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昕:以色列炮兵部隊出動,為的是這個目的

2023年12月11日23:12:13 歷史 9874
李子昕:以色列炮兵部隊出動,為的是這個目的 - 天天要聞

直新聞自上周停火協議破裂以來,以色列通過向汗尤尼斯推進,擴大了對加沙地帶南部的地面進攻。而以軍方稱,自本輪巴以衝突以來,以軍炮兵部隊首次在加沙地帶內開展行動。以色列方面選擇加速推進的原因是什麼?您如何看待以方當前的戰略?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發展中國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李子昕我們看到之前以色列主要通過的是空襲以及機動部隊的方式,來對加沙地帶的哈馬斯武裝有生力量進行清剿。現在我們看到,以色列改變了作戰方式,採取烈度更高的陣地式炮擊,來打擊哈馬斯的軍事基礎設施。

以色列希望通過這種措施,達到讓哈馬斯徹底在加沙地帶不再能重新恢復實力的目的,防止它再對以色列實施相關打擊。以色列現在對哈馬斯的打擊進入到了一個新階段。未來,以色列還會進一步加大對於加沙地帶的軍事打擊力度,為的是最後能夠實現徹底消滅哈馬斯的目的。

李子昕:以色列炮兵部隊出動,為的是這個目的 - 天天要聞

直新聞聯合國大會12日將重啟關於巴以問題的緊急特別會議,有可能助推安理會通過巴以相關決議草案嗎?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發展中國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李子昕聯合國大會的相關決議並沒有強制性,但是聯合國大會的決議可以看作是國際社會就某一問題的集體意志的表現。之前聯合國大會曾經就巴以問題展開了相關討論,並且通過了相關決議。

儘管上次的決議沒能對以色列有一個強制性約束,但是上一次決議的通過,實際上為後續由中方來主導通過的首份安理會決議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各方在聯合國大會決議的商討和表決過程中,可以不斷凝聚共識,在人道主義和國際法方面,給以色列施加更大壓力。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得以色列及其主要的支持者美國,能夠正視國際社會對於儘快停火止暴、實現和平的願望。

李子昕:以色列炮兵部隊出動,為的是這個目的 - 天天要聞

直新聞美國務卿布林肯近期接受美採訪時表示,軍事行動結束的時間“由以色列決定”,布林肯此前被曝出曾敦促以軍“在一個月內”結束軍事行動。您怎麼評價美國在施壓以色列停火止戰的行為及影響?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發展中國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李子昕實際上美國當前對於以色列的相關政策,和它之前的一些宣示是矛盾的。布林肯此前明確表示過,以色列在實現其所謂打擊恐怖主義的目標的同時,要盡最大的努力保護巴勒斯坦的平民。

但我們看到在實際操作層面,美國主動向以色列提供了大量軍事援助,特別是近期我們看到在以色列炮兵部隊開展相關軍事行動之後,拜登政府第一時間繞過國會,給予了以色列緊急軍事援助,提供坦克相關的炮彈。實際上,以色列本次的軍事行動升級,應當是與美國進行過相關溝通的,並且美國也默許了以色列升級衝突烈度的行為,給予了以色列更大的支持。美國這種非常矛盾的、說一套做一套的做法,將會使地區局勢進一步陷入不可控的境地,可能加劇加沙地帶的人道主義危機。

李子昕:以色列炮兵部隊出動,為的是這個目的 - 天天要聞


直新聞賓大校長在和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校長共同出席眾議院有關“高校反猶主義”的聽證會後辭職。聽證會上,他們被指容忍反猶太主義,尤其是親巴勒斯坦人示威者的聲明。但賓大校長認為,只要不嚴變成暴力攻擊,就應該保護言論自由。您如何評價巴以戰火延燒至常青藤學校?美國高校內出現“反猶”的言行,其根本原因是什麼?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發展中國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李子昕我們要非常清晰地來分辨什麼樣的行為是“反猶”,而什麼樣的行為只是在支持巴勒斯坦的合法權益。更要注意到有一些訴求,可能僅僅是支持人道主義救援,希望儘早實現停火止暴。

