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琰/崔林家族:橫跨魏晉南北朝隋唐,盛極700年的清河崔氏

2023年12月03日15:29:04 歷史 1062

前面提到的一些三國時期的豪族,比如荀彧家族、陳群家族、王朗家族等,繁榮程度基本也就延續兩晉而已,更牛一點的,頂多到南北朝末期。但是,今天我們講的清河崔氏,可是不同凡響,整個家族從東漢末年起家,歷經曹魏西晉、前後趙、北魏、東西魏、北齊北周、隋朝唐朝,橫跨700多年,不論朝代怎麼變遷、皇帝怎麼更替,都能在大風大浪中巋然不動,在朝廷中身居顯位,保持着一等一豪族的姿態。

接下來我們就好好解讀一下這個家族。

讀三國歷史,小編最大的感慨就是:千年王八萬年龜,熬到最後還有誰。想曹操時期謀士如雲,荀彧、荀攸郭嘉賈詡程昱等哪個不比司馬懿聰明,但沒想到最後還是被司馬懿偷了家;曹丕時期功臣如雨,曹氏宗親、夏侯氏姻親、鍾繇華歆董昭陳群等哪個不是位極人臣,但傳到西晉的,反而是王祥鄭沖石苞這些家族。

清河崔氏也不例外。

崔氏家族的起步靠了兩個兄弟:崔琰崔林。崔琰原本是袁紹部下,曹操佔領冀州後被任命為冀州別駕從事,後來改任丞相府西曹掾,魏國建立後晉陞魏國的中尉。論行政級別,這些職位都算不得高官,約等於如今國家部委的一個處長而已,但勝在權力很大。崔琰長期負責人才選拔工作,又是曹操的幕僚,俗話說領導的秘書堪當二號首長,所以崔琰威望很高,史載他“清忠高亮,雅識經遠,推方直道,正色於朝。魏氏初載,委授銓衡,總齊清議,十有餘年。文武群才,多所明拔。朝廷歸高,天下稱平。”可惜最後因被曹操猜忌而處死。

崔琰/崔林家族:橫跨魏晉南北朝隋唐,盛極700年的清河崔氏 - 天天要聞

建安二十年崔琰被處死前的政壇格局

此外,崔琰還是一名美男子。看過《三國演義》的都對關羽的外貌印象頗深,尤其是那一把長鬍子。但史書其實對關羽的鬍鬚並無準確描寫,只用了“美須髯”三個字,至於怎麼美則讓我們自己想象了。而崔琰則是史書明確記載的“聲姿高暢,眉目疏朗,須長四尺(92厘米)”,典型的關羽形象。

崔琰/崔林家族:橫跨魏晉南北朝隋唐,盛極700年的清河崔氏 - 天天要聞

這個劇照里的鬍鬚明顯不符合史書記載

崔林是崔琰的堂弟,論能力、名聲都比不上崔琰,不過也算得上一位知識淵博、清廉勤勉、為政一方的好官。但勝在能活。曹操在世時,他歷任丞相府幕僚、御史中丞,也就四品官,排名在三十名開外,老老實實給別人當小弟呢;曹丕時,他先後任尚書、刺史大鴻臚,三品官,步入九卿的行列,開始成大官了;曹叡時,又任光祿勛、司隸校尉,直至升任司空,成為三公之一,此時地位比他高的也就只有大將軍曹爽太尉司馬懿、司徒衛臻了,剩下的其他人資歷都比崔林低;曹芳時,崔林去世。

崔琰/崔林家族:橫跨魏晉南北朝隋唐,盛極700年的清河崔氏 - 天天要聞

景初二年,崔林任司空時的曹魏政壇格局

崔琰、崔林兩兄弟,由於都是內政人才,在《三國演義》沒露過面,所以人們也不太熟悉。但他們的後代卻異常繁榮,後來還衍生出六個支脈。由於清河崔氏的家族實在太龐大了,而且名人輩出,小編實在無力梳理出完整的族譜(還有一個原因是不同的史料記載還不同),因此只就崔琰、崔林二人的後代做一個介紹。

(請翻轉手機屏幕瀏覽)

崔琰/崔林家族:橫跨魏晉南北朝隋唐,盛極700年的清河崔氏 - 天天要聞

清河崔氏部分族譜

1.第一代

由於崔琰是被曹操處死的,他的後代註定不會被重用,因此第一代後人中顯達的,都是崔林的兒子。

崔林至少有三個兒子,長子崔述繼承了崔林安陽鄉侯的爵位,但官職不詳,估計也是一個紈絝二代。第三子崔參官職也不詳,有史記載的只有老二崔隨了。

崔隨在西晉時官至尚書僕射,也是三品高官了,但能力和功績不詳。只知道在八王之亂中,崔隨和尚書令滿奮(滿寵的孫子)一起擁立司馬倫篡位,司馬倫失敗後,崔隨也被免官,幽禁而死。


