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羅馬帝國留給後世的遺產

2023年03月10日21:17:04 歷史 1428

文/張溥傑

編輯/張溥傑

引言

“條條大路通羅馬,”古羅馬人吹噓道。從公元前27年到公元476年的500多年裡,羅馬城是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帝國的首都,數千英里的路標顯示了到羅馬的距離。

但帝國的50萬人口不僅僅通過道路相連。他們還通過羅馬法律、羅馬習俗和羅馬軍事力量聯繫在一起。

試論羅馬帝國留給後世的遺產 - 天天要聞

羅馬地圖

在公元200年左右的鼎盛時期,羅馬帝國橫跨整個地中海世界,從北非到蘇格蘭邊境,從西班牙到敘利亞

在此期間,羅馬世界總體上是和平和繁榮的。只有一種官方語言和一部法典。羅馬士兵守衛邊境,維持帝國境內的秩序。驕傲的羅馬人相信帝國將永遠存在。

試論羅馬帝國留給後世的遺產 - 天天要聞

但帝國並沒有持續下去。到500年,這個偉大帝國的西半部已經崩潰。對於歷史學家來說,羅馬的陷落標誌着古代世界的終結和中世紀的開始。

正如一位歷史學家所寫,“羅馬滅亡了,但它繼續存在。中世紀世界將傳承羅馬文化的許多方面,這些方面仍然影響着我們今天。

建築

羅馬人是熟練而聰明的建造者。在他們的建築和工程中,他們借鑒了希臘人和其他民族的想法,並加以改進。

羅馬人學會了如何使用拱門、拱頂和圓頂來建造巨大的結構。拱頂是用於天花板或支撐天花板或屋頂的拱門。圓頂是一個半圓形的拱頂,位於圓形牆壁上。

羅馬浴場和其他公共建築通常有巨大的拱形拱頂。萬神殿是一座宏偉的寺廟,仍然矗立在羅馬,以其巨大的圓頂而聞名。

試論羅馬帝國留給後世的遺產 - 天天要聞

英格蘭巴斯市的羅馬浴場

羅馬人使用混凝土建造比以前任何時期都要大的拱門。混凝土是通過將碎石與沙子、水泥和水混合併讓混合物硬化而製成的。羅馬人沒有發明這種材料,但他們是第一個廣泛使用它的人。

羅馬人還發明了一種新型的體育場。這些大型露天結構可容納數千名觀眾。羅馬人用混凝土建造隧道進入羅馬著名的羅馬斗獸場。隧道使觀眾很容易到達座位。現代足球場仍然使用此功能。

幾個世紀以來,羅馬建築的宏偉風格激發了許多建築師的靈感。例如,早期的中世紀建築師經常模仿羅馬設計,特別是在建造偉大的教堂和大教堂時。

您還可以在許多現代教堂,銀行和政府大樓的設計中看到羅馬的影響。一個很好的例子是華盛頓特區的美國國會所在地,國會大廈。

另一個著名的例子是法國巴黎的凱旋門(凱旋門)。這座紀念碑是為了慶祝法國皇帝拿破崙在1800年代初的勝利。今天,它是法國的國家戰爭紀念館。

工程

超過50000英里的道路將羅馬與帝國的邊界連接起來。羅馬人用石頭、沙子和礫石層建造道路。

他們的技術為道路建設設定了標準。歐洲一些地區,人們仍然在古老的羅馬道路上建造的高速公路上行駛。

試論羅馬帝國留給後世的遺產 - 天天要聞

羅馬人還為建造渡槽設定了新標準。他們為羅馬創建了一個渡槽系統,將大約60英里外的水帶到該市最富有的公民的家中,以及公共浴池和噴泉。

羅馬人在帝國的其他地方也建造了渡槽。西班牙塞戈維亞的水系統仍然使用一部分古羅馬渡槽。

藝術

羅馬人採用了其他文化的許多特徵,並將它們融合成自己獨特的文化。羅馬藝術也是如此。羅馬人尤其受到希臘人藝術的影響。

事實上,歷史學家經常談論“希臘羅馬”藝術。羅馬在傳承這一傳統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傳統對西方藝術產生了重大影響。

羅馬人將自己的才能和品味添加從其他文化中學到的東西中。例如,他們特別擅長製作栩栩如生的半身像和雕像。

羅馬人也是偉大的藝術贊助人或贊助商。富裕的家庭用雕像和色彩繽紛的壁畫和馬賽克裝飾。

羅馬藝術家特別擅長繪製壁畫,用水性顏料在牆壁或天花板的潮濕石膏上繪製場景。羅馬壁畫經常展示三維景觀。看着其中一幅壁畫,幾乎就像透過牆壁看外面的景色。您可能在餐館、銀行和其他現代公共建築中看到過類似的壁畫。

