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南昌一中學生以“反革命”罪,在萬人宣判大會上判處死刑

2023年12月09日10:07:13 歷史 1503

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70年,南昌一中學生以“反革命”罪,在萬人宣判大會上判處死刑 - 天天要聞

文|任先生

編輯|任先生

1970年2月17日,南昌萬人體育館裡,聚集了上萬名圍觀群眾,這天是舉行萬人審判大會的日子,人們不禁好奇,今天審判的又是哪位反革命分子呢?

1970年,南昌一中學生以“反革命”罪,在萬人宣判大會上判處死刑 - 天天要聞

等到被審判的對象被押到會場,所有人都傻了眼,站在他們面前的居然是一位19歲的學生。當審判結束,這名學生被宣判死刑,眾人無不為之震驚。那麼,被判死刑的少年是誰?又是因為什麼被判死刑的呢?

父親吳亞雄,新中國的鐵路專家

1949年,也正是新中國成立的這一年,吳曉飛出生在一個革命幹部家庭中。他的父親名叫吳亞雄,年輕時積极參加革命,1937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期間,吳亞雄屢立戰功,敢打硬仗,曾於1942年在中原抗日根據地團林鋪對日作戰中,獲戰鬥英雄稱號。

1970年,南昌一中學生以“反革命”罪,在萬人宣判大會上判處死刑 - 天天要聞

到了新中國成立,吳亞雄作為傑出的解放軍青年幹部,又有文化,於是從部隊轉入鐵路機關,先後在國內各大鐵路局擔任要職。在十幾年內,吳亞雄通過刻苦學習,迅速成長為鐵道方面的專家。

在擔任昆明鐵路局局長期間,吳亞雄將自己多年鐵路工作經驗全部付諸實踐,為雲南省建立了多條鐵路。眾所周知,雲貴兩省高原山地極多,海拔較高,修築鐵路極為困難,吳亞雄能夠克服如此多的困難實屬不易,可以說吳亞雄為西南地區的鐵路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到了1965年,吳亞雄因為工作成績突出,被調往南昌鐵路局擔任局長。在那時,南昌鐵路局剛剛由上海鐵路局南昌分局和福州鐵路局合併,為了承擔線路改造的任務,吳亞雄親自頂着40度的酷暑,在工地上奔波調研,因此吳亞雄在鐵路上一直是眾多人心中的標兵。

1970年,南昌一中學生以“反革命”罪,在萬人宣判大會上判處死刑 - 天天要聞

除了在工作中盡心儘力,在生活中,吳亞雄格外體恤下屬。在南昌鐵路局九江段,一位鐵路職工的孩子,他的父親在一次事故中意外身亡,母親在家身患重病,曾在萬般無奈之時找到了吳亞雄,吳亞雄在詳細了解他的身世之後,立即交辦相關部門為其母親治病,用這個孩子的話說:“我一輩子忘不了吳局長的恩情。”

從小崇尚正義,社會亂象讓他看不慣

吳亞雄的兒子吳曉飛,打小就出生在革命家庭,接觸了很多新鮮事物,尤其是父親的言傳身教,更讓吳曉飛對革命故事有着濃厚的興趣,酷愛讀書的他,每到放學就會讀一些革命書籍,對於毛主席的論著更是愛不釋手,從《毛澤東選集》和《毛主席詩詞》中收穫頗豐。

1970年,南昌一中學生以“反革命”罪,在萬人宣判大會上判處死刑 - 天天要聞

上初中後,吳曉飛就讀於福州市第五中學,在同學和老師的眼中,吳曉飛就是一個極具正義感的青年,有着很高的革命熱情,而且善於思考,擅長分析社會現象。不過,吳曉飛的這些優點,他的善於思考,他的才華,他的正義感,在不遠的將來,為他帶來了滅頂之災。

1966年,吳曉飛因父親到南昌擔任鐵路局長而轉學到南昌,在南昌第一中學就讀,令人意外的是,小小年紀的吳曉飛並沒有因轉學帶來過多的不適應,而是很快交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在此期間,特殊時期爆發,全國陷入到一片狂熱之中,吳曉飛所在的學校也不例外,年輕人們暢所欲言,謳歌時代,大談紅色理想和共產主義。不過,吳曉飛在這片全國自上而下的運動中,漸漸感覺到了一些異樣。

1970年,南昌一中學生以“反革命”罪,在萬人宣判大會上判處死刑 - 天天要聞

首先,是一些話題變得特別敏感,談論起來就要喊打喊殺的地步,人人都很極端,很多人不敢談舊社會,不敢談任何資本主義時代的東西。

其次,很多人成為了“叛徒”,很多人被抓到了監獄,很多人被戴着“大帽子”上街,一言不合就被辱罵,甚至拳腳相加,這其中就有很多吳曉飛父親的同事。

然後,就是有的激動的群眾開始焚燒書籍,破壞文物和古建築,學生們上課也不學習文化知識了,每天只學習革命,高喊打倒某人的口號。

1970年,南昌一中學生以“反革命”罪,在萬人宣判大會上判處死刑 - 天天要聞

一開始,這些熱血青年並沒覺得有什麼異常,反而熱衷於參加這樣的活動,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不正常的事情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人進了監獄,很多人感覺到似乎這場紅色的運動要往變壞的方向發展了,吳曉飛就是其中之一。

