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庚:華僑旗幟 民族光輝 | 中華英才

2023年11月08日12:34:06 歷史 1099
陳嘉庚:華僑旗幟 民族光輝 | 中華英才 - 天天要聞

陳嘉庚(1874—1961),福建泉州府同安縣集美社(今廈門集美區)人。愛國華僑領袖,企業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17歲移居新加坡,興辦實業,善於經營,逐漸成為南洋華僑巨商。1913年,返鄉創辦了集美小學集美中學集美大學廈門大學。1949年,應毛澤東主席邀請回國參加政協籌備會。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一生為民族教育、抗日戰爭、新中國建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被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百年巨匠——

陳嘉庚:華僑旗幟 民族光輝

陳嘉庚:華僑旗幟 民族光輝 | 中華英才 - 天天要聞

陳嘉庚(1874年—1961年)

福建泉州府同安縣集美社(今廈門集美區)人。愛國華僑領袖,企業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17歲移居新加坡,興辦實業,善於經營,逐漸成為南洋華僑巨商。1913年,返鄉創辦了集美小學、集美中學、集美大學和廈門大學。1949年,應毛澤東主席邀請回國參加政協籌備會。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一生為民族教育、抗日戰爭、新中國建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被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陳嘉庚:華僑旗幟 民族光輝 | 中華英才 - 天天要聞

2023年2月22日,《百年巨匠——陳嘉庚》開機儀式在廈門大學舉行

2023年2月22日上午,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等單位聯合攝製的百集大型系列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之《百年巨匠——陳嘉庚》開機儀式在廈門大學舉行。廈門國貿控股集團為該片的支持單位。

廈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邱偉傑在致辭中表示,該片在廈門大學舉行開機儀式,對廈門大學來說有着特殊的意義。在嘉庚精神的感召下,廈門大學胸懷“兩個大局”,心系“國之大者”,把服務國家戰略和社會進步需求作為建設一流大學的高度自覺,在服務發展中展示廈大擔當,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和中華文化海外傳播作出了積極貢獻。

陳嘉庚:華僑旗幟 民族光輝 | 中華英才 - 天天要聞

在開機儀式上,《百年巨匠》組委會及主創人員向陳嘉庚先生銅像敬獻花籃

陳嘉庚:華僑旗幟 民族光輝 | 中華英才 - 天天要聞

中國紀錄片學會副會長、《百年巨匠》影視顧問夏蒙導演執導《百年巨匠——陳嘉庚》並在開機儀式上致辭

中國紀錄片學會副會長、《百年巨匠》影視顧問夏蒙導演,曾與集美校友會合作拍攝了關於陳嘉庚的紀錄片《民族之光》,還撰寫有關於陳嘉庚的人物傳記《第一公民》,基於豐富的經驗和深厚的感情積澱,他欣然應邀擔當《百年巨匠——陳嘉庚》一片的導演。據夏蒙導演透露,該片旨在通過陳嘉庚的成長經歷與人生故事,回望20世紀中國社會的思想發展、文化演進以及社會變遷,展示近現代中國波瀾壯闊的歷史與福建悠久厚重的文化底蘊。

陳嘉庚是享譽海內外的愛國華僑領袖、企業家、教育家、慈善家和社會活動家。這些身份彼此依存、相互支撐,完整地構建起陳嘉庚的愛國情懷、奉獻精神及其超凡卓絕的人生。

陳嘉庚:華僑旗幟 民族光輝 | 中華英才 - 天天要聞

鄧小平長女、國家一級畫師鄧林題寫“百年巨匠”

陳嘉庚生於1874年,少年時代便遵照父親旨意,下南洋輔助經營家庭米店生意。19歲時,他趁回國完婚之際說服母親和妻子,用父親給的一筆錢籌辦了一所私塾,即惕齋私塾。這是他人生第一次參與教育事業。

此後的歲月里,無論是瀕臨破產,還是烽火環繞,陳嘉庚都不忘恪守“教育救國”的初心,籌建各類各級學校,培養人才,喚醒民眾。他一生創辦和倡辦學校共計118所,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學子。其中,最為人稱道的是始建於1913年的集體學校和創辦於1921年的廈門大學。集美學校因創辦於家鄉集美(今廈門市集美區)而得名,覆蓋了小學、中學、水產航海、商科、幼稚師範等各學齡和多個領域。廈門大學則在陳嘉庚獨資支撐16年之後改為國立大學,一時間學者名人云集,學術氛圍蔚為壯觀。