試論羅馬帝國留給後世的遺產 - 天天要聞

公元54-68年,龐貝第四風格

羅馬人還為日常用品帶來了時尚感和奢華感。例如,他們用吹制玻璃製作了高度裝飾性的瓶子。一個酒瓶的形狀可能是一串葡萄。

羅馬人還發展了寶石切割和金屬加工的藝術。一種流行的藝術形式是客串。浮雕是顯示肖像或場景的雕刻裝飾。

羅馬人將浮雕作為珠寶佩戴,並用它們裝飾花瓶和其他物品。今天你可以找到所有這些藝術形式的例子。

帝國滅亡大約一千年後,羅馬藝術在文藝復興時期被重新重視。米開朗基羅等偉大的藝術家在他們的繪畫和雕塑中復興了希臘羅馬風格。

一個很好的例子是羅馬西斯廷教堂的著名天花板,由米開朗基羅在1500年代繪製,天花板展示了聖經中的場景。一個羅馬人會感到賓至如歸,仰望這個驚人的創造。

羅馬藝術繼續影響畫家和雕塑家。羅馬風格在美國早期特別流行。美國人模仿這些風格,以賦予他們的藝術尊嚴和高貴。今天,您可以在華盛頓特區看到許多雕像,它們反映了強烈的羅馬影響。

語言和寫作

羅馬在中世紀留給人們的一個特別重要的遺產是拉丁語。帝國滅亡後,拉丁語繼續被學者和羅馬天主教會使用。

教會文士使用拉丁語來創建重要文件。受過教育的歐洲貴族學習拉丁語,以便他們可以與其他國家的同齡人交流。

試論羅馬帝國留給後世的遺產 - 天天要聞

5世紀的紙莎草紙,記錄著拉丁語

拉丁語仍然極具影響力。幾種現代歐洲語言是從拉丁語發展而來的,包括意大利語西班牙語和法語。

英語是一種日耳曼語言,但它受到講法語的諾曼人的強烈影響,英語直接和通過法語大量借用拉丁語。事實上,我們仍然使用拉丁字母,儘管拉丁語有23個字母,英語有26個字母。

你可以在我們今天使用的許多詞中看到拉丁語的影響。例如,我們的日曆來自羅馬統治者尤利烏斯·凱撒採用的日曆。

有些月份的名字來自拉丁語。在法律、醫學和宗教科目中,拉丁語也仍然非常重要。

許多英語單詞以拉丁語前綴開頭。前綴是放置在單詞開頭的單詞部分,具有自己的含義。將前綴附加到根詞會創建一個具有新含義的新單詞。

事實上,前綴這個詞就是這樣形成的。它來自pre-(“在前面”)和-fix(“fasten”或“attach”)。

有些英語單詞來自拉丁詞根。例如,手動和操作這兩個詞源自拉丁語manus,意思是“手”。

甚至有些拉丁諺語仍在使用。例如,看看一美分的反面。在那裡,你會看到美國的座右銘E pluribus unum(“在眾多中,一個”)。

最後,我們仍然使用羅馬數字。羅馬人使用字母系統來書寫數字。在羅馬數字系統中,字母 I、V、X、L、C、D 和 M 表示1、5、10、50、100、500和1000。

您可能已經看到過鐘錶,日晷和書籍第一頁上使用的羅馬數字。您可能還會在建築物以及一些電影和電視演職員表上發現羅馬數字,以顯示它們的製造年份。

哲學、法律和公民身份

羅馬哲學、法律和關於公民身份的思想深受希臘人的影響。但羅馬人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並傳給了後代。

在羅馬特別流行的希臘思想流派是斯多葛主義(STOH-ihk-ism)。許多上層羅馬人接受了這種哲學,並將其作為自己的哲學。

試論羅馬帝國留給後世的遺產 - 天天要聞

斯多葛主義的創始人

斯多葛學派相信神聖的智慧統治着整個自然界。一個人的靈魂是神聖智慧的火花。“正確生活”意味着以符合自然的方式生活。

斯多葛學派來說,生活中唯一真正好的事情就是有一個好的品格。這意味着要有自制力和勇氣等美德。

斯多葛學派將責任和社區福利置於個人舒適之上。羅馬斯多葛學派以勇敢而安靜地承受痛苦和苦難而聞名。直到今天,我們稱以這種方式行事的人為“堅忍”。

法律與正義

羅馬法涵蓋了婚姻、繼承和人與人之間的合同(協議),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其他領域。法國和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的現代法典部分基於古羅馬法律。