這個社會到底怎麼了?為什麼會亂成這樣,深夜無眠的時候,吳曉飛總是在床前思考着這一切,為了解決心中的疑惑,吳曉飛找到了自己的老師,將自己的所想到的和老師說了出來,可吳曉飛的老師又能說些什麼呢?

在那個年月,老師自己也是自身難保,老師這個職業更是被人攻擊,就連吳曉飛老師也不知道厄運是否會降臨在他自己頭上,不想更不敢說出那些與大多數人不一致的話。

1970年,南昌一中學生以“反革命”罪,在萬人宣判大會上判處死刑 - 天天要聞

毛主席曾經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為了尋求內心的答案,吳曉飛決定自己走出南昌這座城市,在全國範圍內看看各地現在究竟是什麼樣,懷揣着問題,吳曉飛離開家,開始為期幾個月的走訪。

就這樣,在幾個月的時間裡,吳曉飛的足跡遍布祖國大江南北,先後到達過27個城市,走過幾十個村鎮。一路上,吳曉飛親眼看着種種動亂景象,見證了各種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他將親眼所見的一切都記錄了下來,還在路上購買了大量的資料,收集了大量傳單,一個念頭在他的心中悄然產生,吳曉飛越發懷疑,有人在製造這些混亂,利用這些混亂。

這次旅行讓吳曉飛取得了很多收穫,吳曉飛決定將自己所見所聞和內心的想法通過文字展現出來,從1967年10月開始,吳曉飛在家中冷靜、理智的整理各項材料。

1970年,南昌一中學生以“反革命”罪,在萬人宣判大會上判處死刑 - 天天要聞

從1967年11月到1968年4月中旬,吳曉飛僅用了半年,就寫完了長達四十餘萬字的政論手稿,對當時全國上下轟轟烈烈的運動進行了批判,廣泛地涉及我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藝術、意識形態各個領域。在文稿中,吳曉飛還為蒙冤的政界、文化界人士各位大鳴不平。

雖然他很想將自己所寫的東西發出去,讓更多的人看看,警醒世人停止這場混亂,但在血淋淋的現實面前,吳曉飛還是一個中學生,他還是將這些手稿藏在了家中,只是作為宣洩自己情緒的一個出口。然而誰能想到,就算這些從未發表過的文字,竟給他帶來了殺身之禍。

記錄罪行的證據,卻成為自己一家人的“罪證”

1968年5月6日,厄運終究降臨在了吳曉飛家,首先是身為南昌鐵路局局長,吳曉飛的吳亞雄被一群帶着紅袖箍和語錄本的人抓住,扣上“走資派”的帽子,吳曉飛很想站出來為父親辯解,但他根本做不到。

1970年,南昌一中學生以“反革命”罪,在萬人宣判大會上判處死刑 - 天天要聞

緊接着不久,吳曉飛的家被人抄了,一群人衝進屋內,不容分說,當著家人的面開始打砸,所有傢具都被搶被破壞,更要命的是,吳曉飛的那些慷慨激昂的文字,他的手稿也被這些人發現,全部被查抄。

剛開始,這群抄家的人並沒拿一個中學生寫的東西當回事,不過越看越發現,這位中學生批判的都是他們自己,這些心裡有鬼的人自然看不得揭露他們暴行的東西,他們就像如獲至寶一樣,連夜上報頭目。

果然第二天,吳曉飛就在南昌縣蔣巷公社被人抓走,他的這些書稿被認為是整個江西省特大、罕見的反革命案。

1970年,南昌一中學生以“反革命”罪,在萬人宣判大會上判處死刑 - 天天要聞

然而,就在吳曉飛被捕的第二天,噩耗傳來,他的父親吳亞雄在獄中遇害,被迫“意外死亡”,吳亞雄有着37年軍齡,獲得榮譽無數,立過大功,從年紀上看,吳亞雄正值壯年,身體很好,這突然的“意外死亡”,無論是誰聽了,都會覺得很不正常。

然而,吳曉飛根本沒有權利見上父親吳亞雄最後一面,吳曉飛還來不及悲傷,他的5位家人接連被捕,他的同學、朋友和老師也收到牽連,30多人被格隔離審查。

在獄中,吳曉飛遭到了非人般的虐待,他們認為,吳曉飛一個中學生不可能寫出這麼多東西,肯定是受人指使,肯定有同夥藏在暗處,於是對吳曉飛和他的同學們、老師們展開嚴刑審訊。

