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絕不外交到完全依附,真香定律在朝鮮,李朝對清朝也事之如父了

2023年12月02日08:01:15 歷史 1825

從絕不外交到完全依附,真香定律在朝鮮,李朝對清朝也事之如父了 - 天天要聞

朝鮮大臣


日本學者丸山真男指出,因為朝鮮和中國的接近,這註定了朝鮮受中國影響是洪水式的。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朝鮮受中國影響是巨大的,朝鮮的政治不可能完全自主,必然受到中國的影響。所謂“事大外交”,是明清時代朝鮮確立的國策,“事大”出自春秋戰國的典籍,“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即小國對大國尊重,大國也對小國真誠,二者相得益彰。引申到中朝關係就是朝鮮尊中國為天朝,中國認朝鮮為藩國,對其保護。

一、事大外交是朝鮮的國策

1392年,李成桂受親元的高麗國王之命出征,準備入侵明朝遼東領地。但李成桂看清了中國現狀,知道明朝統治中國是人心所向,高麗繼續親元必然受到新興大明的攻擊,而千年的中朝歷史則告訴李成桂,朝鮮和中國打仗就沒贏過,所以這一年他發動兵變,取高麗國王自立,積極向新興大明靠攏,由此初步確立了中朝的宗藩關係。到了第三代國主李芳遠的時候才得到了朝鮮國王的稱號。此後朝鮮也就確立了事大外交。正是事大外交的確立,致使此後朝鮮對清朝的態度呈階段性變化。

從絕不外交到完全依附,真香定律在朝鮮,李朝對清朝也事之如父了 - 天天要聞

朝鮮王


應該說朝鮮的事大外交對朝鮮來說是最正確的外交,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壬辰倭亂,朝鮮軍一潰千里、八道盡失,朝鮮王李昖都快跑到長白山打游擊了,但他不着急,因為他制定策略,一方面派人趕緊去北京求天朝出兵;另一方面上表請求內附,即中國在遼東給他找塊地兒,中國每年給他幾萬兩白銀,他依舊能奢侈度日。換言之,只要朝鮮滅國,中國作為宗主國總不能放任朝鮮王室自生自滅吧,所以無論如何朝鮮王都不痛不癢。結果明軍出征,喪師數十萬,靡費上百萬,好處一點沒有,就換來朝鮮王一句“中國父母也……我國孝子也,日本賊子也”(《宣祖實錄》)。結果使得東北防務空虛,努爾哈赤即趁此崛起。

從絕不外交到完全依附,真香定律在朝鮮,李朝對清朝也事之如父了 - 天天要聞

影視劇中的努爾哈赤


二、對清完全不交往

1618年,經過多年醞釀,努爾哈赤造反,努爾哈赤的匪軍快速拿下撫順清河,有了根據地。明朝中央議定讓楊鎬李如柏杜松等人調集大軍去平叛。楊鎬等一線將領商議之後決定徵集臨近的藩國之兵組成聯軍策應。聯軍組成之一就是朝鮮。因為成化時期,明軍就是和朝鮮聯合征伐的女真才取得了遼東大捷。

1618年當年,巡撫遼東的督察院右僉都御史李維藩、兵部右侍郎汪可受都給朝鮮王寫信,讓他出兵七千協助天兵作戰。但朝鮮深陷黨爭,出兵一事被持續討論,直到遼東經略楊鎬帶着聖旨親自來朝鮮,朝鮮才出火銃手2500人並贈明軍馬匹700,以姜弘立統領,入遼參戰。

從絕不外交到完全依附,真香定律在朝鮮,李朝對清朝也事之如父了 - 天天要聞

朝鮮軍


1619年2月,楊鎬發動遼東兵2萬人、宣大二地16000人、朝鮮兵2500人,加上其他明軍將領的本部兵馬、海西葉赫部兵馬,總數不下10萬。但明軍分兵四路進攻後金匪巢赫圖阿拉,結果薩爾滸慘敗。而朝鮮軍居然在姜弘立帶領下投降。明朝對朝鮮軍臨陣倒戈的行為並沒有過分追責;朝鮮則覺得愧對明朝的恩德,所以更加親近明朝。結果明、朝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