羅馬人的另一個遺產是羅馬人的正義觀念。羅馬人相信有一個來自自然的普遍正義法則。根據這個自然法則,每個人都有權利。羅馬法院的法官試圖做出尊重人民權利的公正或公平的決定。

試論羅馬帝國留給後世的遺產 - 天天要聞

羅馬平民在十二表法律首次實施後對其進行檢查。

像世界各地的人們一樣,羅馬人並不總是實現他們的理想。他們的宮廷沒有平等對待窮人或奴隸與富人。

皇帝制定法律往往只是因為他們有權這樣做。但羅馬法律和正義的理想仍然存在。

例如,自然法和自然權利的思想在《獨立宣言》中得到了呼應。現代法官,就像羅馬法院的法官一樣,經常根據正義的理想和成文法做出決定。

同樣,世界各地的許多人認為,所有人都擁有成文法無法剝奪的基本權利。

公民權

當羅馬剛開始在意大利擴張勢力時,成為“羅馬人”就是成為羅馬城邦的公民。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羅馬的領導人逐漸將公民身份擴展到帝國的所有自由人。

即使是出生在敘利亞、西南亞或高盧(現代法國)的人也可以聲稱自己是羅馬人。所有公民都受羅馬法律的約束和保護,享有同樣的權利,並效忠於皇帝。

試論羅馬帝國留給後世的遺產 - 天天要聞

提圖斯凱旋門的銘文

公民身份既是一種特權又是一種責任的想法從羅馬時代傳到了我們自己的時代。雖然美國大多數人出生就是公民,但許多移民通過莊嚴承諾效忠美國而成為公民。

無論他們出生在哪裡,所有公民都有相同的責任。例如,他們必須遵守法律。所有人都享有《憲法》及其修正案(包括《權利法案》)中規定的相同基本權利。

試論羅馬帝國留給後世的遺產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 天天要聞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文‬/胡鐵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縣城外的蘆葦盪泛起金浪。四十七歲的劉備站在城樓上,望着校場上整齊列陣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腳邊的蒲草,在粗糲的指間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頑皮的笑意。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 天天要聞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澎湃新聞·私家歷史與抗戰文獻數據平台合作,推出“抗戰回望”系列,選取抗戰期間的報紙、圖書、日記等史料加以介紹,希冀帶領讀者前往歷史現場,觸碰抗戰時中國軍民的精神與生活。本文介紹《廣西學生軍》一書,藉以反映抗戰初期桂系軍隊組織發起的第二屆廣西學生軍的情況...
朱學勤憶胡適 - 天天要聞

朱學勤憶胡適

【原題】朱學勤:胡適,始終以一種從容的態度批評着那個時代,不過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轉自當代文學批評作者朱學勤 節選 | 想起了魯迅、胡適與錢穆轉載 | 《被遺忘與被批評的》胡適的一生是堅持自由主義的一生。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 天天要聞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說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認識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時也是影視歌三棲藝人但是你知道嗎?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銀行前灘31演藝中心舉辦《DIVA演唱會》上海站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這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我準備多首上海...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開懸賞 - 天天要聞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開懸賞

為切實維護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和法律的權威,促進社會信用機制的建立,經申請執行人的申請,依照相關法律規定,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人民法院發布最新執行懸賞公告: 1、被執行人:朱中美,女,1990年01月19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井崗鎮衛樓村汪崗村民組150號,公民身份號碼34011119900119 ****。 2、執...
中國男人變搶手貨,邊境通婚一大把,外國女人為何不顧一切? - 天天要聞

中國男人變搶手貨,邊境通婚一大把,外國女人為何不顧一切?

國內男同胞光棍遍地,在國外,中國男人卻是搶手貨。邊境地帶中外通婚的更是一抓一大把,那麼問題來了,中國男人有什麼優勢,竟能讓外國女人不顧一切嫁到中國呢?為什麼中國男人在國內不吃香呢?一、社會地位太低說是外國女人瘋搶中國漢子。但實際上,這裡的“
見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舉報有獎! - 天天要聞

見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舉報有獎!

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人民法院近日發布執行懸賞公告:為切實維護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和法律的權威,促進社會信用機制的建立,經申請執行人的申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執行中財產調查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之規定,特發布懸賞公告如下: 1、被執行人:...