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200年左右猶太人曾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以色列王國。那時這一地區的名字還叫做“迦南”。公元135年羅馬人將迦南地區的猶太人逐出,同時從其他地區移入非猶太居民。從此猶太人開始了在世界各地輾轉遷徙的歷史。猶太人生活的迦南故地被羅馬人改名為巴勒斯坦。公元7世紀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從東羅馬帝國手中奪取了巴勒斯坦地區。從那時起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了上千年。
猶太人在離開巴勒斯坦後始終被信奉基督教的歐洲各國視為異端。19世紀末歐洲各國的排猶主義刺激了猶太復國主義思潮的興起。所謂猶太復國主義號召離散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返回祖先生活的迦南地重建猶太國家、復興猶太民族。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就不斷有猶太移民湧入巴勒斯坦地區。到了二戰爆發的1939年當地猶太人口就已上升到45萬。二戰爆發後越來越多的歐洲猶太人為躲避納粹的魔掌而逃到巴勒斯坦地區。
1947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決定在巴勒斯坦地區分別建立猶太人的以色列國和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國。在這一分治方案中占巴勒斯坦地區總人口不到1/3的猶太人分得55%左右的土地且多為沿海富庶地區,而占當地總人口2/3以上的阿拉伯人只分得45%左右的土地且多為丘陵貧瘠地區。猶太人順應聯合國的決議於1948年5月14日在聯合國劃定的地盤上正式建立了以色列國,而阿拉伯國家聯盟則斷然拒絕了聯合國這一分治方案。
阿拉伯人認為自己祖祖輩輩已在巴勒斯坦地區生息繁衍上千年了。當初猶太人是被羅馬人趕走的,二戰中迫害猶太人的是德國。一直在傷害猶太人的是西方人。可西方排猶主義所造成的問題最終卻要以犧牲阿拉伯人的利益來解決是不公正的。為什麼不在德國找一塊地讓猶太人建國呢?因此阿拉伯人拒絕了聯合國的分治決議。1948年5月15日凌晨埃及、外約旦、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組成的阿拉伯聯軍就向前一天才剛建國的以色列發起戰爭。
出人意料的是這場戰爭會以佔盡優勢的阿拉伯聯軍戰敗告終。此後以色列同阿拉伯國家又先後爆發了4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屢戰屢勝,阿拉伯國家屢戰屢敗。可以色列在打贏五次中東戰爭後仍沒能改變自己所面臨的惡劣地緣環境。缺乏戰略縱深的以色列一直身處在資源、人力等方面佔據絕對優勢的阿拉伯國家的包圍之中。以色列能戰勝阿拉伯國家無數次,但只要敗一次就有亡國之危。
即使不考慮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關係問題,那麼以色列的領土從自然環境上看也是比較惡劣的:以色列超過60%的國土面積為沙漠與旱地,因此成為了世界上淡水資源最稀缺的國家之一。整個以色列在排除掉荒漠後只擁有615萬畝可耕地,人均耕地面積大約只有0.7畝左右。以色列選擇在中東復國無論從自然環境還是地緣政治環境上看都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當然選擇在祖先生活的故地復國的確更利於喚起猶太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
可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行為未免有些太傲嬌了吧?以色列為什麼非得選擇巴勒斯坦地區復國呢?為什麼不像當年阿拉伯人所說的那樣在德國找一塊地建國呢?事實上以色列復國並非只有唯一的選項:歷史上猶太人曾嘗試過在南美的巴塔哥尼亞、中國東北、東非烏干達等地建國。問題是猶太人這樣一個小眾民族無論在哪兒建國都不能單純依靠自身實力。猶太人要想建立自己的國家除了得到大國的支持以外幾乎再無別的途徑。
在二戰前猶太復國主義主要是依靠英國支持,而在二戰之後則主要是依靠美國的支持。猶太人可以設想在任何一個地方復國,但最終決定猶太民族復國地點的還是美、英等大國。如果猶太人選擇在德國境內找一塊地建國是得不到美、英支持的。戰後的德國被美、英、法、蘇四大戰勝國分區佔領。德國成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東歐社會主義陣營博弈的焦點。
正是兩大陣營的博弈使德國分裂成了西德和東德。既然兩大陣營都把德國視為戰略要地極力想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那麼兩大陣營會接納毫無勢力根基背景的猶太人這樣一個小眾民族在德國領土上建國嗎?如果猶太人選擇從德國分割出部分領土建立自己的國家就相當於置身兩大陣營對峙的前線。長久以來猶太人在歐洲始終備受歧視。猶太人知道歐洲人對自己的不待見是深深刻入骨子裡的。
尤其德國更是一個剛對猶太人展開過大屠殺的國家。猶太人哪敢留在這樣一個國家呢?萬一哪天德國人又搞一次排猶運動咋辦呢?當然我們作為過來人知道後面的歷史:德國在二戰後痛定思痛深刻反思徹底拋棄了以往的軍國主義。德國在戰後甚至主動幫助以色列追捕漏網的納粹餘孽。可當時的猶太不會未卜先知啊。他們怎麼知道德國後來會有這樣的改變呢?在那一代猶太人的心目中德國實在太可怕了。
那一代猶太人是絕不敢要求在德國境內割一塊地的。他們會擔心這將激發德國人對猶太人的仇恨,那麼搞不好也許哪天德國人就會再次對猶太人下手了。二戰中德國和日本被徹底打敗,英、法作為老牌強國也在戰爭中被嚴重削弱,因此戰後出現了美蘇爭霸的冷戰格局。美、蘇為爭奪世界霸主的地位爭相控制第三世界國家。兩個超級大國最忌憚的就是第三世界出現足以獨霸一方的大國,因為這會直接威脅到自己在該地區的利益。
中東地區對美國維繫美元石油霸權意義重大,可美國與中東在地緣距離卻相當疏遠。即使美國的實力再強,但畢竟強龍不壓地頭蛇。美國自然不願看到中東阿拉伯世界整合崛起成為國際舞台上一股強大的勢力。這就意味着美國需要在中東建立一個橋頭堡以制衡蘇聯和阿拉伯本土勢力,而作為美國盟友的以色列恰恰扮演的就是這種角色。古代以色列王國所在的迦南故地恰恰正是整個阿拉伯世界的核心中樞地區。
猶太人回到自己祖先生活的迦南故地復國以後猶如一把利刃切斷了尼羅河流域與兩河流域之間的地緣聯繫。正因為以色列的存在使埃及、利比亞等北非阿拉伯國家同沙特、伊拉克、敘利亞等西亞阿拉伯國家被截然分開。在以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為主的中東地區卻存在以色列這樣一個另類就使得阿拉伯世界的整合統一根本無從談起。以色列選擇在巴勒斯坦地區復國既是迎合民族情結也是迎合美國的利益訴求。
以色列只有選擇在此地復國才能得到美國的支持,而以色列復國如果離開美國的支持是難以實現的。雖說選擇在迦南故地復國會引起與阿拉伯國家的矛盾,但阿拉伯國家的軍事實力比起英、法、德等歐洲國家差了老大一截。有美國撐腰的以色列自然無需懼怕阿拉伯國家。猶太人曾在迦南生活過的歷史依據可以讓自己顯得名正言順,更何況猶太民族歷經兩千餘年顛沛流離後落葉歸根在情感上也能最大程度激發猶太人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