,漸漸地兩人產生了感情,就結婚了。

事業愛情雙豐收的孫衛東本可以過着舒舒服服的人生,工作後的他能夠拿到一筆不菲的收入,足以讓妻子和自己在紐約過上較好的生活了。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可與此同時,孫衛東人生的“轉折點”也即將要來臨。

“我妻子拿到美國綠卡後就和我離婚了,後來自己的錢都被偷光了,我受不了打擊,精神出了問題,無法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了。”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在視頻當中,孫衛東談及自己人生“大跌落”的原因是因為妻子執意與自己離婚,而自己受不了打擊,因此才一蹶不振。

就這樣,孫衛東從2007年開始,就過上了了文章開頭般那樣的流浪生活,也已經在美國流浪了整整16年。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在這些年當中,因為他身上沒有任何的通訊工具,也或許是出於一些情感因素,孫衛東逐漸與家人失去了聯繫。

家人一直以孫衛東為傲,以為他在美生活地很好,而殊不知這個曾經的“天才少年”,如今卻在美國靠着乞討和撿拾廢品而活。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十六個春夏秋冬,或許的確是“熬不下去”了,孫衛東才發出了“求助訊息”,而面對孫衛東的求助,網友們卻“吵翻了天”。

●○網友“吵翻”○●

“算了吧,一堆中國公民跑去美國去把美國公民營救回來,這是什麼邏輯?”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面對孫衛東的“求助”,網絡上大體分成了兩個派別。其中一個派別主要是針對孫衛東的國籍身份而言。

據孫衛東本人所說,他早已經取得了美國公民的身份,換句話來說,孫衛東在留美工作之後早就自願放棄了中國人身份了。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當初怎麼不想着回國來做貢獻?當時回國肯定不可能是這副田地。”

很大一部分人都認為這是當年孫衛東自己的選擇,而如今的他所面對的窘境也是當年的選擇造成了,他應該對自己的選擇而負責。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已經入了美國籍就應該享受美國的福利,回國以他現在的狀態,很有可能零收入,零福利。”

也有一部分人站在了孫衛東的角度替他出了出意見,認為目前的狀態的確不適合回到中國來。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與此同時,另一方的人則是支持他的想法,希望他能夠順利回到國內來,這一部分網友則是出自於“人道主義”而言的。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心理出了問題的人的確很需要別人幫助他們重新站起來,幫助他回歸正常生活,總比他凍死街頭強吧,願人間多些寬容同情。”

也有相當一部分網友非常同情孫衛東的遭遇,認為他當時年輕時候的選擇也是可以理解的,如今大家應該幫一幫他。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一個科技人才,也沒有什麼抵觸中國的情緒,將他拒之門外對我們也並不會有什麼好處。”

他們認為,退一萬步講,孫衛東還是一個科技人才,或許救助之後,還能夠回國發揮餘熱,建設祖國。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總之,你一言我一語,關於孫衛東是否應該救助這一問題的討論仍在持續發酵。

●○未來的歸宿○●

孫衛東未來究竟何去何從?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關於孫衛東的消息擴散之後,輾轉之下相關記者也聯繫到了他的家人,而他的哥哥孫衛青則表示母親現在身體狀況不好,不希望被過多打擾。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孫衛東在美國的紐約校友則是準備盡些力所能及的力量去幫助他,帶了生活必需品去看望他,並準備給他找個臨時住所暫時安住下來。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目前在紐約校友會的幫助下,孫衛東剪去了凌亂的頭髮,換上了乾淨的衣物,看起來比之前精神了不少。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謝謝大家能讓我重新振作起來。”

在視頻中,孫衛東感謝了這幾天來幫助自己的大家,而在接下來,紐約校友會則表示,將會根據孫衛東的精神狀況對他進行下一步的幫扶計劃。

●○結語○●

世間安有兩全法?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留美博士孫衛東一事也逐漸有了個結果,孫衛東起伏跌宕的人生始終讓人唏噓,一個科技人才的“隕落”也實屬令人惋惜。

