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帥之一“福帥”,一生戎馬從未受傷,晚年在睡眠中去世

2023年10月23日12:14:06 歷史 1885

本文內容來自於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繫刪除。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搬運必究!


歷史總是充滿着戰爭與和平的交替,新中國成立前後也飽經風雨,戰爭的硝煙遮蔽了太陽,但在這個動蕩的時期,也湧現了眾多英雄。毛主席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在保衛家園、抵禦侵略者方面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毅力。

然而,今天我們將聚焦另一位傑出的人物——聶榮臻,他是一位身體力行的保家衛國英雄,他沒有經歷戰火的洗禮,卻在革命征程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十大元帥之一“福帥”,一生戎馬從未受傷,晚年在睡眠中去世 - 天天要聞


聶榮臻,出生於四川省江津縣吳灘場,1899年12月29日,一個家庭相對優渥的背景,為他提供了優質的教育環境。自1917年夏天考入江津縣中學後,聶榮臻的生活進入了全新的篇章。

在校期間,他展現了非凡的學習能力和對知識的渴望,廣泛涉獵中西文化,以及對國家命運的濃厚關切,這種興趣與責任感,成就了他為改變中國未來的決心。


十大元帥之一“福帥”,一生戎馬從未受傷,晚年在睡眠中去世 - 天天要聞


當時的中國,深陷帝國主義侵略、封建體制束縛和社會不公問題之中,青年一代開始為尋找解決問題的道路而努力。共產主義思想逐漸興起,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聶榮臻也受到了這一思想的吸引。

他積极參与進步青年的行動,與志同道合的朋友探討改變國家現狀的方法。逐漸,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為革命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十大元帥之一“福帥”,一生戎馬從未受傷,晚年在睡眠中去世 - 天天要聞


聶榮臻的決心和毅力使他在抗日戰爭中嶄露頭角。他在平型關戰役中,率領八路軍第115師,殲滅了日軍坂垣師團一部,繳獲大量軍需物資。

這場勝利不僅激勵了士氣,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堅定的決心。隨後,聶榮臻採用巧妙的游擊戰術,多次擊潰日軍,展現出了出色的軍事才能。中國最終戰勝了侵略者,結束了抗日戰爭。


十大元帥之一“福帥”,一生戎馬從未受傷,晚年在睡眠中去世 - 天天要聞


和平解放北平是聶榮臻的下一個使命。他提議在天津解放後,爭取和平解放北平,這一提議獲得毛主席的贊同。北平解放後,新中國在1949年10月1日成立。聶榮臻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為國家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他不斷引導和支持科學技術的研究,導致了中國成功研製出原子彈和導彈核武器。他的領導也助推了中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展現了國家的科技實力。


十大元帥之一“福帥”,一生戎馬從未受傷,晚年在睡眠中去世 - 天天要聞


然而,聶榮臻並未因此而滿足,而是繼續研究科技項目,不斷探索新領域。1982年,年事已高的他罹患了疾病,但他展現出堅韌的意志。

他沒有因病態放棄對國家和社會的關切,而是在病痛中堅持着,為國家的發展提出了寶貴的建議。


十大元帥之一“福帥”,一生戎馬從未受傷,晚年在睡眠中去世 - 天天要聞


臨終前,聶榮臻的心繫國家,他關切着台灣問題、國家科技的發展、與老友彭真的聯繫。他渴望在有生之年完成未竟的事業,也期望國家的繁榮與科技能不斷增光。

最後的遺言也是對國家和黨的信任,他以自己的一生詮釋了對黨和國家的無限忠誠。


十大元帥之一“福帥”,一生戎馬從未受傷,晚年在睡眠中去世 - 天天要聞


聶榮臻於1991年離世,享年93歲,他留下了崇高的精神風貌,為新中國的成立和發展付出了偉大的努力。

他是一位身體力行的英雄,他的事迹將永遠激勵我們前進,為更美好的未來而努力奮鬥。


十大元帥之一“福帥”,一生戎馬從未受傷,晚年在睡眠中去世 - 天天要聞


以上內容資料均來源於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數據,理論考證於網絡資料,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產生的任何問題任何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日本女星疑似家中去世,遺體腐爛多日無人發現,年僅45歲 - 天天要聞