2.第二代

第二代中,崔琰的孫子崔諒(有一種說法崔諒是崔琰哥哥的孫子)歷任尚書、大鴻臚、中書令,都是三品高官,但史書中並未記載其事迹。

崔林的孫子中,崔瑋在西晉時官至太子右衛率,屬於第五品。永嘉之亂後,投靠匈奴的前趙,給當時的皇太弟劉乂當太傅,第三品。此時前趙皇帝劉聰封兒子劉粲相國,總統朝政,卻封弟弟劉乂為皇太弟,即儲君。崔瑋和盧志等人認為,劉聰還是想讓兒子繼位,劉乂有性命之憂,勸其發動軍事政變,但可惜劉乂不聽,最後果真被殺。而崔瑋則不知所蹤。

崔琰/崔林家族:橫跨魏晉南北朝隋唐,盛極700年的清河崔氏 - 天天要聞

前趙版圖,圖片來源於網絡

總體而言,崔氏第二代中並無驚才絕艷的人才,但卻有三位不凡的女子。在古代,豪族通婚是常事,為的就是鞏固彼此的關係,形成利益共同體。但崔氏此次聯姻卻非同小可。

崔林的兒子崔參有三個女兒,一個嫁給了溫襜,生下的兒子叫溫嶠,就是東晉那個名將,平定了王敦和蘇峻之亂;一個嫁給了西晉的名將劉琨,長期據守太原劉淵對峙,生下的兒子叫劉群後趙的中書令;一個嫁給了盧植的曾孫盧志,就是上文提到的前趙太弟太師,生下的兒子叫盧諶,後趙的中書監

崔參的兒子雖然不行,但女兒是一個比一個嫁得好。


3.第三代第四代

這兩代中,崔諒的兒子崔遇在後趙擔任特進,這是一個二品的榮譽職位,也是地位很高的,但史書並未記載其功績。此外,其他人員都仕途平平,沒有出類拔萃的人才。


4.第五代

第五代後人中,清河崔氏基本都在北魏效命,而且地位頗高,輝煌一時。其中,最顯赫的莫過於崔林一脈的後人崔宏

崔宏先後在前秦後燕中任職,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知道他的才華,特意給請了過來。在北魏,崔宏先後任吏部尚書、天部大人,通制尚書三十六曹,主管律令、朝儀、官制等事務,其實權相當於以前的尚書令,總領朝政,非常顯赫。崔宏的爵位最後被封為白馬公,地位從一品。崔宏最著名的表現,莫過於給北魏改國號,北魏原先稱 “代國”,後來在崔宏的建議下,改成了“魏”。

崔琰/崔林家族:橫跨魏晉南北朝隋唐,盛極700年的清河崔氏 - 天天要聞

崔宏的弟弟崔徽,一樣牛。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任命弟弟拓跋范鎮守長安時,考慮到其年紀小,於是派崔徽予以協助,加封崔徽為散騎常侍都督雍涇梁秦四州諸軍事、平西將軍、長安鎮副將、樂安王傅、濟南公,這一串的官職簡直太拉風了。崔徽和崔宏一樣,爵位都是公,都屬於從一品,只不過崔宏是主政中央,而崔徽只是長安地區實際上的領導人。

除了這二人,這一代崔琰一脈中也有一位名人:崔逞。崔逞和崔宏前期的遭遇基本一樣,也是現在前燕、前秦、後燕任職,後投奔北魏拓跋珪。到北魏後,崔逞被任命為尚書,也通制三十六曹,估計和崔宏前後腳的關係,後轉任御史中丞。不過和崔宏結局不一樣的是,崔逞後來因觸怒拓跋珪,被殺了,和他的老祖宗崔琰簡直一脈相承。由於崔逞當時是士族的名士,他一被殺,影響極其惡劣,東晉的叛將司馬休之本來想投奔北魏,聽說崔逞被殺後轉投他處,令拓跋珪十分懊悔。

崔琰/崔林家族:橫跨魏晉南北朝隋唐,盛極700年的清河崔氏 - 天天要聞

北魏疆域變化,圖片來源於網絡

5.第六代

如果說清河崔氏第五代就足夠輝煌的話,第六代後人才是封神的存在,因為這一代出了一位神一樣的人物:崔浩蜀漢諸葛亮、前秦王猛、北魏崔浩、唐朝李泌都是拯救社稷於危難的無雙國士,也都是齊名的大戰略家。

崔琰/崔林家族:橫跨魏晉南北朝隋唐,盛極700年的清河崔氏 - 天天要聞

崔浩

崔浩是崔宏的兒子,一路仕途通暢,歷任博士祭酒、太常司徒,封東郡公,正一品的存在。在軍事上,崔浩主張南守北攻,反對對東晉、南朝宋用兵,在他的建議下,北魏西邊滅胡夏北涼,攻打吐谷渾,北邊滅柔然,結束了自北魏建國以來在北方飽受威脅的歷史,使得北魏一統北方。

