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建立僅九年,這個曾經以打鐵為生的部族就幾乎讓唐朝放棄長安

2023年11月11日13:48:05 歷史 1967

《隋書》記載突厥的先祖為“平涼雜胡也”姓阿史那氏,後來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消滅割據涼州的北涼政權,阿史那氏以五百家投奔柔然汗國,因為善於冶鐵而被接納,在金山之下定居。突厥強大起來之後就消滅了柔然汗國。在公元583年,突厥在隋王朝的挑撥以及軍事打擊之下,阿爾泰山為界,分為東西兩大汗國。

唐朝建立僅九年,這個曾經以打鐵為生的部族就幾乎讓唐朝放棄長安 - 天天要聞

早期游牧部族所使用的青銅短劍。

到隋煬帝楊廣統治的中期,因為其本人的倒行逆施,隋朝的統治實際上已經逐漸走向崩潰了,然後就是“中國人奔之者眾”很多的中原人逃到突厥的境內,類似的現象在秦末以及西漢時代還有後來的明代都出現過。趁着中原政權衰落,突厥汗國已經膨脹成了一個龐然大物“其族強盛,東自契丹、室韋,西盡吐谷渾、高昌諸國,皆臣屬焉。控弦百餘萬,北狄之盛,未之有也,高視陰山,有輕中夏之志

唐朝建立僅九年,這個曾經以打鐵為生的部族就幾乎讓唐朝放棄長安 - 天天要聞

隋煬帝楊廣。

唐高祖李淵起義太原,曾經派遣大司馬劉文靜出使突厥尋找援助,突厥的始畢可汗先給出戰馬千匹,然後又派遣兩千名騎兵助戰。李淵後來在長安代隋稱帝,建立唐王朝,在李淵為帝的這九年間,突厥和唐朝的關係是時戰時和,但是總體上來說,因為隋末戰亂造成的國力衰弱以及仍然有為數眾多的軍閥未能平定,突厥對於新生的唐朝是有極大的優勢的。現分述如下:

唐朝建立僅九年,這個曾經以打鐵為生的部族就幾乎讓唐朝放棄長安 - 天天要聞

拍攝於國家博物館

武德元年,始畢可汗遣使來朝。武德二年“始畢帥兵渡河,至夏州,賊帥梁師都出兵會之,謀入抄掠。授馬邑賊帥劉武周兵五百餘騎,遣入句注,又追兵大集,欲侵太原”舊唐書高祖本紀則曰“閏月辛丑,劉武周侵我并州”而舊唐書劉武周列傳的記載更為慘烈“武周授金剛西南道大行台,令率兵二萬人侵併州,軍黃虵鎮。又引突厥之眾,兵鋒甚盛,襲破榆次縣,進陷介州。高祖遣太常少卿李仲文率眾討之,為賊所執,一軍全沒。仲文後得逃還,復遣右僕射裴寂拒之,戰又敗績,武周進逼,總管齊王元吉委城遁走,武周遂據太原。遣金剛進攻晉州,六日,城陷,右驍衛大將軍劉弘基沒於賊,進取澮州,屬縣悉下”武德二年的這次聯合入侵可真是慘烈啊。

唐朝建立僅九年,這個曾經以打鐵為生的部族就幾乎讓唐朝放棄長安 - 天天要聞

唐代武士。

咱們總結一下劉武周、突厥、良師都聯軍都攻打了哪裡:先是攻打併州,但是沒有成功,然後攻破了榆次縣以及介州,最可怕的就是攻破了太原以及晉州,然後又是澮州。聯軍在山西攻城略地的時共計擊敗唐軍三次,活捉太常少卿李仲文,右驍衛大將軍劉弘基,齊王李元吉放棄太原城防逃跑,把老爹的龍興之地丟給了劉武周。當時還是秦王的唐太宗李世民於武德二年年末出兵收拾爛攤子,直至武德三年年初,在柏壁之戰中擊破劉武周,並且收降尉遲敬德,同月始畢可汗去世,處羅可汗繼位。

唐朝建立僅九年,這個曾經以打鐵為生的部族就幾乎讓唐朝放棄長安 - 天天要聞

昭陵六駿(拍攝於國家博物館)

