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楊玉環的復原圖,才明白為何李瑁拱手相讓,李隆基卻狠心賜死

2023年12月04日12:02:06 歷史 1347

楊貴妃李瑁唐玄宗的故事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愛情悲劇,也是盛唐的一個縮影。三個人的愛情,既美麗又悲壯,被後人津津樂道。

遺憾的是,他們已經離我們遠去,我們只能通過歷史的碎片,窺見那個時代皇家愛恨情仇。

楊玉環的模樣一直被很多人質疑,直到科技發達的今天,我們才可以通過一些技術手段看到楊玉環的復原形象,也終於明白為什麼李瑁要將她拱手讓出,李隆基卻能狠心賜死。

楊玉環出生在一個官宦家庭,當時楊家的巔峰已經不復存在。父親去世後,住在叔父家,對她也很好,她從小就在琴棋書畫上展現出了天賦。據史料記載,她精通胡旋舞,身姿搖曳,旋轉如風,令人眼花繚亂。

看到楊玉環的復原圖,才明白為何李瑁拱手相讓,李隆基卻狠心賜死 - 天天要聞

有一次,咸宜公主舉辦宴會,楊玉環也去了,而壽王李瑁則在這場宴會上一眼就注意到了楊玉環,就立馬跑進宮裡,請求他母妃幫忙賜婚。

這時的惠妃可以說是十分受寵,很容易就讓兒子娶到自己喜歡的女孩。唐玄宗下詔,封楊玉環為壽王妃。

在一起之後,兩人琴瑟和鳴,過了一段幸福的日子。然而,好景不長。美女的一生總是坎坷的,楊玉環也不例外。他們平靜的生活很快就被打破了。

他們結婚沒幾年,壽王的母親惠妃因病去世了。唐玄宗李隆基傷心欲絕,身體日漸消瘦。因此,李瑁經常帶着玉環進宮探望李隆基。唐玄宗一看到這個兒媳婦,就產生了一些不該有的想法。

看到楊玉環的復原圖,才明白為何李瑁拱手相讓,李隆基卻狠心賜死 - 天天要聞

後來,唐玄宗以祈福為借口,命楊玉環出家為女道士,道號太真。這只是唐玄宗為迎她入宮而設計的借口。李瑁雖然不願意,但他不能違背皇旨,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妻子被帶走。

後來,回歸世俗的楊玉環被直接迎進皇宮,封為貴妃。再加上後宮沒有皇后,她的地位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後來,楊玉環獨得恩寵。想吃荔枝,唐玄宗下令從嶺南運來。

據記載,楊貴妃有700多名刺繡工人為她縫製衣服。不僅是她,還有她的三個姐妹、兄弟和其他人都得到了聖眷。甚至就連去世多年的父母都進行了加封。

在李隆基的縱容和保護下,楊家變得更加囂張,尤其是楊國忠私售官位,密謀刺殺忠臣,引起了整個朝廷的恐慌。此外,李隆基晚年對政事的忽視,進一步加劇了唐朝的衰落。

沒過多久,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毫無準備,只好倉惶出逃。

唐玄宗不得不帶着楊貴妃和他的大臣們逃往成都,在馬嵬坡這個地方,士兵們叛變,憎恨楊貴妃和楊國忠等人,認為他們是造成國家危機的罪魁禍首,並要求唐玄宗殺死他們。

看到楊玉環的復原圖,才明白為何李瑁拱手相讓,李隆基卻狠心賜死 - 天天要聞

唐玄宗無奈之下,下令將楊國忠等人斬首,楊貴妃被迫上吊自盡,才化解了這場危機。楊貴妃死後,唐玄宗悲痛欲絕,時常追憶她,可惜為時已晚。

幾千年後的今天,通過技術手段,我們可以通過楊玉環的復原中看到她的眉眼含情。一雙深情的杏眼彷彿會說話,鼻子挺拔,脖子修長。

讓人第一眼就難以移開目光。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李隆基要從兒子那裡 “搶妻”了。

後人認為李隆基薄情寡義,無法理解。然而,作為一個殘酷無情的皇帝,面對將士的叛變,連自己都保全不了,自然不會以卵擊石。

而認為楊玉環是紅顏禍水,但在皇權和男權至上的封建社會,她又能做什麼呢?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 天天要聞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位於中國西南地區的雙江口水電站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高大壩。據相關媒體報道,該水電站已於5月1日開始蓄水,其開發商稱,這距離正式投入運行又近了一步。這座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資360億元人民幣的項目已耗時近十年,主要用於發電和防洪。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 天天要聞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曹魏後期,司馬懿通過高平陵之變掌控曹魏大權,從此時起,司馬氏開始奪政專權,此舉使得掌握軍事重鎮壽春的統帥先後發生三次反抗司馬氏的兵變,他們分別是王凌之叛,毌丘儉文欽之叛,諸葛誕之叛。這三次叛亂都是被司馬氏平定的,同時也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 天天要聞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前段時間,我們在文物普查時遇到了沙塵暴,後來安全撤到了塔中鎮。”新疆和田地區文旅局文博科科長、普查隊長買提卡斯木·吐米爾說。當時全隊的給養只剩下兩箱礦泉水,在普查隊距離塔中加油站還有50公里時,汽車指示燈亮起,提示燃油即將耗盡。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 天天要聞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今天,我們說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其行為和決策引發了後世無盡的爭論。欣賞他的人尊他為拯救漢族於水火的民族英雄,討厭他的人斥其為雙手沾滿鮮血的殺人惡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閔!冉閔,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於公元 3
魯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魯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聯魯慕迅同志治喪小組5月9日發布訃告,湖北省文聯離休幹部、省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一級美術師魯慕迅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8日凌晨2時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歲。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 天天要聞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文 | 極耳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不過儂曉得伐,伊原來還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舉辦“DIVA演唱會”的阿姐,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而這也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當天的演唱會,阿姐誠意十足,除了換造型,全程沒有下場。她唱了《勇敢的...
成湯:曠古仁君的形象 - 天天要聞

成湯:曠古仁君的形象

建立一個延續五百多年的王朝,商的開國君主必定上膺天命,獲得了天神授予的合法性。推翻了延續數百年的夏王朝,商的君主必然下順民心,得到了民眾擁護的正當性。而真正贏得民心的,只能是仁慈,而不是武力。在很多後代的文獻中,成湯被描繪成一位體恤民眾、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