崔琰/崔林家族:橫跨魏晉南北朝隋唐,盛極700年的清河崔氏 - 天天要聞

北魏疆域,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可惜的是,因為在編纂北魏國史中,崔浩秉筆直書,揭露了北魏起家時的一些黑歷史,被北魏皇族認定是對鮮卑族的抹黑,挑起了民族矛盾,結果崔浩全族被夷五族。崔浩的悲劇在於,本是一個漢人,卻要去輔佐鮮卑,不論你能力再強功勞再大,人家也把你當外人看,不可能一條心。正如後來清朝時,張之洞在朝廷上說了句“我大清”,結果被醇親王載灃抓住把柄,污衊謀反,氣的張之洞反唇相譏,改口說“你大清”,正是一個道理。

除了崔浩,第六代中,出名的還有崔浩的弟弟崔簡,任北魏徵虜將軍,從三品,弟弟崔恬,北魏平南將軍,三品,應該一起被滅族了。此外,還有堂兄弟崔蔚,在崔浩被殺後,崔蔚投奔南朝宋,後來又回歸北魏,任郢州刺史,這一脈後來移居鄭州,形成鄭州崔氏分支。

崔琰一脈中,第六代中主要有三個人。崔逞當時投奔北魏時,因為前途未卜,所以除了最小的兒子崔頤帶在身邊外,其餘兒子都留在了老家。崔頤後來在北魏官至大鴻臚,三品;而留在老家的兒子中,老四崔諲投奔劉裕,後官至振威將軍、冀州刺史,四品。此外,還有崔道固,他是崔琰後人中崔欽一脈,這一脈長期居於南方,在南朝任職,到崔道固時官至平北將軍、都督冀青兗幽並五州諸軍事、冀州刺史,三品,而且是劉宋朝不可多得的一名猛將。

第六代可謂清河崔氏中最榮耀的一代了。


6.第七代

第七代中,人才不顯,只有崔頤的兒子崔廣官至平北將軍,三品,且事迹不詳。


7.第八代

到第八代時,清河崔氏又出了一門雙星。

首先是崔琰一脈中的崔亮。崔亮的才華有點像崔宏,內政人才,他在北魏長期擔任吏部尚書、度支尚書等職務,在孝文帝推行漢化過程中出力甚多,為孝文帝選拔官員、疏通漕運,有力推動了太和改制的實現。軍事上他參與了平定趙祖悅之戰,戰後升任鎮北將軍、尚書僕射,從二品的高官。

崔琰/崔林家族:橫跨魏晉南北朝隋唐,盛極700年的清河崔氏 - 天天要聞

太和改制

其次是崔林一脈中的崔彥穆。在崔林一脈中,前述介紹的崔宏、崔浩等人都是崔潛的後人,而崔彥穆屬於崔潛的弟弟崔湛支脈。這一脈仕途都不顯達,到崔彥穆時終於崛起了。在東西魏分家過程中,崔彥穆跟隨了西魏,參與了平定滎陽、攻佔江陵等戰役,官至車騎大將軍。北周建立後,歷任驃騎大將軍、大將軍、上大將軍,封東郡公,正一品的高官。

崔琰/崔林家族:橫跨魏晉南北朝隋唐,盛極700年的清河崔氏 - 天天要聞

看到這裡也許有讀者會問,怎麼同一輩的兩個人,崔亮活躍在北魏,崔彥穆活躍在北周?這其實就是家族大了帶來的問題了。崔琰為兄,崔林為弟,隨着時間的推移,崔琰一脈人口繁衍較快,輩分自然就小了,而崔林一脈輩分就抬高了。如果從時間線來說,崔亮年齡明顯比崔彥穆大,他是和崔彥穆的父親崔稚生活在一個年代的,但是我們這篇文章是按輩分敘述的,所以就會有這個誤差。等到下面講崔休及其後代時,這個誤差會更大,因為這一脈基本一直是長子長孫,繁衍的更快,別的支脈都講到隋唐了,他還在北魏、北齊呢。


8.第九代

第九代中主要就是崔休了。論輩分他是第九代,但論年齡,他和第八代的崔亮差不多,都是活躍在北魏孝文帝至孝明帝期間,和當年的荀彧、荀攸叔侄差不多。崔休歷任平北將軍幽州刺史、安南將軍青州刺史等職,在地方上名聲很好,算得上主政一方的大將,後晉陞撫軍將軍、尚書,比崔亮略低一點,但也是從二品的高官。