處羅可汗立齊王暕之子楊政道為隋王,定都定襄城。在同一年,李世民奉詔書出兵攻打劉武周,處羅派出弟弟帶領騎兵2000名助戰,但是這些人進入并州之後,將當地洗劫,總管李仲文無法制止,處羅繼位不滿一年就去世。處羅之弟咄苾在處羅的妻子義成公主的支持之下登上可汗之位,是為頡利可汗,頡利可汗又立其長兄之子什缽苾為突利可汗,然後一直到武德九年,頡利可汗至少發動了六次規模比較大的入侵。

唐朝建立僅九年,這個曾經以打鐵為生的部族就幾乎讓唐朝放棄長安 - 天天要聞

唐初戰神李世民。

武德四年“頡利自率萬餘騎,與馬邑賊苑君璋將兵六千人共攻雁門”但是遭到唐朝守軍將領定襄王李大恩的迎頭痛擊,此戰唐軍不僅擊退了突厥和地方割據軍閥的聯合進犯,還讓被困在突厥的唐朝使者漢陽公蘇瑰、太常卿鄭元壽、左驍衛大將軍長孫順德三人成功返回唐朝,頡利因為此戰的失利不得不和唐朝暫時議和。

唐朝建立僅九年,這個曾經以打鐵為生的部族就幾乎讓唐朝放棄長安 - 天天要聞

李淵。

武德五年春天,去年剛剛取得大勝的定襄王李大恩向李淵上書說,突厥遭逢大災,可以出兵趁機滅掉割據馬邑的苑君璋。李大恩率先出兵向馬邑推進,由於殿內少監獨孤晟率領的軍隊遲遲不到,李大恩最終遭到劉黑闥以及突厥軍隊數萬人的合圍,幾乎全軍覆沒,李大恩戰死在亂軍之中。

唐朝建立僅九年,這個曾經以打鐵為生的部族就幾乎讓唐朝放棄長安 - 天天要聞

唐大明宮丹鳳門遺址。

到這一年的六月份,劉黑闥又把上萬名突厥騎兵引入了河北,頡利可汗率領五萬名騎兵南侵到達山西的汾州,又分出數千人向西攻擊原州,靈州,又攻擊潞州,一直到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二人分頭出擊,頡利可汗這才帶領着擄掠而來的5000人退出山西。武德七年八月,頡利、突利叔侄二人發動傾國之兵進攻唐朝。

唐朝建立僅九年,這個曾經以打鐵為生的部族就幾乎讓唐朝放棄長安 - 天天要聞

北朝騎兵俑

這一年的入侵幾乎讓唐朝遷都“有說高祖云:只為府藏子女在京師,故突厥來,若燒卻長安而不都,則胡寇自止。高祖乃遣中書侍郎宇文士及行山南可居之地,即欲移都”遷都計劃最終在李世民的反對之下流產。李世民率兵迎敵,雙方頓兵於豳州,李世民巧妙地挑唆了叔侄二人之間的關係,最終迫使突厥人退兵。

唐朝建立僅九年,這個曾經以打鐵為生的部族就幾乎讓唐朝放棄長安 - 天天要聞

初唐武士俑。

但是突厥的入侵一直就沒斷過。武德八年七月,突厥人又來了“頡利集兵十餘萬,大掠朔州”然後在太原幹掉了唐將張瑾部,張瑾孤身逃入李靖的軍中,頡利無法打敗李靖,又因為李世民的軍隊到達了蒲州,所以再次被迫撤退。

唐三彩馬。

時隔一年之後,也就是武德九年的七月,頡利可汗率領10餘萬人馬進攻關中,一直打到今天咸陽的武功縣,總管左武侯大將軍尉遲敬德在涇陽打敗了突厥人,斬首一千級。頡利於是遣其腹心執失思力進入長安恐嚇唐朝君臣,結果被李世民懟了回去。李世民又帶領侍中高士廉、中書令房玄齡、將軍周范等六人騎着馬出城,隔着渭水痛斥突厥人負約。對於突厥人來說,這一來 一去,時間就耽誤了不少,唐朝的援軍集結於長安城之外,最終突厥人不得不再次退兵。武德九年九月,頡利可汗準備向唐朝廷獻上羊一萬隻,馬三千匹,被李世民拒絕,並且要求頡利可汗將所掠奪的漢人還給唐朝。