吵翻了!在美流浪復旦博士校友發聲:“想回國”,網友評論兩邊倒 - 天天要聞

祝願孫衛東未來能夠重振旗鼓,開啟新的人生,而面對留美博士孫衛東一事,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本文內信源來自新京報封面新聞,2023年1月5日、1月6日,但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從胯下之辱到千金一飯:看韓信如何將恩情淬鍊成傳奇 - 天天要聞

從胯下之辱到千金一飯:看韓信如何將恩情淬鍊成傳奇

秦末的淮水河畔,寒風裹挾着碎冰拍打在岸堤上。韓信蜷縮在蘆葦叢里,腹中飢餓如烈火灼燒,他摸了摸腰間早已銹跡斑斑的青銅劍 —— 這是他唯一的體面,也是他最後的倔強。曾經的世家子弟,如今卻要靠着釣魚換錢果腹,若運氣不好釣不到魚,便只能在河邊挨餓。
黃橋決戰後,為何毛澤東預言粟裕“必成大器”? - 天天要聞

黃橋決戰後,為何毛澤東預言粟裕“必成大器”?

1940年深秋的蘇北平原,7000名新四軍戰士正面臨16萬國民黨軍的合圍。指揮部里,34歲的粟裕伏在地圖上,鉛筆划過黃橋鎮外的每一道溝壑——這個連軍用地圖都未標註的小鎮,即將成為改寫中國抗戰史的關鍵坐標。
抗戰結束後,假如不打解放戰爭,為何中國將走向深淵? - 天天要聞

抗戰結束後,假如不打解放戰爭,為何中國將走向深淵?

1945年秋,重慶談判桌上的煙灰缸里堆滿煙蒂。毛澤東與蔣介石相對而坐,背後是八年抗戰尚未散盡的硝煙,眼前是四萬萬同胞對和平的殷切期盼。當《雙十協定》墨跡未乾時,蔣介石卻在日記中寫道:“共黨之要求,無異於要我自縛雙手。”一年後,中原大地重燃戰
名人譜:廣東揭陽市歷史上的十個名人 - 天天要聞

名人譜:廣東揭陽市歷史上的十個名人

在嶺南大地的東南一隅,廣東揭陽市宛如一顆鑲嵌在潮汕平原上的明珠,散發著獨特而迷人的魅力。這片古老而富饒的土地,不僅有着秀麗的山川風光,更孕育出了無數傑出的人物。他們在不同的時代,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氣,書寫着屬於揭陽的傳奇篇章。讓我們一同走進揭
對標實戰夯基礎 從嚴從難練硬功 - 天天要聞

對標實戰夯基礎 從嚴從難練硬功

練兵如逆水行舟,懈怠則退;戰備似懸樑之劍,鬆懈即危。近日,福建省森林消防總隊南平支隊福安大隊以實戰打贏為導向,以堅韌戰鬥精神為根基,以精細保障為後盾,層層推進、步步發力,讓大練兵活動在隊伍中持續翻湧、愈燃愈烈。此次大練兵活動緊密圍繞實戰需求,涵蓋了多個關鍵領域。在體能訓練方面,該大隊嚴格遵循 “基礎...
可怕的歷史 揭秘14世紀最殘酷的酷刑:猶大的搖籃 - 天天要聞

可怕的歷史 揭秘14世紀最殘酷的酷刑:猶大的搖籃

說到中世紀的歐洲,尤其是14世紀的西班牙,很多人腦海里可能會浮現出宗教裁判所那陰森森的畫面。那是個信仰壓倒一切的時代,教會為了維護所謂的“正統”,不惜用各種極端手段對付那些被貼上“異端”標籤的人。其中,有一種刑具叫“猶大的搖籃”,光聽名字就
抗戰史上的今天:5月24日 - 天天要聞

抗戰史上的今天:5月24日

歲月無聲,歷史有痕。八十載光陰流轉,抗戰的烽火歲月依然銘刻在中華民族的記憶深處。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觀察者網特別推出“抗戰史上的今天”欄目,每日與您共同回望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1932年5月24日 本庄繁命令第14師團,迅速開始呼海鐵路方面的作戰,掃蕩敵人,並派遣一部到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