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歷史學家如何解釋和神聖化白人西進?

2023年12月04日12:43:14 歷史 1730



我們看到的這本《聽亞當斯講歷史》,很有意思。這本書的作者詹姆斯·亞當斯(1878-1949)是20世紀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全書主要致力於闡述美國史,歷史觀念充斥着那種盎格魯-撒克遜人高高在上的天定優勝論思想,比如在介紹北美大陸的文明發展時,仍然不免輕率地將印第安人統統說成是未開化人類;書中也大量可見對於美國社會所謂冒險精神的誇讚的記述,還認為美國人並不像歐洲人那樣熱愛金錢,認為美國大地之於美國人,就像是巴勒斯坦之於猶太人那樣是應許之地.

美國的歷史學家如何解釋和神聖化白人西進? - 天天要聞


《聽亞當斯講歷史》這本書系統地闡述了所謂“美國夢”,認為這是“一種宗教情感,是一種偉大的信仰行為,是一種敢於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當然,書作者也承認,美國人的邊疆開拓,的確擠佔了、搶奪了原住民印第安人的生存空間。這種觀念相較於18世紀、19世紀美國人將北美大陸視為無主之地,神聖化自己的佔領行為,也算是有所開明。

全書開篇毫不隱晦地指出,英國人、西班牙人、法國人在進入北美大陸後,最初是將印第安人視為略高於狼群的種群,也就是“非人”。所以,將印第安人的領地予以佔領,清除其文化,從歐洲原封不動地移植文化,對於當時的歐洲殖民者來說,不僅是正確的,而且簡直是必須的。

這本書誕生於20世紀上半葉,也就不可避免帶有當時以及之前歷史學界的普遍看法。書作者對於英國殖民時期的統治提出的評價是“並非一無是處”,承認其帶來了政治體制、進步思想以及文化等方面的教化作用。這種承認,其實也是為了佐證美國開國的合法性——而英屬殖民地發起的起義,被論證為發揮了邊疆開拓精神,人們積極反抗英國政府試圖阻礙殖民地白人對於更廣闊大地的墾殖熱情。

有意思的是, 《聽亞當斯講歷史》這本書試圖證明美國哪怕在殖民地時期,不僅引入了英國、歐洲政治和文化方面的精髓,大書特書美國一些城鎮的市民文化甚至開始在殖民地時期接納了高雅藝術——但是事實上,美國曾長期被歐洲國家視為粗鄙之國,沒有思想、文化和藝術,這一切的扭轉要到了19世紀末,也就是一眾“強盜資本家”熱情贊助了美國很多大城市建造了高規格的藝術博物館、大學,20世紀更是因為兩次世界大戰出現了批量化的歐洲科學家、思想家跨越大洋移居美國。

《聽亞當斯講歷史》這本書一方面要論證前面提到的美國人不貪財,但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要涉及對於美國開國後延續蓄奴體制、在英國廢除奴隸制後繼續如此,還有就是美國開國後北方地區暴露齣劇烈的貧富差距等問題的敘述,就只能予以事實性的迴避,強調開拓西部為美國中下階層的平民找到生存空間提供了合理性理據。

這個邏輯推進的方式是比較奇特的:首先承認印第安人是北美大地原有的主人,但是隨即宣稱對方是不開化,所以“佔領有理”;然後承認殖民時期就有貧富差距,種植園經濟、北方工業化經濟都加劇了這一點,所以為中下階層白人通過墾殖西部來獲得生存空間,是美國邊疆開拓精神的體現,因此救贖了政治和經濟體制不完善的問題;繼而謳歌西部牛仔的戰鬥精神,暗戳戳地指出19世紀的英國人丟棄了清教徒的精神,而是美國人延續了這個傳統;接下來再因此以幫助眾多的中下階層白人獲得生存空間,尤其是其中一些具有探索精神和經營意識的個人從貧賤實現躍升為依據(“這裡不存在任何不可逾越的社會障礙,成功便成為對任何人士都開放之競賽”),為美國建國後不斷侵蝕法國和西班牙在北美的殖民地,還有就是已經獨立了的墨西哥的大片土地,提供辯護。