唐朝建立僅九年,這個曾經以打鐵為生的部族就幾乎讓唐朝放棄長安 - 天天要聞

拍攝於國家博物館。

綜上可知,唐朝立國僅僅九年,突厥就發動了七次入侵,其中有三次是十萬騎以上的規模,這個曾經以打鐵為生的部族竟險些讓唐朝放棄長安。武德九年六月,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大哥李建成,四弟李元吉,奪取了太子之位,並於第二年又迫使自己的父親李淵讓位。開啟了唐朝的貞觀時代,而對於剛剛登上帝位的李世民來說,突厥入侵是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身臨“左聯五烈士”最後時光,龍華烈士紀念館迎來戲劇黨課 - 天天要聞

身臨“左聯五烈士”最後時光,龍華烈士紀念館迎來戲劇黨課

今天,龍華烈士紀念館裡迎來一場特別的黨課——以話劇《前哨》為藍本改編的沉浸式戲劇《獄中的哨聲》帶領觀眾回到1931年的上海,身臨“左聯五烈士”犧牲前最後被關押的牢房,傾聽他們的聲音。通過這樣獨特的藝術形式,觀眾們以前所未有的視角走近歷史。
蔣潔敏、白恩培、傅政華、黃興國、谷春立、曹立新等“老虎”、“內鬼”出鏡懺悔 - 天天要聞

蔣潔敏、白恩培、傅政華、黃興國、谷春立、曹立新等“老虎”、“內鬼”出鏡懺悔

6月27日晚,央視新聞頻道播出政論專題片《第二個答案》。專題片介紹,黨的二十大以來,截至2023年11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立案67萬件,其中立案中管幹部86人、廳局級幹部3533人、縣處級幹部2.8萬人。“這是一場壓倒性的勝利,黨、國家、軍隊內部的嚴重隱患正在消除,人民賦予的權力,只能用來為人民謀幸福。”專題片說。政知...
我們現在是否急需一場變法 - 天天要聞

我們現在是否急需一場變法

關於變法,這是一種較為古老的說法,其實我們離最近的一次變法也就一百多年。 到了近現代,變法一詞逐漸被“改革”二字所代替。那麼我們現在是否急需一場變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我們現在正逐漸擺脫房地產經濟,而所謂的“舊法”已經不適用於當下的新環境
【檢察護企】瑞麗檢察:以“檢”之力 護“企”前行 - 天天要聞

【檢察護企】瑞麗檢察:以“檢”之力 護“企”前行

檢察護企      為有效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保障民營經濟高質量健康發展”常態化長效機制,深入推動“檢察護企”專項行動走深走實。6月26日上午,瑞麗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邵曰生到雅戈爾(瑞麗)服裝有限公司、瑞麗市音皇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走訪調研,深入了解企業生產狀況和法治需求。      走訪...
一袋饅頭換狀元,貧寒學子的逆襲人生 - 天天要聞

一袋饅頭換狀元,貧寒學子的逆襲人生

前言在清朝,有一位出身貧寒的學子,他的人生故事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傳奇。徐州小子,志存高遠清朝年間,江蘇徐州的一戶貧寒農家裡,誕生了一個名叫李蟠的男孩。他的家族曾有過書香門第的輝煌,但到了他這一代,已是家道中落,生活拮据。然而,貧寒並未磨滅李
1855年,黃河決堤改道,百萬人喪命,南方人理解不了的恐怖 - 天天要聞

1855年,黃河決堤改道,百萬人喪命,南方人理解不了的恐怖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袁公博編輯|t引言黃河素有“銅頭鐵尾豆腐腰”之稱,自孟津以西的流域,由於多流經山谷,自古以來改變不大,而孟津
故事中的威海丨文登營的故事 - 天天要聞

故事中的威海丨文登營的故事

史料記載:文登營“在文登縣東十里。明宣德二年建。初在縣西門內,十年遷此。有土城周三里,東、西、南三里。營當東面之險。今移縣城中”。據老人們傳說,文登營以前廟宇眾多,像毗盧庵、三元殿、旗纛廟、老爺廟等。經世事變遷,如今已經蕩然無存,只存於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