日本女星疑似家中去世,遺體腐爛多日無人發現,年僅45歲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女演員遠野凪子近日疑似被發現死於家中,年僅45歲。7月3日,遠野凪子的助手前往其位於東京都豐島區的公寓拜訪,卻始終無法與她取得聯繫。助手隨後聯繫公寓管理公司並報警。警方在室內發現一具倒在地上且已腐爛的女性屍體,現場確認該女性已經死亡,根據狀況判斷其死亡已有幾天時間,警方不認為存在被害...
舉個例子,10年前的建築,前面經歷了9年的監督檢查,第10年着火了,這個責任…… - 天天要聞

舉個例子,10年前的建築,前面經歷了9年的監督檢查,第10年着火了,這個責任……

昨天有網友在《從監督中拿出20%甚至50%的人來搞調查,那會如何》留言說:舉個例子,10年前驗收的建築,前面經歷了9任監督員,到第10個監督員的時候着火了。前面9人沒事,第10個進去了,這冤不冤呢?如果隱患很好整改,沒有一點壓力,為什麼前面9個不做?為什麼就認為在第10個人身上就應該做,而且能做,還能做好?這段話是什...
抗戰兒童小說《閃閃的紅星》:以紅星為信 做黨的孩子 - 天天要聞

抗戰兒童小說《閃閃的紅星》:以紅星為信 做黨的孩子

原標題:以紅星為信 做黨的孩子——重讀抗戰兒童小說《閃閃的紅星》《閃閃的紅星》,李心田著,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1年1月《閃閃的紅星》是李心田寫於60年代的小說,原名為《戰鬥的童年》。1972年,該作品於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後入選教育部紅色經典閱讀書目,成為革命傳統教育範本,被譯成英、法、德等10餘種文字,19...
《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出版,為王舟瑤手跡首次大規模公開 - 天天要聞

《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出版,為王舟瑤手跡首次大規模公開

王舟瑤(1858—1925),字星垣,號默盫,浙江黃岩人,近代著名學者、教育家、藏書家和地方文獻專家,曾任上海南洋公學教授、京師大學堂師範館經史教習、兩廣師範學堂監督、禮部顧問官。王舟瑤一生著述頗豐,著有《中國學術史》《讀經札記》,編纂有《光緒台州府志》《默盫集》,輯有《台州文征》《台州先哲遺書》等。近日,...
抗戰回望38︱《保衛盧溝橋》:“盧溝橋是我們的墳墓” - 天天要聞

抗戰回望38︱《保衛盧溝橋》:“盧溝橋是我們的墳墓”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澎湃新聞·私家歷史與抗戰文獻數據平台合作,推出“抗戰回望”系列,選取抗戰期間的報紙、圖書、日記等史料加以介紹,希冀帶領讀者前往歷史現場,觸碰抗戰時中國軍民的精神與生活。“七七事變”吹響了全民族抗敵禦侮的號角。作為事變中的重要場景,盧溝橋迅速為國人所熟知...
若不是北魏的胡太后算計太多,又怎會水到渠成的上位呢? - 天天要聞

若不是北魏的胡太后算計太多,又怎會水到渠成的上位呢?

古代北魏,宮裡的女人想往上走都難。尤其對胡氏來說,她面前擺着的,不只是後宮的明槍暗箭,還有一道橫了百十年的規矩——“子貴母死”。道武帝拓跋珪定這規矩時說得明白:皇子立為太子,親媽就得賜死,怕的是外戚仗着太后的勢亂政。
凌晨突發訃告!孫大業逝世 - 天天要聞

凌晨突發訃告!孫大業逝世

7月8日凌晨,河北師範大學發布訃告:中國科學院院士、細胞生物學家、無黨派代表人士、河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孫大業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7月7日18時14分在石家莊逝世,享年88歲。孫大業先生,1937年7月生於浙江杭州,祖籍浙江溫州。1959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現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畢業後分配到石...
黑龍江省原副省長——范子文 - 天天要聞

黑龍江省原副省長——范子文

范子文范子文(1909-1975),又名范嗣淹,陝西省綏德縣人,享年66歲。早年考入綏德陝西省立第四師範,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8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