由於天生機敏又善於觀察學習,陳嘉庚最初在陳家米店從學徒快速成長為經理。然而米店卻因財務管理問題欠下了巨額債務,被迫關閉。厄運當頭,陳嘉庚並未一蹶不振,反而扛起了債務,並用七千元重新創業,開辦菠蘿罐頭廠,兼獨資經營黃梨廠和謙和米店。果敢決斷、眼光獨到及勤懇努力,不僅助他如願還清了債務,而且也為日後開創橡膠帝國奠定了基礎。而企業運轉中得來的財富,都被他用來支撐教育事業和抗戰事業了。

如同父親一樣,陳嘉庚雖投身實業,卻始終不忘國事。他結識孫中山,攜胞弟一起參加同盟會,參與並資助辛亥革命。在南洋,他是最早號召人們抵制日本帝國主義的擴張野心、反對“二十一條”的愛國僑領之一。

從“九·一八”到“七七事變”,陳嘉庚雖身處海外,卻始終站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最前列。基於在商界的號召地位以及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他被南洋各國僑團一致推舉為南僑總會的第一屆和第二屆主席,為抗戰積極奔走呼號,為抗戰募集大量資金,還動員三千多名華僑機工直接投身於抗戰。

陳嘉庚的社會影響力和愛國主義事迹激起了日本軍國主義者的仇恨,幾度遭到通緝,不得不隱姓埋名並在廈門大學和集美大學校友的掩護下避居印尼爪哇。直到日本無條件宣布投降,才得以安全飛抵新加坡。在重慶各界召開的“陳嘉庚先生安全慶祝大會”上,毛澤東主席特送條幅“華僑旗幟,民族光輝”,高度讚揚陳嘉庚的民族精神及其為民族解放作出的卓越奉獻。

陳嘉庚:華僑旗幟 民族光輝 | 中華英才 - 天天要聞

陳嘉庚長孫陳立人接受《百年巨匠——陳嘉庚》攝製組採訪

新中國成立後,陳嘉庚應毛主席之邀出席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被選為常務委員,參加開國大典,被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華僑事務委員會委員。此後仍然活躍在教育、社會活動等領域,直至1961年逝世。

陳嘉庚的一生先後經歷了晚清、民國和新中國,卻始終只有一個主旋律,即以國家為重、以民族為重,忠實誠信,大公無私,他留下的寶貴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歷久彌新,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後來人,同時也成為廈門城市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城市建設發展注入了不竭的精神動力。

紀錄片《百年巨匠——陳嘉庚》以講好“嘉庚故事”、傳承“嘉庚精神”為宗旨,以感人的故事溫暖人心,以誠摯的情感和時代精神感染僑心,為海內外中華兒女樹立起愛國愛鄉的華僑榜樣,有助於不斷增強華僑華人的文化自信以及民族認同,同圓共享中國夢。

——原文刊載於《中華英才》半月刊

2023年第15期

陳嘉庚:華僑旗幟 民族光輝 | 中華英才 - 天天要聞

文章來源 | 中華英才

*文章及圖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公眾號已標明來源,如有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即作處理。

監製 | 厚軒

美術編輯 | 神奇海螺

長按二維碼關注“百年巨匠”

陳嘉庚:華僑旗幟 民族光輝 | 中華英才 - 天天要聞

“百年巨匠 百年史詩——百位大師風采特展”在國博開幕

“百年巨匠攜手阿迪達斯送文體進校園”在京啟動

讓中華民族的精神大廈巍然聳立

陳嘉庚:華僑旗幟 民族光輝 | 中華英才 - 天天要聞

大型文化項目《百年巨匠》是中國第一部聚焦20世紀為中華文明作出突出貢獻的大師巨匠的大型系列人物傳記紀錄片,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百年巨匠(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攝製。

《百年巨匠》是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中宣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連續兩年入選中宣部(國務院新聞辦)“紀錄中國”傳播工程,是國家廣電總局“十四五”紀錄片重點選題規劃項目、慶祝建黨100周年重點紀錄片、“記錄新時代”紀錄片精品項目和紀錄片重點項目(2018),還是中央電視台重大主題主線宣傳暨重點選題項目,也是國家藝術基金、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華藝文基金會、北京市政府文化創新發展基金、北京文化藝術基金、北京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發展基金、北京市西城區文化藝術創作扶持專項基金的資助項目。已獲得16項紀錄片大獎。

2013至2017年,《百年巨匠》第一季43位大師的拍攝已全部完成,分為美術篇、書法篇、京劇篇、話劇篇、音樂篇、文學篇。《百年巨匠》第二季57位大師的拍攝已於2018年啟動,增加了科技篇、教育篇、國學篇、建築篇、中醫篇、戲曲篇、電影篇,計劃陸續完成,屆時將以“百年·百人·百集”紀錄片、“百位大師特展”、“百部圖書出版”獻禮。