但無論怎麼折磨吳曉飛,吳曉飛始終實事求是,堅稱所有批判暴行的手稿,都是他自己一人所寫,與老師、同學和家人無關。

眼看問不出他們想要的答案,他們只能放了吳曉飛的同學和老師們,但吳曉飛就沒那麼幸運了,一場審判他的萬人大會即將召開。

萬人審判會上,吳曉飛臨刑不屈

1970年2月17日,南昌市體育館舉行了一場萬人審判大會,從名字上看,似乎充滿了正義感,但所宣洩出來的確是純純的罪惡。

1970年,南昌一中學生以“反革命”罪,在萬人宣判大會上判處死刑 - 天天要聞

伴隨着審判大會發言人一番“義正言辭”的演講,吳曉飛被五花大綁押到台前,不明真相的人民群眾瞬間激情高漲,一時間雞蛋、菜葉紛紛被人扔向吳曉飛,這就讓遍體鱗傷的吳曉飛瞬間變得十分狼狽。

面對如此情形,吳曉飛義憤填膺,想想自己的父親,想想這短短几天自己和周圍人的遭遇,吳曉飛毫不畏懼,拒絕向他們屈服,大聲呼喊着這場浩劫帶來的罪惡,可是這隻會為他帶來更嚴重的拳打腳踢。

更為悲哀的是,在審判大會上,吳曉飛孤立無援,幾萬人中沒有任何人敢為這個不到20歲的孩子說話,很多有良知的人不忍看得一個孩子受到如此折磨,閉上了眼睛。

1970年,南昌一中學生以“反革命”罪,在萬人宣判大會上判處死刑 - 天天要聞

最終,吳曉飛被審判組以“現行反革命罪”為由,判處死刑。臨行刑前,吳曉飛眼神堅定,毫不畏懼,以悲壯的語氣讀出了劉禹錫的經典詩作:“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他的一番好意,本來是想要希望國家變得更好,誰能想到,在那個年月里,終究害了他自己。

正義可能遲到,但不會缺席,十年之後,當初煽動作亂的人被打倒,很多蒙受不白之冤的人也被平反、昭雪。

愛國青年吳曉飛和他的父親吳亞雄也被平反,組織上知道吳曉飛的事迹,為他恢復了名譽,並追認他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員,吳亞雄也被評為烈士,南昌鐵路局還專門為他舉行了追悼會,場面非常感人。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不要小看英國他它竟然殖民過這麼多國家和地區 - 天天要聞

不要小看英國他它竟然殖民過這麼多國家和地區

英國曾是歷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國,巔峰時期(1922年)控制着約33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佔全球總面積的四分之一,統治人口超過4.58億,被稱為“日不落帝國”。英國的殖民體系覆蓋了全球多個大洲,包括美洲、非洲、亞洲、大洋洲等。以下是英國曾經殖民
《毀滅戰士:黑暗時代》IGN9分GS8分:戰鬥依然爽翻天 - 天天要聞

《毀滅戰士:黑暗時代》IGN9分GS8分:戰鬥依然爽翻天

《毀滅戰士:黑暗時代》媒體評測公布,IGN給出9分的好評。短評中提到,《毀滅戰士:黑暗時代》或許摒棄了《毀滅戰士:永恆》的機動性核心,卻以系列前所未有的厚重戰鬥風格取而代之。這種充滿力量感的全新玩法,以其獨特的方式帶來了同樣令人血脈僨張的極致體驗。總評中提到,《毀滅戰士:黑暗紀元》絕非簡單的"更多毀滅戰...
漳州薌城:抗戰老兵後人捐贈紅色傳家寶 - 天天要聞

漳州薌城:抗戰老兵後人捐贈紅色傳家寶

閩南網5月9日訊(通訊員 沈思虹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在抗戰老兵許俊科家中,陳列着金光閃閃的徽章及牌匾,一枚“長江支隊南下福建60周年紀念章”鐫刻太行太岳精神在八閩綻放的鐵血征程,一副“優秀共產黨員”牌匾輝映使命榮光。
紅場閱兵推動歷史的車輪,有遺憾的和平勝利更珍貴 - 天天要聞

紅場閱兵推動歷史的車輪,有遺憾的和平勝利更珍貴

5月9日,莫斯科紅場上的勝利日大閱兵,舉世關注。莫斯科紅場的閱兵式從來都不是簡單的軍事表演。當鐵甲洪流碾過克里姆林宮牆下的方石,當軍靴鏗鏘聲,震蕩着聖瓦西里大教堂的穹頂,這場跨越時空的軍事儀式,總在....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 天天要聞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位於中國西南地區的雙江口水電站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高大壩。據相關媒體報道,該水電站已於5月1日開始蓄水,其開發商稱,這距離正式投入運行又近了一步。這座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資360億元人民幣的項目已耗時近十年,主要用於發電和防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