第九代中還有一位牛人,就是咱們上文提到的崔彥穆的侄女。她嫁給了西魏大司馬、北周太保、八柱國之一的獨孤信,生下的女兒叫獨孤伽羅,嫁給了隋文帝楊堅

崔琰/崔林家族:橫跨魏晉南北朝隋唐,盛極700年的清河崔氏 - 天天要聞

9.第十代

第十代中比較牛的,是崔休的兩個兒子:崔甗和崔鷈。崔甗跟隨高歡起兵,在洛陽建議廢黜北魏閔帝,官至車騎大將軍,第二品。北齊建立後,任命為侍中。

崔鷈也很有文采,長期擔任高歡的幕僚,後官至中軍將軍,從二品。北齊建立後,任命為光祿大夫

同樣,由於輩分差距,大家可以和上文對比着看。其實,崔甗、崔鷈是和第八代的崔彥穆同處一個年代,崔甗、崔鷈在東魏擔任車騎大將軍、中軍將軍,而崔彥穆在西魏擔任車騎大將軍。同屬清河崔氏,只是非同一支脈而已,竟然分屬兩個朝代,而且都是軍隊高層,也夠戲虐的了。

崔琰/崔林家族:橫跨魏晉南北朝隋唐,盛極700年的清河崔氏 - 天天要聞


10.第十一代

當傳到第十一代時,除崔贍在北齊擔任驃騎大將軍,二品高官時,其他的同輩族人已經陸續進入唐朝了。比如崔彧一脈的崔知溫唐高宗時期擔任中書令,為名副其實的宰相。

前面提到的所有家族,基本都是隨着時間流逝而逐漸沒落,只有這崔氏是個例外,到唐朝時清河崔氏仍然是名門望族,為當時的“五姓七望”之一。為了打擊這些豪族的勢力,李世民甚至下詔禁止“七姓十家”相互通婚,這裡清河崔氏選取的就是崔宗伯的兩個兒子、崔元孫的兩個兒子,這兩個支脈的後人禁止同其他豪門通婚。再加上科舉制的實行,貴族越來越難有政治上的特權了。但即便這樣,清河崔氏依然在整個唐朝時保持了繁榮的態度,一共出現了崔龜從崔彥昭崔群崔鄲崔圓崔元綜、崔知溫、崔昭緯崔慎由崔胤崔詧崔神基崔協13位宰相。

崔琰/崔林家族:橫跨魏晉南北朝隋唐,盛極700年的清河崔氏 - 天天要聞

小編對唐朝歷史不太熟悉,就不展開說了。大家感興趣的,可以把小編這個清河崔氏族譜繼續完善下去,一覽其煌煌氣象。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漳州薌城:抗戰老兵後人捐贈紅色傳家寶 - 天天要聞

漳州薌城:抗戰老兵後人捐贈紅色傳家寶

閩南網5月9日訊(通訊員 沈思虹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在抗戰老兵許俊科家中,陳列着金光閃閃的徽章及牌匾,一枚“長江支隊南下福建60周年紀念章”鐫刻太行太岳精神在八閩綻放的鐵血征程,一副“優秀共產黨員”牌匾輝映使命榮光。
紅場閱兵推動歷史的車輪,有遺憾的和平勝利更珍貴 - 天天要聞

紅場閱兵推動歷史的車輪,有遺憾的和平勝利更珍貴

5月9日,莫斯科紅場上的勝利日大閱兵,舉世關注。莫斯科紅場的閱兵式從來都不是簡單的軍事表演。當鐵甲洪流碾過克里姆林宮牆下的方石,當軍靴鏗鏘聲,震蕩着聖瓦西里大教堂的穹頂,這場跨越時空的軍事儀式,總在....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 天天要聞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位於中國西南地區的雙江口水電站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高大壩。據相關媒體報道,該水電站已於5月1日開始蓄水,其開發商稱,這距離正式投入運行又近了一步。這座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資360億元人民幣的項目已耗時近十年,主要用於發電和防洪。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 天天要聞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曹魏後期,司馬懿通過高平陵之變掌控曹魏大權,從此時起,司馬氏開始奪政專權,此舉使得掌握軍事重鎮壽春的統帥先後發生三次反抗司馬氏的兵變,他們分別是王凌之叛,毌丘儉文欽之叛,諸葛誕之叛。這三次叛亂都是被司馬氏平定的,同時也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 天天要聞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前段時間,我們在文物普查時遇到了沙塵暴,後來安全撤到了塔中鎮。”新疆和田地區文旅局文博科科長、普查隊長買提卡斯木·吐米爾說。當時全隊的給養只剩下兩箱礦泉水,在普查隊距離塔中加油站還有50公里時,汽車指示燈亮起,提示燃油即將耗盡。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 天天要聞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今天,我們說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其行為和決策引發了後世無盡的爭論。欣賞他的人尊他為拯救漢族於水火的民族英雄,討厭他的人斥其為雙手沾滿鮮血的殺人惡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閔!冉閔,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於公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