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0年的重大決策失誤,說中了幾個?

2023年11月12日06:01:06 歷史 1468

(分享文章,原創 常哥

狄更斯在長篇小說《雙城記》的開篇寫到: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這是篤信的時代,也是疑慮的時代。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我們什麼都有,也什麼都沒有。

每個時代都能成就一些人和一些事,也能扼殺一些人和一些事。很多時候,選擇大於努力。雷軍說過: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但是風口浪尖過去栽死的都是豬。俗話說得好,人若"點背”喝涼水都會塞牙。

近100年來,都有哪些重大決策失誤?

01 1911年去當太監的

快到天明了又尿床了,剛當上太監大清亡了。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孫耀庭,孫家為了有口飯吃活命,要把他送進宮廷當太監,但當時做“閹割”得需要六兩白銀,而孫家根本拿不出這麼多錢,於是孫父心一橫,把兒子捆綁起來,親手割掉了兒子的寶貝。孫耀庭疼的是當場昏死了過去。三天之後,大難不死的孫耀庭蘇醒了過來後,可是宣統皇帝溥儀已經退位了,辛亥革命成功,清朝滅亡,孫耀庭開啟了他孤苦悲慘的一生...

近100年的重大決策失誤,說中了幾個? - 天天要聞

02 1948年在農村買地的

第一次土改是在1941年。第二次是1947年,在解放區。第三次是49年建國後,頒布《土地改革法》,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土地制度,按照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實行農民階級土地所有制。

如果有人在48年買土地,只能怪自己沒眼界,也沒有當地主的命,怨不得誰。

近100年的重大決策失誤,說中了幾個? - 天天要聞

03 1970年後上山下鄉結婚的

恢復高考的第二年,也就是1978年底,知青開始返城,到1980年結束。

最終,鴛鴦紛飛,一些愛情故事,以悲劇收場。

近100年的重大決策失誤,說中了幾個? - 天天要聞

04 2000年出高價把農村戶口轉為城鎮戶口的

2000年6月,國家提出,凡在縣級市市區、縣級人民政府駐地鎮及縣以下小城鎮有合法固定住所、穩定職業或生活來源的農民,均可轉為城鎮戶口,當時很多人一窩蜂的辦了城鎮戶口。2006年元旦,開始取消農業稅。時至今日,城鎮戶口好辦,想返回農村戶口,也就想想把。未來的農村戶口的好處,會更多。

05 2003年前沒有買房的

2003年開始,中國房地產開始迅速升溫,中國房價迎來了第一波小高峰。當時北京的房價才幾千一平,現在都十幾萬了。那時小城市房價更低,雖然兜里有錢的人也少,但是很多買得起的也沒買,錢在銀行里存着或者去做生意了。後來貨幣縮水,生意有掙有賠。如果時光能倒流,必須砸鍋賣鐵也得買。

06 2015年計劃生育結紮的

2016年1月1日,國家開始放開計劃生育政策,由控制人口到鼓勵生育。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無論是國營企業的職工還是私營公司的員工,無論是頭一胎是男孩還是女孩,都可以生二胎了。但是已經結紮的,只能想其它辦法了。

07 2017年前從雄安遷出戶口的

2017年,國家宣布設立雄安新區,雄安三縣的戶籍政策暫時凍結,只能允許遷出不允許遷入。一些人本來能成為“拆遷”戶的,後來只能空餘恨。

08 2021年貸款買房的

大陸房價經過近20年的高速發展,猶如脫韁的野馬。2016年底,國家提出“房住不炒”時,仍然拉不住“韁繩”。直到 2021年6月到達歷史最高點後,從此一路下行。21年投資買房的,後來再轉手就是血虧到家了,真是房貸累累...

近100年的重大決策失誤,說中了幾個? - 天天要聞

09 如今還在拚命拿錢供孩子到國外去讀書的

疫情三年,中國人最大的轉變,就是發現還是國內最安全。也讓那些曾以為“外國月亮就是圓,外國空氣就是甜”的人,充分看清了西方“好看”皮囊下的真實面目,人們開始不再迷信,不再媚外。

如今,“海龜”已經不香不值錢了,這兩年還拚命掏空家底送孩子去國外讀書的,有錢可以可勁造,不寬裕的需要三思,量力而行。

結語

不論是最好的時代,還是最壞的時代,落後於時代背景,衝動、沒有信息資源、沒有全面思考、或是受到了其他人的影響,都會讓人做出錯誤決策。很多時候,一個小小的決定就會產生巨大的蝴蝶效應,就會向截然不同的方向發展。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 天天要聞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極目新聞記者 王柳欽5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在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現場看到,雖然天空飄起了小雨,但門口還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長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銘記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遊客在雨中排起長隊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入口處,有市民攜帶電影《731》海報進行自發宣傳。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龔...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 天天要聞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考古實證,秦始皇帝陵根據“若都邑”的理念來營建,都邑里有政治、軍事,也有宮廷生活、文化娛樂。秦朝的休閑生活會是怎樣的景象?5月4日,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22:30檔,《尋古中國·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戲水禽》帶你通過考古研究新成果,對秦朝文化娛樂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麼人?秦始皇帝陵東南部...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 天天要聞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如果說全世界最會賺錢的人是誰?李嘉誠絕對排得上號。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前陣子那樁港口交易鬧得人盡皆知,一邊是國家利益,一邊是家族資產,李嘉誠站哪邊,大家其實心裡都有點數。港口本來要賣給美國財團,還好有關部門及時叫停。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 天天要聞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房山區琉璃河鎮,開滿野花的草叢上,挖開了深淺不一的坑,每個都有專屬的數字加字母編號。這處小型發掘現場,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東段一部分。五四青年節,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後”考古人員面朝黃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颳去層層覆土,專心致志地在“護城河”底搜尋古人留下的蛛絲馬跡。安妮娜在發掘現場複核...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 天天要聞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新華社南京5月4日電 題: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新華社記者鄭冬睿、張晨光、陸華東搖開檔案櫃,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開一冊蘇聯籍抗日航空英烈資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工作人員繆磊開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聞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還原歷史背後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為美國這個超級霸主來說,為何總是喜歡將苦難和威脅強加於其他國家。所以動不動就是開兩艘航母戰鬥群過去威脅,或者極限施壓,或者就是直接的戰
【前沿精選】技術官僚、民粹主義和國際組織的(去)合法化 - 天天要聞

【前沿精選】技術官僚、民粹主義和國際組織的(去)合法化

前沿精選 學刊簡介《國際關係前沿》是國政學人學術共同體發起創辦的電子刊物,旨在述介國際關係領域具有開創性、前沿性、學理性、實證性、思辨性的研究成果,梳理國際關係領域主要期刊新近發表的學術成果,以此搭建了解國際學術前沿的便捷窗口。目前已更新至2025年第2期(總第20期)。 獲取本期《國際關係前沿》全文渠道1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