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遣散十幾萬湘軍,他後悔了嗎?

2023年07月30日19:11:02 歷史 1318

1864年,為了讓朝廷放心,曾文正將12萬湘軍裁撤,自剪羽翼。旋即,曾國藩後悔了:“此舉太輕率,湘軍若在,豈能有今日之苦。”

曾文正遣散十幾萬湘軍,他後悔了嗎? - 天天要聞

1853年,曾國藩(謚號文正)前往衡陽,訓練士兵,組建“湘軍”,協助朝廷鎮壓太平天國運動

“湘軍”並非只有曾國藩一系,江忠源羅澤南王錱劉長佑席寶田等,訓練湘軍時間比曾國藩還要早。

脫離“湘勇”,第一支打着“湘軍”旗幟的部隊是羅澤南,而非曾國藩。但是,曾國藩的湘軍成就最大,名氣也大。

太平天國運動14年,八旗、綠營這兩支朝廷直屬武裝力量不堪一擊。“兩大營”兩次被摧毀,清朝差點無兵可用。

鎮壓太平天國,為清朝續命幾十年,主要是曾國藩及其湘軍。

1864年,湘軍攻克南京,大肆劫掠,屠戮民眾十餘萬,個個滿載而歸,發家致富。

但是,湘軍並非朝廷軍隊,帶有私人色彩,類似軍閥、藩鎮,對朝廷構成潛在挑戰。

曾國藩為了自保,能控制的十幾萬湘軍裁撤殆盡。除了長江水師,以及半獨立的“霆軍”,其餘嫡系全部遣散,包括“吉字營”的八萬人。

沒了軍隊,朝廷對曾國藩非常滿意,說他能“公忠體國”,是中興名臣,有大局觀。

但是,曾國藩很快就後悔了,說自己不應該裁撤湘軍,弄得狼狽不堪,處處看人臉色辦事。

徐宗亮《歸廬談往事》記載:“文正時與所親書,有撤湘軍一事,合九州鐵不能鑄一錯之語。”

那麼,曾國藩為何後悔呢?無兵可用,指揮不靈,“剿捻”失敗,讓他成為朝廷整治的對象,任意拿捏。

曾文正遣散十幾萬湘軍,他後悔了嗎? - 天天要聞

捻軍”活躍在兩淮地區,並打着太平天國旗幟作戰。1864年,賴文光張宗禹重新整編太平軍、捻軍,以騎兵為主,以復興太平天國為口號,繼續抗清。

1865年,賴文光、張宗禹聯手,在高樓寨成功伏擊清軍,八旗鐵騎7千餘人陣亡沙場,第一名將僧格林沁殞命。

消息傳到江南,曾國藩非常高興:“朝廷無兵可用,中原的問題,只能靠我們解決了。”

1860年,“江南大營”被摧毀,曾國藩得以重新出山,節制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等4省軍務,湘軍成為主力,控制江南。

如今,北方清軍八旗覆沒,曾國藩又迎來染指中原的機會,控制清朝的心臟地帶。

慈禧無兵可用,只好讓曾國藩北上督師,承擔剿滅賊寇的重任。但是,清朝依然防備曾國藩,處處找他麻煩,御史也經常彈劾他“擁兵不戰,養寇自重”。

為了表明“忠誠”,曾國藩相當賣力,督促清軍圍剿。但是,曾國藩卻沒那麼順利,被“捻軍”牽着鼻子走。

“捻軍”機動性強,曾國藩的應對之策是“河防戰術”,在運河、黃河等地方俢築防禦工事,試圖壓縮賴文光的生存空間,然後將其打垮。

但是,湘軍已經裁撤,淮軍理論上是從湘軍分出來,卻不聽指揮。劉銘傳郭松林張樹聲周盛波等淮軍悍將,根本就不給曾國藩面子。

剿滅“捻軍”,淮軍是主力,鮑超的“霆軍”是輔助部隊,湘軍扮演配角。即便如此,劉銘傳也是不滿意,處處找湘軍麻煩,跟鮑超鬧矛盾。

湘軍、淮軍關係糟粕,曾國藩的許多戰略計劃都無法實施,故而“剿捻”沒有多大效果。

1866年,曾國藩用時一年,耗費千萬兩白銀,在開封構築起來的“河流防線”,且駐軍十幾萬,一夜之間被賴文光突破,“捻軍”殺入湖北。

消息傳到京師,輿論嘩然,紛紛指責曾國藩,說他浪費餉銀,擁兵自重,不考慮朝廷的艱難。

曾文正遣散十幾萬湘軍,他後悔了嗎? - 天天要聞

曾國藩無地自容,有苦說不出,主動辭去“剿捻”主帥。清朝順水推舟,並未挽留,立刻讓李鴻章接替他職務,曾國藩心灰意冷。

李鴻章督師,繼續奉行曾國藩的“河防戰術”。清朝為了栽培李鴻章,抗衡湘軍集團,採取“扶淮抑湘”策略,給他時間、資源,最終剿滅捻軍。

裁撤湘軍,曾國藩沒了本錢,士兵指揮不靈活,沒能拿下“剿捻”功績。如果保留湘軍,手握重兵,曾文正的成就更高,影響更大。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黃惲 | 我和傅國涌,一本《金庸傳》的故事 - 天天要聞

黃惲 | 我和傅國涌,一本《金庸傳》的故事

傅國涌(1967-2025)。早晨在酷暑中徒步去乘電車時,朋友何兄發來微信,說傅國涌因心臟病去世了。我有點不敢相信,有點茫然,只回答了個“驚悚”。在這麼平常的日子裡,怎麼會有這麼驚悚的消息?心裡知道不會是烏龍,如今學人早逝的很多很多,傅兄比我還年輕一歲,竟會這麼突然這麼早就走了?在我,確實是個驚悚的消息。他...
升起五星紅旗,宣布要加入我國後,這個國家在3小時後迅速覆滅 - 天天要聞

升起五星紅旗,宣布要加入我國後,這個國家在3小時後迅速覆滅

藏南地區只是中印邊界問題的其中之一,曾經還有一個地方,因為不想被印度吞併,所以想要加入我國,還在國內升起了五星紅旗。可僅僅三個小時後,這個國家就遇到了災難,國土被侵佔,勢力被毀,最終只能成為印度一個邦。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野心對我們來說
原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孫英逝世,享年89歲 - 天天要聞

原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孫英逝世,享年89歲

澎湃新聞獲悉,原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孫英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孫英,男,漢族,1936年11月出生,天津市寶坻人,195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6月參加工作,山西師範學院(現山西大學)歷史系畢業,大學學歷,研究員。曾任共青團山西省委副書記,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甘肅省委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