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大橋傳“爆炸聲” 俄方稱鐵路交通已恢復

2023年07月17日16:27:09 歷史 8849


據俄羅斯“連塔”新聞網此前報道,克里米亞地區領導人謝爾蓋·阿克肖諾夫17日早些時候在社交平台Telegram上發文稱,克里米亞大橋發生“緊急事故”,大橋暫停通車,當地執法部門及其他相關部門正在開展工作。報道稱,阿克肖諾夫還稱,他已就此事與俄羅斯交通部長薩維利耶夫進行交談,有關部門正採取措施恢復秩序。

克里米亞大橋傳“爆炸聲” 俄方稱鐵路交通已恢復 - 天天要聞

當地時間17日,克里米亞地區領導人顧問克留奇科夫表示,克里米亞大橋鐵路交通已經恢復,鐵軌沒有受損。

與俄羅斯僱傭兵瓦格納集團有關聯的“灰色地帶”頻道說,克里米亞大橋在星期一凌晨3時零4分,發生兩次襲擊。

另外,俄羅斯支持的克里米亞半島政府星期一在即時通訊引用Telegram發布消息說,克里米亞的燃料、食品和工業品庫存充足,當地倉庫擁有所有必要的庫存。

克里米亞跨海大橋於2018年開通,全長19公里,是俄羅斯造價最高的公路和鐵路兩用橋。俄羅斯於2022年2月24日向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同年10月8日,這座長約19公里長的大橋發生卡車爆炸,導致與大橋並行的鐵路橋上一貨運列車裡的七個油罐着火,大橋部分路段受損坍塌,事故共造成四人死亡。莫斯科將爆炸事件歸咎於烏克蘭安全部隊,當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對此矢口否認,聲稱烏方沒有策劃襲擊大橋事件。但是烏克蘭國防部副部長馬里亞爾7月8日在社交媒體發文,承認烏克蘭軍方去年實施了對克里米亞大橋的襲擊。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7月9日曾對此回應,譴責基輔政府是“恐怖主義政權”。

克里米亞大橋傳“爆炸聲” 俄方稱鐵路交通已恢復 - 天天要聞


消息來源丨央視新聞、環球網、新加坡《聯合早報》

編輯丨俞哲旻,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編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 天天要聞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血與火的14年抗戰,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無數國人在民族危亡時挺身而出,奉獻犧牲。據不完全統計,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傷亡超過3500萬人。在抗戰相持階段,湖南是對日戰事最多、最慘烈的正面戰場之一。當時全省人口3000萬,徵募的兵...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 天天要聞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高志凱和他那句“在恆河畫一條線”的說法都火了。有網友還提議,這條線未來就應該叫“高志凱線”。印度人聽了可能都懵了,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條線的由來高志凱是一位智庫學者,他所說的畫一條線,實際上是針對臭名昭著的麥克馬
蔡倫造紙術問世:樹皮破布如何改寫中華文明史? - 天天要聞

蔡倫造紙術問世:樹皮破布如何改寫中華文明史?

公元 105 年,東漢宮廷宦官蔡倫將一批質地輕薄的 “新紙” 呈給漢和帝。誰也未曾料到,這看似尋常的發明,會成為撬動中華文明進程的槓桿。在此之前,竹簡笨重如石,絹帛貴比黃金,知識的傳播被牢牢鎖在少數人的書架上。
梅國強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梅國強同志逝世

湖北中醫藥大學7月7日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當代著名中醫學家、傷寒學泰斗、國醫大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獲得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首屆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獲得者、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湖北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梅國強同志因病於2...
日本奇葩陋習,為了繁衍人口不擇手段,一直到上個世紀才被廢除 - 天天要聞

日本奇葩陋習,為了繁衍人口不擇手段,一直到上個世紀才被廢除

日本這個國家吧,大家都知道,文化獨特,傳統深厚。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它那光鮮亮麗的外表下,還藏着一些讓人瞠目結舌的陋習。今天要聊的,就是其中一個特別奇葩的——“夜爬”。這玩意兒在日本社會裡流傳了好幾百年,直到上個世紀才被徹底廢除。背後原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