所以,《聽亞當斯講歷史》可以很熱情地謳歌19世紀的各種新奇技術的出現和推廣,盛讚帶來生產力革命的改良工藝;也可以很自然地回應歐洲人對於19世紀美國人沒有文化的指責:“為了滿足競爭之需,這些文化信條要一一拋棄。時間就是金錢,不能浪費在無法賺錢的事情上。在美國西部,先驅者將文化蔑稱為柔弱無用之物,因為它無法幫助他們砍倒樹木,清理空地”。

當然,到了19世紀晚期,隨着美國西進已經使得其疆域擴大到了太平洋沿岸,這個步伐不得不停下腳步。兩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在美國集中釋放出十分巨大的產能,但沒有約束的壟斷企業和金融資本開始使得美國經濟變得震蕩不斷。再加上勞工運動,這已經證明美國已經不能再依照粗放式的擴張來消解內部矛盾。再加上傳統政治領域的利益集團對於民眾權利的劫持。所以這種情況下,美國對外表現出咄咄逼人的帝國主義姿態,而在其內部,就必須致力於約束強勢資本來為平民獲得社會和政治參與創造空間。

所評圖書:

書名:《聽亞當斯講歷史》

作者:(美)詹姆斯·亞當斯

譯者:徐彬、吳林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9月

美國的歷史學家如何解釋和神聖化白人西進?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紅場閱兵推動歷史的車輪,有遺憾的和平勝利更珍貴 - 天天要聞

紅場閱兵推動歷史的車輪,有遺憾的和平勝利更珍貴

5月9日,莫斯科紅場上的勝利日大閱兵,舉世關注。莫斯科紅場的閱兵式從來都不是簡單的軍事表演。當鐵甲洪流碾過克里姆林宮牆下的方石,當軍靴鏗鏘聲,震蕩着聖瓦西里大教堂的穹頂,這場跨越時空的軍事儀式,總在....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 天天要聞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位於中國西南地區的雙江口水電站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高大壩。據相關媒體報道,該水電站已於5月1日開始蓄水,其開發商稱,這距離正式投入運行又近了一步。這座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資360億元人民幣的項目已耗時近十年,主要用於發電和防洪。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 天天要聞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曹魏後期,司馬懿通過高平陵之變掌控曹魏大權,從此時起,司馬氏開始奪政專權,此舉使得掌握軍事重鎮壽春的統帥先後發生三次反抗司馬氏的兵變,他們分別是王凌之叛,毌丘儉文欽之叛,諸葛誕之叛。這三次叛亂都是被司馬氏平定的,同時也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 天天要聞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前段時間,我們在文物普查時遇到了沙塵暴,後來安全撤到了塔中鎮。”新疆和田地區文旅局文博科科長、普查隊長買提卡斯木·吐米爾說。當時全隊的給養只剩下兩箱礦泉水,在普查隊距離塔中加油站還有50公里時,汽車指示燈亮起,提示燃油即將耗盡。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 天天要聞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今天,我們說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其行為和決策引發了後世無盡的爭論。欣賞他的人尊他為拯救漢族於水火的民族英雄,討厭他的人斥其為雙手沾滿鮮血的殺人惡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閔!冉閔,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於公元 3
魯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魯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聯魯慕迅同志治喪小組5月9日發布訃告,湖北省文聯離休幹部、省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一級美術師魯慕迅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8日凌晨2時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歲。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 天天要聞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文 | 極耳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不過儂曉得伐,伊原來還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舉辦“DIVA演唱會”的阿姐,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而這也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當天的演唱會,阿姐誠意十足,除了換造型,全程沒有下場。她唱了《勇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