現在美西方有一種輿論導向,就是將所有反對以色列對於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的呼聲,都被列為所謂的反猶主義,這種導向實際上是非常危險的。這也使得國際社會在面對巴以衝突這樣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時,可能會出現失焦。國際社會應當重新回歸以“兩國方案”為基礎的解決通道上來,通過政治解決的方式推動巴以問題儘早實現全面、持久、和平的解決,而不是在一個所謂的“反猶”或者是“挺巴”的問題上,不斷加大言語上的攻擊。

作者丨李子昕,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發展中國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編輯丨劉立平,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編

排版丨張靜,深圳衛視直新聞編輯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董某輝和他的銀河護衛隊,堪比公害! - 天天要聞

董某輝和他的銀河護衛隊,堪比公害!

打着董某輝粉絲名義成立的銀河護衛隊,四處舉報那些對董宇輝發出質疑和抨擊的博主,如果這種現象再不加以制止,必將對整個網絡環境和輿論環境造成惡劣的影響和惡性的循環。董某輝是樹立起來的典型,但是不代表他就沒有缺點,也不代表他完全在聖壇之上。
端王:我鑄了最好的錢幣,難道還是不務正業?聖宋元寶 - 天天要聞

端王:我鑄了最好的錢幣,難道還是不務正業?聖宋元寶

荒誕世界裡,發生着這樣一場荒誕對話:群臣:端王,明天你去做皇帝。端王:我不會做皇帝呀,我沒學過。群臣:就是你不會,才選你做皇帝。端王:那我當了皇帝該幹些啥?群臣:隨便你,只要不幹皇帝的正事,你愛咋玩咋玩。端王:還是不行,我不做事我怕你們貪我
翻遍全網,已找不到幾個像樣的雍正通寶 - 天天要聞

翻遍全網,已找不到幾個像樣的雍正通寶

(清·雍正通寶)首先要強調,雍正通寶並不少。不僅僅是明確記載的85億6千萬文鑄量,多於歷史上的大多數銅錢品種。(前面提到的宣德通寶也才1億文),現存世的數量,也同樣算作常見的古錢。
從胯下之辱到千金一飯:看韓信如何將恩情淬鍊成傳奇 - 天天要聞

從胯下之辱到千金一飯:看韓信如何將恩情淬鍊成傳奇

秦末的淮水河畔,寒風裹挾着碎冰拍打在岸堤上。韓信蜷縮在蘆葦叢里,腹中飢餓如烈火灼燒,他摸了摸腰間早已銹跡斑斑的青銅劍 —— 這是他唯一的體面,也是他最後的倔強。曾經的世家子弟,如今卻要靠着釣魚換錢果腹,若運氣不好釣不到魚,便只能在河邊挨餓。
黃橋決戰後,為何毛澤東預言粟裕“必成大器”? - 天天要聞

黃橋決戰後,為何毛澤東預言粟裕“必成大器”?

1940年深秋的蘇北平原,7000名新四軍戰士正面臨16萬國民黨軍的合圍。指揮部里,34歲的粟裕伏在地圖上,鉛筆划過黃橋鎮外的每一道溝壑——這個連軍用地圖都未標註的小鎮,即將成為改寫中國抗戰史的關鍵坐標。
抗戰結束後,假如不打解放戰爭,為何中國將走向深淵? - 天天要聞

抗戰結束後,假如不打解放戰爭,為何中國將走向深淵?

1945年秋,重慶談判桌上的煙灰缸里堆滿煙蒂。毛澤東與蔣介石相對而坐,背後是八年抗戰尚未散盡的硝煙,眼前是四萬萬同胞對和平的殷切期盼。當《雙十協定》墨跡未乾時,蔣介石卻在日記中寫道:“共黨之要求,無異於要我自縛雙手。”一年後,中原大地重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