從絕不外交到完全依附,真香定律在朝鮮,李朝對清朝也事之如父了 - 天天要聞

金軍在薩爾滸屠殺明軍俘虜

三、被迫稱臣

到了1621年,努爾哈赤侵略遼陽瀋陽,二城淪陷,此後後金更連佔遼東70餘城,完全切斷了中朝交流的陸路通道。而明將毛文龍在遼東大潰敗後收納流亡,退到朝鮮境內,朝鮮默認了此事,甚至給他們提供了糧餉和軍備,幫他們在努爾哈赤後方打游擊。明朝則採取以西虜制東胡的策略,利用蒙古林丹汗壓制後金。

1626年,努爾哈赤死,皇太極繼位。當時後金同時面臨正南明朝、東南朝鮮和西北蒙古,皇太極不能全力侵略大明。和明、蒙相比,朝鮮是最弱的,而且朝鮮又是農耕國家,可以滿足後金的掠奪。後金遂以毛文龍事件借口入侵朝鮮。

1627年初,後金3萬人征伐朝鮮。朝鮮對後金的征伐反應十分遲鈍,後金都攻下邊境重鎮義州了,朝鮮王臣還在討論他們是不是來打毛文龍的。3月,後金占平壤,朝鮮國內主和派崛起。而後金怕蒙古偷襲,也就趕緊和朝鮮議和,二國約為兄弟之國,朝鮮派王子當人質,雙方互不侵略。可此後朝鮮國王仁祖李倧對後金態度依舊消極,朝鮮舉國依舊親明。

從絕不外交到完全依附,真香定律在朝鮮,李朝對清朝也事之如父了 - 天天要聞

第一次征伐朝鮮


1636年丙子年,皇太極稱帝,此舉引發朝鮮一片嘩然,朝鮮上下對朝賀一事紛紛表示拒絕,並痛斥胡虜無義。仁祖拒不接受清朝書信,清朝使者憤然離開,離開途中,沿途朝鮮百姓“擲瓦礫以辱之”。此事成了後金再度征朝的借口,當年12萬金軍再征朝鮮,朝鮮險遭滅國之災,無奈只能投降,雙方簽署了“三田渡之盟”,朝鮮向清稱臣納貢,李倧對皇太極行大禮,朝鮮世子、王次子都被當做人質送入瀋陽。

從絕不外交到完全依附,真香定律在朝鮮,李朝對清朝也事之如父了 - 天天要聞

朝鮮王率群臣跪皇太極


丙子胡亂給朝鮮破壞極大,金軍當時沒入關,也沒接受儒家文明的熏陶,較為野蠻,殺人盈城。雖然迫於武力,朝鮮被迫稱臣,但朝鮮內心極不情願。朝鮮上下私下裡都將清帝稱為“胡皇”,除了對清文書以外,國內一切公文、奏文、祭文繼續使用明朝年號,私家筆記小說、史書更是以明朝年號為尊。1644年,清軍進入北京,同年清朝使者入朝鮮宣旨,朝鮮王以身體不適為由拒不出迎。

四、死心塌地

就在清、朝關係僵硬,朝鮮對清面和心不和的時候,一個共同的敵人出現了。1649年,沙俄麾下哈巴羅夫的騎兵集團向中國邊境移動,1650年到達黑龍江流域,開始洗劫中國所屬的諸多部落。1652年,北京命令寧古塔守軍出兵剿匪,但八旗軍不同於明軍,八旗軍對火器不大重視,而俄匪有3門大炮,結果1000多人的清軍被不到200人的俄匪擊潰。

從絕不外交到完全依附,真香定律在朝鮮,李朝對清朝也事之如父了 - 天天要聞

俄國騎兵


清朝下旨讓朝鮮出火器兵,朝鮮第一次知道清朝北方還有國家,而且朝鮮盛傳這些人金髮碧眼,奸淫擄掠無惡不作,專吃小孩,和傳聞中的番鬼一樣。出於對番鬼的恐懼,朝鮮只能將希望寄托在清朝身上。1654年3月,朝鮮派出100名火銃手赴寧古塔協助防守。到6月,俄匪300人和清、朝聯軍交戰,憑藉朝鮮人的火槍,清軍擊退俄匪,此為第一次羅禪征伐(羅禪是俄國,羅禪征伐就是征伐俄國)。此後清、朝聯軍又進行了第二次羅禪征伐,基本肅清了俄匪在黑龍江流域的勢力。經過兩次聯合,朝鮮將領看出了清軍近戰戰力之強,清朝也對朝鮮人在戰爭中的表現表示滿意,雙方關係以此為開端極大緩和。