拍攝完成的《百年巨匠》紀錄片,陸續在中央電視台(一套、三套、四套、九套、十套、十五套、發現頻道國際頻道)、中國教育電視台、各省級衛視、海外電視台等國內外218家電視台播出,受到廣泛好評,屢創同類紀錄片收視率新高。《百年巨匠(國際版)》啟用8種語言向全球播出。

央視市場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2020年7月根據CSM全國測量儀統計結果,《百年巨匠》累計觸達受眾共102億人次。

《百年巨匠》系列叢書已連續三年被教育部、文化和旅遊部、財政部作為“高雅藝術進校園”學習讀本,發放到全國近千所高校。

《百年巨匠》已成為文化領域最高端的現象級品牌之一,並以其獨特優勢搭建起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詮釋和展示文化自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平台。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第三次世界大戰?《紅色警戒:世界戰火》震撼登場,32個國家開戰 - 天天要聞

第三次世界大戰?《紅色警戒:世界戰火》震撼登場,32個國家開戰

大家好,我在遊戲荒的時候,經常會打開那些經典遊戲,玩上一局感覺非常爽。尤其是《紅色警戒2》,即時戰略玩法緊張激烈,多人戰鬥和戰役都十分出色,現代戰爭手段也相當豐富。可由於年代久遠,很多玩法已經爛熟於心了,打來打去沒有新鮮感。最近,有網絡大佬基於《紅色警戒2》開發了全新的PC版《紅色警戒:世界戰火》MOD,...
國手+2!貴州兩名文物匠人摘全國文物技能獎 - 天天要聞

國手+2!貴州兩名文物匠人摘全國文物技能獎

全國文物職業技能最高獎頒獎了!貴州兩名“手藝人”憑實力當“國手”!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7月6日,由國家文物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主辦的2025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第二屆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結果揭曉。來自貴州的選手吳勝成獲木作文物修復師一等獎,滕昭玉獲金屬文物修復師三等獎,這也是...
死亡失蹤超百人:美國得州洪災是天災還是人禍? - 天天要聞

死亡失蹤超百人:美國得州洪災是天災還是人禍?

美國得克薩斯州中部地區因暴雨引發洪災,截至當地時間6日,已造成至少82人死亡、約40人失蹤。美國總統特朗普6日表示,得州洪災是“百年一遇”“沒人預見到”。得州向來洪水多發,然而為何這次災情如此嚴重、傷亡如此巨大?在這場悲劇後,美國社會各界普遍認為,這次洪水造成如此大傷亡,有天災更有人禍。特朗普簽署“重大災...
日本天皇首訪蒙古國,專程祭奠日軍亡靈,這讓中國人很不舒服 - 天天要聞

日本天皇首訪蒙古國,專程祭奠日軍亡靈,這讓中國人很不舒服

前言正值二戰結束後80周年,應蒙古國邀請,日本天皇德仁首次對蒙古國進行訪問,蒙古國對此給予高規格接待,邀請日本天皇夫婦出席“那達慕大會”的開幕儀式,並參觀多個景點和日本投資項目。祭奠亡靈背後7 月 9 日清晨,天皇夫婦的車隊悄然駛入烏蘭巴托
民國將領之川軍青翰南 - 天天要聞

民國將領之川軍青翰南

(本人櫥窗裡面有很多關於民國歷史書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你們的支持就是我創作最大動力。)民國時期,四川軍閥熊克武打敗另外一個軍閥劉存厚後,熊克武就控制了四川軍政大權,而熊克武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就不斷排擠其他派系的將領,最終四川爆發了“
800餘米地道承載抗日紅色記憶!人民第一堡壘煥新 - 天天要聞

800餘米地道承載抗日紅色記憶!人民第一堡壘煥新

“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侵略者他敢來,打得他魂飛膽也顫。”一曲旋律激昂、朗朗上口的《地道戰》,喚起多少人對抗戰歲月的回憶。位於順義區龍灣屯鎮的焦莊戶村,幾十年來一直保留着地道戰的痕迹。
天庭權力架構全解析:玉皇大帝如何統御三界? - 天天要聞

天庭權力架構全解析:玉皇大帝如何統御三界?

在中國傳統神話體系中,玉皇大帝統領的天庭是一個龐大而精密的"神界政府",各部門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這個神秘而威嚴的天庭管理體系,揭開神話中"天界公務員系統"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