到了1659年,顯宗大王繼位,此時的清朝已經基本統一了中國,清朝統治者調整野蠻策略,表示了對儒家文明和漢族傳統的接受,而朝鮮國內親清的西人黨又打敗了親明的南人黨,朝鮮仇清的心態已經鬆動。1674年,肅宗大王繼位,1683年,明朝最後一桿大旗台灣鄭氏投降,明朝復國徹底無望,朝鮮親明之心也就徹底冷卻。加上此時大清臻於盛世,朝鮮遂對清朝死心塌地。

從絕不外交到完全依附,真香定律在朝鮮,李朝對清朝也事之如父了 - 天天要聞

朝鮮王


文史君說

事大外交是朝鮮的國策,不僅對明朝如此,在清末也尤其明顯。面對西方衝擊,朝鮮事事指望中國,中國幫他搞定了壬午兵變甲申政變袁世凱甚至在朝鮮的請求下當了朝鮮最後一個有實權的總理大臣。當清朝指望不上後,朝鮮馬上倒向俄國,俄國戰敗,朝鮮無奈倒向日本,但日本可不是中國,結果朝鮮滅亡。如此可見,朝鮮可謂成也事大,敗也事大。

參考文獻

王小甫:《中韓關係史:古代卷》,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

王臻:《清朝興起時中朝政治秩序變遷研究》,商務印書館2017年。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台文史類優質作者。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同名公眾號(id:haoranwenshi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紅場閱兵推動歷史的車輪,有遺憾的和平勝利更珍貴 - 天天要聞

紅場閱兵推動歷史的車輪,有遺憾的和平勝利更珍貴

5月9日,莫斯科紅場上的勝利日大閱兵,舉世關注。莫斯科紅場的閱兵式從來都不是簡單的軍事表演。當鐵甲洪流碾過克里姆林宮牆下的方石,當軍靴鏗鏘聲,震蕩着聖瓦西里大教堂的穹頂,這場跨越時空的軍事儀式,總在....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 天天要聞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位於中國西南地區的雙江口水電站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高大壩。據相關媒體報道,該水電站已於5月1日開始蓄水,其開發商稱,這距離正式投入運行又近了一步。這座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資360億元人民幣的項目已耗時近十年,主要用於發電和防洪。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 天天要聞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曹魏後期,司馬懿通過高平陵之變掌控曹魏大權,從此時起,司馬氏開始奪政專權,此舉使得掌握軍事重鎮壽春的統帥先後發生三次反抗司馬氏的兵變,他們分別是王凌之叛,毌丘儉文欽之叛,諸葛誕之叛。這三次叛亂都是被司馬氏平定的,同時也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 天天要聞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前段時間,我們在文物普查時遇到了沙塵暴,後來安全撤到了塔中鎮。”新疆和田地區文旅局文博科科長、普查隊長買提卡斯木·吐米爾說。當時全隊的給養只剩下兩箱礦泉水,在普查隊距離塔中加油站還有50公里時,汽車指示燈亮起,提示燃油即將耗盡。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 天天要聞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今天,我們說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其行為和決策引發了後世無盡的爭論。欣賞他的人尊他為拯救漢族於水火的民族英雄,討厭他的人斥其為雙手沾滿鮮血的殺人惡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閔!冉閔,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於公元 3
魯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魯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聯魯慕迅同志治喪小組5月9日發布訃告,湖北省文聯離休幹部、省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一級美術師魯慕迅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8日凌晨2時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歲。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 天天要聞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文 | 極耳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不過儂曉得伐,伊原來還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舉辦“DIVA演唱會”的阿姐,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而這也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當天的演唱會,阿姐誠意十足,除了換造型,全程沒有下場。她唱了《勇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